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隨著世界原油重質化與劣質化和原油加工深度的進展,石油焦作為石油延遲焦化加工的最終產(chǎn)物,其產(chǎn)量大量增加,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石油焦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以石油焦為原料氣化,生產(chǎn)合成氣(CO+H2)是石油焦高效清潔利用的有效途徑。為此,本文在熱重分析儀、流化床及微型流化床反應分析儀上對石油焦的氣化反應特性及動力學進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和結果如下:
(1)應用熱重分析儀研究石油焦CO2氣化反應特性,結果表明:石油焦CO2氣化反應活性較
2、差,遠遠低于府谷煤,甚至低于石墨。石油焦的BET、SEM、XRD和FT-IR分析結果表明,導致石油焦氣化活性較低的主要原因是石油焦的孔隙結構不發(fā)達、比表面積小、碳石墨化程度高、芳香度高。造紙黑液可以顯著提高石油焦CO2氣化活性,其催化效果稍差于K2CO3和Na2CO3,但是優(yōu)于CaO。石油焦添加10%的造紙黑液之后,氣化反應活性與府谷煤相當,說明造紙黑液是一種有效的石油焦氣化催化劑。
(2)在流化床反應器中,考察造紙黑液催化石
3、油焦水蒸汽氣化反應特性,結果表明:造紙黑液不僅能夠顯著提高石油焦水蒸汽氣化反應活性,還能大幅提高氣化氣中的H2含量。造紙黑液添加量為10%時催化效果較好,達到相同的氣化反應速率時反應溫度比純石油焦氣化低200℃左右,在相同反應溫度下氣化反應速率提高5倍左右,提高氣化氣中H2含量約8個百分點。石油焦催化氣化解決了石油焦低溫氣化反應活性低,高溫氣化H2產(chǎn)率低的矛盾。黑液中的堿金屬等活性組分通過打斷石油焦的C=C鍵而破壞石油焦的芳香結構,同時
4、與石油焦中的碳結合生成反應活性較高的碳氧復合物C(O),從而提高氣化反應速率。堿金屬還促進了水煤氣變換和甲烷水蒸汽重整反應,使得H2的生成量增多。
(3)運用微型流化床反應分析儀研究石油焦-CO2、石油焦-水蒸汽、石油焦-水蒸汽/氧氣非催化與催化氣化的反應特性,并求取了不同反應體系的動力學數(shù)據(jù)。結果表明:石油焦在這三種氣氛中,氣化反應速率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快。石油焦的粒徑越小,氣化反應速率越快。石油焦水蒸汽的氣化反應活性高于
5、石油焦-CO2反應,在相同的反應條件下,石油焦水蒸汽的氣化反應速率是石油焦-CO2反應的4倍左右。氣化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氧氣,可以加快石油焦水蒸汽的氣化反應速率??s核模型能夠較好地描述石油焦氣化的動力學特性,石油焦-CO2、石油焦-水蒸汽、石油焦-水蒸汽/氧氣非催化氣化的活化能分別為186.50、120.04與100.43kJ/mol。加入造紙黑液之后,石油焦催化氣化的活化能大幅降低,相應的分別為153.30、76.55與62.97k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油焦和生物質共氣化動力學研究.pdf
- 金山石油焦催化氣化反應特性研究.pdf
- 不同反應器中石油焦催化氣化反應特性研究.pdf
- 生物質與石油焦共氣化特性研究.pdf
- 生物質氣流床氣化特性及半焦氣化動力學研究.pdf
- 金屬鹽對煤及石油焦—CO2氣化反應影響的研究.pdf
- 淮南煤氣化特性和反應動力學研究.pdf
- 石油焦
- 褐煤半焦甲烷化殘渣氣化特性及其動力學研究.pdf
- 生物質化學鏈氣化及生物質半焦-載氧體氣化反應動力學研究.pdf
- 石油焦文章
- 煤焦與生物質焦共氣化動力學研究.pdf
- 煤中摻配高硫石油焦可磨性和氣化特性的研究.pdf
- 石油焦粉簡介
- 基于石油焦的漿體燃料制備及特性研究.pdf
- 石油焦性質題庫
- 石油焦的分類及用途
- 石油焦 煅燒3
- 石油焦粉焦成型技術研究.pdf
- 高硫石油焦硫形態(tài)轉化及脫汞特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