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應(yīng)用森林病理學(xué)、植物微生態(tài)學(xué)、微生物學(xué)等學(xué)科的原理和技術(shù)方法,系統(tǒng)地研究了樟子松枯梢病的微生態(tài)控制技術(shù),包括子松樹表微生態(tài)控制技術(shù)和樟子松根際微生態(tài)控制技術(shù).對樟子松樹棲真菌群落結(jié)構(gòu)、分布格局及生物多樣性進行了分析,并從中篩選出對樟子松枯梢病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 從樟子松地上部分共分離鑒定出樹棲真菌59屬(種),其中芽棲真菌15種,葉棲真菌43種,枝棲真菌、干棲真菌各19種。松枯梢病菌只在松針上分離到,分離率較低。分離鑒定的樹
2、棲真菌包括:接合菌2種,子囊菌3種,擔子菌11種,其他為半知菌。隨著林冠層的降低,芽棲真菌種類隨之減少,且分布不均勻;葉棲真菌在1~2年生針葉中冠層分布最少,上冠層和下冠層較多;枝棲真菌隨枝齡的增長略有增加;干棲真菌隨樹干高度的增加,真菌群落的種類逐漸減少。林間調(diào)查采集外生菌根菌11種,幼林中以厚環(huán)乳牛肝菌(Suillsgrevillei)、點柄乳牛肝菌(Suillusgranulatus)、彩色豆馬勃Pisolithustinctor
3、ius為優(yōu)勢種,中齡林中以紅菇類(Russulaspp.)和鉚釘菇(Gomphidiusrutilus)較多。 樟子松樹棲真菌分布格局和多樣性有較強的規(guī)律性。5種常見樹棲真菌的分布格局分成兩種類型,一類是服從負二相分布的集聚分布格局,另一類是服從泊松分布的隨機分布格局。Alternariasp.、Pestalotiopsissp.、Truncatellasp.和Coniothyriumsp.屬于集聚分布格局,而Phyllosti
4、ctasp.的分布格局更接近隨機分布格局。樹棲真菌多樣性和均勻度與病害發(fā)生的可能性呈負相關(guān),即樹棲真菌多樣性和均勻度越高,病害發(fā)生的可能性越小。芽棲真菌的種群多樣性和均勻度隨冠層的降低而降低,而受害程度不斷上升。就葉棲真菌而言,1~2年生針葉上的真菌種群多樣性指數(shù),上冠層和下冠層較高,中冠層較低,而3年以上生針葉上的葉棲真菌多樣性,下冠層高于上冠層,且均勻性降低,上冠層的葉棲真菌的受害可能性小,中冠層受害亦輕,下冠層易受害。干棲真菌種群
5、的多樣性指數(shù)與樹干高度呈負相關(guān),隨著樹干高度的不斷升高逐漸降低,其均勻度指數(shù)干基最高,其次是干上部,干中部最低。 從樟子松上分離出的樹棲真菌中,選出分布較廣、出現(xiàn)頻次較高的6種真菌,與枯梢病病原菌進行對峙培養(yǎng),采用相對抑菌效果來判別篩選出的真菌拮抗能力大小。試驗結(jié)果表明:所篩選的樹棲真菌對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在72小時內(nèi),這6種拮抗菌的對病原菌抑制率分別是:001為87.86%,Trichodermavirid
6、e2為75.71%,Trichodermaviride1為74.91%,Trichodermaharzianum為71.27%,Chaetomiumcochliodes為69.06%,Lacellinopsissp.為61.08%,而相對抑制效果分別達到36.07,73.55,4.81,2.59,6.16,3.84。 4個毒蘑菇菌株與Sphaeropsissapinea對峙培養(yǎng)試驗表明,供試4個毒蘑菇菌株對S.sapinea生長
7、都有抑制作用。抑菌效果由高到低的次序為:Clitocybedealbata>Lepiotacristata>Ramariaephemeroderma>Lepiotaclypeolaria;相對抑菌效果的次序為Lepiotaclypeolaria>Lepiotacristata>Ramariaephemeroderma>Clitocybedealbata。高效拮抗菌菌株為Lepiotaclypeolaria。 通過野外采集、室內(nèi)分
8、離培養(yǎng)和室內(nèi)人工合成獲得的10株外生菌根菌,對樟子松苗木均有一定的促生長效果。野外接種結(jié)果表明,菌液浸根接種效果好于溝施接種,但僅適于換床苗;高效菌株與其他菌株混合接種,對促進苗木生長來說,效果不如高效菌株單接種。苗木截根-菌劑浸根接種外生菌根菌130d(葦河),與對照相比,接種菌種GT005、035、009、LH004和GT001的苗木高生長,分別提高54.24%,41.53%、36.44%、35.59%和35.59%。菌株035、L
9、H004、025、010和GT001可使苗木地徑生長提高20%以上,其中菌株035提高地徑生長56.31%,菌株LH004、025提高地徑生長39.93%、29.01%。溝施接種3年生苗木100d(延壽),菌株P(guān)t、GT005使苗木高生長提高10.76%和9.96%,地徑生長提高16.43%和15.18%。菌株組合044/GT001和GT001/GT005接種的苗木(溝施接種100d),高生長僅比對照提高3.47%和2.07%,而菌株組
10、合044/025和044/009接種的苗木,高生長低于對照;混合接種苗木地徑生長比對照提高0.16%~7.98%。 菌肥及植物生長劑對樟子松苗木的高生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與對照相比,施肥后130d樟子松苗木高生長平均提高20%以上。白色微肥對樟子松苗木的地徑生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與對照相比,施白色微肥的樟子松苗木,地徑生長提高20.7%。施紅色微肥及植物生長劑對樟子松苗木的地徑生長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地徑生長分別提高13.8%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枯梢病的林分密度調(diào)控技術(shù).pdf
- 9種殺菌劑對樟子松枯梢病的室內(nèi)毒力測定
- 毒蘑菇菌株及其提取物對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的影響.pdf
- 連作煙田煙草青枯病的生態(tài)控制技術(shù)及其微生態(tài)機制.pdf
- 冷杉梢斑螟與樟子松梢斑螟防治技術(shù)研究.pdf
- 聯(lián)峰山油松枯梢病病原及化學(xué)防治研究.pdf
- 落葉松枯梢病的生物防治與分子檢測初步研究.pdf
- 油松枯梢病菌越冬及入侵途徑研究.pdf
- 北京_雪松枯梢黃葉原因分析
- 撐215;綠雜交竹梢枯病害研究
- 56079.施肥對土壤微生物生態(tài)及番茄青枯病的影響
- 無土栽培系統(tǒng)中番茄青枯病流行因素及微生態(tài)防治途徑初探.pdf
- 秦艽斑枯病研究.pdf
- 福州溫室黃瓜枯萎病微生態(tài)研究.pdf
- 防治煙草青枯病生物有機肥對煙株根際土壤微生態(tài)的影響.pdf
- 桑樹葉枯病研究.pdf
- 無致病力青枯病病菌對番茄青枯病的控病研究.pdf
- 柑橘慢衰病診斷與微生態(tài)治理.pdf
- 青枯無致病力菌株對煙草青枯病的室內(nèi)控病研究.pdf
- 黃瓜 蔓枯病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