秸稈焚燒對區(qū)域城市空氣質量影響的模擬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作物秸稈焚燒作為中國生物質燃燒的主要形式之一,其釋放的氣態(tài)污染物和顆粒物主要影響局地、區(qū)域和全球空氣質量。此外,影響城市空氣質量另外一大因素是區(qū)域內人為源排放。為此,本文基于觀測資料和數值模式模擬,研究了秸稈焚燒和總量減排對區(qū)域城市空氣質量的定量影響。得到如下一些結果和新的認識:
  第一,基于2002年至2015年MODIS每日火點觀測資料,結合2001年至2010年MODIS500m土地利用氣候分布歸納出我國五大火點關鍵區(qū):

2、東北地區(qū)、淮河流域、西南地區(qū)、東南地區(qū)以及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qū)。東北地區(qū)和淮河流域主體以農作物秸稈焚燒為主,分別集中在春秋時節(jié)和初夏及秋季;西南地區(qū)和東南地區(qū)以森林等自然植被山火為主,集中在冬春時節(jié);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qū)以農作物秸稈焚燒和城市建筑火災為主,分別集中在暮春暮夏時節(jié)和夏季。除東北地區(qū)秸稈焚燒近年來有所加重,其余地區(qū)火點年累積數有所減少。
  第二,利用融合火點排放源、人為源和生物源的WRF-Chem模式,模擬北京時2015

3、年6月10日08時和2015年9月30日08時起的72小時發(fā)生在淮河流域的兩次農作物秸稈大面積露天焚燒過程,研究了農作物秸稈焚燒釋放的氣態(tài)污染物和顆粒物對區(qū)域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通過有無火點兩組試驗分析了此次秸稈焚燒對流域內河南、山東、江蘇和安徽四省83座城市CO、PM10、 PM2.5和O3濃度的定量影響。融合NCAR-FINN火點排放資料的WRF-Chem模式較好地再現了此次秸稈焚燒及火點煙羽擴散過程。同時結合EDGAR-HTAP人

4、為源和MEGAN生物源的WRF-FIRE對流域內城市大氣污染物的模擬效果較為理想,尤其對秸稈焚燒釋放的污染物CO、PM10和PM2.5和產生的二次污染物O3濃度的模擬。秸稈焚燒所釋放的污染物造成流域內城市一次污染物CO、PM10和PM2.5濃度的增加,火點中心和下風向城市增幅最為明顯,最大小時濃度增幅達到3倍標準差。氣態(tài)污染物CO和相比PM10粒徑更小的PM2.5可隨風擴散至更遠的地區(qū),對城市濃度影響更大。此外,秸稈焚燒也使得火點中心城

5、市和下風向城市二次污染物O3濃度增加,但小時濃度增幅極值區(qū)分布在火點下風向煙羽末端太陽光照充足的地區(qū),最大小時濃度增幅接近3倍標準差。秸稈焚燒對區(qū)域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存在明顯的空間分布差異且對城市各大氣污染成分的影響也不相同。
  第三,引入WRF-SMOKE-CMAQ模式系統(tǒng),采用路網、人口和土地利用等GIS數據對排放源空間分布進行優(yōu)化修正,開展安徽省排放總量減排情景模擬研究。結合當地地面空氣質量監(jiān)測數據,評估了該模型在2014

6、年11月10日至2014年12月10日大氣污染狀況過程中的模擬效果發(fā)現:經過本地化排放源的更新以及路網、人口和土地利用等精細化GIS信息的應用對模擬結果有一定改善作用,尤其是PM2.5和PM10模擬效果最為理想,NO2和SO2次之,臭氧濃度變化與模擬相一致,CO模擬濃度明顯偏低。此次,利用該模型進行了減排控制試驗(排放清單中顆粒物排放減排12.11%,NOx濃度減排16.24%,SO2濃度減排12.31%),評估了排放減排對城市空氣質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