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茨基海隆地區(qū)構造特點分析及形成演化討論.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位于西北太平洋的Shatsky(沙茨基)海隆是綜合大洋鉆探計劃IODP324航次的重點研究區(qū)域。該大洋高原位于三洋脊交叉節(jié)點處,面積較大,形成于磁倒轉時期。對于該大洋高原的形成機制一直存在著爭議,其中最主要的為洋脊假說和幔柱頭假說。前期的一些調查研究顯示該隆起的形成與洋脊或幔柱頭存在某種聯(lián)系。該航次的目的就是對該區(qū)域進行深入的調查,從而更好的了解該高原的形成機制。因為若是它的形成原因為脊脊脊三聯(lián)點,即洋中脊成因,那它就可能代表了一種類型

2、的大洋高原的形成機制,若是結果顯示它更符合幔柱頭假說,那么它就可以為幔柱頭假說的成立提供又一證據(jù)。所以對沙茨基海隆地區(qū)形成機制的研究就變得非常重要。前人曾對沙茨基海隆地區(qū)做過一些研究,但是因為沙茨基海隆地處太平洋,為大洋高原,難以采樣,所以一直缺乏足夠的樣品和證據(jù)。因此IODP(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綜合大洋鉆探計劃)特意為該地區(qū)設計了324航次來進行此地區(qū)的地質調查,以期望能進一步了解該地區(qū)

3、的形成原因。而本文就是將該航次所取得的FMS(Formation Micro-Scanner地層微電阻率掃描測井)資料進行處理,解釋并同時結合磁條帶,地震,巖心等其他資料對該地區(qū)的形成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FMS成像測井技術是目前來說較為先進的測井技術,由于其具有高分辨率、直觀性等特點,在原始產(chǎn)狀識別恢復、沉積相態(tài)等的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本文應用的是綜合地質處理解釋軟件Geoframe,對該航次U1347A、U1348 A、U134

4、9A3口鉆井中的FMS成像測井資料進行了處理并進行了相應地質構造的解釋、產(chǎn)狀恢復。接著又應用由FMS成像測井資料恢復的巖心節(jié)理的真實產(chǎn)狀值,繪制了產(chǎn)狀玫瑰花圖,進行了構造應力場的探討。得出的結論是,沙茨基海隆地區(qū)‘I'AMU地塊的形成比較符合大洋中脊擴張學說,而對Ori地塊的應力場分析則顯示Ori地塊的形成較符合幔柱頭假說。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內容:沙茨基海隆的研究區(qū)概況;FMS成像測井原理及產(chǎn)狀恢復原理,主要介紹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