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淺析接受美學理論視角下林語堂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翻譯</p><p> 論文關鍵詞:林語堂 文學翻譯 接受美學 </p><p> 論文摘要:接受美學理論是專向讀者為中心的文學理論,翻譯是譯者對原作的閱讀和對譯作的創(chuàng)作過程,從接受美學的視角探討林語堂文學創(chuàng)作與翻譯,對當今的中國文化海外傳播具有借鑒意義。 </p><p> 從1935年的《吾
2、國與吾民》,到1964年的《逃往自由城》和1967年的《中國繪畫理論》,各種著作及譯作一共三十二部,全是英文書:其中包括論述、散文、詩詞、小說和傳記,其中有翻譯也有創(chuàng)作。從宏觀的角度看,林語堂在海外的這個時期,他本人就象征了“翻譯”。他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都是翻譯的化身。因此林語堂的翻譯不僅是文字上的功夫,而是通過人際關系作多樣性的活動,把中國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輾轉傳給西方讀者,使他們能夠了解和欣賞。 </p>&l
3、t;p> 接受美學理論認為文本的意義是不確定的。文本的意義依賴于讀者的閱讀,讀者在對文本的闡釋中起主體作用。在翻譯過程中,文本意義的實現(xiàn)依賴于譯者的前理解;譯者對翻譯過程中的創(chuàng)作自由度是有限的,須以原文文本為依據(jù);譯者還要相信譯文讀者的接受能力。林語堂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翻譯,體現(xiàn)了可以讀者為中心的特色,但忠實依然是他翻譯的核心,在忠實與可讀性之間做到了平衡與和諧。 </p><p> 任何文本的翻譯都涉及文
4、本的接受,譯者是特殊的讀者。因此,以文本接受為研究對象的接受理論對于翻譯研究無疑具有解釋力。然而,由于翻譯與文本接受,譯者與普通讀者之間的差異,接受理論不能機械地套用于翻譯研究。我們認為應在深刻理解和消化的基礎上,在翻譯研究領域合理運用接受理論,避免陷入一些認識上的誤區(qū)。接受理論告訴我們: </p><p> ?。?)翻譯文本可視為源語文本的意義潛勢與譯者前理解或期待視野相互作用的產物,不存在所謂終極性譯本。
5、 </p><p> ?。?)作為文本的召喚結構,源語文本的意義空白與未定性不應隨意填補。當不得不對這些空白和未定性進行具體化時,應注意具體化的恰當性。 </p><p> ?。?)譯者是翻譯活動的主體,并非其中心或主宰。 </p><p> (4)譯本讀者在翻譯文本的接受與效應史中發(fā)揮著決定性作用,但對具體翻譯活動的影響卻不是決定性的。 </p>
6、;<p> 目前越來越多的翻譯學者將接受美學的基本理論應用于翻譯研究。翻譯研究應當漸漸從傳統(tǒng)的原著中心論向讀者中心論轉移。讀者是譯文的審美主體,他們在閱讀時并不是被動地接受譯文的信息,而是以其固有的審美意識積極地參與。讀者是譯者在翻譯時應考慮的一個關鍵因素。翻譯時若不顧讀者的欣賞習慣與心理,就會失去讀者。而失去讀者的譯作,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p><p> 接受美學視角下,林語堂的文學
7、創(chuàng)作與翻譯特色可以歸納為:譯者的創(chuàng)作與翻譯的動機、文本的選擇與理解和翻譯策略。 </p><p> 一個人的生命意義也離不開其特定的環(huán)境,個人與環(huán)境互動產生其生命意義。林語堂塑造個人生命意義的過程離不開他的環(huán)境和時代。青少年個性和社會屬性的形成首先離不開家庭的熏陶。研究林氏的翻譯活動,首先要清楚他從事翻譯活動的原因。林語堂年輕的時候已經(jīng)具有要對自己的命運作主的意識。因為要讓自己的人生產生意義,翻譯正好是他最便
8、捷的選擇。因為要掌握命運,結果他掌握了語言和翻譯這個語言技能。因為要以語言為切入點,他在語言學習方面便格外勤奮,如饑似渴地閱讀英文和中文書籍,于是他成為中英兩種語言的行家。一個出色的譯者,掌控文本的能力可以簡單描述為:(1)譯出語的接受能力;(2)譯入語的產出能力;(3)譯出語和譯入語之間的轉換能力。這種常識性的論斷是不需要怎么懷疑的。實際上,早在1933年,林語堂本人在“論翻譯”一文中也做了大致相同的論述。談自己的寫作經(jīng)驗,他認為作文
9、的原則是曉暢,即通俗、流暢。林語堂的散文并不講究整體構思,也不理睬章法或寫作規(guī)則的權威。林語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寫法,千姿百態(tài)。結構大多很隨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應等的痕跡,只流動著自然的韻律,散發(fā)出粗樸的氣息。這是屬于林語堂</p><p> 林語堂的翻譯也同樣具有獨特的個人魅力。 他的雙語轉換能力首先來自他對中英文雙語的精通。僅僅這一點他就很了不起。大多數(shù)的翻譯家只是擅長把外語翻譯成母
10、語,而林語堂兩個方向都能做。譯者的語言接受和產出能力是其轉換能力的基礎,也可以視為其轉換能力的一部分。林氏中英文水平都達到了一定的境界,理解和產出都不成問題(他的其他外語因為翻譯中涉及很少我們暫且不論)。任何人在學習外語的時候,都不可能完全忘卻他的母語。兩種語言自覺不自覺地開始形成對照和對比。 </p><p> 編譯是林語堂重要的創(chuàng)作方式,是思想家、學問家和翻譯家的完美結合。1938年美國藍登書屋出版的《孔子
11、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一書,大部分內容是林氏對儒學經(jīng)典的編譯。這本書不是從中文的某本現(xiàn)成的書翻譯成英文,而是林語堂根據(jù)不同的資料用英文整理出的一本新書,具有高度的原創(chuàng)性。其中為了讓英語國家讀者能夠感性地了解儒學經(jīng)典,他特意翻譯了《史記》中的“孔子世家”。這本書包括了《大學》、《論語》選譯和林語堂根據(jù)辜鴻銘版本改譯的《中庸》等。林語堂對國學經(jīng)典的翻譯非常認真,并在“緒論”中花大量篇幅解釋了自己的翻譯方法
12、。1942年出版的《中國和印度的智慧》以及1948年出版的《老子的智慧》也同樣是優(yōu)秀的編譯之作?!吨袊陀《鹊闹腔邸分芯幍某煞种匾恍?,其中大部分譯文是選別人的。 </p><p> 林語堂的翻譯工作具有高度的選擇性,主要成就體現(xiàn)在對道家和儒家經(jīng)典的系統(tǒng)翻譯和精心挑選的一些古今詩文、傳奇故事和短篇小說。除了上面提到的英文編譯作品中的翻譯外,林語堂也出版了幾本獨立成冊的翻譯作品:《有不為齋古文小品》(1940)、
13、《冥寥子游》(1940)、《杜十娘》(1950)、《寡婦、尼姑與妓女》(1951)、《全寡婦》(1952)、《中國傳奇》(1952),其中《寡婦、尼姑與妓女》是《全寡婦》、《老殘游記二集》和(《杜十娘》三篇翻譯或改寫的作品合編。 </p><p> 林語堂對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對中英兩種語言爐火純青的掌握為他在翻譯方面的造詣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林語堂的一生精力主要投入到了寫作中,但他仍然寫了許多有關于翻譯的文
14、章。早在1924年,林語堂就在《晨報》上發(fā)表了《對譯名劃一的一個緊要提議》,他涉及翻譯理論的其他論著還有《我所得益的一本英文字典》、《舊文法之推翻及新文法之建造》、《答青崖論“幽默”譯名》、《說孽相》、《國語文法的建設》、《論譯詩》、《譯東坡“行香子”二首》,《譯樂隱詞》、《英譯黛玉葬花詩》、《尼姑思凡英譯》等等。這些文章或從語言學理論方面進行評述,或從實例出發(fā)進行剖析,都展現(xiàn)了其中英文的深厚基礎。然而林語堂于1933年為吳曙天編著的《
15、翻譯論》(1937年1月,光華書局出版)作的序,即為近萬言的《論翻譯》(后有收入其《語言學論叢》一書),是他最系統(tǒng)、最全面論述翻譯理論的文章。在文章中林語堂提出翻譯是一門藝術,從而成為中國翻譯史上認為翻譯是一門藝術學派的代表人物。 </p><p> 林語堂翻譯獨特的地方,就是能夠徹底消化了心愛的文章,然后夾敘夾議,用自己的創(chuàng)意炮制一番,既能抓住原文的形式和精神,又容易讓一般的西洋讀者了解。林語堂在翻譯實踐中
16、對原文挑戰(zhàn)的方面有一本重要的著作《孔子的智慧》。《論語》有許多英譯本,但林語堂的做法與眾不同。他不是從“學而時習之”開始逐字逐句翻譯,而是將其分門別類的重編一下,小題目有:孔子的感情生活;孔子的談話風格;孔子論君子和小人;孔子論政治、教育等等,另有幾篇介紹孔子的身世,摘譯《禮記》的《中庸》、《大學》和《孟子》的有關篇章,就成為一本合乎邏輯、有頭有尾、可讀性強的書,使西方讀者得到一個概念,知道孔子是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儒家的學說是怎樣幾千年
17、來深入中國人的心的。 </p><p> 使林語堂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長篇小說《京華煙云》則是個徹頭徹尾的創(chuàng)作,然而潛移默化中仍是存在翻譯的成份。雖然小說是用英文創(chuàng)作的,但所描述的是從拳匪之亂到抗日戰(zhàn)爭四十年來的中國故事,因此隨處可見充滿濃郁中國風味的東西。在創(chuàng)作中有翻譯更加完美的一個例子是他的《蘇東坡傳》,他采用西方傳記文學的寫法,把這位才華萬丈、性情豁達的古人活靈活現(xiàn)地塑造出來。全書參考的書籍非常豐富
18、:蘇東坡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話都有歷史和文獻的根據(jù),其中包括他流傳后世的千百篇詩詞、文章、書信及筆記等。有些他直接翻譯成英文成段地引用,如蘇東坡反對王安石的新政向神宗皇帝的上書;有些講他鏑居黃州,飲酒散淡,如何寫出千古傳誦的《赤壁賦》,林語堂就采用夾敘夾議的手法。 </p><p> 在林語堂的作品中翻譯和創(chuàng)作是難解難分的,他的翻譯中有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中有翻譯?!皶r”與“地”結合起來,使他肩負對西方讀者詮釋中國和中國
19、人的責任。他之所以成功,不單是靠文字的精湛,也是基于他熱愛祖國文化,同時有獨特的見解。他的作品強烈表現(xiàn)出對祖國和祖國文化的依念,他不僅介紹中國的哲學,而且又廣泛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包括經(jīng)濟、政治、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民俗等等,因此他的英文著作極受歡迎,且有多種文字譯本。與此同時,他還常到各處演講,宣揚中國文化,在為中國爭得國際了解與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林語堂做出的努力和成就是罕有其匹的。他用英語創(chuàng)作的一系列作品曾轟動歐美文壇,
20、并且影響深遠,其中有的被選為教材,有的被政府高層倚為了解中國之必讀,一直被視做闡述東方文化的權威著作。許多外國人在提到中國的文學與思想時,古知孔子,現(xiàn)代則知林語堂,足可見林語堂作品對溝通文化,促進國際了解的影響。1975年11月,在國際筆會四十一屆大會上,林語堂當選為國際筆會副會長。這是國際筆會成立數(shù)十年間第一位中國作家得到此項榮譽。作為國際筆會的副會長,并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他的譯著作無疑為他贏得了國際文壇的巨匠地位,同時也<
21、/p><p><b> 參考文獻: </b></p><p> [1]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8 . </p><p> [2]劉克敵.那些翻譯大師們[M]. 金城出版社, 2010. </p><p> [3]王兆勝.林語堂正傳[M].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從接受美學理論視角探討對外宣傳資料的英譯.pdf
- 翻譯美學理論下審美主體的限制與彰顯
- 當代美學理論視野中的文學翻譯研究.pdf
- 接受美學理論指導下的紅樓夢園林文化翻譯研究
- 接受美學理論對福建外宣材料翻譯的意義.pdf
- 論林語堂的傳記文學創(chuàng)作
- 淺析翻譯美學理論指導下的科技英語翻譯技巧.pdf
- 多元融合文學創(chuàng)作視角下《新格拉布街》的文學創(chuàng)作
- 反本質主義與文學理論的“美學立場”
- 接受美學理論對現(xiàn)代時裝評論的影響.pdf
- 韋勒克文學理論在中國的接受研究
- 接受美學理論在高中文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pdf
- 牙科美學理論與實踐
- 接受美學理論視角下的“新文體”英譯——以飲冰室文集點校節(jié)選為例
- 翻譯美學視角下林語堂詩歌翻譯的審美再現(xiàn)
- 林語堂宗教思想影響下的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_5166.pdf
- 淺析《文心雕龍》在文學理論和美學方面的貢獻.pdf
- 接受美學理論指導下的《紅樓夢》園林文化翻譯研究_8131.pdf
- 接受美學與文學翻譯.pdf
- 接受美學視角下的文學翻譯——林紓譯拊掌錄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