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工程課程設計--某三層辦公樓中央空調系統(tǒng)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空調工程課程設計說明書</p><p><b>  目 錄 </b></p><p>  1 概況 ………………………………………………………………………… 1</p><p>  1.1 工程概述 ……………………………………………………………… 1</p><p>  1.2 設計

2、原始資料 ………………………………………………………… 1</p><p>  2 空調負荷計算 ……………………………………………………………… 1</p><p>  2.1 冷負荷計算 …………………………………………………………… 2</p><p>  2.2 主要計算公式 ………………………………………………………… 2</p

3、><p>  2.3 建筑物墻體的圍護結構最小傳熱阻計算 …………………………… 2</p><p>  2.4 建筑物窗體及遮陽設施 ……………………………………………… 3</p><p>  2.5 采暖設計中的參數(shù) …………………………………………………… 4</p><p>  2.6 冷負荷系數(shù)法計算 ……………

4、……………………………………… 5</p><p>  2.7 負荷計算數(shù)據匯 ……………………………………………………… 10</p><p>  3 辦公樓空調方式的比較和選擇 …………………………………………… 10</p><p>  3.1 空調風系統(tǒng)的選擇及方案比較 ……………………………………… 10</p><p&g

5、t;  4 調通風設計 ………………………………………………………………… 10</p><p>  4.1 空調冷、熱負荷 ……………………………………………………… 10</p><p>  4.2 空調風系統(tǒng) …………………………………………………………… 11</p><p>  4.3 空調水系統(tǒng) ………………………………………………………

6、…… 23</p><p>  5 冷、熱源 …………………………………………………………………… 27</p><p><b>  1 概 況</b></p><p><b>  1.1 工程概述</b></p><p>  本工程為某三層辦公樓中央空調系統(tǒng)設計,該大廈位于上海市,總建筑面

7、積2498㎡,空調面積為1512.38㎡。一到兩層為辦公樓層,第三層為宿舍樓層。建筑高度為10.5米。該綜合辦公樓設舒適性集中空調系統(tǒng)即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tǒng)。目標是各項參數(shù)達到設計招標,負荷設計及施工規(guī)范,使業(yè)主滿意。</p><p>  1.2 設計原始資料</p><p>  1.2.1 地理位置</p><p>  上海緯度:北緯, 經度:東經,海拔高度

8、:。</p><p>  1.2.2 氣象資料</p><p><b>  大氣壓:冬季:;</b></p><p><b>  夏季:。</b></p><p><b>  室外參數(shù):</b></p><p>  夏季:室外空調設計的計算干球溫度為34

9、;</p><p>  室外空調設計的計算濕球溫度為28.4;</p><p>  冬季:室外空調設計的計算干球溫度為-5;</p><p>  室外空調設計的計算相對濕度75%。</p><p><b>  室內參數(shù):</b></p><p>  1層: 夏季溫度26 相對濕度

10、小于60%</p><p>  冬季溫度18 相對濕度大于35% 新風量 </p><p>  2~9層: 夏季溫度25 相對濕度小于60%</p><p>  冬季溫度21 相對濕度大于35% 新風量</p><p>  設計時室內溫濕度參數(shù)本著節(jié)能原則,根據建筑空間用途按暖通設計規(guī)范和設

11、計手冊選用。</p><p><b>  2 空調負荷計算</b></p><p><b>  2.1 冷負荷計算</b></p><p>  空調冷負荷計算采用冷負荷系數(shù)法,適用于計算民用和公用建筑物及類似的工業(yè)建筑物空調工程設計冷負荷。</p><p>  (1) 通過維護結構傳入室內的熱量;&

12、lt;/p><p>  (2) 透過外窗、天窗進入室內的太陽輻射熱量;</p><p>  (3) 人體散熱量;</p><p>  (4) 照明、設備等室內熱源的散熱量;</p><p>  (5) 新風帶入室內的熱量。</p><p>  2.2 主要計算公式:</p><p>  冷負荷系數(shù)法

13、,當計算某建筑物空調冷負荷時,則可按照條件查出相應的冷負荷溫度與冷負荷系數(shù),用穩(wěn)定傳熱公式形式即可算出經圍護結構傳入熱量所形成的冷負荷和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p><p><b> ?。?)人體冷負荷:</b></p><p>  由顯熱散熱造成的冷負荷 = 群集系數(shù) × 計算時刻空調房間的總人數(shù)× 一名成年男子小時的顯熱散熱量 ×

14、人體顯熱散熱量的冷負荷系數(shù)</p><p>  由潛熱散熱造成的冷負荷 = 群集系數(shù) × 計算時刻空調房間的總人數(shù)× 一名成年男子小時的潛熱散熱量 × 人體潛熱散熱量的冷負荷系數(shù)</p><p><b> ?。?)人體濕負荷:</b></p><p>  濕負荷 = 0.001 × 群集系數(shù) ×

15、 空調房間人數(shù) × 一名成年男子小時散濕量</p><p><b> ?。?)燈光冷負荷:</b></p><p>  A、白熾燈和鎮(zhèn)流器在空調房間外的熒光燈的冷負荷 ;</p><p>  B、鎮(zhèn)流器裝在空調房間內的熒光燈的冷負荷 ;</p><p>  C、暗裝在吊頂玻璃罩內的熒光燈的冷負荷 ;</p

16、><p><b>  (2.1)</b></p><p> ?。?設備的總安裝功率 ;</p><p><b>  - 電動機的效率;</b></p><p> ?。瑫r使用系數(shù),一般可取0.5~1;</p><p> ?。孟禂?shù),一般可取0.7~0.9;</p>

17、<p> ?。r平均實耗功率于設計最大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5左右;</p><p><b> ?。L保溫系數(shù);</b></p><p><b> ?。?輸入功率系數(shù);</b></p><p> ?。瓡r間設備、器具散熱的冷負荷系數(shù)。</p><p>  2.3 建筑物墻體的圍護結構最

18、小傳熱阻計算 </p><p>  圍護結構的最小傳熱阻,應按下式確定:</p><p><b>  (2.2)</b></p><p>  對于外墻、屋頂、地面及室外相通的樓板等 ;</p><p>  計算最小傳熱阻時,冬季室內計算溫度取較大值,假設本建筑等級為一級,則:冬季室內計算溫度與圍護結構內表面溫度的允許溫差

19、 :</p><p>  對于外墻取 對于屋頂取 ;</p><p>  圍護結構內表面換熱系數(shù);</p><p>  對于外墻取 對于屋頂取。</p><p>  建筑物墻體傳熱系數(shù)的選擇:</p><p><b>  (1) 對于外墻:</b></p><p>

20、  選擇墻體料為的建筑材:外粉刷、混凝土、砂漿加氣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內粉刷; </p><p><b>  墻體總厚度為;</b></p><p><b>  墻體傳熱系數(shù)為。</b></p><p><b>  (2) 對于內墻:</b></p><p>

21、;  選擇墻體的建筑材料為:水泥砂漿,加氣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鋼筋混凝土 </p><p><b>  墻體總厚度為;</b></p><p><b>  墻體傳熱系數(shù)為。</b></p><p><b>  (3) 對于屋頂:</b></p><p

22、>  選擇建筑材料為:鋼筋混凝土、水泥砂漿、隔汽層、水泥膨脹珍珠巖、內粉刷</p><p><b>  屋頂結構總厚度為;</b></p><p><b>  墻體傳熱系數(shù)為。</b></p><p><b>  (4) 對于樓板:</b></p><p>  選擇墻體的

23、建筑材料為:石灰、石膏、砂、砂漿,加氣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卷材防水層,鋼筋混凝;</p><p><b>  屋頂結構總厚度為;</b></p><p><b>  墻體傳熱系數(shù)為。</b></p><p>  2.4 建筑物窗體及遮陽設施</p><p><b>  (1) 窗戶的構造&

24、lt;/b></p><p>  普通玻璃雙層鋼框外窗,。</p><p><b>  (2) 內遮陽類型</b></p><p>  選用密織布作為內遮陽設施,非沿窗面送風。取。無外遮陽設施。</p><p>  2.5 采暖設計中的參數(shù)</p><p>  2.5.1 外墻計算<

25、/p><p><b>  (1) 修正系數(shù)</b></p><p><b>  溫差修正: ;</b></p><p>  朝向修正:東:,南:,西:,北: 。</p><p><b>  (2) 基本參數(shù)</b></p><p><b>  傳熱

26、系數(shù)。</b></p><p>  2.5.2 內墻計算</p><p>  采用鄰室溫差修正法計算</p><p><b>  內墻傳熱系數(shù)為:</b></p><p>  2.5.3 外窗計算</p><p><b>  (1) 基本參數(shù)</b></p&

27、gt;<p>  冬季室外平均風速為,則圍護結構外表面的換熱系數(shù)為</p><p>  玻璃的導熱系數(shù)為 =,厚度為 </p><p>  窗戶的構造修正系數(shù)為 ;內遮陽系數(shù)為; </p><p><b>  (2) 修正系數(shù)</b></p><p><b>  ? 溫差修正: </b&g

28、t;</p><p>  ? 朝向修正:東:,南:,西:,北:</p><p>  ? 冷風滲透:滲風系數(shù) ,滲風指數(shù) </p><p>  風壓系數(shù) ,熱壓系數(shù) </p><p><b>  (3) 屋面計算</b></p><p>  屋頂樓板的熱阻為,溫差修正系數(shù)為 </p>

29、<p>  2.6 冷負荷系數(shù)法計算</p><p>  對外墻、外窗、屋面、天窗得熱引起的冷負荷逐時進行計算,而對內墻、內門窗、樓板、地面得熱引起的冷負荷及人體散熱和設備散熱引起的冷負荷均按穩(wěn)定傳熱計算。最后把各項冷負荷計算結果逐時累加,再加上新風負荷,求出冷負荷最大值及發(fā)生時間。</p><p>  (1) 外墻和屋面?zhèn)鳠崂湄摵捎嬎愎?lt;/p><p&

30、gt;  外墻或屋面?zhèn)鳠嵝纬傻挠嬎銜r刻冷負荷,按下式計算:</p><p><b>  (2.3)</b></p><p>  式中: — 計算面積,;</p><p><b>  — 計算時刻,;</b></p><p>  —溫度波的作用時刻,即溫度波作用于外墻或屋面外側的時刻, ;</p

31、><p>  — 作用時刻下,通過外墻或屋面的冷負荷計算溫差,簡稱負荷溫差,℃。</p><p>  注:例如對于延遲時間為5小時的外墻,在確定16點房間的傳熱冷負荷時,應取計算時刻,時間延遲為,作用時刻為。這是因為計算16點鐘外墻內表面由于溫度波動形成的房間冷負荷是5小時之前作用于外墻外表面溫度波動產生的結果。</p><p>  當外墻或屋頂?shù)乃p系數(shù)時,可采用日平

32、均冷負荷代替各計算時刻的冷負荷:</p><p><b>  (2.4)</b></p><p>  式中 —負荷溫差的日平均值,℃。</p><p>  (2) 外窗的溫差傳熱冷負荷</p><p>  通過外窗溫差傳熱形成的計算時刻冷負荷按下式計算:</p><p><b>  

33、(2.5)</b></p><p>  式中 —計算時刻下的負荷溫差,℃;</p><p>  —傳熱系數(shù),雙層窗可取2.9,單層窗可?。?lt;/p><p>  (3) 外窗太陽輻射冷負荷</p><p>  透過外窗的太陽輻射形成的計算時刻冷負荷,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按下列各式計算:</p><p>  1)

34、當外窗無任何遮陽設施時</p><p><b>  (2.6)</b></p><p>  式中 —窗戶的構造修正系數(shù);</p><p>  — 計算時刻下透過無遮陽設施外窗的太陽總輻射負荷強度, ;</p><p><b>  —地點修正系數(shù)。</b></p><p> 

35、 2)當外窗只有內遮陽設施時:</p><p><b>  (2.7)</b></p><p>  式中 —計算時刻下,透過有內遮陽設施外窗的太陽總輻射負荷強度, ;</p><p><b>  —內遮陽系數(shù)。</b></p><p>  3) 當外窗只有外遮陽板時</p><p

36、><b>  (2.8)</b></p><p>  式中 —窗口太陽直射的面積,。</p><p>  — 計算時刻下,無內遮陽北向外窗的太陽總輻射負荷強度,。</p><p>  注:對于北緯27度以南地區(qū)的南窗, 可不考慮外遮陽板的作用,直接按式(2.1)計算。</p><p>  4) 當窗口既有內遮陽設

37、施又有外遮陽板時</p><p><b>  (2.9)</b></p><p>  式中 —計算時刻下,有內遮陽的北向外窗的太陽總輻射負荷強度,。</p><p>  注:對于北緯27度以南地區(qū)的南窗, 可不考慮外遮陽板的作用,直接按式(2.2)計算。</p><p>  (4) 內圍護結構的傳熱冷負荷</p&

38、gt;<p> ?、?當鄰室為通風良好的非空調房間時,通過內窗的溫差傳熱負荷,可按式(2.3)計算。</p><p> ?、?當鄰室為通風良好的非空調房間時,通過內墻和樓板的溫差傳熱負荷,可按式(2.1)計算,或按式(2.2)估算。此時負荷溫差及其平均值 。</p><p>  ③ 當鄰室有一定發(fā)熱量時,通過空調房間內窗、隔墻、樓板或內門等內圍護結構的溫差傳熱負荷,按下式計

39、算:</p><p><b>  (2.10)</b></p><p>  式中 —穩(wěn)態(tài)冷負荷,下同,;</p><p>  —夏季空氣調節(jié)室外計算日平均溫度,℃;</p><p>  —夏季空氣調節(jié)室內計算溫度,℃;</p><p>  —鄰室溫升,可根據鄰室散熱強度采用,℃。</p&g

40、t;<p><b>  (5) 人體冷負荷</b></p><p>  人體顯熱散熱形成的計算時刻冷負荷,按下式計算:</p><p><b>  (2.11)</b></p><p>  式中 —群體系數(shù);</p><p>  — 計算時刻空調房間內的總人數(shù);</p>

41、<p>  —一名成年男子小時顯熱散熱量,;</p><p>  —人員進入空調房間的時刻,;</p><p>  —從人員進入房間時算起到計算時刻的時間,;</p><p>  —時間人體顯熱散熱量的冷負荷系數(shù)。</p><p><b>  (6) 燈光冷負荷</b></p><p>

42、;  照明設備散熱形成的計算時刻冷負荷,應根據燈具的種類和安裝情況分別按下列各式計算:</p><p>  1.白燈和鎮(zhèn)流器在空調房間外的熒光燈</p><p><b>  (2.12)</b></p><p>  2.鎮(zhèn)流器裝在空調房間內的熒光燈</p><p><b>  (2.13)</b>&

43、lt;/p><p>  3.暗裝在吊頂玻璃罩內的熒光燈</p><p><b>  (2.14)</b></p><p>  式中 —照明設備的安裝功率,;</p><p>  — 考慮玻璃反射,頂棚內通風情況的系數(shù),當熒光燈罩有小孔, 利用自然通風散熱于頂棚內時,取為0.5-0.6,熒光燈罩無通風孔時,視頂棚內通風情況取為

44、0.6-0.8;</p><p>  — 同時使用系數(shù),一般為0.5-0.8;</p><p><b>  —開燈時刻,;</b></p><p>  —從開燈時刻算起到計算時刻的時間,;</p><p>  —時間照明散熱的冷負荷系數(shù)。</p><p><b>  (7) 設備冷負荷&

45、lt;/b></p><p>  熱設備及熱表面散熱形成的計算時刻冷負荷,按下式計算:</p><p><b>  (2.15)</b></p><p>  式中 —熱源投入使用的時刻,;</p><p>  —從熱源投入使用的時刻算起到計算時刻的時間,;</p><p>  —時間設備、

46、器具散熱的冷負荷系數(shù);</p><p>  —熱源的實際散熱量,。</p><p>  (8) 滲透空氣顯熱冷負荷</p><p> ?、?滲入空氣量的計算</p><p>  a 通過外門開啟滲入室內空氣量,按下式估算:</p><p><b>  (2.16)</b></p>&

47、lt;p>  式中 —小時人流量;</p><p>  —外門開啟一次的滲入空氣量,;</p><p>  —夏季空調室外干球溫度下的空氣密度,。</p><p>  b 通過房間門、窗滲入空氣量,按下式估算:</p><p><b>  (2.17)</b></p><p>  式中 —

48、每小時換氣次數(shù);</p><p><b>  —房間容積,。</b></p><p> ?、?滲透空氣的顯冷負荷,按下式計算:</p><p><b>  (2.18)</b></p><p>  式中 —單位時間滲入室內的總空氣量,;</p><p>  —夏季空調室外干

49、球溫度,℃;</p><p>  —室內計算溫度,℃。</p><p>  (9) 食物的顯熱散熱冷負荷</p><p>  進行餐廳冷負荷計算時,需要考慮食物的散熱量。食物的顯熱散熱形成的冷負荷,可按每位就餐客人9W考慮。</p><p>  (10) 伴隨散濕過程的潛熱冷負荷</p><p> ?、?人體散濕和潛熱

50、冷負荷</p><p>  a 人體散濕量按下式計算</p><p><b>  (2.19)</b></p><p>  式中 —散濕量,;</p><p>  —一名成年男子的小時散濕量,。</p><p>  b 人體散濕形成的潛熱冷負荷,按下式計算:</p><p&g

51、t;<b>  (2.20)</b></p><p>  式中 —一名成年男子小時潛熱散熱量,;</p><p><b>  —群體系數(shù)。</b></p><p> ?、?滲入空氣散濕量及潛熱冷負荷</p><p>  a 滲透空氣帶入室內的濕量,按下式計算:</p><p&g

52、t;<b>  (2.21)</b></p><p>  b 滲入空氣形成的潛熱冷負荷,按下式計算:</p><p><b>  (2.22)</b></p><p>  式中 —室外空氣的含濕量,;</p><p>  —室內空氣的含濕量,;</p><p><b&

53、gt;  —室外空氣的焓,;</b></p><p><b>  —室內空氣的焓,。</b></p><p>  2.7負荷計算數(shù)據匯</p><p>  表2.1 負荷計算匯總表</p><p>  3 辦公樓空調方式的比較和選擇</p><p>  3.1 空調風系統(tǒng)的選擇及方案比

54、較</p><p>  結合本辦公樓的具體情況,本設計空調水系統(tǒng)選擇異程、雙管制系統(tǒng),1~3層采用一個水系統(tǒng),這種空調水系統(tǒng)具有結構簡單,初期投資小,管路不易產生污垢和腐蝕,不需要克服系統(tǒng)靜水壓頭,水泵耗電較小等優(yōu)點。由于本設計屬于多層建筑,因此可以采用豎直異程,水平同程式水系統(tǒng),此系統(tǒng)的水平干管除了供回水管路外,還有一根同程管,由于各并聯(lián)環(huán)路的管路總長度基本相同,各用戶盤管的水阻力大致相等,所以系統(tǒng)的水力穩(wěn)定性

55、好,流量分配均勻,有利于水力平衡。</p><p><b>  4.空調通風設計</b></p><p>  4.1、空調冷、熱負荷</p><p>  經計算該綜合辦公樓的夏季空調總冷負荷為337.5kW,冬季空調總熱負荷為205kW,單位建筑面積空調的冷、熱負荷分別為84W/㎡和60 W/㎡。</p><p>  4

56、.2、空調風系統(tǒng)</p><p>  為避免空調設備占地,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積,同時降低設備噪音對房間的干擾,均為便于調節(jié)均采用臥式安裝風機盤管加獨立新風的空調方式,采用接風管側送新風,散流器下送風,條縫型風口頂回風。其中地上一層每層設一臺7000m³/h的型號為DBFPX7的新風機組,新風機組,地上二層設8000 m³/h的型號為DBFPX6的新風機組,地上三層設10000 m³/

57、h的型號為DBFPX10的新風機組,新風機組。各空調機組和新風機組均通過百葉風口自室外引入新風,新風量有新風閥控制,一方面保證滿足衛(wèi)生需要的新風量,另一方面在過渡季節(jié)最大限度的利用新風。</p><p>  4.2.1、空調風系統(tǒng)水力計算</p><p><b>  (1)、計算依據</b></p><p>  假定流速法:假定流速法是以風道內

58、空氣流速作為控制指標,計算出風道的斷面尺寸和壓力損失,再按各環(huán)路間的壓損差值進行調整,以達到平衡。</p><p>  靜壓復得法:本方法適用于靜壓不變的有分支均勻送風風道的設計與計算.利用風管分支處復得靜壓來克服該管段的阻力,根據這一原則確定風管的斷面尺寸。</p><p>  阻力平衡法:通風系統(tǒng)中,若任何節(jié)點的第i段支管阻力損失△Pi等于并聯(lián)管網管段的阻力損失ΣPi-1時,則按這種方

59、法來確定風道的斷面尺寸及阻力損失。</p><p><b>  、計算公式</b></p><p>  a.管段壓力損失 = 沿程阻力損失 + 局部阻力損失 即:ΔP = ΔPm + ΔPj。</p><p>  b.沿程阻力損失 ΔPm = Δpm×L。</p><p>  c.局

60、部阻力損失 ΔPj =0.5×ζ×ρ×V^2。</p><p>  d.摩擦阻力系數(shù)采用柯列勃洛克-懷特公式計算。</p><p>  (3)、計算結果見下表</p><p><b>  4.3、空調水系統(tǒng)</b></p><p>  空調冷凍水系統(tǒng)采用機械循環(huán)密閉循環(huán)兩管制。閉式水系統(tǒng)即盡

61、在系統(tǒng)的最高點設膨脹水箱,水系統(tǒng)不與大氣接觸。特點是管路系統(tǒng)不易產生污垢和腐蝕,僅需克服流動阻力,水泵耗電量小。而兩管制水系統(tǒng)即有一根供水管,一根回水管,夏季供冷凍水,冬季供熱水。特點是系統(tǒng)簡單投資省但系統(tǒng)不能同時供冷供熱,必須按不同時間分別運行。由于該建筑總體裝機容量較小故采用水平同程,垂直異程式系統(tǒng)。同程式水系統(tǒng):各并聯(lián)環(huán)路的管路長度基本相等,即各并聯(lián)環(huán)路中的水流程基本相同,特點是系統(tǒng)并聯(lián)環(huán)路阻力易平衡,水力穩(wěn)定性好,流量分配均勻;

62、管路復雜,管路長,投資大。異程式水系統(tǒng):個并聯(lián)環(huán)路管路長度不等,即并聯(lián)環(huán)路水的流程不同,特點是管路布置簡單,投資比同程式低;并聯(lián)環(huán)路阻力不易平衡,易引起流量分配不均。夏季冷凍水供回水溫度為7℃/12℃,冬季熱水供回水溫度為60℃/50℃。冷凍水靜壓為25m水柱,膨脹水箱設于三樓樓頂。</p><p>  各個樓層空調器及新風處理機組產生的冷凝水均集中在冷凝水管就近集中排放到衛(wèi)生間地漏中。同時保證凝水管道有足夠的坡

63、度。凝結水管的敷設必須沿凝結水流向設坡度。其支管坡度不宜小于0.01,干官坡度不宜小于0.005,且不允許有積水部位。凝結水管為開式系統(tǒng),管內為非滿管流,總處于干、濕交替狀態(tài),易產生一些粘性物質,為防止凝結水管堵塞,凝結水管水平干管應設掃除口。在凝結水系統(tǒng)設置時必須考慮定期沖洗的可能性。</p><p>  4.3.1空調水系統(tǒng)水力計算</p><p><b>  (1).計算依

64、據</b></p><p>  本計算方法理論依據是陸耀慶編著的《供暖通風設計手冊》和電子工業(yè)部第十設計研究院主編的《空氣調節(jié)設計手冊》。</p><p><b>  (3).計算公式</b></p><p>  a.計算摩擦阻力系數(shù)的公式采用的是柯列勃洛克-懷特公式。</p><p>  b.管段損失 =

65、沿程損失+局部損失 即:Pg = ΣPl + ΣPd。</p><p>  c.Pdn = Pd1+ Σ(Pm×L+ Pz)。</p><p><b>  5.冷、熱源</b></p><p>  暖通空調領域中,常用的冷源主要有活塞式冷水機組、螺桿式冷水機組、渦旋式冷水機組、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直燃性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空氣源熱

66、泵機組、水源熱泵機組、蓄冷空調、燃氣驅動熱泵、可變冷媒流量空調系統(tǒng)、冷熱電聯(lián)產機組等。</p><p>  上述常用的冷源按制冷原理可分為兩類:壓縮式和吸收式。其中壓縮式冷水機組根據壓縮機的形式可以分為活塞式、螺桿式和離心式等;根據冷凝器和冷卻方式不同可分為水冷式和風冷式。吸收式制冷機組根據利用能源的形式可以分為蒸汽型、熱水型、燃油型和燃氣型等,后兩類又稱為直燃型。</p><p>  根

67、據本工程的情況,采用空氣源熱泵機組作為冷熱源。</p><p>  空氣源熱泵機組也叫風冷熱泵機組,是辦公大樓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使用較多的一種冷、熱源兼用型一體化設備。空氣源熱泵機組在冬季制熱運行時,利用室外空氣熱源,以室外空氣側換熱器作為蒸發(fā)器吸取室外空氣中的熱量,而后吸取的室外熱量傳輸?shù)剿畟葥Q熱器,水側換熱器作為冷凝器,制備熱水。夏季制冷運行時,以空氣側換熱器作為冷凝器向外排熱,以水側換熱器作為蒸發(fā)器制備冷水。通

68、過四通換向閥切換作用,改變制冷劑在制冷環(huán)路中的流通方向來實現(xiàn)動機和夏季工況的切換。</p><p>  空氣源熱泵目前較適用于室外溫度在-10℃以上的地區(qū)和面積在1~1.5萬㎡以下規(guī)模的建筑。對于夏季冷負荷小而冬季熱負荷大的地區(qū),或對于夏季冷負荷大而冬季熱負荷小的地區(qū)不易單獨采用熱泵。</p><p>  空氣源熱泵型機組的應用特點如下:</p><p>  1、使

69、用方便,不需冷卻水系統(tǒng)即不需要冷卻塔、冷卻水泵及冷卻管路。</p><p>  2、不需要燃料輸送管路和輸送費用。</p><p>  3、安裝在室外,不占機房面積,節(jié)省土建費用。</p><p>  4、結構緊湊,整體性好,安裝方便,施工周期短,運行管理簡單。</p><p>  5、機組價格比水冷型機組和相同容量的制熱折本貴,他的合理選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