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緒論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土保持普查辦公室2010年4月27日,西北黃土高原區(qū)侵蝕溝道普查,提 綱,,一、普查對象與范圍 二、普查指標及表式 三、普查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 四、省級普查工作報告相關內容目錄,1 普查對象 (1)黃土高原侵蝕溝道概念 (2)普查目的 (3)普查對象,一、普查對象與范圍,1 普查對象 (1)黃土高原侵蝕溝道概念 黃土在世界上分布廣泛,占全球陸地面積的1/10。

2、 中國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厚度最大(一般50~200m)的的國家,集中分布在黃土高原,占中國黃土面積的72.4%。 在黃土高原地區(qū),黃土土質疏松,易于侵蝕,發(fā)育了最典型的黃土溝谷地貌(溝谷系統(tǒng)是流域地貌系統(tǒng)中最活躍的部分)。黃土溝谷侵蝕產生的泥沙約占黃土高原總侵蝕量的80%,與坡耕地成為水土流失的兩大策源地。,一、普查對象與范圍,1 普查對象 (1)黃土高原侵蝕溝道概念 溝谷侵蝕、溝蝕 溝谷(細溝、淺溝、切溝、

3、懸溝、沖溝、坳溝、河溝) 河道、河溝(坡地系統(tǒng)向河道系統(tǒng)的過渡帶,無常年流水、缺乏典型的流域階地) 溝道侵蝕與非侵蝕、溝道穩(wěn)定性 黃河水土保持工作中的溝道概念,一、普查對象與范圍,1 普查對象 (2)普查目的 為水土保持溝道治理規(guī)劃提供依據 對水土流失普查的補充(重力侵蝕),一、普查對象與范圍,1 普查對象 (3)普查對象 溝道長度(主溝長度)500m以上、匯水面積

4、不大于50km2的侵蝕溝道。,一、普查對象與范圍,下限:溝道工程最小單元,上限:河流最小面積,2 普查范圍 普查范圍為黃土高原高塬溝壑區(qū)和丘陵溝壑區(qū),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7個省(區(qū)),33個市,182個縣(市、區(qū)),總面積約24.8萬km2。 其中高塬溝壑區(qū)涉及甘肅、陜西、山西3個省,9個市,47個縣(市、區(qū)),總面積約3.6萬km2;丘陵溝壑區(qū)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

5、南7個省(區(qū)),30個地(市、州),47個縣(市、區(qū)、旗),總面積約21.2萬km2。,一、普查對象與范圍,黃河流域黃土高原水土保持類型區(qū)劃分圖,黃土丘陵溝壑區(qū)7省區(qū),21.2萬km2,黃土高塬溝壑區(qū)3省,3.6萬km2,1 普查指標 侵蝕溝道位置:起訖經緯度(溝頭、溝口) 侵蝕溝道特征:溝道面積、溝道長度、溝道縱比,二、普查指標及表式,二、普查指標及表式,2 普查表式,二、普查指標及表式,3 填表說明,(1)按侵

6、蝕溝道填寫,即每條侵蝕溝道填寫1份。(2)表中各項指標的數量是指2011年底侵蝕溝道的現(xiàn)狀,其數值應按給定的單位填寫。(3)填表、復核、審查人員及其電話,相關日期以及單位公章等不得空缺。,二、普查指標及表式,3 填表說明,(4)表中指標含義:【1.行政區(qū)名稱及代碼】填寫普查所在的行政區(qū)名稱和全國統(tǒng)一規(guī)定的行政區(qū)代碼。【14.溝道面積】填寫侵蝕溝道溝緣線以下面積,只填寫主溝道面積,單位hm2,保留1位小數。【15.溝道長度】

7、填寫侵蝕溝道溝從溝頭中心到溝口中心的距離,只填寫主溝道長度,單位m,保留整數位。,二、普查指標及表式,3 填表說明,(4)表中指標含義:【16.溝道縱比】填寫侵蝕溝道溝頭與溝口高程之差與溝道長度的比值,即I=h/L。其中,I為溝道縱比;h為溝道的流程高差;L為溝道長度,單位%,保留2位小數。【17.起訖經度】分別填寫侵蝕溝道溝頭、溝口中心點的經度,單位 ° ′ ″,保留整數位。【18.起訖緯度】分別填寫侵蝕溝

8、道溝頭、溝口中心點的緯度,單位 ° ′ ″,保留整數位。,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1 技術流程,侵蝕溝道普查以2.5m分辨率遙感影像和1:5萬地形圖(DLG)為主要信息源,利用GIS軟件,采用人機交換方式在計算機上解譯提取侵蝕溝道長度、面積和縱比降,及其地理空間位置,從而統(tǒng)計分析黃土高原高塬溝壑區(qū)和丘陵溝壑區(qū)侵蝕溝道數量、特征及其分布情況。 從工作環(huán)節(jié)上可分為前期準備、數據采集、接邊匯總、驗證審查四個階段。

9、,三、技術流程 及質量控制,普查技術流程圖,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2 基礎資料收集,(1)收集資料。由全國普查機構收集黃土高原高塬溝壑區(qū)和丘陵溝壑區(qū)2.5m分辨率的衛(wèi)星遙感影像和1:5萬地形圖(DLG),進行影像糾正、拼接、融光等處理。,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2)資料分發(fā)。全國普查機構將處理好的影像和地形圖切割、分配給相關各?。▍^(qū))普查機構;各?。▍^(qū))普查機構根據工作量將基礎數據再次分發(fā)給具體技術承擔單位。任務分配時盡量按

10、流域界限分割,以減少后期成果接邊的工作量。,2 基礎資料收集,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3 數據采集,(1)侵蝕溝道識別 在GIS環(huán)境下,以2.5m遙感影像為基礎,利用標尺功能首先判斷長度在500以上的侵蝕溝道。采用“寧短勿漏”的原則,將接近500m長度的溝道納入預判范圍,然后通過GIS統(tǒng)計計算功能篩選500m以上的溝道 。,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2)溝道編號 溝道編號以國家河流(匯水面積大于50km2)

11、編碼為基礎,即所調查的侵蝕溝道在所在河流編碼之后,增加順序編碼。 (3)溝道長度 根據遙感影像紋理結構、色調、形狀,利用GIS軟件勾畫侵蝕溝道,從溝口沿溝底向溝頭畫線,采用拓撲分析,獲得溝道長度。,3 數據采集,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2.5m遙感影像侵蝕溝道解譯圖,3 數據采集,(3)溝道長度,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侵蝕溝道解譯矢量圖,3 數據采集,(3)溝道長度,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4)溝道面

12、積 以侵蝕溝道線畫為軸線,沿溝緣線勾繪(不含支溝),畫線連續(xù)成為侵蝕溝形狀的閉合線,經拓撲分析獲得溝道面積。,3 數據采集,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4)溝道面積,3 數據采集,1:5萬 地形圖溝道面積勾繪,2.5m遙感影像溝道面積勾繪,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5)溝道縱比降 在GIS環(huán)境下,導入地形圖(DLG)和遙感影像,讀取侵蝕溝道溝頭和溝口高程,二者之差與溝道長度之比即為溝道縱比降。在高程讀取困難時

13、,根據溝口到溝頭的等高線數量計算高差。 (6)起訖經緯度 同(5)條件下,讀取溝頭、溝口的經緯度,分別填入侵蝕溝道的屬性表相應字段中。,3 數據采集,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3 數據采集,溝道縱比降、經緯度,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4 接邊匯總,(1)分片解譯成果接邊 各片完成的侵蝕溝道解譯成果需要進行接邊,解決跨界溝道的提取、合并,即兩邊連起來達到普查長度下限的溝道進行補充提??;同一條溝道

14、進行合并;合并后流域面積超出普查范圍的剔除。,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2)逐級統(tǒng)計匯總 各省負責組織轄區(qū)內成果的接邊、統(tǒng)計工作;水利部負責組織各省成果的接邊、統(tǒng)計工作。,4 接邊匯總,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1)解譯培訓 圖像解譯前應對解譯人員進行侵蝕溝道知識和遙感解譯技術培訓,解譯人員應能熟練進行人機交互解譯。 (2)解譯精度 溝道、溝緣線勾繪偏差不能超過2個像元(即5m

15、)。,5 質量控制,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5 質量控制,(3)解譯成果抽查 對室內解譯成果圖進行抽查,省普查機構抽查比例不小于15%;全國普查機構抽查比例不小于5%。 溝道、溝緣線勾繪精度達不到要求的圖斑超過5%,或者解譯成果接邊后,遺漏、未合并的侵蝕溝道數量超過5%時,為不合格成果,要求返工。,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4)外業(yè)驗證 對室內解譯成果,采用典型調查或路線調查,到野外進行實際驗證。包括測

16、量溝道長度、溝道起訖經緯度等項目。抽查驗證侵蝕溝比例為1%。,5 質量控制,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5 質量控制,(5)落實責任層層把關。內業(yè)解譯、外業(yè)驗證應詳實記錄驗證結果,并簽字。 (6)專家審查??h、省、部分別對本級普查成果組織專家進行審查論證。,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6 階段成果,(1)試點普查成果 試點工作結束后,試點省普查機構向全國普查機構提交試點普查成果,包括: 試點小流域侵蝕溝道普查報告(W

17、ord文檔) 試點小流域侵蝕溝道遙感解譯圖(GIS的coverage、shp格式)試點小流域侵蝕溝道普查統(tǒng)計匯總表(Excel電子表)試點小流域侵蝕溝道普查原始登記表(p505表,紙質) 西北黃土高原區(qū)侵蝕溝道普查技術細則(修訂稿),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6 階段成果,(2)省級普查成果 各省普查結束后向全國普查機構公室提交以下成果:西北黃土高原區(qū)侵蝕溝道普查報告(Word文檔)西北黃土高原區(qū)侵蝕溝道遙感解譯圖(

18、GIS的coverage、shp格式)西北黃土高原區(qū)侵蝕溝道普查統(tǒng)計匯總表(Excel電子表,表3-3),三、技術流程及質量控制,7 數據匯總,普查數據按照表3-3匯總,由省級普查機構完成提交全國普查機構。統(tǒng)計單元為縣級行政區(qū)。,四、省級普查工作報告相關內容目錄,××?。▍^(qū))西北黃土高原區(qū)侵蝕溝道普查報告(提綱),1 組織安排 簡要介紹普查工作組織管理,及實施安排情況。2 工作過程 說明普查實

19、施過程,重點介紹普查技術方法:基礎資料來源,主要信息源(精度、比例、采集時間、處理方式),普查技術路線,指標采集方法。對新技術應用和好的經驗進行總結。,四、省級普查工作報告相關內容目錄,××省(區(qū))西北黃土高原區(qū)侵蝕溝道普查報告(提綱),3 主要成果 介紹所侵蝕溝道普查成果,包括溝道數量、分布及特點。4 質量評價 說明質量控制措施,抽查驗證結果,專家對普查成果的質量評價。,四、省級普查工作報告相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