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梁素海濕地鸻形目鳥類資源調查、遷徙動態(tài)及普通燕鷗、白額燕鷗的繁殖生態(tài)學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烏梁素海自然保護區(qū)地處內蒙古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旗境內,保護區(qū)建立于1995年,1998年升為區(qū)級自然保護區(qū)。烏梁素海是我國第八大淡水湖,內蒙古第二大湖,處于半荒漠地區(qū),是地球上同緯度最大的自然濕地,在世界濕地研究、雁鴨類的換羽及鳥類遷徙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如降雨量減少、氣溫升高等,加之水質污染嚴重,使得烏梁素海逐漸向荒漠化轉變。
   上世紀80年代,有學者對烏梁素海濕地鳥類的種類組成及分布方面進行

2、過研究,但近年來未見到對烏梁素海鳥類資源的系統(tǒng)報道。長期以來,烏梁素海鳥類遷徙狀況是一個空白;在繁殖方面,只對烏梁素海少數(shù)鳥類做過研究,對普通燕鷗(Sterna hirundo)、白額燕鷗(Sternaalbifrons)的繁殖生態(tài)學尚未報道。
   2009年3-11月,采用常規(guī)的路線調查法對烏梁素海自然保護區(qū)鸻形目鳥類進行了野外觀察,研究了春秋季鸻鷸類遷徙時間、最大集群數(shù)量及遷徙的高峰期。在繁殖季節(jié)進行普通燕鷗、白額燕鷗配對

3、、筑巢、產卵、孵化、肓雛等繁殖行為生態(tài)學觀察。結果如下:
   (1)據(jù)已有資料及實地調查,烏梁素海鸻形目鳥類共有53種,其中夏候鳥18種,旅鳥35種;廣布種8種,古北種45種。新紀錄有4種,紅頸瓣蹼鷸(Phalarpus lobatus)、黑腹濱鷸(Calidris alpina)、三趾鷗(Rissa tridactyla)、斑尾塍鷸(Limosa lapponica)。
   (2)3-11月實地觀察到的鸻形目鳥類共

4、40種,均為夏侯鳥或旅鳥。對其進行年周期觀察,得出季節(jié)動態(tài)變化。最早的2月底開始遷來,4、5月出現(xiàn)春季的遷徙高峰;7、8月出現(xiàn)秋季的遷徙高峰,9月份開始大部分鸻鷸類南遷,10月底幾乎都遷離烏梁素海。
   (3)對烏梁素海鷗科水鳥普通燕鷗、白額燕鷗的繁殖生態(tài)學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普通燕鷗、白額燕鷗于4月底5月初遷來烏梁素海,繁殖期為5-7月,窩卵數(shù)以3枚為主。普通燕鷗孵化期24-26天,雛鳥的主要食物為魚,當天即可行走,約26天可

5、飛翔。白額燕鷗孵化期為19-22天,約22天可飛翔。9月中旬,普通燕鷗開始集群遷往南方越冬,9月12日在圪蘇爾核心區(qū)觀察到上萬只普通燕鷗,最晚見到普通燕鷗是10月6日,在烏梁素海居留160多天;白額燕鷗于8月下旬即開始集群南遷,8月26日在四沙圪旦觀察到白額燕鷗幾百只,最晚見到白額燕鷗是9月6日,在烏梁素海居留120天。
   基于對上述研究和調查,總結了現(xiàn)階段烏梁素海濕地自然保護區(qū)所面臨的問題,如水體污染嚴重影響水鳥及水生生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