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三跨連續(xù)下承式系桿拱橋設計</p><p> 摘要:以韶關市曲江區(qū)江畔步行橋18+28+18=64m為例,簡要的介紹了三跨連續(xù)下承式系桿拱橋的結構設計、模型計算和施工特點,為同類型的小跨徑下承式系桿拱橋的設計和施工積累了經(jīng)驗。 </p><p> 關鍵詞:下承式;系桿拱橋;結構計算;施工工藝 </p><p> 中圖分類號:TU8 文獻標
2、識碼: A </p><p><b> 1.概述 </b></p><p> 韶關市曲江區(qū)江畔步行橋工程位于韶關市曲江區(qū)江畔花園南面,橫跨馬壩河,北端與沿堤三路相接、南端與石灣路相接,橋軸線呈北北西~南南東向,全長64米,橋面寬8.5米,橋梁設計為行人步行橋。 </p><p><b> 2.工程地質條件 </b>&
3、lt;/p><p> 韶關市曲江區(qū)江畔步行橋工程位于韶關市曲江區(qū)江畔花園南面,橫跨馬壩河。馬壩河河面寬約60米、水深0.5~1.0米??辈炱陂g為枯水期,大部分河床已裸露出水面,僅中間河床有河流水。河床起伏不大,橋位區(qū)地面標高介于53.91~55.47米間,相對高差約1.50米。橋位區(qū)上覆地層為第四系沖積層,其下基巖是石炭系石灰?guī)r,勘察場地區(qū)域上為“喀斯特”丘陵河谷地貌。 </p><p>&
4、lt;b> 3.主要技術標準 </b></p><p> 荷載標準:人群荷載4.0KN/m2 ; </p><p> 航道標準:不通航; </p><p> 高程系統(tǒng):黃海高程系統(tǒng); </p><p> 坐標系統(tǒng):北京坐標系統(tǒng); </p><p> 縱坡及橫坡:以橋跨中心樁號對稱,兩側設2
5、%的縱坡,并設R=1000米的凸豎曲線;橋面設雙向1.0%的橫坡; </p><p> 橋寬:8米(人行道)+2×0.25米(欄桿)=8.5米; </p><p>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為6度,結構物按7度設防。 </p><p><b> 4.設計要點 </b></p><p> 韶關市曲江區(qū)江畔步行橋
6、橫跨馬壩河,北接沿堤三路,南接石灣路。步行橋的平面線型為直線。以步行橋的中跨跨中為對稱面,兩側設2%的縱坡,凸曲線的半徑為R=1000m。 </p><p> 步行橋為三跨連續(xù)下承式鋼筋混凝土系桿拱橋,計算跨徑為18+28+18=64m。橋面寬8.5m,其中人行道凈寬8m。 </p><p><b> 4.1上部結構 </b></p><p&g
7、t; 三跨連續(xù)下承式系桿拱的中跨矢跨比為1/4.31,計算跨徑為28米,矢高為6.5米。中跨拱肋采用b×h=60×85cm的工字型斷面,在拱腳處變?yōu)榫匦螖嗝妫拜S線為拋物線。邊跨的矢跨比為1/4.5,計算跨徑為18米,矢高為4米。邊跨拱肋采用b×h=60×70cm的工字型斷面,在拱腳處變?yōu)榫匦螖嗝?,拱軸線為拋物線。橋的縱梁兼做拱肋的剛性系桿,采用b×h=80×90cm的工字形
8、斷面,在拱腳處也變?yōu)榫匦螖嗝?,同時局部加高;吊桿采用5Φs15.2高強度低松弛的鋼絞線,外套Φ95×4mm的無縫鋼管,鋼管內灌注水泥砂漿。橫梁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內橫梁底寬50cm,高85cm,兩側帶20cm寬的牛腿。中橫梁底寬80cm,高100cm,兩側帶20cm寬的牛腿。端橫梁底寬80cm,高100cm,單側帶20cm寬的牛腿。 </p><p><b> 4.2下部結構: </
9、b></p><p> 主墩采用樁柱式結構,墩柱采用Φ120cm的圓柱墩,下接Φ150cm的鉆孔灌注樁。橋臺采用重力式橋臺,下設150cm厚的承臺,承臺下接雙排Φ80cm的鉆孔灌注樁。 </p><p><b> 4.3伸縮縫 </b></p><p> 0、3號橋臺處設伸縮縫,共2道;采用BEJ-5型淺埋式伸縮縫裝置。 </
10、p><p><b> 4.4 支座 </b></p><p> 橋墩采用GPZ2500盆式橡膠支座,在2號墩的兩個墩柱上,一處采用固定,一處采用橫向活動而縱向固定,1號墩采用活動支座(單向和多向兩種)。橋臺采用GPZ1000盆式橡膠支座,0、3號橋臺均采用活動支座(單向和多向兩種)。 </p><p><b> 5.結構計算 <
11、;/b></p><p><b> 5.1 計算模型 </b></p><p> 該步行橋采用商用有限元程序Midas2012計算。計算中僅考慮上部結構,下部結構的作用考慮成約束。將拱肋、縱梁和橫梁用梁單元離散,吊桿用桁架單元模擬。上部結構劃分成489個梁單元,28個桁架單元。計算圖式如下所示: </p><p> 模型的約束條件如
12、下表所示: </p><p> 注:(1)、“DX、DY、DZ”分別表示縱橋向、橫向、豎向平動自動度;“RX、RY、RZ”分別表示繞縱橋向、橫橋向、豎向的轉動自由度。(2)“0”表示該自由度不約束,“1”表示該自由度受到約束。 </p><p><b> 5.2 計算結果 </b></p><p> 拱肋跨中截面強度驗算:承載能力極限組合
13、下,最大軸力組合設計值N=1438kN<Nu=9373.8kN,最大彎矩組合設計值M=265kN·m<Mu=712.1kN·m。正常使用短期組合下,最大裂縫寬度Wfk=0.109mm<0.2mm。 </p><p> 拱肋根部截面強度驗算:承載能力極限組合下,最大軸力組合設計值N=1846kN<Nu=10107.5kN,最大彎矩組合設計值M=156kN·m&
14、lt;Mu=589.2kN·m。正常使用短期組合下,最大裂縫寬度Wfk=0.169mm<0.2mm。 </p><p> 縱梁施工狀態(tài)滿足規(guī)范短暫狀況的要求,運營階段其最大壓應力為10.5Mpa<16.2Mpa,最大拉應力為0.5Mpa<1.33Mpa。 </p><p> 最終張拉時系桿的安全系數(shù)為3.05,成橋10年系桿的安全系數(shù)為3.12,荷載標準組合
15、時系桿的安全系數(shù)為2.75(最小值),均大于2.5,滿足規(guī)范要求。 </p><p> 6.主要施工步驟及工藝要求 </p><p> ?。?)復測樁基礎的中心坐標,縱橫向間距及橋梁跨度,確保樁基礎的準確無誤后,鉆孔施工樁基礎,然后施工承臺、橋臺、橋墩; </p><p> (2)搭設支架,按要求進行預壓以消除非彈性變形。安裝模板、綁扎縱梁、橫梁、拱肋節(jié)點段的鋼
16、筋。澆筑縱梁、橫梁,以及拱肋節(jié)點段的砼; </p><p> (3)待縱梁和橫梁的混凝土強度和齡期達到設計要求,張拉橫梁預應力鋼束,以及縱梁的第一批鋼束; </p><p> (4)安裝吊桿,按設計要求張拉吊桿; </p><p> ?。?)安裝橋面板,施工鋪裝、人行道欄桿等; </p><p> ?。?)張拉縱梁的第二批鋼束; <
17、/p><p> (7)拆除支架,成橋。 </p><p><b> 7.結語 </b></p><p> 下承式系桿拱橋雖然技術復雜,施工難度大,但以其跨度大、結構輕、造型美、省材料等優(yōu)點已廣泛應用于橋梁建設當中,但是作為景觀性的小跨徑系桿連續(xù)拱橋建設較少,本橋的興建為同類型的系桿連續(xù)拱橋提供一些經(jīng)驗。 </p><p&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跨連續(xù)下承式系桿拱橋結構分析與研究.pdf
- 三跨中承式連續(xù)鋼桁架拱橋_dwg
- 三跨中承式連續(xù)鋼桁架拱橋_dwg
- 淺析公路中下承式系桿拱橋主跨施工控制
- 三跨連續(xù)下承式混凝土斜交拱橋抗震性能研究.pdf
- 多跨連續(xù)非對稱中承式鋼箱拱肋系桿拱橋設計關鍵問題研究.pdf
- 下承式系桿拱橋吊桿疲勞損傷研究.pdf
- 多跨連續(xù)中承式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型結構研究.pdf
- 小寬跨比下承式系桿拱橋穩(wěn)定和動力特性研究.pdf
- 下承式剛架系桿拱橋的抗震設計方法及試驗研究.pdf
- 半中承式連續(xù)系桿拱橋抗震性能關鍵參數(shù)分析.pdf
- 下承式CFST系桿拱橋地震響應分析.pdf
- 高速鐵路下承式鋼系桿拱橋結構行為研究.pdf
- 下承式鋼管混凝土剛架系桿拱橋抗震性能研究.pdf
- 下承式鋼箱拱肋系桿拱橋受力性能研究.pdf
- 下承式柔性系桿拱橋結構分析與力學性能研究.pdf
- 下承式系桿拱橋環(huán)境振動試驗、模型修正與安全評定.pdf
- 基于支持向量機的下承式系桿拱橋評估分析.pdf
- 中(下)承式拱橋吊索(桿)系靜張力有限元分析.pdf
- 下承式鋼管混凝土剛架系桿拱橋抗震性能研究與優(yōu)化.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