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中國先鋒小說的試驗中,余華代表了在生存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余華早期重視小說形式,后期重視內容,但對人類生存的思考,是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作為文學的精神展開,“苦難”、“溫情”、“忍耐”是余華小說的幾個主題語碼,他們共同體現(xiàn)了余華的小說精神。 “苦難”一直是余華小說反復渲染的主題。80年代,余華《十八歲出門遠行》,眼中所見的是彌漫于整個世界的無邊無際的欺詐、暴力、殺戮、死亡、荒誕;人性之惡的洪水滾滾而來,淹沒了每一個人;苦難猶
2、如一朵巨大的烏云,籠罩著整個人類生活。 在這個苦難的世界上,余華的內心卻一直有著對“溫情”的執(zhí)著呼喊,只不過不同時期聲音強弱有異而已。從處女作《十八歲出門遠行》,到《在細雨中呼喊》,余華筆下逐步注入了更多溫情。在《活著》中,人在苦難面前已經(jīng)成為一種溫情的存在物??梢哉f90年代余華面對苦難,用“溫情”代替了前期先鋒小說冷酷的“惡”,這種溫情伴隨著苦難,似乎苦難越是深重,溫情越是綿長與深厚。 “忍耐”也是余華在《活著》中發(fā)現(xiàn)
3、的緩解苦難的有效途徑。正是因為忍耐的存在,使得這部小說變得沉郁、悲憫,沒有血與淚的控訴,也沒有撕心裂肺的尖叫,只有福貴在一個個親人離去后的承受——在福貴的忍耐里,作家感到了“高尚”,而我們感到了生存的無奈。 創(chuàng)作從根本上說是作家主體心靈的產物,是一種個人的精神制造。余華對生存的思考同樣來自于他的童年記憶和主體自覺的藝術追求。 余華力圖拒斥的“一成不變”,顯然也包括精神的“一成不變”。在創(chuàng)作中,余華對生存本質積極思考,對作
4、品展示的精神進行了艱難困苦的選擇,走上了備受煎熬的精神苦旅,但在他的精神旅途之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他思考得不完備之處,也就是他對人類存在認識的局限:他對暴力與死亡的迷戀,使得其作品在指證苦難存在時讓讀者感到壓抑和絕望;把“活著”當成最高目標,讓人的存在缺少了超越與自由;而一味用忍耐來和這個苦難的世界和解,更讓人感到福貴內心的麻木,一個麻木的靈魂是不能也不該成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的。 一切文學創(chuàng)作都是作家深層文化素養(yǎng)的外化,一個作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余華小說《活著》主題探析
- 余華小說主題研究_19735.pdf
- 余華小說中人學主題的研究.pdf
- 艱難困苦 玉汝于成
- 余華小說研究.pdf
- 論余華小說的創(chuàng)作特色——余華小說創(chuàng)作三論.pdf
- 畢淑敏、余華小說死亡主題比較論
- 余華小說苦難主題形成探尋_30122.pdf
- 余華小說論.pdf
- 余華小說創(chuàng)作轉型研究.pdf
- 余華小說藝術論.pdf
- 重返先鋒——論余華長篇小說《兄弟》的主題表現(xiàn).pdf
- 余華“民間小說”的文化內涵研究.pdf
- 余華小說的接受研究_2654.pdf
- 余華小說修辭研究_10944.pdf
- 論余華小說的歷史敘事.pdf
- 論余華小說的修辭藝術.pdf
- 論余華小說的敘事轉型.pdf
- 余華小說的接受觀察-兼論余華小說的先鋒品格及其嬗變_32268.pdf
- 余華小說父性意識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