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p.隸屬于膜翅目Hymenoptera長尾小蜂科Torymidae大痣小蜂亞科Megastigminae大痣小蜂屬Megastigmus。該蜂是小果垂枝柏Sabina recurva var. coxii種實的主要害蟲,幼蟲在健康種子中取食,蛀食胚乳,導致種子中空,失去發(fā)芽能力,影響了小果垂枝柏種子的質量和產量,同時由于其幼蟲和蛹發(fā)育完全在種子內,因此可隨造林用種的調運而傳播蔓延。本研究通過對
2、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的分布、危害、生物學特性、發(fā)生與環(huán)境的關系、幼蟲空間格局和球果揮發(fā)性物質進行了研究和分析,為生產實踐中控制該蜂的危害提供理論依據(jù)。
2005~2007年對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迪慶州、怒江州的小果垂枝柏主要分布區(qū)進行了實地調查,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的寄主只有小果垂枝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曲靖市和昆明市,其球果受害率為1.3~34.4%。
通過室內飼養(yǎng)結合林間系統(tǒng)觀察,掌握了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的
3、年生活史及各蟲態(tài)的生物學習性。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在云南省曲靖市1年發(fā)生1代,以幼蟲越冬,翌年4月中旬開始化蛹,6月中旬開始羽化,羽化盛期在六月下旬,成蟲產卵于當年生幼嫩小球果種子內,卵于6月中旬開始孵化,幼蟲在種子內取食約10個月并隨種子同步發(fā)育,一生僅取食1粒種子,無轉移危害習性。成蟲在上午6:00~9:00和下午12:00~15:00羽化最多,雌雄性比為0.9:1,雌蟲平均壽命為7.1 d,雄蟲平均壽命為5.2 d。趨光性實驗表明,
4、其成蟲對黑光燈的趨性較強,據(jù)此可在成蟲羽化盛期對其進行誘殺防治。
定期對小果垂枝柏球果發(fā)育情況、不同林分類型、立地條件和樹冠的不同部位與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危害情況的調查表明,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發(fā)生期與小果垂枝柏球果種子的發(fā)育基本是同步的;隨著調查地海拔逐漸升高,小果垂枝柏球果的受害率呈下降趨勢;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發(fā)生危害與林分類型和立地條件關系密切,基本規(guī)律是中齡林和林緣球果受害率高,蟲口密度大,受害嚴重,陽坡球果受害率高
5、于陰坡,樹冠下部球果受害率高于上部,樹冠西面和南面球果受害率高于東面和北面。
2005~2007年在研究基地小果垂枝柏分布區(qū)調查了5塊樣地,采用聚集度指標法和回歸分析法對小果垂枝柏球幼蟲的空間分布格局進行分析測定,并根據(jù)各回歸模型建立了序貫抽樣方程,計算出林間調查的理論抽樣數(shù)。各聚集度指標均表明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幼蟲在林間的空間分布格局服從于聚集分布。Taylor冪法則、Iwao的m-m回歸分析法、蘭星平的m-v和Lα-m
6、回歸分析法也表明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幼蟲在林間呈聚集分布,Iwao回歸模型參數(shù)說明幼蟲個體間相互吸引。用Blakith提出的“聚集均數(shù)”法對聚集原因分析表明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幼蟲的聚集現(xiàn)象是由其生物學特性和棲息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多元回歸分析,確定出樹冠東下部結合西上部為最佳抽樣部位。以擬合效果較好的Taylor模型所確定的序貫抽樣方程為d(n)=30n±31.083n(n為抽樣株數(shù))。
采用XAD2吸附法和GC/MS法
7、對小果垂枝柏Sabina recurva var. coxii的球果和韌皮及其伴生樹種急尖長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 smithii和華山松Pinusarmandii的健康球果的揮發(fā)性物質的進行了收集和測定,結果表明小果垂枝柏球果與韌皮揮發(fā)性物質成分基本相似,而與急尖長苞冷杉、華山松球果的揮發(fā)物成分差異較大。
小果垂枝柏球果揮發(fā)性物質有5種,均為單萜類,其主要成分以香檜烯和檸檬烯為主,2者占總含量的92.
8、72%。急尖長苞冷杉球果揮發(fā)性物質有14種,單萜類占97%,酚類占0.95%,醇類占1.99%;以β-水芹烯、α-蒎烯、β-蒎烯和月桂烯為主,這4種揮發(fā)物質的含量占總揮發(fā)物的87.62%。華山松球果揮發(fā)物有7種,均為單萜類,以α-蒎烯、檸檬烯、β-香葉烯和β-蒎烯為主,這4種揮發(fā)物質的含量占總揮發(fā)物的97.84%。根據(jù)三種球果揮發(fā)性物質的檢測結果,通過對比分析,推測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在寄主選擇過程中,α-側柏烯可能起著引誘作用,此外,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麗江云杉大痣小蜂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性研究.pdf
- 刺桐姬小蜂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性研究.pdf
- 柏膚小蠹的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性及其防治的研究.pdf
- 啊氏嚙小蜂(Tetrastichus hagenowii)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研究.pdf
- 麗江云杉球果小卷蛾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性研究.pdf
- 喜樹小綠葉蟬生物學、生態(tài)學及防治研究.pdf
- 小峰熊蜂的生物學及傳粉生態(tài)學研究.pdf
- 淺黃恩蚜小蜂encarsiasophiagiraultdodd的生物學特性研究
- 桑天牛卵嚙小蜂(Aprostocetusprolixus)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56232.黃色潛蠅繭蜂的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研究
- 扶桑綿粉蚧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性研究.pdf
- 日本恩蚜小蜂(Encarsia japonica Viggiani)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康氏粉蚧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性研究.pdf
- 麗江球果花蠅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性研究.pdf
- 20668.刺桐姬小蜂生物生態(tài)學及其危害與控制
- 槳角蚜小蜂生物生態(tài)學特性及應用控制煙粉虱技術研究.pdf
- 48962.榕小蜂產卵行為生態(tài)學研究
- 側柏林柏小爪螨種群生態(tài)學研究.pdf
- 新菠蘿灰粉蚧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性研究.pdf
- 白蠟吉丁嚙小蜂生物學特性及寄主定位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