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 錄</b></p><p> 前言 ……………………………………………………………………………1</p><p> 1 確定工件的工序方案 …………………………………………………………3</p><p> 2 彎曲件的展開尺寸 ……………………………………………………………4</p>&
2、lt;p> 3 落料模的設計 …………………………………………………………………5</p><p> 3.1 沖裁件的工藝性 ………………………………………………………… 5</p><p> 3.2 沖裁間隙 ………………………………………………………………… 5</p><p> 3.3 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制造公差的確定 ……………………………
3、…… 5</p><p> 3.4 沖裁力、卸料力和推件力的計算 ……………………………………… 7</p><p> 3.5 排樣、搭邊與料寬 …………………………………………………………8</p><p> 3.6 凸、凹模的設計 ……………………………………………………………8</p><p> 3.7 定位零件的設計與選用
4、 ………………………………………………… 9</p><p> 3.8 模架的尺寸和結構形式 ………………………………………………… 10</p><p> 3.9 卸料零件 ………………………………………………………………… 10</p><p> 3.10 壓力機的選擇 …………………………………………………………… 10</p>&l
5、t;p> 3.11 導向零件 ………………………………………………………………… 11</p><p> 3.12 落料模的說明 …………………………………………………………… 11</p><p> 4 沖孔模的設計 …………………………………………………………………12</p><p> 4.1 沖裁件的工藝性 ………………………………………………
6、……………12</p><p> 4.2 沖裁間隙 ……………………………………………………………………12</p><p> 4.3 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與公差 ………………………………………………12</p><p> 4.4 沖裁工藝力的確定 …………………………………………………………13</p><p> 4.5 沖模壓力中心
7、的確定 ………………………………………………………13</p><p> 4.6 凹模設計 ……………………………………………………………………14</p><p> 4.7 凸模設計 ……………………………………………………………………14</p><p> 4.8 凸模與凹模的固定 …………………………………………………………14</p>&
8、lt;p> 4.9 定位裝置 ………………………………………………………………… 14</p><p> 4.10 卸料裝置 ……………………………………………………………… 14</p><p> 4.11 漏料孔 ………………………………………………………………… 15</p><p> 4.12 模架的結構形式和有關尺寸 …………………
9、……………………… 15</p><p> 4.13 導向零件 ……………………………………………………………… 15</p><p> 4.14 壓力機的選擇與模具的安裝 ………………………………………… 16</p><p> 4.15 說明 …………………………………………………………………… 16</p><p>
10、 5 第一道彎曲模設計 …………………………………………………………17</p><p> 5.1 彎曲件的工藝性 ………………………………………………………… 17</p><p> 5.2 彎曲件的回彈 ……………………………………………………………17</p><p> 5.3 彎曲力的計算 ……………………………………………………………18&l
11、t;/p><p> 5.4 彎曲模間隙 ………………………………………………………………18</p><p> 5.5 彎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計算 ……………………………………………… 19</p><p> 5.6 壓力機的選擇 ……………………………………………………………19</p><p> 5.7 模架的設計與有關尺寸 …………
12、……………………………………… 20</p><p> 5.8 導向零件 ………………………………………………………………… 20</p><p> 5.9 頂出機構 ………………………………………………………………… 20</p><p> 5.10 模具的安裝 ………………………………………………………………20</p><p>
13、 6 最后一道彎曲模設計 ……………………………………………………… 22</p><p> 6.1 彎曲件的工藝性 ………………………………………………………… 22</p><p> 6.2彎曲件的回彈 …………………………………………………………… 22</p><p> 6.3 彎曲力的計算 …………………………………………………………… 23&l
14、t;/p><p> 6.4彎曲模的間隙 ……………………………………………………………… 23</p><p> 6.5 彎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計算 ……………………………………………… 24</p><p> 6.6 壓力機的選擇 …………………………………………………………… 24</p><p> 6.7模架的設計與有關尺寸 ………
15、…………………………………………… 25</p><p> 6.8 頂出機構 ……………………………………………………………………25</p><p> 6.9 模具的安裝 …………………………………………………………………25</p><p> 7結論 ………………………………………………………………………… 26</p><p>
16、 致謝 …………………………………………………………………………… 27</p><p> 參考文獻 ……………………………………………………………………… 28</p><p> 附件清單 ……………………………………………………………………… 29</p><p><b> 前言</b></p><p>
17、; 冷沖模是沖壓加工工藝的裝備之一,被廣泛地運用在汽車、飛機、電機、儀表以及在國防工業(yè)中。沖壓工藝具有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能成形復雜零件,適合大批量生產的優(yōu)點,在某些領域已取代機械加工,并正逐步擴大其工藝范圍。因此,沖壓技術對發(fā)展生產、增強效率、更新產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時,沖壓技術的推廣受到投入成本低,模具成本高,不適應中小生產規(guī)模的特點。但是總的說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進一步加強,模具行業(yè),包括冷壓模一定
18、會得到更普及地應用 </p><p> 隨著沖壓工藝的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中,再加上隨著數控技術和機械CAD/CAM的發(fā)展,冷沖模的發(fā)展和迅速。它以生產率高、成本相對低廉被廣泛應用。外國的沖壓模發(fā)展水平相當高,無論是設計還是制造,都達到較高的水平。以精確的定位,合理的工藝,連續(xù)加工精度很高的薄臂零件。而國內模具行業(yè)的起步較晚,基本上以單模為主,因此,加工精度夠高。</p><p> 冷沖
19、模的設計包括沖裁模設計、彎曲模設計、拉伸、脹形等模具的設計。冷沖模的設計也用到材料學、機械設計、工程材料、特種加工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它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p><p> 經過了三個多月的學習,設計,繪圖,我學會了沖裁的機理,沖壓的基本理論;理解了沖裁力,卸料力等工藝參數的確定;熟悉了沖裁模的結構,內部的結構零件及其設計的控制點;同時對于彎曲模、沖孔模、拉深模、落料模的結構能夠熟悉了解。</p>
20、;<p> 電機碳刷架的加工包括了沖孔、落料、和彎曲的加工。通過對沖孔模、落料模、彎曲模的學習,分析和比較了各加工工藝方案,完成了模具總體的結構分析,進行毛坯尺寸、排樣、工序尺寸、沖壓壓力、壓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等工藝計算。繪制了裝配草圖并進行零部件初步選用設計,然后確定外形尺寸,選擇沖壓設備,繪制總的裝配圖和非標準的零件圖。</p><p> 落料和沖孔都屬于沖裁模。沖裁模是從條料、帶料或
21、半成品上使材料煙規(guī)定的輪廓產生分離的模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沖壓技術也向高速化、自動化、精密化的方向發(fā)展。沖裁模一般分為簡單模、級進模、和復合模。簡單模在國內應用比較廣泛,它是在壓力機的沖壓行程中完成一次沖裁工藝。簡單模也分為無導向簡單模、導板式簡單模,和導柱式簡單模;級進模是在單工序沖?;A上發(fā)展的一種多工序、高效率沖模。在壓力機一次沖程中,級進模在其有規(guī)律排列的幾個工位上分別完成一部分沖裁工藝,在最后工位沖出完整的工件。由于級進模
22、是連續(xù)沖壓,因此生產效率高,適用于大規(guī)模生產,但是因為其結構復雜,定位要求比較嚴格,因此說制造成本高。復合模是指在壓力機的一次沖壓行程中,經一次送料定位,在模具的同一部位可以同時完成幾道沖裁工序的模具稱為復合模。復合模同連續(xù)模一樣,也是在簡單模的基礎上發(fā)展的一種較先進的模具。與連續(xù)模相比,沖裁模沖裁件的位置精度高,對條料的定位精度要求低,復合模的輪廓尺寸較小。復合模雖然生產效率高,沖壓件精度高,但模具結構復雜,制造精度要求高,適用于生產
23、批量大,精度要求高,內外形尺寸差較大的沖裁件。</p><p> 電機的炭刷架的材料是冷軋鋼板,適用于冷沖壓加工。如何去安排合理的加工工藝,確保生產的效率最高,同時也能滿足零件的加工要求。這是整個設計的重點。在該零件的加工中,包括了沖孔,落料,以及彎曲等冷沖加工。沖孔屬于沖裁加工的一種。沖裁模的結構比較簡單,沖裁過程分為彈性變形階段,塑性變形階段,斷裂分離階段。其斷層直接關系到沖裁加工質量的好壞,一般的,斷面分
24、為四個特征區(qū),即圓角帶,光亮帶,斷裂帶,和毛刺。我們必須有合理的沖裁模的間隔來保證良好的特征帶的分布。沖裁模有刃口尺寸、沖裁力等工藝參數的確定。在設計電機炭刷架的沖孔和落料加工時,須首先確定其力學性能,然后設計主要零件,完成結構草圖,最后完成裝配圖。</p><p> 彎曲是將金屬材料完成一定的角度、曲率和形狀的沖壓工藝方法。通常彎曲加工的材料有板料、棒料、管材和型材。彎曲有回彈的現象,因此回彈會降低彎曲件的精
25、度,是在彎曲加工中不易解決的問題,因此在設計的時候必須考慮這個問題,例如可以考慮通過利用回彈規(guī)律補償回彈,改變彎曲變形區(qū)應力狀態(tài)校正回彈等。在了解了彎曲加工的特點及工藝參數后,安排了炭刷架的合理的工序,熟悉各種模具結構。進而完成零件設計和結構設計,繪制零件工作圖。</p><p> 在沖壓模的設計過程中,還必須考慮到模具的成本,因此在進行選材,結構設計時,必須盡量不去設計形狀復雜的結構,同時采用鑲嵌式代替整體式
26、的結構。針對模具的定位要求高的特點,在零件的設計中必須要有比較高的加工精度要求??偟囊痪湓?,必須在有高的模具壽命和滿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基礎上,盡量降低模具材料的成本,簡化模具的結構,這樣才能有利于這個行業(yè)在我國的發(fā)</p><p> 1 確定件的工序方案</p><p> 根據工件的形狀.材料.厚度及實際加工的需要,生產工件的工序過程如下:</p><p> 1
27、. 從板料上沖出落料件(該落料件即為彎曲體的展開圖的外輪廓形體。根據彎曲體的展開尺寸,設計出沖模,將所需工件沖下。所沖工件如圖所示:</p><p> 2.第一次沖孔,沖五個間距要求不太高的圓孔。(這五個圓孔如上圖所示的五處分布)。</p><p> 3.第二次沖孔,沖方孔。</p><p> 4.第一次彎曲,選彎曲復雜部分,即如上圖所示的a. b部分。<
28、;/p><p> 5.第二次彎曲,彎曲兩邊,即U形彎曲。彎折線如上圖中虛線所示。</p><p> 6.第三次彎曲,彎曲中間,彎折線如上圖紅線所示。</p><p> 7. 第三次沖孔,此乃最后一道工序,因為此兩孔間距要求較高,如果放在其它工序中沖,則可能影響定位要求,故最后工序沖此兩孔比較合適。</p><p><b> 2彎
29、曲件的展開尺寸</b></p><p> 2.1長度方向上的計算:</p><p><b> 表2-1</b></p><p> 根據r/t=0.25查表2-1得此中性層系數k=0.31。</p><p> ∴ L圓弧=2πΨP/360° </p><p>&l
30、t;b> =ЛΨ(r+kt)</b></p><p> =90Л(0.5+0.31×2)</p><p> =1.7627(mm)</p><p> L直線=10.5+9+14.5++34×2 </p><p><b> =102(mm)</b></p>
31、;<p> ∴ 長度方向上展開總長度為:</p><p> 4L圓弧+L直線=4×1.7627+102=109(mm)</p><p> 2.2 寬度方向上的計算:</p><p> 根據r/t=0.5查表2-1得中性層系數k=0.37</p><p> ∴ L圓弧=ЛΨ(r+kt)/180°<
32、;/p><p> =90Л(1+0.37×2)</p><p> =2.7318(mm)</p><p> L直線=11+10=21(mm)</p><p> ∴ L1= L直線+ L圓弧=21+2.731823.73(mm)</p><p> 另一邊: L直線=11+31=42(mm) </p&
33、gt;<p> ∴ L2=L直線+L圓弧=42+2.7318=44.73(mm)</p><p><b> 3 落料模的設計</b></p><p> 3.1沖裁件的工藝性</p><p> 3.1.1沖裁體的精度應該在經濟范圍內進行選擇,在本沖裁中,屬于一般性常見的普通沖裁,因此精度應選擇在IT12~IT14極(P)。&
34、lt;/p><p><b> 3.1.2毛刺</b></p><p> 毛刺的高度與沖裁方式,材料,厚度有關,正常沖裁中的毛刺高度為:</p><p> a 試模時≤0.05mm</p><p> b 生產時≤0.15mm</p><p><b> 3.2 沖裁間隙</b&g
35、t;</p><p> 確定沖裁間隙的原則是:落料時,因制件尺寸隨凹模尺寸而定,故間隙應在減小凸模尺寸上取得;沖孔時,因孔的尺寸隨凸模尺寸而定,故間隙應在增大凹模尺寸的方向上取得。</p><p> 根據經驗公式確定合理沖裁間隙:</p><p><b> c=mt</b></p><p> 沖裁間隙系數m=20
36、%</p><p><b> ∴ c=mt</b></p><p><b> =20%×2</b></p><p><b> =0.4(mm)</b></p><p> 3.3 凸凹模工作尺寸制造公差的確定</p><p> 3.3.
37、1凸凹模尺寸計算應遵循如下原則:</p><p> 落料時,先確定凹模刃口尺寸,其大小應取接近或等于制件的最小極限尺寸,以保證凹模在磨損到一定的尺寸范圍內也能沖出合格制件。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應比凹模刃口基本尺寸小一個最小合理間隙。</p><p> 3.3.2 凸凹模的工作尺寸的計算:</p><p> 彎曲體的展開圖的形狀比較復雜,材料厚度不太厚,因此,凸凹
38、模的工作尺寸應配合加工法進行計算。</p><p> 沖裁凸凹模間隙如下:</p><p> Zmax=0.36mm</p><p> Zmin=0.246mm</p><p> 未注公差的按IT14級計算</p><p> 當尺寸為23.73mm時,公差為0.52mm, x=0.5;</p>
39、<p> 當尺寸為12mm時,公差為0.43mm, x=0.5;</p><p> 當尺寸為44.73mm時,公差為0.62mm, x=0.5;</p><p> 當尺寸為9.5mm和9.73mm時,公差為0.36mm, x=0.5;</p><p> 當尺寸為13.76mm時,公差為0.43mm, x=0.5;</p>&
40、lt;p> 當尺寸為R5時,公差為0.3mm, x=0.75;</p><p> 當尺寸為109mm時,公差為0.87mm, x=0.5;</p><p> 當尺寸為12mm時,公差為0.43mm, x=0.5;</p><p><b> 其余x=0.75</b></p><p> 用配合加工法時,
41、應當以凹模為基準,凹模尺寸的計算公式如下表:</p><p><b> 注:取δ凹=Δ/4</b></p><p> ∴參照上表,本設計落料凹模的計算結果如下表:</p><p> 落料凸模的基本尺寸與凹模相同,但不必標注公差。</p><p> 注明:以0.246~0.36mm間隙配制。</p>
42、<p> 3.4 沖裁力、卸料力和推件力的計算:</p><p> 3.4.1沖裁力的計算</p><p><b> F沖=1.3τLt</b></p><p> τ=260~360(P),取τ=300。</p><p> L為工件的周長 L=304.92(mm)。</p><p&
43、gt; ∴沖裁力F沖=1.3τLt</p><p> =1.3×300×304.92×4</p><p> =237837.6(N) </p><p> 3.4.2 卸料力的計算:</p><p><b> 表3-1</b></p><p><b>
44、; F卸=K卸F沖</b></p><p> 查表3-1 K卸=0.02</p><p><b> ∴F卸=K卸F沖</b></p><p> =0.02×237837.6</p><p> =4756.75(N)</p><p> 3.4.3 推件力的計算:&l
45、t;/p><p><b> F推=K推F沖</b></p><p> 查表3-1 取K推=0.03</p><p><b> ∴F推=K推F沖</b></p><p> =0.03×237837.6</p><p> =7135.128(N)</p>
46、;<p> 3.5 排樣、搭邊與料寬</p><p><b> 3.5.1 排樣</b></p><p> 排樣就是在板料、條料或帶料上的布置方法,稱作排樣。排樣是否合理,影響到材料的利用率、沖模結構、沖裁件的質量和生產率。</p><p> 根據所沖的落料件的形狀采用搭邊排樣中的斜對排,一模沖兩件。其排樣圖如裝配圖中的排
47、樣所示,工件的最長邊與橫向的方向的角度為10.25°。</p><p><b> 3.5.2 搭邊</b></p><p> 搭邊是指排樣時制件與制件之間、制件與毛刺坯側邊之間多余的料。其作用是補償定位誤差,使條料在送進時有一定的剛度,以保證送料的順利進行,從而提高制件的質量。</p><p> 根據材料的厚度t=2由[9]查得
48、工件與工件之間的搭邊值a=2mm,工件與料邊的搭邊值為a=2.2mm。</p><p> 3.5.3 條料寬度的確定:</p><p> B=109COS10.25°+2×44.73×sin10.25°+2×2.2 =130(mm)</p><p> 由于兩邊是采用側刃控制送料步距,所以適當放寬,條料的寬度采用
49、132.2mm</p><p> 3.6 凸、凹模的設計</p><p> 3.6.1 凸模的設計</p><p><b> a.固定部分:</b></p><p> 由于所沖工件形狀較復雜,并且要求具有防轉要求,所以固定部分根據要求,設計成如圖所示的形式,這樣,不僅解決了防轉問題,而且還節(jié)約了材料。</p
50、><p><b> b.臺階部分</b></p><p> 起防止凸模被拉下的作用,即承受卸料力的作用,其尺寸在此固定部分長2~3mm左右。</p><p><b> c.工作部分</b></p><p> 工作部分的尺寸前面已標注。由于其形狀復雜,加工時采用仿形刨。</p>&l
51、t;p><b> d.凸模長度的計算</b></p><p> L=h1+h2+h3+h</p><p><b> 其中:L為凸模長度</b></p><p> h1為凸模固定板厚度,取25mm;</p><p> h2為卸料板厚度,取15mm;</p><p&g
52、t; h3為導料板厚度,取5mm;</p><p> h為附加長度,一般取10~20mm,這里取12mm</p><p><b> ∴凸??傞L</b></p><p> L=h1+h2+h3+h</p><p> =25+15+5+12</p><p><b> =57(mm
53、)</b></p><p> 3.6.2 凹模的設計</p><p> 根據工件的形狀、大小以及一模沖兩件的特點來選擇凹模的形狀,由于中小型凹模常采用整體式凹模,只有大型凹模通常選用鑲拼式,本落料模系中小型,所以選取整體式凹模。</p><p> 6.1.2 最小彎曲半徑</p><p> 彎曲件的最小彎曲半徑與材料的力學
54、性能、硬化程度、纖維方向、表面質量等因素有關。其值:</p><p> r=0.1t=0.2×2=0.2mm</p><p> 6.1.3 彎曲件直邊高度</p><p> 如上圖所示的彎曲件,直邊高度為H=33mm,滿足H〉2t=2×2=4mm,所以符合彎曲條件。</p><p> 彎曲件孔邊距離為15.5,最小
55、孔邊距為S=2.2mm,15.5遠大于最小孔邊距,不處于彎曲變形區(qū)內,因此,彎曲基本不影響小孔的精度和形狀。</p><p> 6.1.4 彎曲件的精度</p><p> ?。?)彎曲件的角度公差為±2°。</p><p> ?。?)彎曲件的直線尺寸公差為IT14級。</p><p> 6.2 彎曲件的回彈</p
56、><p> 回彈是指金屬材料在塑性彎曲時總是伴隨著彈性變形,因此,當彎矩去掉之后,彎曲件的彎曲角與彎曲半徑變的與模具尺寸不一致,回彈值通常以回彈角Δα表示。</p><p><b> Δα=α-α0</b></p><p> 其中:α:表示回彈后制件的實際角度;</p><p> α0:表示模具的角度</p&g
57、t;<p> 6.2.1 影響回彈的因素</p><p> ?。?)材料的力學性能 與彈性模數成反比;</p><p> (2)相對彎曲半徑r/t r/t大則回彈角大;</p><p> ?。?)彎曲中心角α α愈大,則Δα愈小;</p><p> (4)彎曲方式
58、校正彎曲比自由彎曲回彈角?。?lt;/p><p> ?。?)制件形狀 U形件回彈小于V形件。</p><p> 6.2.2 回彈角的大小 </p><p> 在實際設計時,通常按實驗的數據來修正,或經試沖后再修正。</p><p> ∵ 該彎曲為U形彎曲,且為自由彎曲</p><p> ∴
59、回彈角為Δα=2°。</p><p> 6.2.3 減小回彈的措施</p><p> 因為本彎曲件形狀已設計好,所以,常常就以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p><p><b> (1)彎曲工藝方面</b></p><p> 壓彎前將坯料進行退火處理。</p><p> (2)在模
60、具結構方面:</p><p><b> a.補償回彈;</b></p><p> b.增加壓料力或減小凸凹模之間的間隙的方法減少回彈;</p><p> c.彎曲時在彎曲件的端部加壓的方法,不但能獲得精確的彎曲高度,而且能減小回彈。</p><p> 6.3 彎曲力的計算</p><p>
61、 6.3.1 彎曲力的大小通常采用經驗公式</p><p> ∵ 該彎曲為U形自由彎曲</p><p> ∴ 彎曲力采用公式F=0.7KBt2бb/(r+t)</p><p> 其中:F 為自由彎曲力</p><p> B 為彎曲件的寬度為12</p><p><b> t 為厚度為2</b
62、></p><p> r 彎曲件的內彎曲半徑為0.5 </p><p> бb 為材料的抗拉強度,其值為400MPa</p><p> K為安全系數,一般取K=1.3</p><p> ∴彎曲力F=0.3KBt2бb/(r+t)</p><p> =0.7×1.3×12×2
63、2×400</p><p> =6.9888(KN)</p><p> 6.3.2 頂件力或壓料力F1</p><p> 頂件力一般取自由彎曲力的30%~80%,現取自由彎曲力為50%。</p><p> ∴頂件力F1=0.5×6.9888=3.4944(KN)</p><p> 6.3.
64、3 彎曲時壓力機公稱壓力的確定</p><p><b> F壓≥F自</b></p><p> =6.9888+3.4944</p><p> =10.4832(KN)</p><p> 6.4 彎曲模的間隙</p><p> U形件彎曲時,凸凹模間隙的大小對彎曲件質量有直接影響,過大的
65、間隙會引起較大的回彈,過小的間隙會使制件厚度變薄,增加模具的磨損。因此必須確定合理的間隙值。</p><p> 凸凹模的合理間隙值可按下式進行計算:</p><p> Z/2=t+Δ+ct</p><p><b> 其中:</b></p><p> Z/2 — 彎曲凸、凹模單邊間隙;</p><
66、;p><b> t — 坯料厚度;</b></p><p> Δ — 坯料厚度正偏差;</p><p> C — 根據彎曲件高度H和彎曲線長度L決定的系數,這里取C為0.04。</p><p> ∴t=2, Δ為零, C為0.04</p><p> ∴Z/2=2+0.04
67、5;2=2.08 mm</p><p> 6.5 彎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計算</p><p> 6.5.1 凸模圓角半徑rp</p><p> 若彎曲件的內側半徑r≥rmin(材料所允許的最小彎曲半徑,見《冷沖模及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資料》表1-3-1),則應取rp=r</p><p> ∴ 凸模圓角半徑rp=r=0.5mm</p
68、><p> 6.5.2 凹模圓角半徑rd及凹模深度L0</p><p><b> (1)凹模圓角半徑</b></p><p> 凹模圓角半徑一般為不小于3mm,以免彎曲時材料表面產生劃痕。</p><p> 彎曲凹模圓角半徑由《冷沖模及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資料》表1-3-16查得:</p><p
69、><b> rd=5mm </b></p><p><b> ?。?)凹模深度L0</b></p><p> 當彎曲U形件時,如果彎曲邊長較大,而對平直度要求不太高時,可采用《冷沖模及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資料》表1-3-19空中的數值,查得:L0=20mm</p><p> 6.5.3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
70、公差</p><p> L凸=(Lmin+0.75Δ)</p><p> =(10+0.75×0.2)</p><p> =10.15(mm)</p><p> L凹=(L凸+ Zmin)</p><p> =(10.15+2.08)</p><p> =12.23(mm)
71、</p><p> 6.6 壓力機的選擇</p><p> 6.6.1 由上面已確定為壓力機的公稱壓力了,為10.4832KN。</p><p> 6.6.2 壓力機各參數如下:</p><p> 發(fā)生公稱壓力時滑塊離下死點距離SP=3mm</p><p> 滑塊行程:固定行程S=40mm</p>
72、<p> 調節(jié)行程S1=40mm</p><p><b> S2=6mm</b></p><p> 標準行程次數 n=200次/min</p><p> 最大閉合高度 H=160mm</p><p> 閉合高度調節(jié)量 ΔH=35mm</p><p>
73、滑塊中心到壓力機的距離 C=100mm</p><p> 工作臺尺寸:前后 B=180mm</p><p> 左右 L=280mm</p><p> 工作臺孔尺寸 前后B1=60mm</p><p> 左右L1=130mm</p><p> 立柱間距 A≥130mm</p><p>
74、 6.7 模架的設計與有關尺寸</p><p> 采用中間導柱模架,根據L、B為125、80查《冷沖模及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資料》第九章表1-9-1、表1-9-5得到模架模座的有關尺寸,再查表1-9-7查得導栓、表1-9-9得導套尺寸及表1-9-11得模柄尺寸等等。</p><p><b> 6.8 頂出機構</b></p><p>
75、 6.8.1 頂板與凹模的配合</p><p> ∵ 彎曲件的形狀相對比較復雜</p><p> ∴ 頂板與凹模 采用非配合關系</p><p> 6.8.2 頂板的尺寸</p><p> 頂板的長度一般根據彎曲件的長度而確定,或由凹模的長度確定。在前面的模具工作尺寸的計算中已求出了L凹=12.23mm,可知能夠選頂板的長度為12.1
76、mm。</p><p> 頂板的厚度由國家標準GB2867.4-81查得為9mm。</p><p><b> 6.9 模具的安裝</b></p><p> 6.9.1 模具安裝的注意事項:</p><p> (1)檢查模具的閉合高度與壓力機的閉合高度是否合理;</p><p> (2)模
77、具安裝前應將上下模板和滑塊底面的油污揩試干凈,并檢查有無遺物,防止影響正確安裝和發(fā)生意外事故。</p><p> 6.9.2 模具安裝的一般次序如下:</p><p> (1)根據沖模的閉合高度調節(jié)壓力機滑塊的高度,使滑塊在下死點時與工作臺面之間的距離大于沖模的閉合高度。</p><p> (2)先將滑塊升到上死點,沖模放在壓力機工作臺面規(guī)定位置,再將滑塊停在
78、下死點,然后調節(jié)滑塊的高度,使其底平面與沖模上模座上平面接觸。</p><p> ?。?)將壓力機滑塊上調3~5mm’開動壓力機,空行程1~2次,將滑塊停于下死點,固定住下模座。</p><p><b> ?。方Y論</b></p><p> 在近兩個月的畢業(yè)設計過程中,我從對模具一知半解到獨立設計開發(fā)的過程中,我始終做到勤勤懇懇,堅持按照一般
79、的冷沖模設計過程來嚴格地計劃和安排進程。由于模具結構的精度要求高,各零件也較復雜,我始終學習基礎的知識,熟悉各零件的作用及設計方法。在考慮加工工藝時,把一般的機械零件加工工藝知識與模具加工工藝結合起來??紤]零件的精度要求和模具的壽命確定合理的模具結構及各零件的配合精度。通過整個過程的學習體會。我覺得受益匪淺,也對這一行業(yè)充滿了興趣。</p><p> 冷沖模主要利用壓力通過模具對鈑金零件完成沖孔、落料、彎曲、脹
80、形等加工。冷沖模加工的精度高,生產率高。通過畢業(yè)設計我熟悉了冷沖模的結構及設計方法。在此基礎上,按照一般的設計程序,針對電機碳刷架的結構特點,安排了加工工序,設計了一套模具??偟恼f來,模具結構的設計應保證有足夠的加工精度,確保較長的壽命。對于模具壽命和加工精度而言是相對矛盾的,因此為保證了精度要求我考慮了壽命的控制點,在安排壓力機確定凸凹模間隙時考慮到壽命問題。</p><p> 模具的應用使得生產效率提高了,
81、生產周期縮短了,但模具的成本比較高。如果在未來的設計中考慮到模具壽命的問題,這時模具行業(yè)在我國的推廣是有好處的。]</p><p><b> 致謝</b></p><p> 近兩個月的畢業(yè)設計已接近尾聲,在此我要感謝學校及系領導對我們至始至終的指導和硬件投入,以及指導老師吳德和的幫助,同時還要感謝我們小組在我設計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所給予的幫助。正是在他們的指導和幫助
82、下,我才能夠順利完成了畢業(yè)設計。在我即將步入工作崗位前,完善了知識的積累,這對我而言是一筆寶貴的財富。</p><p><b> 參考文獻</b></p><p> 1李聚松.冷沖模設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4</p><p> 2高正文.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8</p><p&g
83、t; 3魏華光.實用模具設計與制造.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1991.4</p><p> 4陸子茹.冷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江蘇科技出版社,1985.4</p><p> 5.李云佑.沖模手冊.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4.10</p><p> 6.馮炳其.模具設計與制造簡明手冊.傷害科技出版社,1993</p><p> 7.王孝培.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冷沖壓工藝及模具設計課程設計
- 課程設計----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論文
- 冷沖壓模具設計
- 冷沖模課程設計-- 球星鎖具沖壓件冷沖壓模具設計
- 冷沖壓模具課程設計--蓋的二次拉深模具設計
- 模具設計課程設計---焊片沖壓模具設計
- 模具設計畢業(yè)設計----冷沖壓模具設計
- 冷沖壓模具課程設計--- 沖壓零件的設計
- 冷沖壓模具課程設計--- 沖壓零件的設計
- 墊片沖壓模具設計課程設計
- 冷沖壓課程設計
- 冷沖壓課程設計
- 冷沖壓級進模模具課程設計
- 冷沖壓模具設計畢業(yè)論文--墊板沖壓模具設計
- 畢業(yè)設計---冷沖壓模具設計
- 【模具】冷沖壓模具設計入門
- 接線壓片沖壓模具設計課程設計
- 冷沖壓模具課程設計--- 沖壓零件的設計.doc
- 冷沖壓模具課程設計說明書
- 畢業(yè)設計---冷沖壓模具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