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論文--汽車自動變速器結構原理與故障分析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題 目: 汽車自動變速器結構原理與故障分析 </p><p>  院 部: </p><p>  專 業(yè): </p><p>  學 號: </p><p>  

2、學生姓名: </p><p>  指導教師: </p><p>  職 稱: </p><p>  二O一O 年 五 月 二十日</p><p><b>  摘 要</b></p&g

3、t;<p>  裝用自動變速器的汽車如果發(fā)現自動變速器油變色或有焦味,或者在行駛中最高車速明顯下降,發(fā)動機轉速偏高,加速或爬坡無力,這些現象表明自動變速器可能損壞。自動變速器損壞程度較低時不會使汽車立即喪失行駛能力,故障不易被察覺,不及時修理而使損壞程度加重,甚至導致重要零件嚴重損壞,失去修理價值,最后只能更換總成。</p><p>  關鍵詞:工作原理 常見故障 檢修</p><

4、;p>  Structural Principle and Failure Analysis on Automatic Transmission</p><p><b>  Abstract:</b></p><p>  If th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oil has been discolored or with burning s

5、mell, or the car’s maximum speed has bee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high-speed engine with acceleration or hill climbing weakness, all these phenomena show that th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may be damaged. The automa

6、tic transmission with less damage will not make the car failed immediately, so the failure has not been easily found. If the transmission has not been repaired in time, the damage will be more serious and the </p>

7、<p>  Keywords: Working principle Common breakdown Maintenance</p><p><b>  目 錄</b></p><p>  第一章 汽車自動變速器技術的發(fā)展- 1 -</p><p>  1.1 自動變速器的技術發(fā)展- 1 -</p><

8、;p>  1.1.1 液力自動變速器- 1 -</p><p>  1.1.2 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 1 -</p><p>  1.2 自動變速器的發(fā)展趨勢- 2 -</p><p>  1.2.1 雙離合技術- 2 -</p><p>  1.2.2 無極變速技術- 3 -</p><p>  1

9、.2.3 多檔位技術- 3 -</p><p>  第二章 自動變速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4 -</p><p>  2.1 液力變矩器的基本原理簡介- 4 -</p><p>  2.1.1 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 4 -</p><p>  2.1.2 液力偶合器和液力變矩器的能量轉換原理- 5 -</p><

10、;p>  2.2 油泵- 6 -</p><p>  2.2.1 齒輪式油泵的結構和原理- 6 -</p><p>  2.2.2 轉子式油泵的結構與原理- 7 -</p><p>  2.2.3 葉片泵的結構和原理- 7 -</p><p>  2.2.4 變量泵的結構與原理- 7 -</p><p>

11、;  第三章 汽車自動變速器常見故障及分析- 9 -</p><p>  3.1 自動變速器油路故障的診斷- 9 -</p><p>  3.2 自動變速器打滑故障的診斷- 10 -</p><p>  致 謝- 12 -</p><p>  參考文獻- 13 -</p><p>  第一章 汽車自動變速

12、器技術的發(fā)展</p><p>  1.1 自動變速器的技術發(fā)展</p><p>  1.1.1 液力自動變速器</p><p>  液力自動變速器已經走過六十多年的歷史,其技術成熟,性能可靠。對液力自動變速器的研究,主要圍繞提高效率而展開。20世紀60年代研究重點是采用多元件工作輪, 70年代使用閉鎖離合器,而到80年代則采取增加行星齒輪變速器檔位的方法及使用電子控

13、制。</p><p>  最近幾年,傳統的液力自動變速器通過采用CAD/CAM(電腦輔助制造)技術來提高液力變矩器效率,增加行星齒輪變速器的檔位以及電子技術的應用,液力自動變速器的性能已相當完善?,F在的液力自動變速器可通過微電腦對整個傳動系進行控制。</p><p>  由各種電子傳感器和微電腦組成的電控單元,根據各傳感元件輸入的信號確定換檔、鎖止等命令。2002年,通用汽車公司與福特汽車

14、公司達成協議,共同開發(fā)用于前輪驅動汽車的6檔自動變速器,預計其燃油經濟性比傳統4檔自動變速器提高4%~8%,這種變速器在2005年后開始投入使用。液力自動變速器的應用范圍廣,可裝備轎車、客車、貨車等各種車型,在汽車自動變速器行業(yè)中占有主導地位。</p><p>  1.1.2 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p><p>  繼1984年日本五十鈴公司在世界上率先研制成功電子控制全機械式有極自動變

15、速器“NAVI-5”并裝載于ASKA(阿斯卡)轎車后,世界上許多汽車制造公司競相進行類似的開發(fā)研制工作。1996年寶馬M3轎車所采用的“M序列式變速器”,以全新的電液控制系代替了傳統的機械式變速器的操縱系統,并可選擇自動變速和手動變速兩種模式。德國ZF公司(弗里德里西港ZF股份公司)也推出了其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新產品-ASTRONIC系列。1998年德國大眾Lupo(路波)轎車安裝了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其百公里耗油量為2.99L,顯

16、示了非常光明的前景。先進的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均裝有電控單元,它是變速器的核心。將車輛的行駛狀況與希望實現的狀況進行實時比較,并發(fā)出控制命令,改變變速器的檔位、離合器的分離與結合以及油門的開度,實現自動選擇最佳檔位和最佳換檔時間。在幾種自動變速器中,電控機械式的性價比最高。在中低檔轎車、城市客車、軍用車輛、載貨車等方面應用前景較廣闊。</p><p>  1.2 自動變速器的發(fā)展趨勢</p>&l

17、t;p>  作為汽車關鍵總成之一,變速器技術在汽車誕生的百年歷史中不斷與時俱進。手動變速器由于其傳遞動力的直接與高效性,加之制作技術的成熟與低成本,現代汽車中裝備手動變速器的汽車仍占有很大比例。但隨著人們對汽車舒適性要求越來越高,現代汽車自動變速器裝備率越來越高卻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當自動變速器也逐漸能夠兼顧操控性的時候。那么,自動變速器的未來將要走向何方呢?在當前多種技術的研發(fā)中,自動變速器技術逐漸呈現出比較明顯的三大發(fā)展趨勢,

18、一是以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為代表的雙離合技術即DCT技術,二是無級變速技術即CVT技術,三是多家公司已然推出的多檔位技術。</p><p>  1.2.1 雙離合技術</p><p>  雙離合變速器(DCT)有別于一般的自動變速器系統,它基于手動變速器而又不是自動變速器,除了擁有手動變速器的靈活性及自動變速器的舒適性外,還能提供無間斷的動力輸出。而傳統的手動變速器使用一臺離合器,當換檔時,駕

19、駛者須踩下離合器踏板,使不同檔的齒輪做出嚙合動作,而動力就在換檔期間出現間斷,令輸出表現有所持續(xù)。</p><p>  DCT內含兩臺自動控制的離合器,由電子控制及液壓推動,能同時控制兩臺離合器的運作。當變速器運作時,一組齒輪被嚙合,而接近換檔時,下一組檔段的齒輪已被預選,但離合器仍處于分離狀態(tài);當換檔時,一臺離合器將使用中的齒輪分離,同時另一臺離合器嚙合已被預選,在整個換檔期間能確保最少有一組齒輪在輸出動力,從

20、而不會出現動力中斷的狀況。為配合以上運作,DCT的傳動軸運動時被分為兩部分,一為實心的傳動軸,另一為空心的傳動軸。實心的傳動抽連接了1、3、5及倒檔,而空心的傳動軸則連接2、4、6檔,兩臺離合器各自負責一根傳動軸的嚙合動作,引擎動力便會由其中一根傳動軸做出無間斷的傳送。</p><p>  與傳統的手動變速器相比,DSG(直接換檔變速器)使用更方便,因為它使用了DCT的新技術,使得手動變速器具備自動性能,同時大大

21、改善了汽車的燃油經濟性,DCT比手動變速器換檔更快速、順暢,動力輸出不間斷?;贒CT的特性及操作模式,DCT系統能帶給駕駛員猶如駕駛賽車的感受。另外,它消除了手動變速器在換檔時的扭矩中斷感,使駕駛更靈敏。基于其使用手動變速器作為基礎及其獨特的設計,DCT能抵御高達350N·m的扭力。</p><p>  1.2.2 無極變速技術</p><p>  無極變速箱CVT的內部并沒有

22、傳統變速箱的齒輪傳動結構,而是以兩個可改變直徑的傳動輪,中間套上傳動帶來傳動。基本原理是將傳動帶兩端繞在一個錐形傳動輪上,傳動輪的外徑大小靠油壓大小進行無極的調節(jié)。起步時,主動輪直徑變?yōu)樽畲笾睆?,而被動輪變?yōu)樽钚≈睆?,最大輪帶動最小輪,以最大的動力克服起步時的巨大阻力。在行駛中,當慢速行駛時可以令主動帶輪的凹槽寬度大于被動帶凹槽,主動帶輪半徑仍大于被動帶輪半徑,即小輪帶大論,因此能傳遞較大的扭矩;當汽車逐漸轉為高速時,液壓系統迫使主動帶

23、輪的直徑逐漸變小,而被動帶輪的直徑正好相反,在逐漸變大,從而逐漸實現了小輪帶大輪。</p><p>  1.2.3 多檔位技術</p><p>  汽車自動變速器向多檔位方向發(fā)展,5檔或者6檔自動變速器將逐步取代4檔自動變速器的主導地位。檔位多使變速器具有更大的速比范圍和更細密的檔位之間的速比分配,從而改善汽車的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和換檔平順性。檔位越多意味著變速器越復雜,執(zhí)行元件和齒輪數目

24、會隨之增加,不但成本增加,體積和重量也會增大,對于前輪驅動的汽車而言還會增加動力傳動系統布置的困難。因此,為了縮小體積和減輕重量,要采用緊湊化設計,簡化內部結構,引入電子控制系統,采用輕質材料。整個操作界面改為線控技術,由電子信息操縱換檔。用塑料材料做油底殼及鋁合金變速器箱體,進一步減輕重量。</p><p>  第二章 自動變速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p><p>  2.1 液力變矩器的

25、基本原理簡介</p><p>  液力變矩器是一種液力傳動裝置,它以液體為工作介質來進行能量轉換。它的能量輸入部件成為泵輪,以“B”表示;它發(fā)動機的輸出軸相連,并將發(fā)動機輸出的機械能轉換為工作介質的功能。能量輸出部件為渦輪,以“T”表示;它將液體的動能又還原為機械能輸出。</p><p>  2.1.1 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p><p>  如圖2-1,所示為液

26、力偶合器原理圖。泵輪2固定在發(fā)動機曲軸上,為能量輸入端,渦輪4固定在輸出軸5上,為輸出端。泵輪和渦輪之間有2-4mm間隙,整個偶合器充滿了液體工作介質。</p><p>  1-發(fā)動機曲軸,2-泵輪,3-偶合器殼體,4-渦輪,5-偶合器輸出軸</p><p>  圖2-1 液力偶合器</p><p><b>  泵輪的轉動</b></p&

27、gt;<p> ?、?發(fā)動機啟動后,曲軸1旋轉并帶動泵輪2同步旋轉。充滿在泵輪葉片間的工作液體隨著泵輪同步旋轉,這是工作液體繞傳動軸的牽連運動。</p><p>  ⑵ 在離心慣性力的作用下,工作液體在繞傳動軸坐牽連運動的同時,它沿葉片間的通道從內緣向外緣流動,這是流體和葉片間的相對運動,并于泵輪的外緣流入渦輪。</p><p><b>  渦輪的運動</

28、b></p><p>  工作液體流入渦輪后,把從泵輪處獲得的能量(動量)傳遞給渦輪,使渦輪旋轉。從渦輪外緣(渦輪入口)流入的液體,既隨渦輪旋轉作牽連運動,又從外緣向內緣(渦輪出口)流動,這是渦輪葉片和流體的相對運動,最后,流體經渦輪內緣又流回泵輪。</p><p>  2.1.2 液力偶合器和液力變矩器的能量轉換原理</p><p>  液力偶合器的能量轉換

29、</p><p>  流體在偶合器(變矩器)內的循環(huán)流動是一個相當復雜的三維流動,流體與工作葉片間的相互作用也相當復雜。因此,分析這類問題時,在流體力學方面作了一系列假定后,一般用一元流束理論來描述。</p><p>  變矩器的能量傳遞原理</p><p>  液力變矩器與液力偶合器在結構上的最大區(qū)別就是液力變矩器比液力偶合器多加裝了一個固定的流體導向裝置——導輪

30、。圖2-2所示為最簡單的液力變矩器的結構簡圖。它由泵輪1、渦輪2和導輪3等三個基本組件組成。</p><p>  當泵輪1由發(fā)動機驅動旋轉時,工作液體泵輪的外端出口b甩出(R2即表示泵輪葉片出口在中間旋轉曲面上的半徑)而進入渦輪,然后自渦輪的c端(R3表示渦輪葉片出口在中間旋轉曲面的半徑)流出而進入導輪,再經導輪a端流入端流入泵輪而形成環(huán)流泵。</p><p>  1-泵輪,2-渦輪,3-

31、導輪 </p><p>  圖2-2 變矩器結構圖</p><p>  單向離合器和鎖止離合器的應用</p><p>  渦輪轉速升高以后,由渦輪流出流體的絕對速度的方向改變,使這些流體沖擊導輪葉片的背部而引起了導輪流進泵輪的流體的方向改變而使流體對泵輪產生了一個阻滯泵輪運動的力矩。要改變這種狀況,關鍵是改變導輪流出流體絕對速度方向的改變。</p>&

32、lt;p> ?、?單向離合器的作用</p><p>  當渦輪的轉速不高,由于渦輪出口流體力使導輪反轉(指和泵輪轉向相反),此時單向離合器反向鎖止,導輪被固定不動。最終使渦輪的輸出力矩大于泵輪力矩。</p><p>  當渦輪轉速再升高,渦輪出口流體開始沖擊導輪葉片背部,導輪旋轉,導輪出口流體的絕對速度改變,使導輪輸出力矩保持在偶合狀態(tài)。</p><p> 

33、 ⑵ 鎖止離合器的作用</p><p>  當渦輪轉速達到一定值以后,它就只能工作在偶合器的工作狀態(tài),成為一個偶合器。當汽車處于高速輕載時,其效率必然很低。當汽車高速輕載時,把變矩器的泵輪和渦輪直接鎖止在一起形成機械傳動,充分發(fā)揮機械傳動效率高的特點,汽車在良好路面行駛時,通過鎖止裝置把泵輪和渦輪鎖止在一起,使汽車高速行駛時的效率大為提高。</p><p><b>  2.2

34、油泵</b></p><p>  液壓系統的動力源主要是油泵。在自動變速器中的電液控制系統中所用的油泵大致有三種類型。一種是齒輪泵,一種是轉子泵,第三種是葉片泵。</p><p>  2.2.1 齒輪式油泵的結構和原理</p><p>  在自動變速器中所用的齒輪泵一般是內嚙合齒輪泵。泵主要由泵體、從動論(齒圈)、主動輪和導輪軸組成。由于從動論是一個齒圈

35、且較大,而主動輪是一個較小地外齒輪,所以,在主、從動齒輪之間的空隙用一個月牙型隔板把這個容腔分為兩部分。其中一腔為進油腔,另一腔為壓油腔。</p><p>  2.2.2 轉子式油泵的結構與原理</p><p>  轉子式油泵實際也是內嚙合齒輪泵系列中的一種。但它的齒型不是一般的漸開線齒輪而多用擺線,所以又稱為擺線轉子泵。</p><p>  它主要由一對內嚙合的轉

36、子組成。內轉子為外齒輪,且為主動件;外轉子為內齒輪,是從動件。內轉子一般比外轉子少一個齒。內外轉子之間是偏心安裝。內轉子的齒廓和外轉子的齒廓是由一對共軛曲線組成,因此內轉子上的齒廓和外轉子上的齒廓相嚙合,就形成了若干密封容腔。</p><p>  2.2.3 葉片泵的結構和原理</p><p>  自動變速器葉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圖2-3,和普通液壓傳動用的單作用葉片泵的工作原理一樣。這種油泵

37、由轉子1、定子2和葉片3及端蓋等組成。定子具有圓柱形內表面,定子和轉子之間有偏心距e。葉片裝在轉子槽中,并可在槽中滑動。</p><p>  當轉子回轉時,由離心力的作用,使葉片緊貼在定子內壁,在定子、轉子、葉片和端蓋間就形成了若干個密封空間。</p><p>  1 轉子 2 葉片 3 定子</p><p>  圖2-3 葉片泵原理圖</p&g

38、t;<p>  2.2.4 變量泵的結構與原理</p><p>  上述三種油泵的排量都是固定不變的,稱為定量泵。為保證自動變速器的正常工作,油泵的排量應足夠大,以便在發(fā)動機怠速運轉的低速工況下也能為自動變速器各部分提供足夠大的流量和壓力的液壓油,定量泵的泵油量是隨轉速的增大而成正比的增加的。當發(fā)動機在中高速運轉時,油泵的泵油量將大大的超過自動變速器的實際需要,此時油泵泵出的大部分液壓油將通過油壓調

39、節(jié)閥返回油底殼。由于油泵泵油量愈大,其運轉阻力也愈大,因此這種定量泵在高轉速時,過多的泵油量使阻力增大,從而增加了發(fā)動機的負荷和油耗,造成了一定的動力損失。</p><p>  為了減少油泵在高速運轉時泵油量過多而引起的動力損失,目前用于汽車自動變速器的葉片泵大部分都設計成排量可變的形式(稱為變量泵或可變排量式葉片泵)。采用這種油泵的車型有福特、馬自達、大宇等轎車。這種葉片泵的定子不是固定在泵殼上,而是可以繞一個

40、銷軸做一定的擺動,以改變轉子與定子的偏心距,從而改變油泵的排量。在油泵運轉時,定子的位置由定子側面控制腔內來自油壓調節(jié)閥的反饋油壓來控制。當油泵轉速過低時,泵油量較小,油壓調節(jié)閥將反饋油路關小,使反饋壓力下降,定子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繞銷軸向順時針方向擺動一個角度,加大了定子與轉子的偏心距油泵的排量隨之增大;當油泵轉速增高時,泵油量增大,出油壓力隨之上升,推動油壓調節(jié)閥將反饋油路開大,使控制腔內的反饋油壓上升,定子在反饋油壓的推動下繞銷軸

41、向逆時針方向擺動,定子與轉子的偏心距減小,油泵的排量也隨之減小,從而降低了油泵的泵油量。</p><p>  第三章 汽車自動變速器常見故障及分析</p><p>  3.1 自動變速器油路故障的診斷</p><p><b>  故障現象</b></p><p>  ⑴無論操縱手柄位于倒檔、前進檔或前進低檔,汽車都不能行

42、駛;</p><p> ?、评滠噯雍笃嚹苄旭傄恍《温烦?,但熱車狀態(tài)下汽車不能行駛。</p><p><b>  故障原因</b></p><p><b> ?、庞捅脫p害;</b></p><p> ?、谱詣幼兯倨饔偷诐B漏,液壓油全部漏光;</p><p> ?、怯捅眠M油濾

43、網堵塞;</p><p><b> ?、戎饔吐穱乐匦孤?;</b></p><p>  ⑸操縱手柄和手動閥搖臂之間的連桿或拉索松脫,手動閥保持在空檔或停車檔位置。</p><p><b>  故障診斷與排除</b></p><p> ?、艡z查自動變速器內有無液壓油。其方法是:拔出自動變速器的油尺,觀察

44、油尺上有無液壓油。若油尺上沒有液壓油,說明自動變速器內的液壓油已漏光。對此,應檢查油底殼,液壓油散熱器、油管等處有無破損而導致漏油。如有嚴重漏油處,應修復后重新加油;</p><p> ?、迫衾滠嚻饎訒r主油路有一定的油壓,但熱車后油壓即明顯下降,說明油泵磨損過甚。對此,應更換油泵;</p><p> ?、遣鹣轮饔吐窚y壓孔上的螺塞,起動發(fā)動機,將操縱手柄撥至前進擋或倒擋位置,檢查測壓孔內有無

45、液壓油流出;</p><p> ?、热糁饔吐窚y壓孔內只有少量液壓油流出,油壓很低或基本上沒有油壓,應打開油底殼,檢查油泵進油濾網有無堵塞。如無堵塞,說明油泵損壞或主油路嚴重泄漏,對此,應拆卸分解自動變速器,予以修理;</p><p> ?、扇糁饔吐穫葔嚎變葲]有液壓油流出,應打開油底殼,檢查手動閥搖臂軸與搖臂間有無松脫,手動閥閥芯有無折斷或脫鉤。若手動閥工作正常,則說明油泵損壞。對此,應拆卸

46、分解自動變速器,更換油泵;</p><p>  ⑹檢查自動變速器操縱手柄與手動閥搖臂之間的連桿或拉索有無松脫。如果有松脫,應予以裝復,并重新調整好操縱手柄的位置。</p><p>  3.2 自動變速器打滑故障的診斷</p><p><b>  故障現象</b></p><p> ?、牌鸩綍r踩下油門踏板,發(fā)動機轉速很快升

47、高但車速升高緩慢;</p><p> ?、菩旭傊胁认掠烷T踏板加速時,發(fā)動機轉速升高但車速沒有很快提高;</p><p> ?、瞧铰沸旭偦菊?,但上坡無力,且發(fā)動機轉速很高。</p><p><b>  故障原因</b></p><p><b> ?、乓簤河陀兔嫣?;</b></p>

48、<p> ?、埔簤河陀兔嫣?,運轉中被行星排劇烈攪動后產生大量氣泡;</p><p> ?、请x合器或制動器摩擦片、制動帶磨損過甚火燒焦;</p><p> ?、扔捅媚p過甚或主油路泄漏,造成油路油壓過低</p><p>  ⑸單向超越離合器打滑;</p><p>  ⑹離合器或制動器活塞密封圈損壞,導致漏油;</p>

49、<p>  ⑺減震器活塞密封圈損壞,導致漏油。</p><p><b>  故障診斷與排除</b></p><p>  打滑是自動變速器中最常見的故障之一。雖然自動變速器打滑往往都伴有離合器或制動器摩擦片嚴重磨損甚至燒焦等現象,但如果只是簡單地更換磨損的摩擦片而沒有找出打滑的真正原因,則會使修后的自動變速器使用一段時間后又出現打滑現象。因此,對于出現打滑的自

50、動變速器,不要急于拆卸分解,應先做各種檢查測試,以找出造成打滑的真正原因。</p><p> ?、艑τ诔霈F打滑現象的自動變速器,應先檢查其液壓油的油面高度和品質。若油面過低或過高,應先調整至正常后再做檢查。若油面調整正常后自動變速器不再打滑,可不必拆修自動變速器。</p><p> ?、茩z查液壓油的品質。若液壓油呈棕黑色或有燒焦味,說明離合器或制動器的摩擦片或制動帶有燒焦,應拆修自動變速器

51、。</p><p> ?、亲雎吩?,以確定自動變速器是否打滑,并檢查出現打滑的擋位和打滑的程度。將操縱手柄撥入不同的位置,讓汽車行駛。若自動變速器升至某一擋位時發(fā)動機轉速突然升高,但車速沒有相應地提高,即說明該擋位有打滑。打滑時發(fā)動機的轉速愈容易升高,說明打滑愈嚴重。</p><p> ?、葘τ谟写蚧收系淖詣幼兯倨鳎诓鹦斗纸庵?,應先檢查自動變速器的主油路油壓,以找出造成自動變速器打滑的

52、原因。自動變速器不論前進擋或倒擋均打滑,其原因往往是主油路油壓過低。若主油路油壓正常,則只要更換磨損或燒焦的摩擦元件即可。若主油路油壓不正常,則在拆修自動變速器的過程中,應根據主油路油壓,相應地對油泵或閥根據進行檢修,并更換自動變速器的所有密封圈和密封環(huán)。</p><p><b>  致 謝</b></p><p>  經過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畢業(yè)論文設計已經接

53、近尾聲,作為一個專科生的畢業(yè)論文,由于經驗的匱乏,難免有許多考慮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沒有導師的督促指導,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學們的支持,想要完成這個設計是難以想象的。</p><p>  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得到了***老師的親切關懷和耐心的指導。他嚴肅的科學態(tài)度,嚴謹的治學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深深地感染和激勵著我。從課題的選擇到項目的最終完成,*老師都始終給予我細心的指導和不懈的支持。多少個日日夜夜,xx老師不僅

54、在學業(yè)上給我以精心指導,同時還在思想、生活上給我以無微不至的關懷,除了敬佩xx老師的專業(yè)水平外,他的治學嚴謹和科學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遠學習的榜樣,并將積極影響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在此謹向*老師致以誠摯的謝意和崇高的敬意。 </p><p>  在論文即將完成之際,我的心情無法平靜,從開始進入課題到論文的順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師長、同學、朋友給了我無言的幫助,在這里請接受我誠摯的謝意!最后我還要感謝培養(yǎng)我長大含辛茹

55、苦的父母,謝謝你們!</p><p>  最后我還要感謝汽車學院和我的母校***學院三年來對我的栽培。</p><p><b>  參 考 文 獻</b></p><p>  [1] 葛安林,《自動變速器(二)—液力變矩器》,汽車技術,2001年6月</p><p>  [2] 馬文星,《液力傳動在汽車上的應用與展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