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分子量分布聚氨基酸的新型縮聚方法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活性”/可控聚合方法是聚合反應方法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由于具有產物的分子量可控、聚合物結構可設計、分子量分布窄等優(yōu)點而被廣泛研究和應用。雖然傳統(tǒng)聚合反應方法逐步完善為“活性”/可控方法,但是脂肪族縮聚的“活性”/可控化依然還是空白。本文首先制備了活性單體磷酰-氨基酸混合酸酐,隨后進行了均聚氨基酸“活性”/可控縮聚的嘗試,對脂肪族縮聚的“活性”/可控聚合進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具體說來,本論文包含以下分兩個部分:
  1.活性單體磷酰

2、-氨基酸混合酸酐的制備。
  在制備活性單體前,本文首先合成了所需原料1,2-次苯基磷酰氯和N,O-雙三甲基硅基化氨基酸。使用五氯化磷與鄰苯二酚反應制備1,2-次苯基三氯化磷,
  1,2-次苯基三氯化磷與乙酸酐反應制備1,2-次苯基磷酰氯,氨基酸與六甲基二硅氮烷在三甲基氯硅烷和碘化鉀的催化下制備N,O-雙三甲基硅基化氨基酸。由于原料1,2-次苯基磷酰氯和M,O-雙三甲基硅基化氨基酸極易水解且難以長時間儲存,本文改進了兩種原

3、料的儲存措施,將其配制在疏水溶劑中,且在盡可能短的儲存時間內將其使用完畢。通過1,2-次苯基磷酰氯和N,O-雙三甲基硅基化氨基酸通過親電取代和分子內成環(huán)反應合成活性單體磷酰-氨基酸混合酸酐。
  2.均聚氨基酸的合成和純化。
  由于磷酰-氨基酸混合酸酐同樣極易水解,因此不將其分離純化,在合成結束后向反應瓶中加入計算量[混合酸酐:N,O-雙三甲基硅基化苯丙氨酸(mol/mol)]的N,O-雙三甲基硅基化氨基酸作為引發(fā)劑引發(fā)聚

4、合。制備了丙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等氨基酸為原始單體的混合酸酐活性單體,并在苯、甲苯、四氫呋喃、二氯甲烷、乙腈等溶劑中聚合。由于反應液中存在聚合反應的副產物1,2-次苯基磷酸三甲基硅基酯和未反應的單體混合酸酐,在沉淀分離聚氨基酸時易與沉淀劑發(fā)生反應或水解生成粘稠物質,導致所測轉化率大于實際轉化率。我們對包括乙醚、甲醇、水、乙酸乙酯和正己烷在內的多種沉淀劑進行篩選,最終選擇甲醇與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Ⅴ/Ⅴ=1∶4)作為反應溶液的終

5、止劑、聚氨基酸的沉淀劑和副產物的洗滌劑。我們在實驗中發(fā)現聚苯丙氨酸更易與未反應的單體和副產物分離,所得的轉化率數據較可信,所以選擇苯丙氨酸作為縮聚動力學研究的對象。苯丙氨酸在苯中的縮聚動力學研究表明,聚苯丙氨酸的分子量與轉化率呈線性關系,聚合反應是一級反應,聚合反應表觀速率常數kappp=2.88×10-5 s-1;隨著聚合反應的進行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指數基本恒定且很小(PDI≤1.10),符合鏈增長“活性”/可控特征。在甲苯、二氯甲烷、

6、四氫呋喃、乙腈溶劑體系中,均得到了窄分子量分布的聚苯丙氨酸(PDI<1.2)。在二氯甲烷中制備的聚丙氨酸、聚甘氨酸、聚亮氨酸分子量分布指數均較小(PDI<1.2)。圓二色譜測試結果表明聚氨基酸在溶液中存在螺旋結構,旋光度測試結果表明聚合物有左旋性質,進一步證明在制備磷酰-氨基酸混合酸酐和聚合過程中氨基酸沒有發(fā)生消旋。但是由于所得聚氨基酸分子量偏低,在此分子量區(qū)域內存在較大的測試誤差,尚不能充分證實磷酰-氨基酸混合酸酐的聚合體系是“活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