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近年來由于相關理論和數(shù)值算法的飛速發(fā)展,使得密度泛函理論(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成為凝聚態(tài)物理、量子化學和材料科學的重要研究方法。本論文主要對經典富勒烯C60、“遺失的富勒烯”C72和C74以及非典型富勒烯C64的摻雜衍生物的幾何結構、電子性質和光學性質等進行密度泛函研究。此外,本論文還對Si(100)-(2×1)表面吸附硫醇分子的相關性質等進行密度泛函研究。 第一章簡要介紹了富勒烯領域和表
2、面科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發(fā)展前景。 第二章簡要介紹了密度泛函理論的基本框架和近年來的發(fā)展。密度泛函理論的發(fā)展以尋找適當?shù)慕粨Q和關聯(lián)能量泛函為主線。從最初的局域密度近似(local density approximation,LDA)、廣義梯度近似(generally gradient approximation,GGA)到現(xiàn)在的非局域泛函、自相互作用修正和多種泛函形式的相繼出現(xiàn)使得密度泛函理論可以提供越來越精確的計算結果。在發(fā)展方法和
3、編制程序的同時,人們也常常使用一些已有的軟件包進行材料物性研究。在本章的最后簡單介紹了一些常用的密度泛函模擬計算軟件包。 第三章和第四章研究的是經典富勒烯C60替代摻雜衍生物C58Fe2和內摻摻雜衍生物Fe@C60的幾何結構和電子性質。幾何結構研究表明C58Fe2中的兩個Fe原子替代C60籠子中的一個[6,6]鍵時形成最穩(wěn)定的結構,而Fe@C60中的Fe原子在籠子內部穩(wěn)定于靠近C60的六邊形中心處形成的結構最穩(wěn)定。電子性質分析發(fā)
4、現(xiàn),C59Fe分子和其中Fe原子的磁性完全淬滅,與C59Fe截然不同的是,C58Fe2和Fe@C60分子和其中的Fe原子都具有一定的磁性。 第五章到第八章關注“遺失的富勒烯”C72和C74。本部分對實驗上已經成功合成和分離的衍生物La2@C72、Si@C74、Ba@C74和La@C74 (C6H3Cl2)進行密度泛函研究。對于幾何結構而言,發(fā)現(xiàn):在三種La2@C72同分異構體中,有著兩對兩兩相鄰五邊形的La2@C72(#1061
5、1)結構最為穩(wěn)定;半導體Si在C74內部穩(wěn)定于σh平面上靠近五邊形中心處;而金屬原子Ba和La在C74內部穩(wěn)定于σh平面上的C2對稱軸上靠近[6,6]雙鍵處。對于電子性質而言,Si@C74中的si-C鍵既具有離子性又具有共價性。Ba@C74和La@C74的靜態(tài)線性極化率分量αxx和αyy都是零。La@C74籠子帶有1μB的磁矩,而La@C74(C6H3Cl2)卻有著閉殼層的電子結構。 第九章和第十章研究非典型富勒烯C64的外摻摻
6、雜衍生物C64X(X=Si和Ge)和C64X4(X=H、F、Cl、Br和I)的幾何結構和電子性質。C64的最低未占據軌道的波函數(shù)占據在三個直接相鄰五邊形上,因此該位置是化學反應中活性最強的區(qū)域,有利于外來原子在該位置的吸附,三個直接相鄰五邊形的公共頂點被確定為X原子在籠子外部最穩(wěn)定的吸附位置。最穩(wěn)定C64Si和C64Ge結構的反應熱分別是1.82和0.49eV,表明從能量的角度來看該結構的合成反應可以進行。前線軌道理論(frontier
7、 orbitaltheory,FOT)能夠很好地從理論上分析合成C64Si和C64Ge的可能性。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加,C64X4(X=F、Cl、Br和I)的結構穩(wěn)定性呈現(xiàn)一個逐漸降低的趨勢,因為穩(wěn)定性比C64H4差的C64Cl4已經在實驗上成功合成,所以,C64F4將來一定可以在實驗上被成功合成。C64X4(X=F、Cl、Br和I)的電負性也隨著X的增加而逐漸降低,C-X基團的電負性因為加成位置的不同而不同。最后一章分析0.5ML覆蓋度下
8、Ally Mercaptan(ALM)/Si(100)-(2×1)表面的幾何結構和電子性質。計算得到0.5ML覆蓋度的ALM分子吸附到Si(100)-(2×1)表面上的吸附能是3.36eV,表明吸附從能量的角度來看可以進行。Si(100)-(2×1)、ALM/Si(100)-(2×1)和H/Si(100)-(2×1)的導帶底和價帶頂對應著不同K點,同時,費米面沒有能級穿過,所以,三個表面都體現(xiàn)間接帶隙半導體特性。當ALM分子吸附到滿H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富勒烯衍生物的研究.pdf
- 羥基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研究.pdf
- 富勒烯衍生物的理論研究.pdf
- 富勒烯衍生物納米微球的合成及性能研究.pdf
- 富勒烯的化學開籠研究及開籠富勒烯衍生物的制備.pdf
- 密度泛函理論對卟啉衍生物的研究.pdf
- 內包金屬富勒烯結構與性能的密度泛函研究.pdf
- 富勒烯并噻唑衍生物及多苯基富勒烯的合成的研究.pdf
-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理論研究.pdf
-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制備和生物活性.pdf
- 新型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與性能研究.pdf
-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應用和性質研究.pdf
- 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分離與性質研究.pdf
- 非經典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計算研究.pdf
- 富勒烯衍生物合成、表征及金屬富勒烯高壓結構形變研究.pdf
- BN富勒烯和一些富勒烯衍生物的結構和光譜.pdf
-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理論與實驗研究.pdf
- 29952.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60]富勒烯二氫呋喃衍生物的合成研究.pdf
- 含能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與性能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