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本研究針對水產(chǎn)養(yǎng)殖中細(xì)菌性疾病爆發(fā)導(dǎo)致的抗生素濫用現(xiàn)象及養(yǎng)殖動物感染疾病引起的氧化應(yīng)激問題,以團頭魴(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魚為研究對象,探明抗氧化蛋白基因(Peroxiredoxin,Prx)在其肝臟、腎臟、脾臟、心臟、腦、鰓、肌肉、鰾、前腸及后腸10個組織器官中的表達分布情況,并采用姜黃素投喂動物的手段,探求姜黃素在團頭魴幼魚飼料中的適宜添加量以及適宜的投喂模式。并進一步解析嗜水氣單胞菌對團頭魴幼魚抗氧
2、化蛋白基因在組織器官中的表達分布的影響及在姜黃素不同添加量及投喂模式下團頭魴生理、免疫反應(yīng)及肝臟抗氧化蛋白表達差異的影響。主要結(jié)果如下:
1、研究抗氧化蛋白基因Peroxiredoxin在團頭魴肝臟、腎臟、脾臟、心臟、腦、鰓、肌肉、鰾、前腸及后腸10個組織器官中的表達分布影響,表明了PrxⅠ、PrxⅡ、PrxⅢ、PrxⅣ、 PrxⅤ、PrxⅥ mRNA在團頭魴10個主要組織中均有表達:PrxⅠ:心臟、腎臟>肝臟、脾臟、鰓>后腸
3、>前腸>腦、肌肉、鰾;PrxⅡ:肝臟>前腸>后腸>心臟、腦、鰾、腎臟、脾臟、鰓、肌肉;PrxⅢ:肌肉、鰾>脾臟>肝臟>心臟>前腸、后腸>鰓、腦、腎臟;PrxⅣ:肝臟>后腸>前腸>心臟、腦、肌肉>腎臟>脾臟、鰓、鰾;PrxⅤ:腦、心臟>肌肉>后腸>前腸>腎臟、脾臟、鰓、肝臟、鰾;PrxⅥ:肝臟>前腸>肌肉>后腸>腎臟>脾臟、心臟>鰓>鰾、腦??寡趸鞍谆蛟诟鹘M織上的表達水平的差異性,說明其表達具有特異性。在嗜水氣單胞菌感染24 h后,抗
4、氧化蛋白基因PrxⅠ、PrxⅡ、PrxⅢ、 PrxⅣ、 PrxⅤ、PrxⅥmRNA在團頭魴10個組織器官中的表達較感染前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在肝臟中的表達水平普遍偏高。鑒于抗氧化蛋白基因在嗜水氣單胞菌感染前后,在肝臟中的表達水平均較高推斷肝臟在團頭魴抗氧化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2、研究姜黃素對團頭魴幼魚生長性能及非特異性免疫的影響,配制姜黃素水平為0、15、30、60、120、240 mg/kg的6組等氮等能的試驗飼料,每組
5、3個重復(fù),每個重復(fù)25尾魚(初均重:3.15±0.022 g),試驗周期為60天。
結(jié)果表明:
(1)與對照組相比,60 mg/kg姜黃素添加組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長率(SGR)顯著升高(p<0.05),餌料系數(shù)顯著下降(p<0.05),各組間臟體比(VSI)無顯著性差異(p>0.05);
(2)白細(xì)胞(WBC)數(shù)隨姜黃素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且60 mg/kg姜黃素添加組的白細(xì)胞(WBC
6、)數(shù)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與對照組相比,60、120 mg/kg姜黃素添加組的TNF-α、ACH50活力顯著升高(p<0.05);60 mg/kg姜黃素添加組的IL-1β活力最高,且顯著高于15、30、120 mg/kg姜黃素添加組以及對照組(p<0.05);
(4)60 mg/kg姜黃素添加組,攻毒后96 h的累積死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5) PrxⅠ、PrxⅡ、Prx
7、Ⅳ、 PrxⅤ、PrxⅥ mRNA表達水平在姜黃素添加量為60 mg/kg時達最大,且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綜上所述,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姜黃素(60 mg/kg)可提高團頭魴幼魚的生長性能、非特異性免疫反應(yīng)及抗氧化能力。
3、研究日糧姜黃素不同投喂模式對團頭魴幼魚生長及非特異性免疫的影響,分別以5種投喂模式(P1連續(xù)喂養(yǎng)基礎(chǔ)日糧,即對照組;P2、P3、P4、先投喂添加60mg/kg姜黃素的試驗日糧,再投喂基礎(chǔ)日糧,
8、P2每周一交替,P3每兩周一交替,P4每四周一交替,P5連續(xù)投喂添加60 mg/kg姜黃素的試驗日糧)飼養(yǎng)8周初均重為3.15±0.01 g的團頭魴幼魚,每組3個重復(fù),每個重復(fù)25尾魚。
結(jié)果顯示:
(1) P3組魚的增重率(WGR)及特定生長率(SGR)相比于對照組及P5組顯著升高(p<0.05),且餌料系數(shù)(FCR)達最低并與P1、P2、P5組差異顯著(p<0.05);
(2)相比于對照組,P2、P3、
9、P4組呼吸爆發(fā)活性和白細(xì)胞介素(IL-1β)活性均顯著升高(p<0.05);
(3)血漿谷丙轉(zhuǎn)氨酶(ALT)及谷草轉(zhuǎn)氨酶(AST)活性根據(jù)投喂模式的不同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且在P3模式下的活力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而抗腫瘤壞死因子(TNF-α)活性及補體替代途徑活力(ACH50)呈相反趨勢,且在P3模式下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4)P3組攻毒后96 h的累積死亡率顯著低于P1組(p<0.05);
10、
(5) P3組較P1組顯著提高了PrxⅠ、PrxⅡ、PrxⅢ、 PrxⅣ、PrxⅤ、PrxⅥ mRNA表達水平(p<0.05),且達最大。因此,本試驗建議以先投喂添加60 mg/kg姜黃素的試驗日糧,再投喂基礎(chǔ)日糧,每兩周一交替的投喂模式飼養(yǎng)團頭魴幼魚。
4、研究了姜黃素不同添加量及投喂模式對嗜水氣單胞菌感染下團頭魴生理、免疫反應(yīng)及肝臟抗氧化蛋白表達差異的影響。
結(jié)果顯示,團頭魴在嗜水氣單胞菌感染24 h
11、后:
1、谷丙轉(zhuǎn)氨酶(ALT)及谷草轉(zhuǎn)氨酶(AST)活性均較感染前有所升高,相比與對照組,60 mg/kg姜黃素添加組及P3組投喂模式下團頭魴AST活性顯著降低(p<0.05);
2、白細(xì)胞數(shù)量、NO含量、NOS、IL-1β及TNF-α活性在姜黃素添加量為60 mg/kg及P3組投喂模式時最高且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3、各組抗氧化蛋白基因表達水平均較感染前有所升高,說明嗜水氣單胞菌有上調(diào)抗氧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黃素和維生素C對團頭魴生長、非特異性免疫以及抗應(yīng)激的影響.pdf
- 姜黃素對大黃魚生長及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影響.pdf
- 日糧肌醇對團頭魴幼魚生長、非特異免疫及相關(guān)免疫基因表達的影響.pdf
- β-葡聚糖對小鼠抗氧化能力及非特異性免疫的影響.pdf
- 非特異性免疫
- 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復(fù)習(xí)
- 維生素C和E對黃顙魚生長、抗氧化及非特異性免疫指標(biāo)的影響.pdf
- 單諾沙星對鯉魚(cyprinuscarpiol.)抗氧化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影響
- 復(fù)方中草藥對鏡鯉cyprinuscarpiol.非特異性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響
- 維生素C對刺參生長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影響.pdf
- 西施舌非特異性免疫研究.pdf
- 綠原酸對中華鱉生長性能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影響.pdf
- 殼聚糖對黃顙魚非特異性免疫機能和生長的影響.pdf
- 銅對凡納濱對蝦非特異性免疫相關(guān)酶及其基因表達的影響.pdf
- 維生素E和L-肌肽對大菱鲆幼魚生長、抗氧化及非特異性免疫性能的影響.pdf
- 應(yīng)激對黃顙魚非特異性免疫細(xì)胞的影響.pdf
- 中草藥對凡納濱對蝦生長及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pdf
- ?;撬釋⒓y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a)非特異性免疫、消化酶活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pdf
- 中藥添加劑對大菱鲆攝食生長與非特異性免疫影響的研究.pdf
- 熱應(yīng)激對三個品系錦鯉非特異性免疫及HSP70基因表達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