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風機安裝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離心風機安裝</b></p><p>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離心式風機的安裝方法,包括風機就位、機殼安裝、電機安裝、聯(lián)軸器的對中。 </p><p>  關鍵字:離心風機安裝方法 </p><p>  中圖分類號:O658.6+7文章標識碼:A文章編號: </p><p><b>

2、;  1.風機就位 </b></p><p>  1.1.風機底座及軸承箱就位:軸承箱的安裝位置及軸線高度,應按圖紙中給出的轉子軸線高度及兩軸承間中心距設置。在基礎上劃出縱向和橫向中心線及兩軸承箱的橫向中心線 </p><p>  1.2.清理干凈底座和地腳螺栓,螺紋處涂以MoS2潤滑脂。 </p><p>  1.3.鋪設好墊鐵,將兩軸承箱精確放置在安

3、裝位置線上,安裝地腳螺栓。調(diào)整兩軸承箱的高度及水平度。高度調(diào)節(jié)用N2水準儀測量兩軸承箱中分面,調(diào)節(jié)軸承箱底座下的墊鐵高度來達到要求。水平度調(diào)節(jié)用合象水平儀或框式水平儀。放在軸承中分面上,測定縱、橫兩個方向水平度,允差為≤0.08mm/m。 </p><p>  1.4.軸承箱中心距的調(diào)節(jié):用鋼卷尺測量軸承中心距,調(diào)節(jié)在圖紙尺寸±2mm范圍內(nèi),保證支撐軸承端面到主軸臺階有足夠的熱膨脹間隙及油封與轉子油封片

4、的距離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要求。 </p><p>  2.風機下機殼就位: </p><p>  2.1.將下機殼置于擺放好的墊鐵上。下機殼就位時,應對其安裝方向進行核對,使下機殼中心位于應有的標高位置,然后將地腳螺栓預緊。 </p><p>  2.2.安裝下半進氣室,根據(jù)組合標記,連接在下機殼上,安裝時注意在法蘭對接面上按圖紙要求墊入密封材料,對上螺孔后,然后將

5、地腳螺栓預緊。 </p><p>  2.3.軸承的安裝組合應符合下列條件: </p><p>  2.3.1.軸承在安裝前應進行清洗檢查并符合下列的要求:巴氏合金應無夾渣,氣孔凹坑裂紋或脫胎等缺陷,油囊的形狀和尺寸正確 </p><p>  2.3.2..軸承各水平結合面應接觸嚴密,在不擰緊螺栓時用0.02mm塞尺檢查不應塞入,軸瓦與軸承座或瓦套必須接觸嚴密。 &

6、lt;/p><p>  2.3.3.球面軸瓦與球面座的接合面接觸面積應大于整個球面的75%。并分布均勻,特殊情況下,在接近水平接合面處用0.05mm塞尺檢查塞入深度不應超過球面半徑的10%。組合后的球面瓦和球面座的水平接合面不得錯口。 </p><p>  2.3.4.軸瓦墊塊與洼窩接觸嚴密,接觸面積大于70%。 </p><p>  2.3.5.軸承進油孔暢通,并應與

7、軸承座的來油孔對正且嚴密接觸。 </p><p>  2.3.6.軸承各部應有鋼印標記,以保證安裝位置和方向的正確。 </p><p>  2.3.7.軸承是帶墊塊支承在軸承箱洼窩中,其接觸面積應大于70%.且應均勻分布。(墊塊、調(diào)整墊片,應平整無毛剌,卷邊,其數(shù)量不宜超過三層)。 </p><p>  2.3.8.檢查調(diào)整軸承軸向、徑向間隙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

8、 </p><p>  3.轉子的就位與找正:當利用轉子吊裝專用工具將轉子安放在軸瓦上后,首先應測取轉子上主要零件的端面擺動度。每個零件以轉子的中心線為軸在原來的位置移動10mm左右,做兩三次檢查。對于推力軸承側的轉子突出端應用千分表檢查。圓周上千分表的指示差數(shù)說明零件的偏心或軸的彎曲。測得的偏差值應小于允許偏差值,其允許偏差值符合技術文件中的有關規(guī)定‘ </p><p>  3.1.主抽

9、風機的轉子安裝揚度風機的殼體揚度是風機前軸承揚度的一半。 </p><p>  3.2.轉子、軸承箱的水平度調(diào)整:在軸承箱中分面和軸頸上放置水平儀。通過軸承下的墊鐵,調(diào)節(jié)轉子、軸承箱的水平度符合規(guī)范及圖紙要求。 </p><p>  3.3.徑向、推力軸承的找正:用內(nèi)徑千分尺測量軸承箱孔與轉子的同軸度,用塞尺測量推力軸承與主軸推力面的軸向間隙,用塞尺測量主軸軸徑與軸承的徑向間隙是否符合要求

10、,進行調(diào)整。 </p><p>  3.4.進風口與轉子找正:以葉輪為基準,按圖紙要求。調(diào)節(jié)進風口與葉輪徑向間隙和伸入尺寸,緊固進風口與機殼螺栓。 </p><p>  3.5.軸承的研刮與間隙的調(diào)整: </p><p>  3.5.1.風機和電動機瓦的研刮是安裝機組中的一項重要工序。風機軸瓦的研刮在下機殼安裝就位后。調(diào)整轉子在軸瓦洼窩及前后汽封的洼窩中心位置后進行

11、。電動機可根據(jù)情況,在電動機轉子穿入前或后進行。對軸瓦的間隙應按設備廠家提供的技術文件要求進行選擇。間隙過大會使風機產(chǎn)生振動。間隙過小不能行成完整的油模以致燒壞軸瓦。軸瓦的過盈量應符合圖紙的要求。 </p><p>  3.5.2.軸瓦的間隙可用壓鉛法和塞尺測量。頂間隙用保險絲測量,保險絲的直徑不大于被測量間隙的1.5倍。對于兩側間隙用塞尺檢查阻油邊插入深度為15~20mm。瓦口以下勻為楔形間隙(因楔形間隙在設備

12、的運行中產(chǎn)生油楔形成較好的油模)。 </p><p>  3.5.3.用著色法檢查軸瓦的巴氏合金與軸頸接觸時,接觸中心角應≥60°,沿下瓦全長的接觸面不應小于75%并應分布均勻。推力瓦與推力盤的接觸,每塊推力瓦塊接觸面積除去油楔所余面積的75%以上。還應按推力瓦塊的進油方向,進行檢查修刮每塊推力瓦的楔形油楔。 </p><p>  3.5.4.風機軸在軸瓦研刮時,轉子的吊裝應使用

13、自制的吊裝工具在吊裝風機葉輪轉子時用水平尺放在葉輪軸上用手拉葫蘆進行調(diào)整,使轉子水平度接近于水平時。在軸瓦研刮的修刮中能自由的起吊或下落不會損壞軸瓦。 </p><p><b>  4.電動機安裝: </b></p><p>  4.1.電動機基礎板的清理和檢查,基礎板的上下平面應平整、無污垢,與墊鐵接觸的基礎板平面及與軸承座、定子等接觸面應光滑、無毛剌、無銹蝕。 &

14、lt;/p><p>  4.2.軸承座組裝:軸承座組裝前應進行清洗檢查,底板的平面和軸承座底面及各層墊板應平整,清潔無油污垢或毛剌。絕緣板應使用整塊,用塞尺檢查不能通過。允許局部間隙用0.10mm塞尺檢查,深度不應超過組合面寬度的1/3??傞L不超過周長的20%。組合螺栓和銷釘周圍不應有間隙,軸承座組合完畢后應檢查軸承對地的絕緣電阻不應小于1Ω。 </p><p>  4.3.電動機軸承安裝要求

15、應符合:軸頸與軸承的接觸角應為≥60°,沿下瓦全長的接觸應小于75%,并應分布均勻。頂間隙、側間隙、軸瓦與軸承座壓蓋的緊力,均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如無規(guī)定時,過盈應為0.03~0.06mm。 </p><p>  5.聯(lián)軸器的對中:風機的安裝找正完后,以風機聯(lián)軸器為基準進行電動機找正。首先確定電動機的磁力中心,在該位置下調(diào)整電動機與風機聯(lián)軸器間的距離,達到圖紙要求。徑向位移、端面傾斜及兩軸端間隙應

16、符合圖紙或技術文件的要求;如無規(guī)定時,徑向位移0.04mm,端面傾斜0.02mm. 橫向安裝水平偏差不應大于0.10/1000。找正時應采用三表進行找正。端面設置兩表,圓周設置一表。安裝位置見圖5.2.4-4圖所示;端面設置二表,可消除因轉子在找正時轉動而發(fā)生的竄動所產(chǎn)生的軸向位移。可消除其誤差提高聯(lián)軸器的找正精度。使用百分表應安裝牢,避免碰動。以保證測量的正確,聯(lián)軸器盤動一周返回到期原來位置后。百分表的讀數(shù)應能回到原來的數(shù)值。 <

17、;/p><p>  若兩個半聯(lián)軸器間距離較大,可以通過找正架進行找正(下圖所示)。對于剛性聯(lián)軸器,可以裝上中間軸用塞尺和打表法結合進行找正。 </p><p><b>  聯(lián)軸器找正示意圖 </b></p><p>  5.1.找正時轉子的轉動須借助銅棒:將銅棒穿在聯(lián)軸器安裝盤的聯(lián)接螺栓孔內(nèi),再用一杠桿轉動轉子,注意應采取防護措施,避免轉軸表面劃傷

18、。 </p><p>  5.2.為了避免兩聯(lián)軸器本身的誤差而影響找正精度,在精找正時,兩聯(lián)軸器同步轉動。 </p><p>  5.3.測量計算:(下圖所示) </p><p>  5.3.1.轉動測量舉例:從主抽風機端看去作為左右的依據(jù)。 </p><p>  5.3.2.假設在原位測得:(單位為0.01mm)。 </p>

19、<p>  5.3.3.每轉動90°,轉動一圈測得四次,假設數(shù)值如下: </p><p>  聯(lián)軸器找正測量計算示意圖 </p><p>  5.3.4.找正計算舉例: </p><p>  a.軸Ⅰ相對于軸Ⅱ的垂直徑向誤差Y垂。 </p><p>  Y垂=== 5 即軸Ⅰ偏下0.05mm。 </p>&l

20、t;p>  b.軸Ⅰ相對于軸Ⅱ的垂直徑向誤差Y水。 </p><p>  Y水=== -10 即軸Ⅰ偏左0.10mm。 </p><p>  c.兩個半聯(lián)軸器(或安裝盤)垂直方向開口度(端面誤差)為P垂。 </p><p>  P垂=b上-b下=22.5-12.5=10即下開口0.10mm。 </p><p>  d.兩個半聯(lián)軸器(或安

21、裝盤)垂直方向開口度(端面誤差)為P垂。 </p><p>  P垂=b左-b右=19-15=4 即下開口0.10mm。 </p><p>  5.3.5.找正舉例(以主抽風機找正為例): </p><p>  聯(lián)軸器找正計算示意圖 </p><p>  5.3.5.1.計算垂直方向移動量: </p><p>  a.

22、垂直方向開口度P垂(下開口為+)的修正 </p><p>  如同時調(diào)整內(nèi)、外側軸承,剛支承Ⅰ的下移量H1與支承2的垂直下移量H2分別為: </p><p>  H1===0.29mm </p><p>  H1===1.19mm </p><p>  按以上數(shù)據(jù)調(diào)整,將使聯(lián)軸器徑向測量數(shù)據(jù)與調(diào)整前相比基本不變,在實際找正的計算中應盡量能一起

23、考慮開口值、偏移量與預留偏移量對找正調(diào)整量的影響。 </p><p>  b.計算水平方向移動量:水平方向移動量的計算與垂直方向移動量計算方法相同。 </p><p>  5.3.5.2.聯(lián)軸器的聯(lián)接(膜片聯(lián)軸器按其說明書安裝)。聯(lián)軸器檢測的注意事項 </p><p>  a.確認半聯(lián)軸器間距在圖紙要求的范圍內(nèi)。 </p><p>  b.半

24、聯(lián)軸器與中間段聯(lián)接時,相應標記要對齊,螺栓的擰緊力矩應符合圖紙要求。 </p><p>  c.安裝后,一定要拆下膜片聯(lián)軸器中間套上用于運輸?shù)墓ぷ髀菟伴g距套。 </p><p>  d.聯(lián)軸器聯(lián)接前應復查機組找正曲線,如不符合要求應重新進行調(diào)整。 </p><p>  5.3.5.3.聯(lián)軸器與兩側轉子正式聯(lián)接時的注意事項: </p><p>

25、;  5.3.5.4.每組螺栓應對稱均勻地擰緊或拆卸。 </p><p>  4.3.5.5.螺栓擰緊程度:用力矩板手擰緊螺栓,擰緊力矩詳見聯(lián)軸器圖紙。 </p><p>  5.3.5.5.聯(lián)軸器連接螺栓的每一組出廠前已經(jīng)過稱重,不能互相位置搞錯。 </p><p>  6參考文獻:《安裝鉗工》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2 </p><p&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