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SiC/金屬界面固相反應是SiC在高溫結構陶瓷、金屬基復合材料等領域內應用的一個關鍵性問題。本研究針對SiC/Ni-Al(NiAl、Ni3Al)平面界面偶,較全面深入地研究了SiC/Ni-Al界面固相反應過程。研究成果有助于今后在此基礎上探討有效抑制SiC/Ni-Al界面固相反應,改善SiC/Ni-Al界面結構和性能的方法,為SiC增強Ni-Al基復合材料及SiC/Ni-Al基合金高溫復合構件的研究開發(fā)奠定基礎。 對SiC/Ni
2、-Al平面界面偶進行:1000-1100℃,5-15h的等溫處理,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電子能譜儀(EDS)、X射線衍射儀(XRD)等分析研究了SiC/Ni-Al界面固相反應區(qū)的成分分布、相組成及顯微結構特征,以及熱處理溫度、時間的影響。討論了SiC/Ni3Al界面固相反應熱力學,建立了SiC/Ni3Al界面固相反應動力學方程,討論反應的微觀機制。 經1000℃×5h熱處理后,SiC/Ni3Al界面固相反應區(qū)厚度為16μ
3、m,由Ni5.4AlSi2、C、和Ni2Si構成;而經1100℃×5h熱處理后的SiC/Ni3Al界面固相反應產物為Ni5.4AlSi2、C、和NiAl。反應區(qū)由形貌完全不同的兩個亞層構成:靠近SiC/反應區(qū)界面的亞層主要由Ni5.4 AlSi2構成,細片狀或顆粒狀的石墨態(tài)C隨機地分布其中,厚度為37.8μm,稱為隨機C沉積區(qū)(random carbon precipitation zone,R-CPZ);而靠近Ni3Al/反應區(qū)界面的
4、亞層主要由Ni5.4AlSi2及NiAl構成,不含有石墨態(tài)C,反應區(qū)致密、明亮,厚度為23.7μm,稱為無C沉積區(qū)(carbon precipitation free zone,C-PFZ)。對反應產物的形成進行了熱力學計算分析,并建立了SiC/Ni3AI界面固相反應模型。SiC/Ni3Al界面固相反應遵守拋物線型的反應動力學機制,為一個擴散控制的反應過程。反應動力學方程為: K=1.9×10-3exp(-213×103/R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SiC-Ti-Al界面固相反應的研究.pdf
- SiC-Fe-Al金屬間化合物界面固相反應的研究.pdf
- 固相反應固相反應
- Ni-Si(110)固相反應特性研究.pdf
- Si-,3-N-,4--Ni(Fe)及其Al系金屬間化物界面固相反應的研究.pdf
- 多層薄膜固相反應Co-Ni系硅化物研究.pdf
- Al-Fe、Al-Ni、Al-Ti液、固界面擴散溶解層研究.pdf
- Cu-Al-Ni三元體系界面反應研究.pdf
- 幾種低熱固相反應的反應機制的研究.pdf
- 十擴散與固相反應
- SiC-Al復合材料界面反應與粘著功理論預測研究.pdf
- Al-Fe-Ni體系界面擴散研究.pdf
- Al-TiO2系的機械力化學和固相反應動力學.pdf
- 金屬-鍺固相反應及接觸特性研究.pdf
- 低熱固相反應合成納米顆粒材料.pdf
- 基于Al-Ni薄膜自蔓延燃燒反應的釬料互連工藝和界面反應研究.pdf
- 超音速氣流下的低熱固相反應研究.pdf
- 金屬-鍺硅固相反應及其接觸特性研究.pdf
- 低溫固相反應在化學中的應用
- Sn-,1-x-Zn-,x--Ni液-固擴散偶的界面反應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