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旱輪作主要分布于亞洲東部、南部以及東南部溫暖氣候地區(qū),是我國穩(wěn)定的、至關重要的作物生產系統(tǒng)。水旱輪作中水熱條件的強烈轉換,必定導致土壤環(huán)境的變化,引起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變化,為探尋水旱輪作模式下水旱轉換過程對土壤生物學性質的影響,研究水旱轉換對微生物數量和土壤酶活性在土壤中的生態(tài)分布規(guī)律,選取旱作-水稻、油菜-水稻、冬水-水稻、馬鈴薯-玉米模式為研究對象,以不同類型的輪作模式為對比,分析水旱輪作條件下水旱轉換對0-10cm,10-2
2、0cm土層中微生物(細菌、放線菌、真菌)數量和2種酶(蔗糖酶、脲酶)活性。結果表明:
(1)水旱轉換過程對土壤微生物數量的影響
通過測定水旱轉換過程10個時期每克干土中土壤微生物的數量發(fā)現,隨著時間的變化,水旱輪作模式干濕交替時期微生物總數、細菌、放線菌數量在兩個土層中均表現出淹水狀態(tài)高于濕潤狀態(tài),即每次田間水分自然落干后灌水,細菌數量均有所上升,水旱轉換過程中水分的變化調控著土壤中的細菌、放線菌數量。在干濕交替時期
3、,真菌數量僅在上層土壤中表現出和細菌、放線菌相同的變化趨勢,土壤水分的變化對真菌的調控性更偏向于表層土壤。通過對比水-旱和水-水模式發(fā)現,在水旱轉換的后期,微生物數量在水-旱模式中呈下降趨勢,在水-水模式中呈上升的趨勢。水旱轉換過程中微生物總數的變化總是和細菌的變化相一致,細菌數量的變化決定著土壤微生物總數的變化。
通過分別測定水旱轉換過程中10個時期土壤上層和下層的微生物數量發(fā)現,干濕交替時期,細菌、放線菌、真菌數量在水-旱
4、模式下均表現為土壤上層高于下層,而在旱-旱模式下則表現為上層低于下層。在水旱轉換的后期,對比水-旱和水-水模式發(fā)現,水-旱模式中細菌數量表現為上層低于下層。水-旱模式中的放線菌和真菌數量均表現為上層高于下層。在水-水模式中細菌、放線菌和真菌均表現為上層低于下層。
(2)水旱轉換過程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通過測定水旱轉換過程10個時期蔗糖酶活性發(fā)現,蔗糖酶活性隨著時間的變化,在曬田期下降,干濕交替期平穩(wěn),后期上升。水-旱
5、、水-水和旱-旱模式均表現出相同的變化趨勢,可見水旱轉換過程對蔗糖酶活性的變化影響不明顯。對比水-旱、水-水和旱-旱模式發(fā)現,在后期,旱-旱模式中的蔗糖酶活性高于水-旱、水-水模式。
通過測定水旱轉換過程10個時期脲酶活性發(fā)現,脲酶活性隨著時間的變化在曬田期和干濕交替的前期,即8月15日之前上下波動明顯,8月15日之后變化趨勢則趨于平穩(wěn)。水-旱、水-水和旱-旱模式均表現出相同的變化趨勢,可見水旱轉換過程對脲酶活性的變化影響不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旱輪作條件下免耕土壤微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改變碳輸入對樟樹林土壤微生物數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響.pdf
- 微生物菌劑對水稻土土壤微生物數量及酶活性的影響.pdf
- 水旱輪作條件下秸稈還田的培肥和增產效應.pdf
- 連作、輪作馬鈴薯對根際土壤微生物數量及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pdf
- 砷對土壤微生物數量及土壤生物活性的影響研究.pdf
- 土壤類型與栽培措施對板栗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數量的影響.pdf
- 水旱輪作對設施連作番茄土壤特性的影響研究.pdf
- 水旱輪作模式效益分析與推廣研究——以大棚生姜晚稻水旱輪作模式為例.pdf
- 抗生素暴露對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響.pdf
- 水旱輪作秸稈還田條件下氮肥調控和鉀肥替代效應研究.pdf
- 鎘污染條件下農田土壤微生物活性研究.pdf
- 花棒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研究.pdf
- gfp葉綠體轉化煙草莖葉降解對土壤微生物數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 灰木蓮等五種林地土壤微生物數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分析.pdf
- 水旱輪作制度下磷肥施用對油菜生長的影響.pdf
- 大棚水旱輪作對土壤磷形態(tài)及有效性的影響.pdf
- 水旱輪作稻田土壤厭氧氨氧化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pdf
- 江蘇草莓水旱輪作新模式探究.pdf
- 水旱輪作體系中的養(yǎng)分循環(huán)特征.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