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1 頁 共 4 頁中考新工業(yè)流程題練習一、海水資源的多重利用 一、海水資源的多重利用1.制鹽工業(yè):通過海水晾曬可得粗鹽,粗鹽除 NaCl 外,還含有 MgCl2、CaCl2、Na2SO4 以及泥沙等雜質。以下是制備精鹽的實驗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粗鹽 溶解 過濾 BaCl2 NaOH Na2CO3HCl沉淀濾液 精鹽 蒸發(fā)、結晶、烘干 過量④過量 過量 ① ② ③⑤⑥ ⑦粗鹽 溶解 過濾 BaCl2 NaOH Na2CO3HCl沉
2、淀濾液 精鹽 蒸發(fā)、結晶、烘干 過量④過量 過量 ① ② ③⑤⑥ ⑦(1)在第①步粗鹽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攪拌,作用是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鹽中的 (填化學式,下同) ,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濾液中 。(3)第⑤步“過濾”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
3、 (填化學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選擇的除雜的試劑不能用 KOH 代替 NaOH,理由是 。(5)在制備精鹽的過程中,氯化鋇和碳酸鈉溶液的添加順序是否可以顛倒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利用粗鹽制備精鹽過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適量鹽酸的目的是________
4、_ __。2.金屬鎂的冶煉海水中含有豐富的氯 化鎂。下圖是從海水中提取 鎂的簡單流程。上述提取 Mg 的過程中,試劑 A 最好選用 (從我市有豐富的石灰石資源考慮)。沉淀 B與試劑 C 發(fā)生的是中和反應,則沉淀 B 的化學式為 ,由無水 MgCl2 制取 Mg 的化學方程式為 。電解無水 MgCl2 的過程中 能轉化為 能。海水
5、本身就是含有 MgCl2 的溶液,它與通過步驟①、②得到的 MgCl2 溶液有何不同: 。3.氨堿工業(yè)海水“制堿” 。下圖是 海水“制堿”的部分簡單流程。步驟Ⅲ、步驟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制氨鹽水的過程中要先通入氨氣,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過來,二氧化碳的吸收率會降低。這是因為 。(拓展)已知有關物質重要反應的化學
6、方程式如下:2NH4Cl +X====2NH3↑+CaCl2+2H2O NH4Cl ==== NH3↑+HCl↑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鹽水精制的過程是除去溶液中各種雜質的過程。為將鹽水中含有的 Ca2+、Mg2+等沉積,可以向其一和加入過量純堿.此時將混合液中不溶物除去的方法是 ;溶液中多余的純堿可以加 試劑來除去。(2)氨堿工業(yè)最關鍵的一步是:在加
7、壓的條件下不斷向飽和的氨鹽水中通人二氧化碳氣體,溶液中會有碳酸氫鈉晶體析出。試分析該流程需要加壓條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在氨堿工業(yè)的歷史上.如何處理流程中剩余的氯化銨溶液,出現(xiàn)了兩種工藝:一是“索爾維法” .即在氯化鍍溶液中加入物質 X (填化學式),產生了可循環(huán)使用的氫氣和大量固體廢棄物氯化鈣;二是我國化學家侯德榜發(fā)明的“聯(lián)合制堿法” ,即在氯化銨溶液中加入適量氯化鈉晶體.降低了氯化氨
8、的 ,使氯化銨晶體單獨析出得到另一種產品——氮肥.氯化鈉溶液則可以循環(huán)利用。(4)在氨堿工業(yè)處理剩余的氯化銨溶液時.為何不直接蒸發(fā)結晶析出氯化銨固體?答: 。二、傳統(tǒng)能源工業(yè)(化石燃料的利用、及合成氨工業(yè)等) 二、傳統(tǒng)能源工業(yè)(化石燃料的利用、及合成氨工業(yè)等)1、煤化工是以煤為原料,經
9、過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固 體燃料以及各種化工產品的工業(yè)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煤是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B.由煤加工成焦炭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C.家用“液化石油氣”就是煤隔絕空氣加熱得到的產品D.煤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2)煤的加工產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廣泛應用于煉鐵。右圖是高爐煉鐵的示意圖。請根據圖例回答:①焦炭在煉鐵過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②請用化學方
10、程式表示煉鐵的原理 ;③高爐煉鐵會產生大量的高爐氣體,其主要成分是高濃度的 CO 和氧化鐵塵粒。請你對高爐氣體的處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3)化肥廠生產合成氨的原料是煤、空氣、水。生產簡要流程如下: 煤氣發(fā)生爐中主要反應:① C + O2 = CO2;② C + H2O = CO + H2。兩個反應必須進行調控才能保持一定的爐溫。判斷:反應② (填“放出”或“
11、吸收” )熱量。將合成的氨氣部分通入碳化塔,既除去了二氧化碳又得到了化肥 NH4HCO3,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髅簹獍l(fā)生爐 碳化塔 合成塔 液氨儲槽煤、空氣、水CO2、H2、N2 H2、N2水第 3 頁 共 4 頁(2)汽車尾氣(含有 CO、NO 等物質)是城市空氣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車的排氣管上裝一個催化轉換器,使 CO 和 NO 反應,生成兩種無毒氣體,試寫出 CO 與 N
12、O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汽車生產過程中需要各種金屬,其中用量最大的是鐵和鋁。①工業(yè)上煉鐵的簡要流程如下:請寫出步驟Ⅰ、Ⅱ、Ⅲ的化學反應方式 、 、 。② 早在西漢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就利用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制取銅,稱為“濕法煉銅” ,即反應③,若用該方法制得銅 16 千克,理論上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 10%
13、的硫酸銅溶液多少千克?(寫計算過程)2. 酸雨是大氣污染的危害之一,二氧化硫(SO2)的含量是空氣質量監(jiān)測的一個重要指標。某興趣小組同學收集某地的雨水進行實驗?!鞠嚓P信息】①每隔 1 h,通過 pH 計測定雨水樣品的 pH,測得的結果如下表:測定時間/h 0 1 2 3 4雨水樣品的 pH 4.73 4.62 4.56 4.55 4.55②SO2 能使品紅溶液褪色;③pH pH> 5.6,偏酸性,這是因為
14、 。②酸雨能腐蝕金屬制品,從基本反應類型上看主要反應屬于 。③收集的酸雨樣品放置一段時間后 pH 減小,原因是 SO2 與水反應生成的 H2SO3 被氧化為H2SO4。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咎岢霾孪搿客瑢W們對剛收集到的酸雨樣品中的溶質進行猜想:猜想Ⅰ:酸雨中溶質只含有 H2SO3;猜想Ⅱ:酸雨中溶質只含有 H2SO4;猜
15、想Ⅲ:酸雨中溶質 ?!緦嶒炋骄俊浚?)向剛收集的酸雨樣品中滴加過量 Ba(OH)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①在濾液中滴加 溶液,溶液呈 色。證明在酸雨樣品中滴加的 Ba(OH)2溶液已過量。②向沉淀中加入足量鹽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放出有刺激性氣味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根此現(xiàn)象有關酸雨中溶質的猜想 正確。
16、(2)某同學取酸雨樣品 V L,加入 17.1%的 Ba(OH)2 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時,恰好消耗 10.00 g Ba(OH)2 溶液。該 V L 酸雨樣品中溶解 SO2 的質量為 。【實驗反思】在某些酸雨中還可分析出有硝酸存在,這是由于空氣中含有某元素+4 價氧化物的原因,這種氧化物的化學式為 ?!就卣寡由臁坷煤K摿蚴菧p少 SO2 排放的有效方法,其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天然海水吸收了較
17、多的含硫煙氣后,有 H2SO3 生成,H2SO3 與海水中的離子反應,會釋放出CO2,通入氧氣后氧化后,海水的酸性顯著增強。①設計一種檢驗凈化后的煙氣中是否含 SO2 的簡單的實驗方案: 。②氧化后的海水需要用大量的天然海水與之混合后才能排放,該操作的主要目的是。3. 每年的 3 月 22 日是“世界水日” ,水與人
18、類生活和生產的關系十分密切,請回答下列問題。(1)①水能溶解很多種物質,是配制溶液時最常用的 。②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2)2010 年上海世博會的園區(qū)內有許多飲水處,可取水直接飲用。所供的飲用水處理步驟如下圖所示:步驟①對應的作用是 (填字母,下同) ,步驟③對應的作用是
19、 。A.殺菌消毒 B.吸附雜質(3)降雨是自然界中水循環(huán)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酸雨是由 [氣體或這些氣體在空氣中反應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所形成。A、B、C 三個地區(qū)雨水的 pH如右圖所示,其中 地區(qū)的雨水是酸雨。(4)電解水時,加入少量 NaOH 可以增強水的導電性?,F(xiàn)將 0.1gNaOH 溶解在焦炭 X CO Y過量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