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設計)</p><p><b> CAM數控編程技術</b></p><p> 班 級: </p><p> 姓 名: </p><p> 指導教師:
2、 </p><p> 實習單位: </p><p> 2010 年 5 月10日</p><p><b> 摘 要</b></p><p> 制造自動化技術是先進制造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技術是數控技術。數控加工工藝分析與編程則是數控加工的核心,合理
3、的工藝是保證數控加工質量。</p><p> 數控技術是綜合應用計算機、自動控制、自動檢測及精密機械等高技術的產物,隨著它們的發(fā)展而得到飛速發(fā)展。數控技術極大地推動了計算機輔助制造、柔性制造系統(tǒng)、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虛擬制造系統(tǒng)和敏捷制造的發(fā)展,將朝著高速化、高精度化、多功能化、系統(tǒng)化與高可靠性等方向發(fā)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先進技術的提高,在當今的制造業(yè)的各個企業(yè)中,不僅僅只是需要生產出質量合格的零件,而是對
4、整個生產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提高加工效率生產出既經濟又合格的零件,以謀求最大的利益。</p><p> 本論文對泵蓋進行了詳細的工藝分析包括齒輪軸圖工藝分析,確定裝夾方案.確定走刀路線.選擇刀具.工藝卡片。通過實例進一步說明數控技術的特點以及在制造業(yè)中所起的作用。</p><p> 關鍵詞: 數控技術 泵蓋 加工工藝與編程 </p><p>&
5、lt;b> 目 錄</b></p><p> 第一章 數控加工技術的概述</p><p> 1.1 數控技術簡介 ------------------------------------------- 1</p><p> 1.2 數控加工技術的特點 ------------------------------------ 1&
6、lt;/p><p> 1.3 數控技術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 ------------------------------ 1</p><p> 1.4 數控技術發(fā)展策略 -------------------------------------- 2</p><p> 1.5 小 結 ---------------------------------------
7、---------- 3</p><p> 第二章 數控仿真技術 </p><p> 2.1 計算機仿真的概念及應用 -------------------------------- 4</p><p> 2.2 數控仿真技術的現狀及趨勢 ------------------------------ 4 </p><p> 2
8、.3 數控仿真技術的加工方法 -------------------------------- 5</p><p> 第三章 數控編程技術</p><p> 3.1 數控加工工藝設計 -------------------------------------- 7</p><p> 3.2 數控加工工藝的基本特點 -------------------
9、------------ 7</p><p> 3.3 數控加工工藝的主要內容 -------------------------------- 7</p><p> 3.4 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CAD/CAM)的介紹及應用 ------------ 8</p><p> 第四章 泵蓋的數控加工工藝編制與仿真</p><p>
10、 4.1 泵蓋簡介 ---------------------------------------------- 9</p><p> 4.2 零件圖工藝分析 ---------------------------------------- 9</p><p> 4.3 零件圖工藝設計------------------------------------------10<
11、/p><p> 4.3.1 編制加工工藝-------------------------------------- 10</p><p> 4.3.2 確定裝夾方案 --------------------------------------- 10</p><p> 4.3.3 確定加工順序及走刀路線 ------------------------
12、----- 10</p><p> 4.3.4 切削用量選擇 --------------------------------------- 10</p><p> 4.3.5 擬訂數控加工工序卡片 ------------------------------- 11</p><p> 4.4 泵蓋仿真程序 ------------------------
13、------------------- 12</p><p> 4.5 小結 ------------------------------------------------- 27</p><p><b> 第五章 總結 </b></p><p> 5.1 總結 -------------------------------
14、----------------- 28</p><p> 參考文獻 -------------------------------------------------29</p><p> 致謝 -----------------------------------------------------30</p><p> 第一章 數控加工技術的概述&
15、lt;/p><p><b> 1.1數控技術簡介</b></p><p> 當今世界各國制造業(yè)廣泛采用數控技術,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對動態(tài)多變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此外世界上各工業(yè)發(fā)達國家還將數控技術及數控裝備列為國家的戰(zhàn)略物資,不僅采取重大措施來發(fā)展自己的數控技術及其產業(yè),而且在“高精尖”數控關鍵技術和裝備方面對我國實行封鎖和限制政策??傊?,大力發(fā)展以數控
16、技術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技術已成為世界各發(fā)達國家加速經濟發(fā)展、提高綜合國力和國家地位的重要途徑。</p><p> 數控技術是用數字信息對機械運動和工作過程進行控制的技術,數控裝備是以數控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對傳統(tǒng)制造產業(yè)和新興制造業(yè)的滲透形成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即所謂的數字化裝備,其技術范圍覆蓋很多領域:(1)機械制造技術;(2)信息處理、加工、傳輸技術;(3)自動控制技術;(4)伺服驅動技術;(5)傳感器技術;(6
17、)軟件技術等。</p><p> 現代數控機床是機電一體化的典型產品,是新一代生產技術、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等的技術集合?,F代數控機床的發(fā)展趨向是高速化、高精度化、高可靠性、多功能、復合化、智能化和開放式結構。主要發(fā)展動向是研制開發(fā)軟、硬件都具有開放式結構的智能化全功能通用數控裝置。</p><p> 1.2 數控加工技術的特點</p><p> 為滿足現代機械
18、加工的多樣化需求,數控加工技術的特點具有以下特點:(1)作用和地位上的戰(zhàn)略性;(2)技術上的綜合性;(3)控制上的實時性;(4)軟件上的領域性;(5)推廣應用上的適應性;(6)跟蹤上的滯后性;(7)發(fā)展上的開放性。數控技術及數控機床在當今機械制造業(yè)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顯示了其在國家基礎工業(yè)現代化中的戰(zhàn)略性作用,并已成為傳統(tǒng)機械制造工業(yè)提升改造和實現自動化、柔性化、集成化生產的重要手段和標志。數控技術及數控機床的廣泛應用,給機械制造業(yè)
19、的產業(yè)結構、產品種類和檔次以及生產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p><p> 1.3 數控技術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p><p> 數控技術的應用不但給傳統(tǒng)制造業(yè)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使制造業(yè)成為工業(yè)化的象征,而且隨著數控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應用領域的擴大,他對國計民生的一些重要行業(yè)(IT、汽車、輕工、醫(yī)療等)的發(fā)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為這些行業(yè)所需裝備的數字化已是現代發(fā)展的大趨勢。從目
20、前世界上數控技術及其裝備發(fā)展的趨勢來看,其主要研究熱點有以下幾個方面:</p><p> 1.高速、高精加工技術及裝備的新趨勢:</p><p> 效率、質量是先進制造技術的主體。高速、高精加工技術可極大地提高效率,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縮短生產周期和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為此日本先端技術研究會將其列為5大現代制造技術之一,國際生產工程學會(CIRP)將其確定為21世紀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
21、</p><p> 在轎車工業(yè)領域,年產30萬輛的生產節(jié)拍是40秒/輛,而且多品種加工是轎車裝備必須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在航空和宇航工業(yè)領域,其加工的零部件多為薄壁和薄筋,剛度很差,材料為鋁或鋁合金,只有在高切削速度和切削力很小的情況下,才能對這些筋、壁進行加工。近來采用大型整體鋁合金坯料“掏空”的方法來制造機翼、機身等大型零件來替代多個零件通過眾多的鉚釘、螺釘和其他聯結方式拼裝,使構件的強度、剛度和可靠性得到
22、提高。這些都對加工裝備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的要求。</p><p> 2.智能化、開放式、網絡化成為當代數控系統(tǒng)發(fā)展的主要趨勢 </p><p> 21世紀的數控裝備將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統(tǒng),智能化的內容包括在數控系統(tǒng)中的各個方面: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方面的智能化,如加工過程的自適應控制,工藝參數自動生成;為提高驅動性能及使用連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饋控制、電機參數的自適應運
23、算、自動識別負載自動選定模型、自整定等;簡化編程、簡化操作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自動編程、智能化的人機界面等;還有智能診斷、智能監(jiān)控方面的內容、方便系統(tǒng)的診斷及維修等。數控系統(tǒng)開放化已經成為數控系統(tǒng)的未來之路。所謂開放式數控系統(tǒng)就是數控系統(tǒng)的開發(fā)可以在統(tǒng)一的運行平臺上,面向機床廠家和最終用戶,通過改變、增加或剪裁結構對象(數控功能),形成系列化,并可方便地將用戶的特殊應用和技術訣竅集成到控制系統(tǒng)中,快速實現不同品種、不同檔次的開放式數
24、控系統(tǒng),形成具有鮮明個性的名牌產品。目前開放式數控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規(guī)范、通信規(guī)范、配置規(guī)范、運行平臺、數控系統(tǒng)功能庫以及數控系統(tǒng)功能軟件開發(fā)工具等是當前研究的核心。</p><p> 1.4 數控技術發(fā)展策略</p><p> 1.用系統(tǒng)的方法,選擇能夠主導制造裝備業(yè)發(fā)展升級的關鍵技術以及支持產業(yè)化發(fā)展的支撐技術、配套技術作為研究開發(fā)的內容,實現制造裝備業(yè)的跨躍式發(fā)展。</p>
25、;<p> 2.在競爭前數控技術方面,強調創(chuàng)新,強調研究開發(f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p><p> 3.強調市場需求為導向,即以數控終端產品為主,以整機(如量大面廣的數控車床、銑床、高速高精高性能數控機床、典型數字化機械、重點行業(yè)關鍵設備等)帶動數控產業(yè)的發(fā)展。 </p><p><b> 1.5 小 結</b>&l
26、t;/p><p> 數控技術自問世以來,就體現出了它的機加工優(yōu)勢。尤其是對單件、小批量生產,特別是復+雜型面零件的自動化加工,數控機床更是大顯身手。 數控技術的應用不但給傳統(tǒng)制造業(yè)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使制造業(yè)成為工業(yè)化的象征,而且隨著數控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應用領域的擴大,它將帶動整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p><p> 第二章 數控仿真技術</p><p>
27、 2.1計算機仿真的概念及應用</p><p> 從工程的角度來看,仿真就是通過對系統(tǒng)模型的實驗去研究一個已有的或設計中的系統(tǒng)。分析復雜的動態(tài)對象,仿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可以減少風險,縮短設計和制造的周期,并節(jié)約投資。計算機仿真就是借助計算機,利用系統(tǒng)模型對實際系統(tǒng)進行實驗研究的過程。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而迅速地發(fā)展,在仿真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p><p> 建?;顒邮峭ㄟ^對
28、實際系統(tǒng)的觀測或檢測,在忽略次要因素及不可檢測變量的基礎上,用物理或數學的方法進行描述,從而獲得實際系統(tǒng)的簡化近似模型。這里的模型同實際系統(tǒng)的功能與參數之間應具有相似性和對應性。</p><p> 仿真模型是對系統(tǒng)的數學模型(簡化模型)進行一定的算法處理,使其成為合適的形式(如將數值積分變?yōu)榈\算模型)之后,成為能被計算機接受的“可計算模型”。仿真模型對實際系統(tǒng)來講是一個二次簡化的模型。</p>
29、<p> 仿真實驗是指將系統(tǒng)的仿真模型在計算機上運行的過程。仿真是通過實驗來研究實際系統(tǒng)的一種技術,通過仿真技術可以弄清系統(tǒng)內在結構變量和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 計算機仿真技術的發(fā)展趨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應用領域的擴大和仿真計算機的智能化。計算機仿真技術不僅在傳統(tǒng)的工程技術領域(航空、航天、化工等方面)繼續(xù)發(fā)展,而且擴大到社會經濟、生物等許多非工程領域,此外,并行處理、人工智能、知識庫和專
30、家系統(tǒng)等技術的發(fā)展正影響著仿真計算機的發(fā)展。</p><p> 數控加工仿真利用計算機來模擬實際的加工過程,是驗證數控加工程序的可靠性和預測切削過程的有力工具,以減少工件的試切,提高生產效率。</p><p> 2.2 數控仿真技術的研究現狀及趨勢</p><p> 目前我國國產數控機床的市場占有率還很低(數量50%、價值量30%左右),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生產企業(yè)
31、不多;功能部件的專業(yè)化生產及社會化配套能力不高,大量功能部件依靠進口使得我國生產數控機床的成本增高,特別是數控系統(tǒng)--品種和功能少,可靠性不高,一直是我國數控機床生產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嚴重影響了我國數控機床的市場信譽。同時,我國的數控機床產業(yè)目前還缺少完善的技術培訓、服務網絡等支撐體系,市場營銷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也不高。這些都極大的影響了我國數控機床產業(yè)化的發(fā)展。</p><p> 數控機床加工零件是靠數控指令程序
32、控制完成的。為確保數控程序的正確性,防止加工過程中干涉和碰撞的發(fā)生,在實際生產中,常采用試切的方法進行檢驗。但這種方法費工費料,代價昂貴,使生產成本上升,增加了產品加工時間和生產周期。后來又采用軌跡顯示法,即以劃針或筆代替刀具,以著色板或紙代替工件來仿真刀具運動軌跡的二維圖形(也可以顯示二維半的加工軌跡),有相當大的局限性。對于工件的三維和多維加工,也有用易切削的材料代替工件(如,石蠟、木料、改性樹脂和塑料等)來檢驗加工的切削軌跡。但是
33、,試切要占用數控機床和加工現場。為此,人們一直在研究能逐步代替試切的計算機仿真方法,并在試切環(huán)境的模型化、仿真計算和圖形顯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目前正向提高模型的精確度、仿真計算實時化和改善圖形顯示的真實感等方向發(fā)展。</p><p> 從試切環(huán)境的模型特點來看,目前NC切削過程仿真分幾何仿真和力學仿真兩個方面。幾何仿真不考慮切削參數、切削力及其它物理因素的影響,只仿真刀具工件幾何體的運動,以驗證NC程序的
34、正確性。它可以減少或消除因程序錯誤而導致的機床損傷、夾具破壞或刀具折斷、零件報廢等問題;同時可以減少從產品設計到制造的時間,降低生產成本。切削過程的力學仿真屬于物理仿真范疇,它通過仿真切削過程的動態(tài)力學特性來預測刀具破損、刀具振動、控制切削參數,從而達到優(yōu)化切削過程的目的。 </p><p> 2.3 數控仿真技術的加工方法</p><p> 幾何仿真技術的發(fā)展是隨著幾何建模技術的發(fā)展
35、而發(fā)展的,包括定性圖形顯示和定量干涉驗證兩方面。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實體造型法,基于圖像空間的方法和離散矢量求交法。 </p><p><b> 1.直接實體造型法</b></p><p> 這種方法是指工件體與刀具運動所形成的包絡體進行實體布爾差運算,工件體的三維模型隨著切削過程被不斷更新。 </p><p> 2.基于圖像空間的方法&
36、lt;/p><p> 這種方法用圖像空間的消隱算法來實現實體布爾運算。</p><p><b> 3.離散矢量求交法</b></p><p> 這種方法將曲面按一定精度離散,用這些離散點來表示該曲面。以每個離散點的法線方向為該點的矢量方向,延長與工件的外表面相交。通過仿真刀具的切削過程,計算各個離散點沿法線到刀具的距離。</p>
37、<p> 第三章 數控編程技術</p><p> 數控編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分析零件圖紙,進行工藝處理,確定工藝過程;數學處理,計算刀具中心運動軌跡,獲得刀位數據;編制零件加工程序;制備控制介質;校核程序及首件試切。</p><p> 數控編程是目前CAD/CAPP/CAM系統(tǒng)中最能明顯發(fā)揮效益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其在實現設計加工自動化、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質量、縮短產品研制周期等方
38、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諸如航空工業(yè)、汽車工業(yè)等領域有著大量的應用。由于生產實際的強烈需求,國內外都對數控編程技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成果。</p><p> 3.1 數控加工工藝</p><p> 無論是手工編程還是自動編程,在編程前都要對所加工的零件進行工藝分析,擬訂工藝方案,選擇合適的刀具,確定切削用量。在編程中,對一些工藝問題(如對刀點,加工路線等)也需要做一些處理。因此
39、,數控編程的工藝處理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p><p> 3.2 數控加工工藝的基本特點</p><p> 在普通機床上加工零件時,是用工藝規(guī)程或工藝卡片來規(guī)定每道工序的操作程序,操作者按工藝卡上規(guī)定的“程序”加工零件。而在數控機床上加工零件時,要把被加工的全部工藝過程、工藝參數和位移數據編制成程序,并以數字信息的形式記錄在控制介質(如穿孔紙 帶,磁盤等)上,用它控制機床加工。由此
40、可見,數控機床加工工藝與普通機床加工工藝在原則上基本相同,但數控加工的整個過程是自動進行的,因而又有其特點。 </p><p> 1.工序的內容復雜。這是由于數控機床比普通機床價格貴,若只加工簡單工序在經濟上不合算,所以在數控機床上通常安排較復雜的工序,甚至在普通機床上難以完成的工序。 </p><p> 2.工步的安排更為詳盡。這是因為在普通機床的加工工藝中不必考慮的問題,
41、如工序內工步的安排、對刀點、換刀點及加工路線的確定等問題,在編制數控機床加工工藝時卻不能忽略。 </p><p> 3.3 數控加工工藝的主要內容</p><p> 1.擇適合在數控上加工的零件,確定工序內容。</p><p> 2.分析加工零件的圖紙,明確加工內容及技術要求,確定加工方案,制定數控加工路線,如工序的劃分、加工順序的安排、非數控加工工序的銜
42、接等。設計數控加工工序,如工序的劃分、刀具的選擇、夾具的定位與安裝、切削用量。</p><p> 3.調整數控加工工序的程序。如對刀點、換刀點的選擇、刀具的補償。</p><p> 4.分配數控加工中的誤差。</p><p> 5.處理數控機床上部分工藝指令。</p><p> 3.4 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CAD/CAM)的介紹及應
43、用</p><p> 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簡稱CAD/CAM,該技術是以計算機數控技術、計算機圖形技術、計算機數據分析技術及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是計算機在工程應用中最有影響的技術之一,推動了幾乎一切領域的設計革命,在機械行業(yè)的應用中尤以模具制造業(yè)的應用成果最為突出。CAD/CAM技術的引入,不僅提高了產品質量,縮短了新產品的開發(fā)周期,也為工廠實現由產品設計、生產到管理的一體化,無圖紙化奠
44、定了基礎。</p><p> CAD/CAM的最終結果常常是以穿孔帶等形式輸出零件的加工程序,在當前使用的CAD/CAM系統(tǒng)中,輸出的零件程序可以直接送入CNC機床的控制計算機中。</p><p> CAD/CAM系統(tǒng)用于設計和制造全過程。它們包括制定產品規(guī)格、方案設計、最后設計、繪圖、制造和檢驗。在該過程的每一階段,數據都可以進行增加、修改、調用,并分布于計算機和終端的網絡中。這就減
45、少了單獨數據庫提供的人為誤差,大大縮短了從產品基本設想的形成到最后實際產品的制造所需的時間。</p><p> AutoCAD技術一直處于不斷發(fā)展與探索之中。應用AutoCAD技術起到了提高企業(yè)設計效率、優(yōu)化設計方案、減輕技術人員的勞動強度,縮短設計周期,加強設計標準化等作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AutoCAD是一種巨大的生產力,特別是它的開放性結構優(yōu)越性,使AutoCAD技術必將廣泛地應用于機械、電子、航天、化
46、工、建筑、測量與勘察等行業(yè),使設計與生產向數字化和無紙化方向發(fā)展。</p><p> 第四章 數控加工工藝編制與仿真</p><p><b> 4.1 泵蓋簡介</b></p><p> 齒輪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齒輪軸。齒輪泵的最基本形式就是兩個尺寸相同的齒輪在一個緊密配合的殼體內相互嚙合旋轉,齒輪泵工作時,液體沿吸油管進入到吸入空間,
47、沿上下殼壁被兩個齒輪分別擠壓到排出空間匯合(齒與齒嚙合前),然后進入壓油管排出。因此,齒輪軸的制造精度就決定了齒輪泵的工作效率。 </p><p> 泵的主要特點是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輕、造價低。齒輪泵適合于輸送黏稠液體,因為泵體絕不可能無間隙配合,而外嚙合齒輪泵高壓腔的壓力油向低壓腔泄露泵的端面泄露有三種途徑:(1)通過齒輪嚙合處的間隙;(2)泵體內表面與齒頂圓間的徑向間隙;(3)通過齒輪兩端面與兩端蓋間的
48、端面軸向間隙。其中端面軸向間隙的泄露量最大,所以應提高加工精度來減小端面軸向間隙來提高效率。</p><p> 4.2 零件圖工藝分析</p><p> 本設計課題為:泵蓋的加工工藝編制與加工仿真。 </p><p> 分析零件的形狀、結構及尺寸特點,檢查零件的加工要求,泵蓋零件圖如4-1所示</p><p><b> 。&
49、lt;/b></p><p><b> 圖4-1泵蓋零件圖</b></p><p> 4.3 零件圖工藝設計</p><p> 4.3.1 編制加工工藝:</p><p> 1.毛坯的選擇:毛坯為鑄造件。</p><p> 2.銑外形;Ф12銑刀銑Ф28圓臺至尺寸</p>
50、;<p> 3.銑28.6-34圓錐臺至尺寸。</p><p><b> 4.銑底臺至尺寸</b></p><p> 5.用Ф14鉆頭鉆Ф15孔</p><p> 6.用Ф12銑刀銑Ф19孔至Ф18.5</p><p> 7.用Ф12銑刀銑Ф15孔至Ф14.5</p><p&g
51、t; 8.精鏜Ф19和Ф15孔至尺寸</p><p> 9.用Ф6鉆頭鉆Ф7通孔</p><p> 10.用Ф5銑刀銑Ф7孔至Ф6.5</p><p> 11. 用Ф5銑刀銑Ф12孔至Ф11.5</p><p> 12. 精鏜Ф7和Ф12孔至尺寸</p><p> 13.去毛刺、清洗、檢驗、入庫。</
52、p><p> 4.3.2 確定裝夾方案:</p><p> 由于本零件為批量活,為了提升加工效率,保證加工質量,所以有固定工裝。</p><p> 4.3.3 確定加工順序及進給路線: </p><p> 按照先粗后精、先近后遠的原則確定加工順序,盡量減少用刀數量。</p><p> 1、先用Ф50的面銑刀&
53、lt;/p><p> 4.3.4 切削用量選擇</p><p> 一般銑削的精加工余量為0.2-0.5mm,</p><p> 1.背吃刀量的選擇 銑削時固定循環(huán)每次1mm.鉆孔時每5mm一抬刀。 </p><p> 2.主軸轉速的選擇 銑削時S=800mm/min,鉆孔時S=500mm/min.</p><p>
54、 3.進給速度的選擇 銑削時F=500mm/min,鉆孔時F=80mm/min。 </p><p> 綜合前面分析的各項內容,并將其填入下表所示的數控加工工藝卡片。此表是編制加工程序的主要依據和操作人員配合數控程序進行數控加工的指導性文件。主要內容包括:工步順序、工步內容、各工步所用的刀具及切削用量等。</p><p> 4.3.5擬訂數控銑削加工工序卡片</p>&
55、lt;p> 為更好地指導編程和加工操作,把該零件的加工順序、所用刀具和切削用量等參數編入表1所示的泵蓋零件數控加工工序卡片中。</p><p> 泵蓋零件數控加工工序卡片</p><p> 表1 泵蓋零件數控加工工序卡片</p><p> 4.4泵蓋仿真程序 </p><p> 采用加工中心加工,部分程序如下:</p&
56、gt;<p> (程式名= 123 )</p><p> (刀具名稱= 5. FLAT ENDMILL 刀具號碼=1 刀徑補正=1 刀長補正=1 刀具直徑=5. 刀角半徑=0. )</p><p> (加工余量: XY方向=.5 Z方向=0. )</p><p> (工件坐標= G54 )</p><p>
57、 粗加工路線如圖4-2所示</p><p> 圖4-2 泵蓋的粗加工軌跡圖</p><p> 粗加工仿真如圖4-3所示</p><p> 圖4-3 泵蓋的粗加工仿真圖</p><p> N100 G0 G17 G40 G49 G80 G90</p><p> N102 G91G28 Z0.</p>
58、<p> N104 S4000 M3</p><p> N106 G0 G90 G54 X31. Y27.061</p><p><b> N108 Z5.3</b></p><p><b> N110 Z3.3</b></p><p> N112 G1 Z.3 F1000.
59、</p><p> N114 Y-27.061 F300.</p><p> N116 G0 Z1.3</p><p><b> N118 Z3.3</b></p><p><b> N120 Z5.3</b></p><p> N122 X26.867 Y-33.
60、925</p><p><b> N124 Z3.3</b></p><p> N126 G1 Z.3 F1000.</p><p> N128 Y33.925 F300.</p><p> N130 G0 Z1.3</p><p><b> N132 Z3.3</b&g
61、t;</p><p><b> N134 Z5.3</b></p><p> N136 X22.733 Y38.375</p><p><b> N138 Z3.3</b></p><p> N140 G1 Z.3 F1000.</p><p> N142 Y-38
62、.375 F300.</p><p> N144 G0 Z1.3</p><p><b> N146 Z3.3</b></p><p><b> N148 Z5.3</b></p><p> N150 X18.6 Y-41.546</p><p><b>
63、 N152 Z3.3</b></p><p> N154 G1 Z.3 F1000.</p><p> N156 Y41.546 F300.</p><p> N158 G0 Z1.3</p><p><b> N160 Z3.3</b></p><p><b>
64、N162 Z5.3</b></p><p> N164 X14.467 Y43.864</p><p><b> N166 Z3.3</b></p><p> N168 G1 Z.3 F1000.</p><p> N170 Y22.412 F300.</p><p> N1
65、72 Y22.348 Z.354</p><p> N174 Y22.215 Z.403</p><p> N176 Y22.1 Z.44</p><p> N178 Y22.043 Z.462</p><p> N180 Y21.668 Z.5</p><p> N182 Y4.532</p>
66、<p> N184 Y4.157 Z.462</p><p> N186 Y4.1 Z.44</p><p> N188 Y3.992 Z.406</p><p> N190 Y3.852 Z.354</p><p> N192 Y3.788 Z.3</p><p> N194 Y-43.863
67、</p><p> N196 G0 Z1.3</p><p><b> N198 Z3.3</b></p><p><b> N200 Z5.3</b></p><p> N202 X10.333 Y-45.482</p><p><b> N204 Z3
68、.3</b></p><p> N206 G1 Z.3 F1000.</p><p> N208 Y-.652 F300.</p><p> N210 Y-.61 Z.354</p><p> N212 Y-.496 Z.417</p><p> N214 Y-.409 Z.462</p&g
69、t;<p> N216 Y-.163 Z.5</p><p> N218 Y26.363</p><p> N220 Y26.609 Z.462</p><p> N222 Y26.696 Z.417</p><p> N224 Y26.81 Z.354</p><p> N226 Y26.8
70、52 Z.3</p><p> N228 Y45.482</p><p> N230 G0 Z1.3</p><p><b> N232 Z3.3</b></p><p><b> N234 Z5.3</b></p><p> N236 X6.2 Y46.521&l
71、t;/p><p><b> N238 Z3.3</b></p><p> N240 G1 Z.3 F1000.</p><p> N242 Y29.143 F300.</p><p> N244 Y29.105 Z.354</p><p> N246 Y28.932 Z.462</p&
72、gt;<p> N248 Y28.728 Z.5</p><p> N250 Y18.902</p><p> N252 Y18.613 Z.462</p><p> N254 Y18.371 Z.354</p><p> N256 Y18.318 Z.3</p><p> N258 Y7.8
73、82</p><p> N260 Y7.829 Z.354</p><p> N262 Y7.587 Z.462</p><p> N264 Y7.303 Z.5</p><p> N266 Y-2.528</p><p> N268 Y-2.732 Z.462</p><p> N
74、270 Y-2.905 Z.354</p><p> N272 Y-2.943 Z.3</p><p> N274 Y-46.521</p><p> N276 G0 Z1.3</p><p><b> N278 Z3.3</b></p><p><b> N280 Z5.3&
75、lt;/b></p><p> N282 X2.067 Y-47.033</p><p><b> N284 Z3.3</b></p><p> N286 G1 Z.3 F1000.</p><p> N288 Y-3.98 F300.</p><p> N290 Y-3.944
76、Z.354</p><p> N292 Y-3.781 Z.462</p><p> N294 Y-3.589 Z.5</p><p> N296 Y4.867</p><p> N298 Y5.064 Z.462</p><p> N300 Y5.231 Z.354</p><p>
77、 N302 Y5.268 Z.3</p><p> N304 Y5.894</p><p> N306 G0 Z1.3</p><p><b> N308 Z3.3</b></p><p><b> N310 Z5.3</b></p><p> N312 Y20.
78、306</p><p><b> N314 Z3.3</b></p><p> N316 G1 Z.3 F1000.</p><p> N318 Y20.932 F300.</p><p> N320 Y20.969 Z.354</p><p> N322 Y21.136 Z.462&l
79、t;/p><p> N324 Y21.333 Z.5</p><p> N326 Y29.789</p><p> N328 Y29.981 Z.462</p><p> N330 Y30.144 Z.354</p><p> N332 Y30.18 Z.3</p><p> N334
80、Y47.033</p><p> N336 G0 Z1.3</p><p><b> N338 Z3.3</b></p><p><b> N340 Z5.3</b></p><p> N342 X-2.067</p><p><b> N344 Z3.3
81、</b></p><p> N346 G1 Z.3 F1000.</p><p> N348 Y30.18 F300.</p><p> N350 Y30.144 Z.354</p><p> N352 Y29.981 Z.462</p><p> N354 Y29.789 Z.5</p&g
82、t;<p> N356 Y21.333</p><p> N358 Y21.136 Z.462</p><p> N360 Y20.969 Z.354</p><p> N362 Y20.932 Z.3</p><p> N364 Y20.306</p><p> N366 G0 Z1.3&l
83、t;/p><p><b> N368 Z3.3</b></p><p><b> N370 Z5.3</b></p><p> N372 Y5.894</p><p><b> N374 Z3.3</b></p><p> N376 G1 Z.3
84、F1000.</p><p> N378 Y5.268 F300.</p><p> 粗加工 +等高線粗加工如圖4-4所示</p><p> 圖4-4 泵蓋的粗加工+等高線粗加工路線</p><p> 仿真實體如圖4-5所示</p><p> 圖4-5 泵蓋的仿真實體圖</p><p>
85、; N380 Y5.231 Z.354</p><p> N382 Y5.064 Z.462</p><p> N384 Y4.867 Z.5</p><p> N386 Y-3.589</p><p> N388 Y-3.781 Z.462</p><p> N390 Y-3.944 Z.354</
86、p><p> N392 Y-3.98 Z.3</p><p> N394 Y-47.033</p><p> N396 G0 Z1.3</p><p><b> N398 Z3.3</b></p><p><b> N400 Z5.3</b></p>&l
87、t;p> N402 X-6.2 Y-46.521</p><p><b> N404 Z3.3</b></p><p> N406 G1 Z.3 F1000.</p><p> N408 Y-2.943 F300.</p><p> N410 Y-2.905 Z.354</p><p&
88、gt; N412 Y-2.732 Z.462</p><p> N414 Y-2.528 Z.5</p><p> N416 Y7.303</p><p> N418 Y7.587 Z.462</p><p> N420 Y7.829 Z.354</p><p> N422 Y7.882 Z.3</p
89、><p> N424 Y18.318</p><p> N426 Y18.371 Z.354</p><p> N428 Y18.613 Z.462</p><p> N430 Y18.902 Z.5</p><p> N432 Y28.728</p><p> N434 Y28.932
90、 Z.462</p><p> N436 Y29.105 Z.354</p><p> N438 Y29.143 Z.3</p><p> N440 Y46.521</p><p> N442 G0 Z1.3</p><p><b> N444 Z3.3</b></p>&
91、lt;p><b> N446 Z5.3</b></p><p> N448 X-10.333 Y45.482</p><p> 精加工刀路如圖4-6所示</p><p><b> 刀路</b></p><p> 圖4-6 泵蓋的精加工路線圖</p><p>
92、 精加工實體仿真如圖4-7所示</p><p> 圖4-7 泵蓋的精加工實體仿真圖</p><p><b> N450 Z3.3</b></p><p> N452 G1 Z.3 F1000.</p><p> N454 Y26.852 F300. </p><p> N456 Y26.
93、81 Z.354</p><p> N458 Y26.696 Z.417</p><p> N460 Y26.609 Z.462</p><p> N462 Y26.363 Z.5</p><p> N464 Y-.163</p><p> N466 Y-.409 Z.462</p><p
94、> N468 Y-.496 Z.417</p><p> N470 Y-.61 Z.354</p><p> N472 Y-.652 Z.3</p><p> N474 Y-45.481</p><p> N476 G0 Z1.3</p><p><b> N478 Z3.3</b&g
95、t;</p><p><b> N480 Z5.3</b></p><p> N482 X-14.467 Y-43.864</p><p><b> N484 Z3.3</b></p><p> N486 G1 Z.3 F1000.</p><p> N488 Y3
96、.788 F300.</p><p> N490 Y3.852 Z.354</p><p> N492 Y3.992 Z.406</p><p> N494 Y4.1 Z.44</p><p> N496 Y4.157 Z.462</p><p> N498 Y4.532 Z.5</p><
97、;p> N500 Y21.668</p><p> N502 Y22.043 Z.462</p><p> N504 Y22.1 Z.44</p><p> N506 Y22.215 Z.403</p><p> N508 Y22.348 Z.354</p><p> N510 Y22.412 Z.3
98、</p><p> N512 Y43.864</p><p> N514 G0 Z1.3</p><p><b> N516 Z3.3</b></p><p><b> N518 Z5.3</b></p><p> N520 X-18.6 Y41.546</p
99、><p><b> N522 Z3.3</b></p><p> N524 G1 Z.3 F1000.</p><p> N526 Y-41.546 F300.</p><p> N528 G0 Z1.3</p><p><b> N530 Z3.3</b></p
100、><p> N982 X-7.355 Y-1.468</p><p> N984 X-7.613 Y-1.335</p><p> N986 X-8.566 Y-.789</p><p><b> 轉90度再精加工</b></p><p> 圖4-8 轉90度再精加工圖</p>
101、<p> N988 X-9.087 Y-.46</p><p> N990 X-9.444 Y-.21</p><p> N992 X-9.551 Y-.131</p><p> N994 X-9.607 Y-.086</p><p> N996 X-10.21 Y.374</p><p> N
102、998 X-10.445 Y.564</p><p> N1000 X-10.576 Y.676</p><p> N1002 X-10.682 Y.773</p><p> 實體仿真試圖如圖4-9所示</p><p> 圖4-9 實體仿真圖</p><p> N1004 X-11.252 Y1.278<
103、;/p><p> N1006 X-11.447 Y1.469</p><p> N1008 Z-6.129</p><p> N1010 X-11.502 Y1.522</p><p> N1012 X-11.934 Y1.973</p><p> N1014 X-12.176 Y2.242</p>
104、<p> N1016 X-12.663 Y2.803</p><p> N1018 X-12.761 Y2.926</p><p> N1020 X-12.968 Y3.198</p><p> N1022 X-13.013 Y3.262</p><p> N1024 X-13.31 Y3.659</p>
105、<p> N1026 X-13.496 Y3.926</p><p> N1028 X-13.668 Y4.191</p><p> N1030 X-13.969 Y4.665</p><p> N1032 X-14.074 Y4.843</p><p> N1034 X-14.138 Y4.959</p>
106、<p> N1036 X-14.387 Y5.391</p><p> N1038 X-14.743 Y6.103</p><p> N1040 X-14.87 Y6.39</p><p> N1042 X-15.117 Y6.957</p><p> N1044 X-15.202 Y7.167</p>&l
107、t;p> N1046 X-15.468 Y7.895</p><p> N1048 X-15.594 Y8.286</p><p> N1050 X-15.685 Y8.603</p><p> N1052 X-15.759 Y8.883</p><p> N1054 X-15.939 Y9.599</p>&l
108、t;p> N1056 X-16.016 Y9.948</p><p> N1058 X-16.073 Y10.271</p><p> N1060 X-16.172 Y10.922</p><p> N1062 X-16.22 Y11.332</p><p> N1064 X-16.252 Y11.646</p>
109、<p> N1066 X-16.27 Y11.866</p><p> N1068 X-16.308 Y12.473</p><p> N1070 X-16.32 Y13.057</p><p> N1072 X-16.308 Y13.641</p><p> N1074 X-16.252 Y14.564</p&g
110、t;<p> N1076 X-16.234 Y14.783</p><p> N1078 X-16.186 Y15.193</p><p> N1080 X-16.087 Y15.844</p><p> N1082 X-16.029 Y16.167</p><p> N1084 X-15.879 Y16.85<
111、/p><p> N1086 X-15.711 Y17.515</p><p> N1088 X-15.621 Y17.832</p><p> N1090 X-15.488 Y18.242</p><p> N1092 X-15.231 Y18.946</p><p> N1094 X-15.126 Y19.21
112、5</p><p> N1096 X-15.029 Y19.455</p><p> N1098 X-14.796 Y19.986</p><p> N1100 X-14.426 Y20.733</p><p> N1102 X-14.008 Y21.458</p><p> N1104 X-13.848 Y
113、21.731</p><p> N1106 X-13.547 Y22.205</p><p> N1108 X-13.361 Y22.472</p><p> N1110 X-12.811 Y23.205</p><p> N1112 X-12.714 Y23.328</p><p> N1114 X-12.
114、529 Y23.551</p><p> N1116 X-11.995 Y24.166</p><p> N1118 X-11.563 Y24.617</p><p> N1470 X-19.614 Z-30.371</p><p> N1472 X-19.659 Z-30.987</p><p> N147
115、4 X-20.565 Y-38.894</p><p> N1476 X-20.52 Z-30.371</p><p> N1478 X-20.374 Z-29.726</p><p> N1480 X-20.122 Z-29.074</p><p> N1482 X-19.759 Z-28.423</p><p&
116、gt; N1484 X-19.281 Z-27.785</p><p> N1486 X-18.691 Z-27.17</p><p> N1488 X-18.492 Z-27.003</p><p> N1490 X-17.947 Z-26.588</p><p> N1492 X-17.075 Z-26.05</p>
117、<p> N1494 X-16.049 Z-25.553</p><p> N1496 X-15.736 Z-25.417</p><p> N1498 X-14.137 Z-24.894</p><p> N1500 X-13.757 Z-24.804</p><p> N1502 X-12.267 Z-24.491
118、</p><p> N1504 X-11.586 Z-24.395</p><p> N1506 X-10.085 Z-24.212</p><p> N1508 X-9.515 Z-24.172</p><p> N1510 X-7.418 Z-24.051</p><p> N1512 X-5.591 Z
119、-24.024</p><p> N1514 X-4.611 Z-24.013</p><p> N1516 X-3.831 Z-24.001</p><p> N1518 X-3.168 Z-24.</p><p> N1520 X3.172</p><p> N1522 X3.981 Z-24.003&l
120、t;/p><p> N1524 X4.486 Z-24.008</p><p> N1526 X4.693 Z-24.014</p><p> N1528 X5.591 Z-24.024</p><p> N1530 X7.418 Z-24.051</p><p> N1532 X9.515 Z-24.172&l
121、t;/p><p> N1534 X10.085 Z-24.212</p><p> N1536 X11.586 Z-24.395</p><p> N1538 X12.267 Z-24.491</p><p><b> M30</b></p><p> 最終精加工刀路如圖4-10所示<
122、/p><p> 圖4-10 最終精加工路線圖</p><p> NC 自動導出G代碼如圖4-11所示</p><p> 圖4-11 G代碼圖</p><p> 圖4-12 最終零件圖</p><p><b> 4.5小結</b></p><p> 數控編程是數控
123、加工的重要步驟,本章在以前所設計的的零件工藝規(guī)程基礎上,對其進行相應的刀具參數設置、切削參數設置、機床后置處理、在相關軟件上生成加工軌跡。</p><p><b> 第五章 總結</b></p><p> 本課題作者首先運用繪圖軟件繪制出需要的零件圖,然后自動生成程序。</p><p> 通過畢業(yè)論文(設計)鞏固和擴展了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專
124、業(yè)知識;培養(yǎng)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正確的工程設計和技術研究思想、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進一步訓練和提高資料利用、理論計算、數據處理、資料的閱讀、計算機使用、文字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通過畢業(yè)論文,綜合性地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一個問題,在作畢業(yè)論文的過程中,所學知識得到疏理和運用,它既是一次檢閱,又是一次鍛煉。通過畢業(yè)設計,使我的實踐動手、動筆能力得到鍛煉,增強了即將跨入社會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控編程技術畢業(yè)論文
- 數控編程技術畢業(yè)論文(doc)
- 數控畢業(yè)論文--基于master cam的自動編程與加工
- 極坐標數控編程技術研究與CAM系統(tǒng)的實現.pdf
- 電大《數控編程技術》題庫
- 數控編程技術畢業(yè)論文-ug軟件在mp3設計中的應用
- 數控畢業(yè)論文--基于master cam的自動編程與加工 (2)
- 數控編程技術畢業(yè)論文-ug軟件在mp3設計中的應用
- 數控編程技術作業(yè)答1
- 數控編程畢業(yè)論文3
- 數控機床與數控編程技術試卷
- 數控編程技術的現狀與發(fā)展
- 數控技術課程設計--數控編程技術
- 電大數控編程技術考核答案
- 高速加工數控編程技術的研究
- 數控技術畢業(yè)論文--數控車削加工工藝及編程
- 數控加工與編程畢業(yè)論文
- 數控加工編程技術復習題剖析
- 課題名稱數控車削加工編程技術
- 雙刀車削數控編程技術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