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7/14/23/f279327b-2cd7-423c-a1df-8ea341918dfe/f279327b-2cd7-423c-a1df-8ea341918dfepic.jpg)
![實驗室安全培訓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7/14/23/f279327b-2cd7-423c-a1df-8ea341918dfe/f279327b-2cd7-423c-a1df-8ea341918dfe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室安全培訓,羅皓,一、實驗室生物安全培訓二、實驗室危化品培訓三、實驗室消防安全培訓,實驗室安全培訓,一、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一)實驗室生物安全危害(二)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三)醫(yī)療廢物管理,(一)實驗室生物安全危害,實驗室生物危害:指在微生物和生物醫(yī)學實驗室研究過程中對人、環(huán)境、生態(tài)和社會造成的危害和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實驗室生物安全概念:避免危險生物因子造成實驗室人員暴露,向實驗室外擴散并導致危害的綜合措施。,1
2、 實驗室獲得性感染的病原體分布,大多數實驗室獲得性感染由 細菌 43% 病毒 27% 立克次體 15% 真菌 9% 衣原體 3.3% 寄生蟲 2.9%,實驗室職業(yè)暴露感染的途徑,實驗室職業(yè)暴露可發(fā)生在實驗室工作或逗留的任何時間呼吸道吸入經口攝入針刺或銳器刺傷接種皮膚、粘膜污染,呼吸
3、道傳播,呼吸道傳播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氣溶膠中并可引起人類感染,舉例:結核分枝桿菌、炭疽桿菌、SARS冠狀病毒等氣溶膠(aerosol)是指固體或液體微粒穩(wěn)定地懸浮于氣體介質中形成的膠溶狀態(tài)分散體系,大小不一,其粒徑一般為0.001-10μm (0.001-100μm ),消化道攝入傳播,經消化道攝入傳播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糞便、食物等中,可引起人類消化道感染,舉例:志賀菌屬細菌、沙門菌屬細菌、葡萄球菌屬細菌經消化道攝入傳播的胃腸道感染
4、可發(fā)生在 無意識的手-口途徑污染,傳染性液體噴濺入口,在實驗室進食、飲水,口吸移液管等,經血液傳播,經血傳播的微生物是存在于血液中并可引起人類疾病的生物病原體,舉例:HBV 、HCV 、HIV、瘧原蟲、梅毒螺旋體等被經血傳播的病原體感染的患者血液、或有可見的血污染的體液;以及精液、陰道分泌物、 關節(jié)液、內臟器官周圍液體等可傳播血傳病原體經血傳播而致的感染主要發(fā)生在 針刺意外時 銳器刺傷時 蚊
5、蟲、動物叮咬時 破損的皮膚或粘膜污染時,2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預防及處理,2.1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的定義及分類2.2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的因素2.3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的預防2.4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的處理,2.1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的定義及分類,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是指醫(yī)務人員在從事臨床診療、護理及科學實驗等職業(yè)活動過程中被物理、化學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響,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甚至危及生命的情況。,,,醫(yī)院感染性職業(yè)暴露是指醫(yī)務人員在從
6、事診療、護理活動時意外地被患者的血液等體內物質污染,或被患者血液等體內物質污染的針頭、手術刀等銳利器械刺破自己的皮膚,而有可能導致感染性疾病發(fā)生的一類職業(yè)暴露。,感染性職業(yè)暴露的評估,分型 : 輕度類型暴露:經檢驗,暴露源為艾滋病病毒陽 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無臨床癥狀. 重度類型暴露:經檢驗,暴露源為艾滋病病毒陽
7、 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有臨床癥狀. 暴露源不明型暴露:不能確定暴露源者.,1、暴露源為體液、血液或者含有體液、血液的醫(yī) 療器械、物品; 2、暴露類型為暴露源沾染了有損傷的皮膚或者粘
8、 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時間較短。 1、暴露源為體液、血液或者含有體液、血液的醫(yī) 療器械、物品; 2、暴露類型為暴露源沾染了有損傷的皮膚或者粘 膜,暴露量
9、大且暴露時間較長;或者暴露類型 為暴露源刺傷或者割傷皮膚,但損傷程度較 輕,為表皮擦傷或者針刺傷。 1、暴露源為體液、血液或者含有體液、血液的醫(yī) 療器械、物品;
10、 2、暴露類型為暴露源刺傷或者割傷皮膚,但損傷 程度較重,為深部傷口或者割傷物有明顯可見 的血液。,,,一級暴露,二級暴露,,三級暴露,,分級,2.2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的因素,(A)防護意識淡?。˙)針、刀刺傷與割傷(C)皮膚粘膜暴露(D)空氣污染 (E)其它
11、相關因素,,醫(yī)務人員對使用后銳器放置不當,接觸患者血液等體液不戴手套,手術中對于易發(fā)生血液噴濺情況未作有效防護措施,處理使用過的注射器及針頭時違反操作規(guī)程。這些都是醫(yī)務人員對職業(yè)暴露的防護意識欠缺所至。種種資料表明,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中銳器損傷居首位,是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最常見的途徑,其次是意外直接接觸血液。,,醫(yī)務人員在醫(yī)療護理工作中,如果沒有采取正確有效的防護措施,有被經血液、體液、嘔吐物、排泄物傳播疾病感染的風險?;颊叩难?、體液、
12、嘔吐物、排泄物有可能污染醫(yī)務人員的手、眼、鼻、口。當醫(yī)務人員的手部皮膚有破損時,接觸具有傳染性血液、體液、嘔吐物、排泄物就有被感染的可能;當帶病原體的血液、體液、嘔吐物、排泄物濺到醫(yī)務人員的口腔粘膜、鼻粘膜、眼粘膜均有可能造成感染。,2.3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的預防,(A)加強醫(yī)護人員職業(yè)暴露防護知識的教 育,強化自我防護意識,增強職業(yè)暴 露防護的自律性;(B)嚴格執(zhí)行各種操作規(guī)程及標準,貫徹
13、 標準預防原則,加強自我防護;(C)醫(yī)院加強職業(yè)暴露預防資金的投入, 提供有力的職業(yè)安全保障,為醫(yī)務人 員提供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標準預防,標準預防的概念:認定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須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粘膜,必須采取防護措施。標準預防既強調防止疾病從醫(yī)務人員傳至病人,也強調疾病從病人傳至醫(yī)務人員和病人傳至醫(yī)務人員再傳至病人。因
14、此,標準預防既保護病人又保護醫(yī)務人員,故又稱為所謂的雙向防護。,標準預防的措施,洗手:接觸每個病人前后,每次操作前后都要洗手接觸血液、體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時,脫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劑洗手。 戴手套:當接觸血液、體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損的皮膚黏膜時應戴手套 ;醫(yī)務人員皮膚發(fā)生破損,在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護理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在兩個病人之間一定要更換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谡?、面罩、護目鏡和
15、隔離衣 :有可能發(fā)生血液、體液飛濺污染時,醫(yī)務人員應當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口罩、防護眼鏡、隔離衣或者圍裙等,減少通過破損皮膚和粘膜感染的危險性。,,物體表面、環(huán)境的消毒:清潔區(qū)消毒:250-500mg/L有效氯溶液作用30-60分鐘。半污染區(qū)的消毒:500-1000mg/L有效氯溶液作用30-60分鐘。污染區(qū)的消毒: 桌椅等表面用1000mg/L有效氯溶液作用30-60分鐘。 地面用高于消毒臺面濃度(1000-2000mg/L有
16、效氯)的消毒液進行消毒,作用30-60分鐘。所用清潔器材、用具不得三個區(qū)域共用,專區(qū)專用,用后及時消毒。,2.4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的處理,緊急處理 I、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 II、如有傷口,應當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 III、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被暴露
17、的粘膜,應當反復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登記和報告,職業(yè)暴露后要將暴露情況及時進行登記和報告,登記的內容包括:職業(yè)暴露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經過;暴露方式;暴露的具體部位及損傷程度;暴露源種類和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診斷、祥細通迅、住址,包括親屬的姓名及祥細通迅及住址;暴露處理方法及處理經過,是否實施預防性用藥、首次用藥時間、藥物毒副作用及用藥的依從性情況;定期檢測及隨訪情況。,預防性用藥,I、免疫預防:根據某種感染的危險程度和發(fā)生感染的頻
18、率進行預防接種,使用疫苗應盡量在醫(yī)務人員進入高危區(qū)工作之前進行。 II、預防性用藥:根根衛(wèi)生部制訂的《醫(yī)務人員艾茲病職業(yè)暴露防護指導原則》,醫(yī)務人員發(fā)生感染性職業(yè)暴露屬艾茲病職業(yè)暴露者,要根據暴露級別和暴露源病毒載量水平實施預防性用藥方案。預防性用藥方案分為基本用藥程序和強化用藥程序。,,基本用藥程序為兩種逆轉錄酶制劑,使用常規(guī)治療劑量,連續(xù)使用28天。強化用藥程序是在基本用藥程序的基礎上,同時增加一種蛋白酶抑制劑,使用常規(guī)治
19、療劑量,連續(xù)使用28天。預防性用藥應當盡早開始,最好在暴露后4小時內實施,最遲不得超過24小時;即使超過24小時,也應當實施預防性用藥。,,發(fā)生一級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載量水平為輕度時,可以不使用預防性用藥;發(fā)生一級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載量水平為重度或者發(fā)生二級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載量水平為輕度時,使用基本用藥程序;發(fā)生二級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載量水平為重度或者發(fā)生三級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載量水平為輕度或者重度時,使用強化用藥序;暴露源的
20、病毒載量水平不明時,可以使用基本用藥程序。,追蹤,根據接觸疾病的性質定期檢測及隨訪。 如:艾滋病即在暴露后的當天、4周、8周、 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定期追蹤,對 艾滋病病毒抗體進行檢測,對用藥的 毒性進行監(jiān)控和處理,觀察和記錄艾 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癥狀等。,,乙肝:暴露后當天、3個月、6個月追蹤丙肝:暴露后當天、4周、3個月、6個月追蹤梅毒:暴露后當天
21、、4周、3個月追蹤,化學污染,針刺傷,皮膚、粘膜、角膜被污染,灼 傷,標本污染,流水沖洗,病原體抗原抗體檢測,擠出血液流水沖洗,絡合碘消毒預防用藥,流水沖洗,上報醫(yī)務部、院感科,就 診,就 診,中和沖洗,沖洗干凈或擦除,消毒液浸泡30-60分鐘,就 診,上報醫(yī)務部、院感科,上報醫(yī)務部、院感科,定期復查,上報醫(yī)務部、院感科,,,,,,,,,,,,,,,,,,流水沖洗,,,職業(yè)暴露后應急處置流程,實驗室標本溢撒應急事故處理演練
22、,I、少量標本溢撒到工作臺面,,II、新鮮配置2000-2500mg/L的有效氯溶液,,III、用干凈衛(wèi)生紙或吸水紙覆蓋標本,并滴上新鮮配置的有效氯溶液作用30-60min,,再用有效氯溶液擦拭工作臺面,并用75%酒精消毒5.在事故應急處理登記表上填寫溢撒處理過程,標本離心時試管破裂,標本離心時試管破裂,應戴手套、口罩,用鑷子將試管碎片夾出,放入專用黃色口袋里。離心機內塑料套管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4小時;用2
23、%戊二醛擦拭離心機,半小時后用清水擦凈。,(二)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工作人員所處理的實驗對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時,通過在實驗室設計建造、使用個體防護裝置、嚴格遵從標準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規(guī)程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確保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受實驗對象侵染,確保周圍環(huán)境不受其污染。,1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內容包括安全設備、個體防護裝置和措施(一級屏障),實驗室的特殊設計和建設要求(二級屏障),嚴
24、格的管理制度和標準化的操作程序及規(guī)程。根據使用的一級和二級防護屏障的不同,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水平(biosafety level,BSL)分為四級。按防護水平由低到高排列即: 一級生物安全水平(BSL-1) 二級生物安全水平(BSL-2) 三級生物安全水平(BSL-3) 四級生物安全水平(BSL-4),病原微生物危險度分級 WHO 危險度1~4級(漸高),BSC:生物安全柜;GMT:微生物學操作技
25、術規(guī)范。,,BSL-1是圍護屏障水平和生物安全級別最低的生物實驗室,在該級別實驗室中進行的操作都是在室內開放空間進行的在其中活動所涉及的生物因子應是已知不引起健康成人感染的微生物但是應注意這些微生物也許有可能引起幼兒、老人或免疫抑制患者的機會感染,,BSL-2主要用于處理中度危險的病原體,如沙門菌屬和乙型肝炎病毒等這些病原體可能通過意外的經口攝入或經皮膚、粘膜暴露而感染在遵守標準操作程序的情況下,這些病原體的處理可在開放實驗臺進
26、行,應配備高壓蒸汽滅菌器但是,如預期有發(fā)生噴濺或可產生氣溶膠時應使用生物安全柜等,,BSL-3是為應對主要通過氣溶膠傳播的病原微生物如結核分枝桿菌等的實驗室操作而設計的BSL-3有嚴格的操作規(guī)程和程序,使用一級和二級防護屏障,同時對于諸如通風系統(tǒng)都有特殊的要求,,BSL-4用于可引起致命疾病的病原體的處理和實驗操作這些病原體(如出血熱病毒)可能通過氣溶膠傳播的或者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或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BSL-4實驗室的實驗操作一
27、般地應在Ⅲ級生物安全柜內進行,或由身著正壓防護服的工作人員進行操作處理BSL-4實驗室應是完全獨立的實驗室,其通風系統(tǒng)和廢棄物處理亦應完全獨立,2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一級防護屏障,2.1個體防護裝備2.2生物安全柜,2.1個體防護裝備,裝備 避免的危害 安全性特征實驗服、隔離衣、連體衣 污染衣服 · 背面開口
28、 · 罩在日常服裝外塑料圍裙 污染衣服 · 防水鞋襪 碰撞和噴濺 · 不露腳趾護目鏡 碰撞和噴濺 · 防碰撞鏡片(必須有視 力校正或外戴
29、視力校 正眼鏡) · 側面有護罩安全眼鏡 碰撞 · 防碰撞鏡片(必須有視 力校正)
30、 · 側面有護罩面罩 碰撞和噴濺 · 罩住整個面部 · 發(fā)生意外時易于取下,46,2.1個體防護裝備,裝備 避免的危害 安全性特征防毒面具 吸入氣溶膠 ·
31、 在設計上包括一次性使用的、整 個面部或一半面部空氣凈化 的、整個面部或加罩的動力空 氣凈化(powered air purifying,PAPR)的
32、以及供 氣的防毒面具手套 直接接觸微生物 · 得到微生物學認可的一次性乳 劃破 膠、乙烯樹脂或聚腈類材料 · 保護手 ·
33、網孔結構,,,,47,操作者在移動雙臂進出安全柜時,應該垂直地緩慢進出前面的開口。Ⅱ級生物安全柜前面的進氣格柵不能被阻擋。放入柜內的物品應采用75%酒精來清除表面污染。,2.2生物安全柜的使用,48,2.2生物安全柜的使用,所有物品應盡可能地放在工作臺后部靠近工作臺后緣的位置,并使其在操作中不會阻擋后部格柵??僧a生氣溶膠的設備(例如混勻器、離心機等)應靠近安全柜的后部放置。廢棄物袋、盛放廢棄吸管的盤子以及吸濾瓶等體積較大
34、的物品,應該放在安全柜內的某一側。,3 手衛(wèi)生,,2009年4月,國家衛(wèi)生部頒布了我國首個《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規(guī)范》,對醫(yī)務人員該如何“認真洗手”作出詳細規(guī)定,希望以此控制高發(fā)的院內交叉感染。,3 手衛(wèi)生,3.1術語和定義3.2手衛(wèi)生的管理與基本要求 3.3 洗手與衛(wèi)生手消毒方法,3.1術語和定義,手衛(wèi)生(hand hygiene): 是醫(yī)務人員洗手、衛(wèi)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總稱。,I 洗手(hand washing):醫(yī)務人員用肥
35、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0 用水打濕雙手 1 取適量產品涂抹雙手所有皮膚 2 掌心對掌心揉搓,3手指交叉,掌心對手背揉搓 4 手指交叉,掌心對掌心揉搓 5 手指互握,一手手指 背部放于另一只手
36、手掌中,揉搓手指,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方法,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方法,I 洗手(hand washing):醫(y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6 拇指在掌中揉搓 7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8 用水沖洗,9用一次性毛巾/紙巾徹底擦干 10 用毛巾關水龍頭 …你的手是安全的,II 衛(wèi)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
37、ubbing):醫(y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1取適量產品于于掌心中,并涂抹雙手至所有皮膚 2 掌心對掌心揉搓,使用快速手消毒劑的手衛(wèi)生方法,II 衛(wèi)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醫(y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3手指交叉,掌心對手背揉搓 4手指交叉,掌心對掌心揉搓 5 手指互握,一手手指背部放于另一只手手掌中,揉搓手指,使用快
38、速手消毒劑的手衛(wèi)生方法,II 衛(wèi)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醫(y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6拇指在掌中揉搓 7 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一旦干燥,你的手是安全的,使用快速手消毒劑的手衛(wèi)生方法,III 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外科手術前醫(y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劑清除或者殺滅手部暫居菌和
39、減少常居菌的過程。使用的手消毒劑可具有持續(xù)抗菌活性。,3.2手衛(wèi)生的管理與基本要求,手消毒效果應達到如下相應要求:衛(wèi)生手消毒,監(jiān)測的細菌數應 ≤10cfu/cm2。外科手消毒,監(jiān)測的細菌數應 ≤5cfu/cm2。,3.3洗手與衛(wèi)生手消毒方法,應遵循以下原則: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用肥皂(皂液)和流
40、動水洗手。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的指征,,(三)醫(yī)療廢物管理,1.醫(yī)療廢物的分類2.醫(yī)療廢物的處理,1 醫(yī)療廢物的分類,醫(yī)療廢物: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在醫(y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感染性廢物,特征: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fā)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yī)療廢物。常
41、見:1、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簽、引流面條、紗布及其他各種敷料;一次性使用衛(wèi)生用品、一次性使用醫(yī)療用品;一次性醫(yī)療器械;廢棄的被服;其它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2、醫(yī)療機構收治的隔離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體的培養(yǎng)基、標本和菌種保存液。4、各種廢棄的醫(yī)學標本。5、廢棄的血液、血清。,病理性廢物,特征: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yī)學實驗動物尸體等。常見:1、手術及其它
42、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等。2、醫(yī)學實驗動物的組織、尸體。3、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損傷性廢物,特征: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yī)用銳器。常見:1、醫(yī)用針頭、縫合針。2、各類醫(yī)用銳器,包括:解剖刀、手術刀、備皮刀、手術鋸等。3、載玻片、玻璃試管、玻璃安瓿等。,藥物性廢物,特征: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常見:1、廢棄的一般性藥物,如:抗生素、非處方類藥品等。2、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
43、性藥物,包括:致癌性藥物,如環(huán)孢霉素、環(huán)磷酰胺等;可疑致癌性藥物,如:順鉑、絲裂霉素、阿霉素等;免疫抑制劑等。3、廢棄的疫苗、血液制品等。,化學性廢物,特征: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常見:1、醫(yī)學影像室、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2、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3、廢棄的汞血壓計、汞溫度計。,2.醫(yī)療廢物的處理,2.1各種體液標本(尿、胸腹水、腦脊液、胃液、關節(jié)液等)排入醫(yī)院污水處理站,經處理合格后排放。2
44、.2固體標本及痰、膿、血、糞等裝入三層黃色塑料口袋運往垃圾處理站進行無害化處理。2.3細菌培養(yǎng)皿、血液試管經121℃高壓滅菌后統(tǒng)一交由醫(yī)院無害化處理。2.4盛過標本的玻璃或陶瓷容器用2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4小時清洗,壓力滅菌后再使用。,2.醫(yī)療廢物的處理,2.5消毒處理后的痰杯、血管等標本杯,分別用黃色塑料口袋扎緊,貼上廢棄物種類標識,再放入專用黃色廢棄物運送箱,由醫(yī)院專人進行交接,登記記錄,統(tǒng)一進行無害化處理。2.6采血
45、后的空針銳器等裝入銳器桶,送到醫(yī)院污物存放處進行交接,登記記錄,由醫(yī)院統(tǒng)一進行無害化處理。,2.醫(yī)療廢物的處理,2.7使用后的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棉簽等醫(yī)用廢物,裝入黃色塑料口袋扎緊,貼上標識,再放入專用黃色廢棄物運送箱,由醫(yī)院專人進行交接,登記記錄,統(tǒng)一進行無害化處理。2.8科室所有廢水全部排入醫(yī)院污水處理站,經處理合格后排放,若存在劇毒物質由醫(yī)院統(tǒng)一交給專業(yè)機構處理。,醫(yī)療廢物處置要點,醫(yī)療廢物集中處置包裝物要防滲漏、防銳器
46、穿透,明顯標識和警示說明,不超過容器的3/4醫(yī)療廢物儲存設備定期消毒醫(yī)療廢物制病原體的培養(yǎng)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在交醫(yī)療廢物集中處置前應就地高溫蒸汽滅菌處理,二、實驗室?;放嘤?1.危化品管理:五雙制度 雙人收發(fā) 雙人記賬 雙人雙鎖 雙人運輸 雙人使用濃鹽酸、甲苯、無水乙醇、酒精、氫氧化鉀,二、實驗室?;放嘤?2.危化品泄露應急處理措施要點:2.1緊急報告:生物安全負
47、責人和實驗室負責人2.2緊急疏散2.3熄滅所有明火,關閉可能產生火花的電器,開窗通風2.4確認安全后處理溢出物,二、實驗室?;放嘤?3.受到?;穫θ藛T現(xiàn)場急救要點:3.1皮膚接觸:脫去污染衣物,使用沖淋裝置徹底沖洗3.2眼睛接觸:提起眼瞼,使用洗眼器沖洗眼睛,立即就醫(yī)3.3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通暢,如有呼吸困難,立即就醫(yī),水銀泄露處理與防護,1、破損導致水銀泄漏時,要及時處理,疏散周圍人群,處理者戴
48、好橡膠手套、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觸水銀,然后用紙片緩慢收集泄漏的水銀,將其放入密封瓶內,并加少量水進行水封。破損的血壓計、體溫表及收集的水銀珠不能隨意放入垃圾桶內,應放入化學性廢物桶內,一同送交后勤保障人員統(tǒng)一處理。2、房間黑暗時,使用手電筒尋找閃光水銀珠,確保檢查、搜尋整個房間。,水銀泄露處理與防護,3、接觸水銀的人員要進行相應處理。1)皮膚接觸者: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水徹底沖洗。2)眼睛接觸者: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水或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