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鈦酸鹽納米纖維宏觀結構是重要的功能無機材料,它具有光能轉換性質、光/電化學催化性質和離子交換性質,并能作為前驅體衍生成TiO2納米纖維。鈦酸鹽納米纖維在水熱環(huán)境中沿著[001]方向擇優(yōu)生長,利用這一點,在微型框架的引導下,能在溶液中得到形態(tài)可控的鈦酸納米纖維結構,并衍生得到同一結構的TiO2納米纖維。本論文據(jù)此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總結如下:
1.以高壓釜的聚四氟乙烯內(nèi)襯表面獨特的周期性溝道為微框架,一步實現(xiàn)了在溶液中直接生長與組
2、裝鈦酸納米纖維構成的宏觀結構。該方法簡便易行、重復性好,且宏觀結構的形態(tài)高度可控。該方法也有望適用于其它材料體系。所形成的鈦酸納米纖維膜可用于衍生TiO2-A@TiO2-B同軸結構構成的TiO2納米纖維膜(TiO2-A和TiO2-B分別代表銳鈦礦相TiO2和單斜相TiO2)。電學測試顯示,異質結構的TiO2納米纖維表現(xiàn)出獨特的整流特性和長程導電性。制備的鈦酸鹽和二氧化鈦納米纖維網(wǎng)絡在主-客體化學、薄膜光電器件和高效率光催化等方面有著潛在
3、的應用前景。
2.利用超飽和度控制鈦酸鹽納米帶完美自組裝成直徑達2~5 cm、厚度在2~15 mm、內(nèi)具三維納米通道的圓片結構。雖然圓片結構由納米帶堆垛而成,納米帶之間沒有強的作用,但納米帶完美的組裝使其具有優(yōu)異的抗壓能力,一片0.185 g重的圓片在15 kg的重量下才會碎裂(8×104倍于自身重量)。圓片結構還具有極高的孔隙率(孔隙度達到97%)和本征的負電性。研究表明所組裝的圓片結構能高效捕獲溶液當中的超細納米粒子、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自組裝制備鈦酸鍶鋇薄膜及性能研究.pdf
- 鈦酸及鈦酸鈉納米管的光學性質研究及組裝.pdf
- 鈦酸納米管材料的改性及其組裝行為的研究.pdf
- 醫(yī)用鈦表面納米羥基磷灰石涂層的自組裝制備方法研究.pdf
- 納米結構二氧化鈦的可控自組裝及其性能研究.pdf
- 自組裝肽納米纖維支架用于骨修復的研究進展.pdf
- 聚乙烯醇-碳納米管納米纖維氈的制備及其自組裝研究.pdf
- 靜電自組裝納米復合薄膜研究.pdf
- 自組裝模板引導納米二氧化鈦薄膜的研究.pdf
- 雙親短肽自組裝-共組裝構筑超分子納米纖維人工水解酶.pdf
- 構建自組裝肽納米纖維水凝膠用于心肌修復.pdf
- DNA和金納米顆粒的自組裝.pdf
- 硫酸水解法納米纖維素的自組裝行為及其應用研究.pdf
- 導電納米材料在纖維表面的毛細自組裝及性能研究.pdf
- 鈦酸鈣納米纖維的電紡制備及其藥物釋放性能研究.pdf
- 單晶鈦酸鉛納米纖維的稀土摻雜、復合及其光學性能研究.pdf
- 聚丙烯酸模板體系中納米配合物的自組裝合成.pdf
- ZnO納米線自組裝可控生長的研究.pdf
- 納米棒自組裝二氧化鈦中空微球的制備及研究.pdf
- 環(huán)肽納米管的自組裝工藝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