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綱編程法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提綱編程法1構思和提綱。靈感之后,起草之前,必然有一個構思階段。構思是從整體上對文章的抽象把握和設計,以抽象思維為主。構思簡單地說就是整體思索,“想”文章。如果說靈感是受精,則構思是孕育主題其次是形成結構。構思的中心內容是形成主題。沒有構思就沒有文章,只不過有的構思因為時間短暫而不易看出。短暫并且沒有用文字表達的構思,稱為“腹稿”。李白、曹植等詩人出口成章,“七步成詩”,在這之前已經存在一個長期感受、思索的階段。魯迅重視起草前的構思及腹

2、稿,說他的寫作首先是“爛熟于心,凝思結想”。文字符號表達的構思就是提綱。2提綱重要性。提綱是構思的外化和成果,實際上相當于用序碼和文字符號所組成的一種圖表。提綱的作用在于指導起草,使構思視覺化,以便作者從總體上更為準確概括地把握、修改和提高。文章大家大都十分重視提綱。列寧說:“提綱確實是很重要的。”他要求“寫得詳細些”。列寧的弟弟講述列寧在中學時代就養(yǎng)成了編寫提綱的習慣,“先在一張四開紙上擬好作文提綱”。列寧的夫人說他“通常是先寫好提綱

3、……把提綱改了兩遍、三遍”。列寧的《五一節(jié)傳單的提綱》收在《列寧全集》第八卷中,從中可以看出列寧對文章提綱的重視。大作家中不少人也重視提綱。老舍說:“盡管我們要只寫二三千字,也需先出個提綱,安排好第一段說什么,第二段說什么……有了提綱心里就有了底,寫起來就順理成章;先麻煩點,后來可省事?!泵┒艿拈L篇小說《子夜》,提綱就有4萬多字,可以當作中篇小說。3如何對待提綱?對待提綱,存在著不同認識,需要分析。初學者不懂得編寫提綱的重要性,還有人不

4、知道如何編寫。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更有人反對編寫提綱。列夫托爾斯泰說:“我就從來不寫提綱”,還說“按照提綱寫出的是僵死的、不真實的、沒有用處的東西”。司湯達說:“一寫計劃我就索然無味。”究竟應該怎樣對待提綱呢?正確的認識應當是:A.論文寫作都要編寫提綱。這里,編寫提綱本身就是在研究,在起草。只要不斷充實,提綱就成為一篇文章的初稿。朱光潛先生在《作文和運思》中談他編寫論文提綱的方法和過程,尤其值得我們學習。他說:“定了題目之后,我取一張紙條擺在

5、面前,抱著那題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時全憑心理學家所謂‘自由聯(lián)想’,不拘大小,不問次序,想得一點意思,就用三五個字的小標題寫在紙條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記下去,到當時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記下來了為止,這種尋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雜亂無章的小標題看一眼,仔細加一番衡量,把無關重要的無須說的各點,一齊丟開,把應該說的選擇出來,再在其中理出一條線索和次第用小標題寫成一個綱要?!闭撐闹械倪壿嬯P系集中地表明在提綱上,因此特別需要提綱。B.作品創(chuàng)作應當

6、寫提綱,但不能嚴格按照提綱起草。列夫.托爾斯泰和司湯達都反對創(chuàng)作提綱,但他們卻記筆記,寫要點。其實,筆記及要點就是提綱。區(qū)別在于,創(chuàng)作提綱不是邏輯關系的顯示,而是主題、情節(jié)和重點的展現,因而更多形象性、模糊性和情感性。較為妥當的辦法是,創(chuàng)作作品經過深沉的構思,寫出一個符合文學特性的提綱,接著,丟開提綱,自由發(fā)揮,任意起草。其實,這樣起草時仍然有提綱在潛意識中的理性化觀照作用,只不過這種理性已經消融在感性的運作中,成為直覺,更適宜于意象的

7、創(chuàng)作。在起草中,不要去想提綱,任由情性、意識、感性總之是創(chuàng)造生命去發(fā)揮。僅僅在創(chuàng)作遇到巨大阻礙,實在寫不下去時,再參看提綱以提起思路。文學史上存在一個人們易于忽視的現象,那就是呆板地堅持理性指導創(chuàng)作尤其是編寫詳盡提綱的作家,卻沒有創(chuàng)作出不重視提綱的作家所能寫出的傳世作品。相形之下,前者比后者略有遜色。最明顯的是老舍和茅盾與魯迅的比較了。當然,兩者的差別,其原因相當復雜,但起草方法的不同不能不是一個因素。可以說,按照提綱寫出的作品,往往外

8、在觀察成分多,理性強。茅盾對《子夜》創(chuàng)作主導思想的反復說明就是一斑,他寫的是一個明確的主題思想: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三十年代的國內外形勢下必然是行不通的。報告文學的寫作倒是這樣的。而那些沒有嚴格按照提綱、甚至不寫提綱而創(chuàng)作的作品,則內在體驗成分較多,感性(包含著深廣的理性的直覺)更強。魯迅小說《狂人日記》和《阿Q正傳》正是這樣?!栋ⅲ颜齻鳌返膶懽?,不可能預先編寫出提綱來,因為這是編輯索稿、定期連載的壓力所促成的起草。魯迅所說阿Q結局作者未

9、能預定,正說明了這一點。然而,A.直接標明主題。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標題是一個判斷句。又如《文學要在表現個體生命中反映現實社會》。如《......是.....》和《......要......》的標題模式。B.揭示內容范圍。如《論……》或者《……論》標題模式。我國古代的文章,不常用“論”字,常用“原”或者“說”,如《原君》和《馬說》。有的論文標題省去了“論”字。C.設問、反問、感嘆以顯示主題傾向。如《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嗎?》

10、、《“下不為例”可以休矣!》。文章標題要求:1.確切。一要與內容符合,不能寫跑題。二含義大小與文章一致,《游中岳廟》不能寫成《錦繡中華》。三要與文體風格一致,如公文標題不能入詩。2.精練。特殊需要時標題才能長。3.醒目。一要形象,二要新穎。好的標題畫龍點睛,使人一見鐘情,反映出作者的修養(yǎng)。中國女排曾以0:3輸給古巴隊,第二年大學生運動會上以3:0擊敗擊敗古巴隊,這件事大多新聞標題都是平實無誤地概括這一事實。有一篇新聞的標題頗為生動,《還

11、她一個三比0》。這個標題,表現了背景,顯示出自豪感和幽默感,語言通俗,響亮上口。二是文學作品的標題:a.形象概括意蘊,暗示意蘊。這類標題最為常見,因為象征手法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手法,符合文學的本性,還會一直沿續(xù)下去。如《紅樓夢》、《紅高粱》、《城堡》和《老井》等。b.指出作品內容,即題材范圍。這類標題同樣常見。如《百年孤獨》、《悲慘世界》、《戰(zhàn)爭與和平》和《桃花灣的娘兒們》等。c.與意蘊有關的一事一物,或人物語言。如《紅螞蚱、綠螞蚱》、《

12、項練》、《干草》、《你別無選擇》和《狗日的糧食》等。d.人名、地名、時間。如《哈姆雷特》、《羊脂球》、《小鮑莊》和《九三年》等。e.提出問題,引起深思。如《誰之罪》和《怎么辦》。f.特別標題。這類標題常說明寫作的原因、環(huán)境和心情,還常帶有個性。如《無題》、《雜感》、《瑣記》、《漫筆》和《隨記》等。作品標題的要求:形象、含蓄和新奇。文學作品的標題有它自己的符合特性的要求。如《阿Q正傳》新穎獨到土洋結合;具有象形作用,象阿Q及清末國人拖著小

13、辮的腦袋;據說與塞萬提斯的世界名作《堂.吉訶德》的第一個字母相同透露出作者創(chuàng)作意念和西方名著的聯(lián)系。大作家都匠心獨運地擬制標題。又如巴爾扎克的小說集《人間喜劇》。還有《白水仙號上的黑家伙》、《與狼共舞》、《飄》和《呼嘯山莊》等。應當注意,不能制作低級趣味的標題。如現在小攤上的那些帶有刺激性的書名《粉紅的肉彈》、《十三張美人皮》和《女尸案》等。第二、寫主題(意蘊)句。主題在文章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如果說文章是一個人類創(chuàng)造的精神生命,那么材料

14、是血肉,結構是骨胳,語言是細胞,表達方式是皮膚,線索是脈絡,而主題則是靈魂。主題是作者在文章中通過全部材料所表達的基本認識,具體表現為一個邏輯判斷句(10個字左右)。而在教學尤其是中小學教學中常見的主題說法卻是一種套路,“通過……表現了……歌頌了……”這一公式化的主題認識,其實講的是全文內容。主題體現為邏輯判斷。這種判斷應當集中、明確。正如古人所說,作文要“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擴之則為千萬言,約之則為一言”?!哆^秦論》記了許

15、多事實,但都以最后的主題句來貫穿和制約:“一夫作難而七廟毀,身死人手,為天下笑,何也?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闭_的主題寫法是一個有主語、謂語和賓語的判斷句。如文藝性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主題就是一句話“志愿軍是最可愛的人”。主題在文學作品中應當是意蘊。意蘊是全部作品內容體現的中心意向,包括核心主題、副主題以及審美情致等作者的認識判斷和審美追求。這就要寫成一個復句。如《紅樓夢》的意蘊可以寫成:“在混沌生活中極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