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論文采用固相法合成LixNayTi6O14(x+y=4)負極材料,分析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和嵌脫鋰動力學過程,并研究碳材料包覆對其結構和電化學性能的影響。具體內容如下:
首先,從XRD和TEM結構分析來看有兩個物質是純相分別為Li2Na2Ti6O14和Na2Ti3O7,同時還有三個物質為兩到三個相的混合物質分別為Li4Ti6O14,NaLi3Ti6O14和Na3LiTi6O14。此外,表面形貌對比表明當鈉逐漸取代鋰時顆粒從方形逐
2、漸變?yōu)閳A形,再從圓形逐漸變?yōu)榉叫蔚倪^程。Li4Ti6O14以其充放電過程中穩(wěn)定的結構而擁有最高的初始充電比容量達到了141.7mAh·g-1以及五十周之后最高的容量保持率為97.9%。
其次,對Na2Li2Ti6O14進行了擴散系數的測定。循環(huán)伏安法測定得到的鋰離子嵌入和脫出的擴散系數為6.2254×10-12和4.8715×10-12cm2·s-1。運用交流阻抗法測擴散系數表明,放電和充電的擴散系數在10-12~10-14之
3、間。作為鈉離子電池材料50次循環(huán)之后的只有70.7mAh·g-1,平均每周的效率只有86%左右,所以Na2Li2Ti6O14作為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并不理想。
再次,確定Na2Li2Ti6O14最佳合成溫度為800℃。800℃下合成的Na2Li2Ti6O14具有最小的極化程度和最高的充放電比容量,循環(huán)性能的容量保持率也更高。對比1.0-3.0V和0.0-3.0V的原位XRD圖譜知道放電到1.0V和放電到0.0VNa2Li2Ti6
4、O14的嵌鋰量幾乎是一致的,放電到0.0V所產生的額外比容量是形成的SEI膜所造成的。而非原位TEM和XPS結果表明,Na2Li2Ti6O14在充放電之后結構保持相當的好,表明其結構的高度穩(wěn)定性。
最后,通過不同碳源對Na2Li2Ti6O14進行包覆改性。X射線粉末衍射測試結果表明得到的Na2Li2Ti6O14是純相無雜質的。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圖片顯示出Na2Li2Ti6O14顆粒被碳黑,石墨稀和碳納米管包裹大大加速電子的通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金屬離子摻雜Li2Na2Ti6O14的合成及其儲能性質研究.pdf
- BaLi2Ti6O14的合成及儲鋰性能研究.pdf
- Li3-xNaxV2(PO4)3(0≤x≤3)的合成及儲能性質研究.pdf
- 企業(yè)過冬績效管理的“x+y法則
- 煤礦職工“X+Y”安全管理模式研究.pdf
- 電場能的性質4--6
- La-,l-y-Sr-,y-Mn-,1-x-Cu-,x-O-,3-的電磁及磁電阻性質研究.pdf
- 儲氣材料及其儲能性質的實驗研究.pdf
- 鈣鈦礦型氧化物La-,5-6-Na-,1-6-Mn-,1-y-Fe-,y-O-,3-的合成及性質研究.pdf
- 層狀材料LiNi-,x-Co-,y-Mn-,1-x-y-O-,2-的合成與性能研究.pdf
- 杯[6]芳烴的合成及性質的研究.pdf
- 銪離子摻雜Ca6Ba(PO4)4O和CdGeO3的合成及發(fā)光性質研究.pdf
- BaCe-,1-x-Y-,x-O-,3-α-的合成及其中溫電性能研究.pdf
- 熱解木質素的制備及儲能性質的研究.pdf
- LiNi-,1-x-y-Co-,x-Mn-,y-O-,2-的合成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pdf
- 復合相變儲能材料的自組裝合成及性能研究.pdf
- CsxTi2-x-4O4基層狀鈦酸鹽的合成及嵌鋰行為研究.pdf
- 氯化氧鉍及錳基化合物微納米結構的液相合成及儲能性質研究.pdf
- Bi2O3電極材料的制備及儲能器件的研究.pdf
- Si-O-C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儲能性能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