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文化--云南省的漢族歷史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云南省的漢族歷史云南省的漢族是云南的主體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二約2657.37萬人,遍及全省128個縣市。漢族的歷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華夏族。至漢朝,漢族名稱正式出現使用。先秦時期云南就有漢族先民活動的記載。公元前310年秦國武王時曾派遣軍隊官吏和移民充實其管轄蜀郡西南的姚府(今楚雄、姚安一帶),標志著中原王朝對云南地區(qū)統(tǒng)治的開始,也是漢族先民進入云南的開始。戰(zhàn)國末年,公元前279年前后,楚威王時,派將軍莊□率兵攻打巴蜀黔中

2、以西,莊喬率軍到達滇池沿岸,并在滇稱王。這是歷史記載中進入云南的數量較多的一次內地移民,人數在幾千至萬人(一說2萬人),史稱“西南外徼,莊喬首通”。這與楚國在云南采礦冶煉黃金鑄幣有一定關系,是內地漢族先民進入滇池地區(qū)進行大規(guī)模開發(fā)云南的重要歷史事件。但是,比起原來的土著民族,這批人畢竟是少數,所以“變服,從其俗,以長之”,逐漸融化在當地民族之中。秦開“五尺道”,通過四川,溝通了云南與中原的聯系。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在秦始皇

3、即位前后李冰任蜀郡郡守期間,即已開始在今川滇交界的□道(今四川宜賓地區(qū))開山鑿崖,修筑通往滇東北的道路。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的時候,又派常頞繼續(xù)修筑道路。常頞把李冰在□道修筑的道路繼續(xù)向前延伸,一直修到今曲靖附近。由于道路僅寬五尺,時稱“五尺道”。由于“五尺道”的修筑,“西南夷”各部落和內地的經濟文化聯系更加密切起來。據文獻記載,秦漢之際關中和今四川之間,四川和云南部分地區(qū)之間,“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商人來往

4、于途,絡繹不絕,把邛□牛馬運人四川,又把四川的鐵器輸入云南。四川鐵器的輸入,對于促進云南生產的發(fā)展起了—定的作用。昭通地區(qū)東漢墓葬封土中發(fā)現過鑄有“蜀郡千萬”、“蜀郡成都”字樣的鐵器,從字體看,它們應是東漢以前就輸入云南的。秦對“西南夷”地區(qū)的統(tǒng)治這一事件本身,標志著中央王朝對云南正式統(tǒng)治的開始。到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平西南夷,置益州郡。從此內地漢族先民移居云南,進入一個川流不息的時代。漢武帝曾進行政治移民,把死罪和重刑囚犯、豪強或難以

5、統(tǒng)治的地方大戶,大批地強迫遷移到西南夷地區(qū)落籍,出現了許多漢族移民區(qū)。后來他們中的上層人物成了當地的豪強勢力,云南史稱“南中大姓”,如呂不韋后人呂凱父子就是—個典型例子。隨著漢移民的遷入,政治上、經濟上和內地的密切交往,漢文字至遲自西漢起在己南使用。晉寧石寨山除發(fā)現著名的“滇王之印”外,還發(fā)現“勝西印”和“王牢私印”。江川李家山也發(fā)現漢印三方:“李德”、“黃義印”、“壽之人”。這些印章的主人或是漢移民,或是被漢化了的少數民族統(tǒng)治者。7世

6、紀,隋唐時期約300年間,內地人民通過戰(zhàn)爭與貿易關系進入云南的也不少,例如天寶九年(750年)南詔閣羅鳳掠取三十二夷州人口;大歷十四年(779年)異牟尋侵茂、黎、雅諸州,“悉虜工技以還”;太和三年(829年)南詔陷成都,掠子女百工數萬人而去,“自是南招工巧,捋于蜀中”。元代以武力征服云南,屯有大量戊軍,更兼與蒲甘王朝戰(zhàn)爭關系和多次鎮(zhèn)壓各族反抗起義,曾聚集各地軍隊進入云南,所以從內地到德宏邊境一帶都有漢族和畏吾兒人等移入定居。明代從洪武年

7、間開始,歷經正統(tǒng)、嘉靖、萬歷諸朝185年中,在云南大力推行屯田制,軍隊、農民、商賈、罪犯等漢族移民大量進入邊境,出現與發(fā)展,對云南的民族團結與邊疆穩(wěn)定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云南是祖國多民族大家庭的一個縮影,也是祖國邊疆多民族地區(qū)的一個縮影,云南的民族問題在全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研究歷史上云南民族關系格局的基本特點及其影響,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以為今天全國全省的民族團結與邊疆穩(wěn)定事業(yè)提供借鑒與參考,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學術理論

8、價值。一、歷史上云南民族關系格局的基本特點經過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云南的民族關系格局逐步形成了以下幾個基本特點:(一)形成了在全國各省區(qū)中民族成份最多,26個民族雜居共處的多民族格局。(二)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各民族交錯雜居的民族分布格局。(三)形成了同源異流、異源合流而又源流交錯,各民族不斷分化融合因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個性的源遠流長的血緣和親緣關系。(四)形成以漢族為主體又與眾多少數民族長期共存的民族人口結構和基層社會結構。(

9、五)形成了云南各民族與祖國內地由淺入深、由松散到緊密的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系。(六)形成了云南山壩之間、邊疆與內地之間以及各民族之間優(yōu)長互補、相互依存的經濟文化聯系,以及壩區(qū)民族統(tǒng)治山區(qū)民族和大民族統(tǒng)治弱小民族的政治關系。(七)在以上特點的基礎上,形成了云南各民族占主導地位的相互吸收、相互依存、友好合作、共同發(fā)展與不占主導地位的相互矛盾、相互排斥、隔閡沖突以至武力爭斗長期共存、交替出現的民族關系格局。(八)以上七大特點歸結為一個最根本的特點

10、,就是經過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云南各民族逐漸成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根本特點在近代各民族共同抵御外侮的斗爭中得到進一步升華,最終形成了云南各民族的中華民族意識。因此,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一部云南民族關系史,實際上就是一部云南各民族逐漸成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一部分的發(fā)展史。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是費孝通先生對我國民族眾多而又長期統(tǒng)一,各兄弟民族對中華民族具有總體認同這一客觀實際情況所作的科學概括。他指出:中華民族是

11、指今天中國疆域內具有民族認同的11億人民,它所包括的56個民族單位是多元,中華民族是一體,它們雖然都稱民族,但層次是不同的。中華民族是由許許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單位,經過接觸、混雜、聯結和融合,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tǒng)一體。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是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早在公元前6000年前,中華大地上就已存在著分別聚居在不同地區(qū)的許多集團,分別創(chuàng)造了他們各具特色

12、的文化,這是中華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點。與此同時,中華民族的先人在相互接觸和交流中也出現了競爭機制,相互吸收比自己優(yōu)秀的文化而不失其原有的個性。中華文化在新石器時代便已大體形成既是多元區(qū)域性不平衡發(fā)展,又呈現多元區(qū)域性文化向中原匯聚及中原文化向四周輻射的特點,就在多元之上增加了一體的格局。夏商周三代,中原地區(qū)的多種民族集團逐漸融合形成華夏民族集團;經過春秋戰(zhàn)國500多年的民族人口流動和文化交流,華夏族集團進一步擴大而逐漸形成漢族。漢族形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