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筆者綜合利用傳世文獻、出土文獻和考古資料,并充分吸收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對吳越兩國的若干重大疑難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在討論的過程中,首先對有關吳、越兩國的傳世和出土文獻以及考古資料進行全面收集與詳細整理分析,去偽存真,力求研究資料的真實可靠。
全文由吳史新探、越史新探、吳越關系研究三編構成。上編吳史新探首先討論太伯之吳和蘇南吳國的關系,就太伯之吳的地望、蘇南吳國之姓以及太伯出奔的原因和路線等進行了考辯和探討。我們認為太伯、
2、仲雍為避禍出奔所建之吳國為蘇南吳國的傳統(tǒng)認識是可靠的,此吳之最初地望在今江蘇南京江寧和安徽當涂縣交界處的橫山一帶。
吳王世系及稱謂在學界的研究中一直糾葛不清。歷代吳王的稱謂常常表現(xiàn)為一人多稱,筆者認為這種一人多稱實為名、字、號之別,并對數(shù)位吳王(如壽夢、諸樊、余祭、僚、闔閭)的名、字、號作了考證。此外,對歷代吳王之間的承繼關系和數(shù)代吳王的在位年代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澄清。
關于吳國疆域的變遷,在確定相關古地
3、名今地望的基礎上,分五個時段就吳國滅國奪邑、開疆拓土的過程進行仔細梳理,弄清了吳國疆域變遷的詳細過程。在吳王壽夢以前吳國的疆域北鄰郯國一線;西部與鐘吾國、徐國、鐘離國、州來、淮南群舒之地相鄰;向南大概在黃山、天目山,太湖北部一線與越國相鄰。吳王壽夢在位時期,原為楚國控制的淮南群舒之地的大部為吳國掌控,吳國的勢力范圍已經(jīng)抵達楚國本土。吳王諸樊、余祭、余昧和僚在位時期,于淮河兩岸和江淮之間大力經(jīng)營,奪取州來、巢、鐘離等楚國東境重鎮(zhèn),解除了吳
4、軍西進的藩籬。吳王闔閭在位時期,北滅鐘吾和徐占有其地,為日后吳國北上開拓鋪平了道路;其后在聯(lián)晉攻入楚長城之后,繼續(xù)南下攻楚入郢,幾乎滅楚,后雖被迫東歸,但也使楚國喪失了與吳抗衡的實力,淮河兩岸和江淮之間盡入?yún)菄?。吳王夫差即位后,敗越于夫椒,一度并越,后又分封越王勾踐百里之地,并連續(xù)增封,基本上恢復了越國原有疆土。從前494年至前482年間,通過吞并邳國、割占宋(包括偪陽國故地)、魯(包括鄫國故地)等國疆土,吳國北部的疆域得到很大的開拓。
5、越滅吳后,越、楚、魯、宋等國瓜分了吳國故地。
吳破楚入郢之戰(zhàn)是春秋晚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改變了當時的戰(zhàn)略格局。戰(zhàn)前數(shù)代吳王勵精圖治而使吳國國力強大,并持續(xù)實施伐楚國策,特別是吳王闔閭為伐敗楚國精心謀劃。而楚國的濫刑造成本國人才大量流失為敵國所用,常常給楚國帶來致命打擊;統(tǒng)治階級為爭權奪利而自相殘殺,為滿足窮奢極欲的生活而聚斂無度,政治的腐敗大大削弱了國力;對外擴張缺乏明確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一直在北上與東進之間搖擺,結果導致吳晉聯(lián)合
6、持續(xù)抗楚的局面。筆者通過考察并對比吳楚兩國戰(zhàn)前的國情,指出了此戰(zhàn)吳勝楚敗結局的必然性,并就此戰(zhàn)對晉、楚、吳、越、秦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進行了分析。
中編越史新探首先討論了越王世系和稱謂。在傳世及出土文獻中,歷代越王的稱謂也常常表現(xiàn)為一人多稱,筆者認為這種一人而多稱實際上同樣是名、字、號、謚之別,并弄清了數(shù)位越王(如允常、勾踐、鹿郢、朱句、翳、不壽、無余之、無顓)的名、字、號、謚。此外,又對歷代越王承繼關系和數(shù)位越王的在位年代中存
7、在糾葛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明確。
與吳國疆域一樣,越國疆域同樣經(jīng)歷了一個長期變遷的過程。春秋晚期以前,越國疆域是以太湖為中心的太湖周邊廣大地區(qū)。但隨著立國于寧鎮(zhèn)地區(qū)的吳國的不斷壯大,越國在太湖地區(qū)的疆土逐漸被吳國蠶食。到越王允常以前的春秋末期,吳越兩國已經(jīng)形成了以太湖南岸為界的格局。越王允常時期,吳越兩國繼續(xù)保持以太湖南岸為界的對峙局面,越國開始向南開拓疆土,占據(jù)了浙江全境。越王勾踐兵敗夫椒后,越并入?yún)?,越王勾踐僅有吳王夫差所
8、封的百里之地,但后來連續(xù)得到吳王夫差增封,疆域基本上恢復到戰(zhàn)敗前的程度。勾踐滅吳后,除歸還原來吳所占楚、魯、宋地之外,故吳地盡入越國。勾踐遷都瑯琊后,在魯南泗上削莒、割齊、滅滕、郯、鄯,大力開拓疆土。但隨著霸業(yè)的衰落,魯南泗上越地先后淪入齊國之手;在江淮流域越國也不斷失地于楚。秦滅楚后,剩余越地成為秦國疆域的一部分。
越王勾踐滅吳后,越國霸業(yè)興盛。但自越王翳遷都于吳以后,越國霸業(yè)逐漸走向衰落。不顧國力盲目稱霸以及對外擴張最
9、終導致不斷丟失疆土,加速了越國的衰落;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為爭奪王權而接連殘殺是越國衰落的直接原因;而實行落后的分封制則是越國衰落的根本原因。
越國究竟滅于何國何時是一個長期以來眾說紛紜、懸而未決的問題,令人無所適從。其實,盡管越國曾在楚威王、懷王以及考烈王時期失地于楚,但是并未亡于楚,直到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才最終滅于秦。
下編主要探討吳越關系的相關問題。據(jù)文獻記載,從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到魯哀公二
10、十二年(前473年)的七十余年間,吳越兩國之間發(fā)生了十次戰(zhàn)爭,其中包括兩次越從楚伐吳戰(zhàn)爭。越國在吳越戰(zhàn)爭中從被動挨打到從楚伐吳,再到試探性進攻吳國以致獨立伐吳且能在戰(zhàn)爭中取勝,體現(xiàn)了吳越兩國力量對比的變化。導致吳越兩國力量對比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有二:一是越王勾踐自吳歸國后勵精圖治使越國國力增強;二是吳王夫差長期的爭霸戰(zhàn)爭導致吳國國力凋敝。
吳國至遲在西周晚期已經(jīng)稱王,在其強盛之時,破楚、臣越、制齊、威晉,稱霸一時。然而在吳王夫
11、差后期,吳國卻在很短的時間之內(nèi)連續(xù)敗于昔日的臣服之國越國,并最終為其所滅。吳王夫差敗越之后,一改前代吳王將靈活的外交策略與戰(zhàn)爭手段相結合的謹慎務實作風,不顧國力,為爭奪霸主而窮兵黷武。在處理對越關系問題上,吳王夫差缺乏明確的指導思想,從一心滅越到敗越后的荒成不盟,再到封越及不斷增封,先后出現(xiàn)一系列重大轉變。吳王夫差在即位之初為報父仇還能勵精圖治,但在敗越之后逐漸表現(xiàn)出來驕奢淫逸的本性。在爭霸問題上,吳王夫差急于事功卻又剛愎自用且胸無長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吳越春秋》詞匯研究.pdf
- 《吳越春秋》副詞研究.pdf
- 《吳越春秋》復句研究.pdf
- 《吳越春秋》動詞研究.pdf
- 吳越錢氏政權研究.pdf
- 《吳越春秋》介詞研究.pdf
- 《吳越春秋》的奇幻特色.pdf
- 《吳越春秋》與東漢經(jīng)學.pdf
- 無錫百年吳越
- 珠海百年吳越
- 《吳越春秋》復音詞研究.pdf
- 《吳越春秋》校詁_13553.pdf
- 基于吳越文化的家具研究.pdf
- 《吳越春秋》形容詞研究.pdf
- 泛北部灣區(qū)域經(jīng)濟合作史新探(1840年至今).pdf
- 《吳越春秋》敘事學研究_4094.pdf
- 孟浩然漫游吳越詩作研究
- 中庸新探.pdf
- 語境新探.pdf
- 吳越爭霸敘事文本研究_36001.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