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摘 要</b></p><p>  本設計根據(jù)給定的資料,通過對原始數(shù)據(jù)的分析,根據(jù)該路段的地質、地形、地物、水文等自然條件,依據(jù)《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等交通部頒發(fā)的相關技術指標,在老師的指導和同學的幫助下完成的。</p><p>  設計內業(yè)詳細資料有:路線設計,包括紙上定線(山嶺區(qū)或越嶺線)、繪制路線平面圖、路

2、線縱斷面設計);路基設計,完成兩公里橫斷面和路基土石方的計算及路基排水設計;路面設計,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小橋涵設計,完成一項涵洞設計;路線交叉設計,完成一項路線平面交叉;設計概算編制,完成全線設計路段的初步設計概算;應用計算機繪制工程圖,按老師指導和要求完成。</p><p>  整個設計計算了路線的平、縱、橫要素,設計了路基、路面、平面交叉、小橋涵的尺寸等內容,由此圓滿完成了北翠公路青年農場至前進段兩階段初步

3、設計。</p><p>  關鍵詞:路線,路基,路面,涵洞,平面交叉,概算</p><p><b>  ABSTRACT</b></p><p>  Data that this design according to give to settle to complition, complete the Threexin forest of M

4、ulin to lianhe highway station segment (1) first design station segment (2) the relevant technique index sign for kind, geography for second class highway route, from this design learning a lot of knowledge concerning hi

5、ghways, passing analysis primitive dataing, according to the road's seg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erm nature, such as, ground thing, and hydrology etc., Basis highway engineering tech</p><p>  The design

6、inside of stage first steps include: Route design,The paper up settles the lines( mountain range area, or more mountain range line),Draw the route plane chart, Proceed route vertical section of design;Roadbed design, Com

7、plete two kilometer cross sections are with the roadbed the calculation of square ground and roadbed drain the design;Road design, Cement concrete road design;Small bridge culvert design, Complete the design of a culvert

8、;The route crosses the design, Complete a route f</p><p>  we compute the route even, vertical , horizontal main factor, designed the flat surface to designtheroadbed,roadthesizefor, small bridge culvert, fr

9、omhere,successfully completed Qingnian to Qianjin of the Beicui highway in section two stages preliminary designs. </p><p>  Key words: Route, roadbed, road, culvert,Route cross,Budgetary estimate</p>

10、<p><b>  目 錄</b></p><p>  摘要………………………………………………………………………………………Ⅰ</p><p>  Abstract …………………………………………………………………………………Ⅱ</p><p>  第1章 緒論……………………………………………………………………………1<

11、;/p><p>  1.1 選題的背景、目的及意義………………………………………………………1</p><p>  1.2 設計任務…………………………………………………………………………1</p><p>  1.3 路線概況……………………………………………………………………1</p><p>  1.4 公路等級和技術標準………………………

12、……………………………………2</p><p>  1.5 路線采用的技術經濟指標………………………………………………………2</p><p>  1.6 路線設計起訖點…………………………………………………………………3</p><p>  1.7 本章小結…………………………………………………………………………3</p><p>  第2

13、章 路線…………………………………………………………………4</p><p>  2.1路線方案的說明和比較……………………………………………………4</p><p>  2.1.1 了解資料…………………………………………………………………4</p><p>  2.1.2 定線的原則與方法………………………………………………………4</p><

14、;p>  2.1.3 定線具體過程…………………………………………………………… 4 </p><p>  2.1.4 路線方案的比選…………………………………………………………5</p><p>  2.2 路線平面設計……………………………………………………………………5</p><p>  2.2.1 確定各平曲線半徑及緩和曲線長度………………

15、……………………5</p><p>  2.2.2設計確定平曲線的原則…………………………………………………6</p><p>  2.2.3特殊線形設計方法………………………………………………………7 </p><p>  2.2.4 編制直線及轉角一覽表………………………………………………11</p><p>  2.2.5平面圖標注…

16、……………………………………………………………11</p><p>  2.2.6 彎道視距的檢查………………………………………………………11</p><p>  2.2.7 繪圖……………………………………………………………………11</p><p>  2.3 路線縱斷面設計…………………………………………………………………11</p><

17、p>  2.3.1點繪地面線………………………………………………………11</p><p>  2.3.2 拉坡 調坡 定坡………………………………………………………11</p><p>  2.3.3 確定縱坡度,變坡點的位置……………………………………………11</p><p>  2.3.4 縱斷面圖的詳細設計…………………………………………………11&

18、lt;/p><p>  2.3.5 平、豎曲線的組合………………………………………………………11</p><p>  2.3.6豎曲線要素的計算………………………………………………………12</p><p>  2.3.7 平縱線形設計應注意避免的組合………………………………………12</p><p>  2.4 本章小結……………………………

19、…………………………………………13</p><p>  第3章 路基路面及排水…………………………………………………………14</p><p>  3.1路基設計……………………………………………………………14</p><p>  3.1.1 邊坡的確定………………………………………………………………14</p><p>  3.1.2

20、路基高度的確定………………………………………………………14</p><p>  3.1.3 加寬超高設計…………………………………………………………15</p><p>  3.1.4 排水系統(tǒng)的設計原則…………………………………………………17</p><p>  3.1.5 橫斷面的繪出…………………………………………………………18</p>&

21、lt;p>  3.2路面設計……………………………………………………………………18</p><p>  3.2.1 設計原則………………………………………………………………19</p><p>  3.2.2 路面結構的確定及材料的選擇………………………………………19</p><p>  3.2.3 施工要求………………………………………………………………

22、19</p><p>  3.2.4 路面設計計算書………………………………………………………19</p><p>  3.3 排水系統(tǒng)的設計原則…………………………………………………………28</p><p>  3.4本章小結…………………………………………………………………28</p><p>  第4章 橋涵 涵洞…………………………

23、………………………………………29</p><p>  4.1 全線采用的涵洞………………………………………………………………29</p><p>  4.2 涵洞的設計……………………………………………………………………29</p><p>  4.2.1 小橋涵位置確定………………………………………………………29</p><p>  4

24、.2.2 洞口類型的選擇………………………………………………………29</p><p>  4.2.3 涵洞計算…………………………………………………………29</p><p>  4.3 本章小結………………………………………………………………………31</p><p>  第5章 路線交叉……………………………………………………………………32</p>

25、;<p>  5.1 交叉概述………………………………………………………………………32</p><p>  5.1.1 交叉口設計的基本要求………………………………………………32</p><p>  5.1.2 交叉口設計的主要內容………………………………………………32</p><p>  5.2 交叉口設計類型……………………………………………

26、…………………32</p><p>  5.3 交叉口設計技術指標…………………………………………………………32</p><p>  5.4 交叉口設計……………………………………………………………………32</p><p>  5.5 本章小結………………………………………………………………………34</p><p>  第6章 環(huán)保設計

27、……………………………………………………………………35</p><p>  6.1 環(huán)保設計方案…………………………………………………………………35</p><p>  6.2 本章小結………………………………………………………………………35</p><p>  第7章 設計概算……………………………………………………………………36</p>&

28、lt;p>  7.1 概算的編制依據(jù)………………………………………………………………36</p><p>  7.2 路線工程概算項目主要包括的內容…………………………………………36</p><p>  7.3 本章小結…………………………………………………………………37</p><p>  結論………………………………………………………………………………

29、………38</p><p>  參考文獻………………………………………………………………………………39</p><p>  致謝………………………………………………………………………………………40</p><p><b>  第1章 緒 論</b></p><p>  1.1 選題的背景、目的及意義</p&g

30、t;<p>  本次畢業(yè)設計是在對《公路勘測設計》、《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橋梁工程》及其它有關專業(yè)課程的學習的基礎上,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一段公路的兩階段初步設計任務。</p><p>  本次設計的目的和意義是應用學過的專業(yè)知識,根據(jù)自己專業(yè)的服務去向,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的完成一段公路的初步設計任務。通過此次設計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綜合設計能力,進而把學過的知識加以系統(tǒng)的應用和鞏固,使理論與生

31、產實踐相結合。掌握路線設計、路基設計、路面設計、小橋涵設計及初步設計概算設計理論和具體設計方法,并能夠獨立完成全部設計的圖表。為自己走向工作崗位后適應生產實踐的需要打下堅實的基礎。</p><p><b>  1.2 設計任務</b></p><p>  本次設計任務主要包括:</p><p>  依據(jù)地形圖完成給定的初步設計</p&g

32、t;<p>  路線設計: 紙上定線(山嶺區(qū)或越嶺線)</p><p>  進行方案比較(局部)</p><p><b>  進行路線平面設計</b></p><p>  進行路線縱斷面設計。</p><p>  路基設計: 完成2km路基橫斷面設計.土石方計算</p><p>

33、  及路基排水設計,結構設計,邊坡設計。</p><p>  路面設計: 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詳細設計)。</p><p>  小橋涵設計:結合自身設計,完成一項涵洞設計。</p><p>  路線平面交叉設計:完成一處路線平面交叉設計。</p><p>  初步設計概算:完成初步設計概算01表,02表,03表</p><

34、;p>  專項設計:公路幾何線形。</p><p><b>  1.3 路線概況</b></p><p>  本設計路段為山嶺區(qū),沿線為第四級沖擊和洪積層,表層土壤為粉質低液限粘土,中層為沖積形成的砂礫,圓礫,底層為白堊系砂巖。土壤滲透性較好,地層比較穩(wěn)定。工程名稱:北(安)翠(巒)公路青年農場至前進段,路線位于東經126º16′38″~127

35、6;14′33″,北緯47º35′04″~48º33′56″之間。屬山嶺重丘區(qū),植被為人工林和次生林,沿線所處自然區(qū)劃為Ⅰ區(qū)。①年平均氣溫為3.0ºC ②降雨量400mm~600mm。③冬季主導風向為西北風 ④年平均風速3.5m/s ⑤多年平均最大凍深2.4米。水文情況:地表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埋深小于3米。公路主要病害:凍脹﹑翻漿﹑延流水。</p><p>  1.4 公路等級和技

36、術標準</p><p><b>  確定公路等級:</b></p><p><b>  (1-1)</b></p><p>  —遠景設計年平均日交通量(輛/日);</p><p>  —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輛/日),包括現(xiàn)有交通量和道路建成后從其它道路吸引過來的交通量;</p>

37、<p>  r—設計交通量年平均增長率(%);</p><p>  n—設計交通量預測年限</p><p>  交通量年平均增長率為7.0%,一般能適應各種車輛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晝夜交量,=小型車+1.5中型車+2大型車 =3950,= 3950(1+7.0%)=10185.21,交通量在5000~15000之間,所以所選路段為二級公路</p><p>

38、;  表1.1 技術指標選取表</p><p>  1.5 路線采用的技術經濟指標</p><p>  路線的起點樁號為K125+000.00 ,終點樁號為K130+850.2,總里程為5.8502公里,在路線設計路段4.9公里上,設置了5個圓管涵洞,7條平曲線,設計速度為60km/h,路基寬度為10m,平曲線最小半徑采用值為300米,最大縱坡度為6%,會車視距為150m,路面寬度為8.5

39、米。該路設計基準期為15年,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結構為面層(水泥混凝土),基層(5%水泥水穩(wěn)砂礫),底基層(水泥、石灰綜合穩(wěn)定土),墊層(天然砂礫)。</p><p>  1.6 路線設計起訖點及設計高程</p><p>  起點坐標 N-5332750 E-22455500 起點高程 486.02</p><p>  終點坐標 N

40、-5337000 E-22453000 終點高程 284.01</p><p><b>  1.7 本章小結</b></p><p>  本章介紹了北(安)翠(巒)公路青年農場至前進段的設計任務和整個路段的自然地理狀況,為整個路段的設計提供了良好的依據(jù)。設計路段前應先確定路線的等級及路線采用的技術經濟指標,因此,本章還介紹了公路等級及路線等級的技術指

41、標。</p><p>  第2章 路線線形設計</p><p>  2.1路線方案的說明和比較</p><p>  2 .1.1 了解資料</p><p>  首先要熟悉地形圖和所給的原始資料,分析其地貌、高差、河渠、 耕地、建筑物等的分布情況。</p><p>  2.1.2定線的原則</p><

42、;p>  根據(jù)給定的起終點,分析其直線距離和所需的展線長度,選擇合適的中間控制點。在路線各種可能的走向中,初步擬定可行的路線方案,(如果有可行的局部路線方案,應進行比較確定),然后進行紙上定線。</p><p>  1.在1:10000的小比例尺地形圖上在起,終控制點間研究路線的總體布局,找出中間控制點。根據(jù)相鄰控制點間的地形、地貌、地質、農田等分布情況,選擇地勢平緩山坡順直的地帶,擬定路線各種可行方案。&

43、lt;/p><p>  2.對于山嶺重丘地形,定線時應以縱坡度為主導;對于平原微丘區(qū)域(即地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較小,縱坡度不受控制的地帶,選線以路線平面線形為主導。最終合理確定出公路中線的位置(定出交點)。</p><p>  2.1.3.定線具體過程</p><p><b>  (1)試坡:</b></p><p>  

44、定均坡線。在山嶺重丘地帶,根據(jù)等高線間距和所選定的平均縱坡(視路線高差大小,一般選5%-5.5%)按計算得等高線間平均長度a(a=等高距/平均縱坡)進行試坡(用分規(guī)卡等高線),本設計中a取2cm,將各點連成折線,即均坡線。</p><p><b> ?。?)定導向線:</b></p><p>  分析這條均坡線對地形、地物等艱苦工程和不良地質的避讓情況。如有不合理之處

45、,應選擇出須避讓的中間控制點,調整平均縱坡,重新試坡。經過調整后得出的折線,稱為導向線。</p><p><b> ?。?)平面試線:</b></p><p>  穿直線:按照“照顧多數(shù),保證重點”的原則綜合考慮平面線形設計的要求,穿線交點,初定路線導線(初定出交點)。敷設曲線:按照路中線計劃通過部位選取且注明各彎道的圓曲線的長度。平面試線中要考慮平﹑縱﹑橫配合,滿足

46、線形設計和《標準》的規(guī)定和要求,綜合分析地形、地物等情況,穿出直線并選定曲線半徑。</p><p><b> ?。?)修正導向線:</b></p><p>  縱斷面控制:在平面試線的基礎上點繪出粗略縱斷面地形線,(可用分規(guī)直接在圖紙上量距,確定地面標高),進行初步縱坡設計,并根據(jù)縱坡設計情況修正平面線形。</p><p>  橫斷面較核:根據(jù)

47、初步縱坡設計,計算出路基填挖高度,繪出工程困難地段的路基橫斷面圖(如地面橫坡陡或工程地質不良地段等),根據(jù)路基橫斷面的情況修平面線形。

48、 </p><p><b> ?。?)定線:</b></p><p>  經過幾次修正后,最終確定出滿足《標準》要求,平縱線型都比較合適的路線導線,最終定出交點位置(一般由交點坐標控制)。</p><p>  2.1.4 路線方案的比選</p><p>  如有路線局部方案,應

49、分別進行定線設計,經論證比較定出推薦方案,路線方案比較選擇主要考慮下列因素:(1)路線長度;(2)平、縱面線形指標的高低及配合情況;(3)占地面積;(4)工程數(shù)量(路基土石工程數(shù)量,橋梁涵洞工程數(shù)量);(5)造價等。</p><p>  2.2 路線平面設計</p><p>  根據(jù)路線幾何線形設計要求,確定路線平面線形各要素及其他們之間的配合;線形應與地、地物相適應,與道路所經地帶的地形

50、、地物、環(huán)境、景觀相協(xié)調,而且減少工程數(shù)量,節(jié)省投資。</p><p>  2.2.1 確定各平曲線半徑及緩和曲線長度</p><p>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規(guī)定:當平曲線半徑小于等于250m時應設置加寬;當平曲線半徑大于等于1500m時可以不設置緩和曲線和超高,超高的橫坡度計算由行車速度、半徑大小、結合路面類型、自然條件和車輛組成等情況確定。二級最大超高不應大于8

51、%,在積雪地區(qū)不宜大于6%。當超高橫坡度的計算值小于路拱坡度時,應當設等于路拱坡度的超高值。</p><p>  極限最小半徑:(規(guī)范值125m)</p><p>  一般最小半徑:(規(guī)范值200m)</p><p>  不設超高最小半徑:(規(guī)范值1500m)</p><p>  平曲線極限最小長度按6秒行程設計計算:(規(guī)范值100m)<

52、;/p><p>  平曲線一般最小長度按3倍極限長度計算:(規(guī)范值300m)</p><p>  緩和曲線最小長度按3秒計算極限長度:(規(guī)范值50m)</p><p>  同向曲線間為了防止出現(xiàn)組合出現(xiàn)斷臂曲線宜在兩同向曲線間設置不小于6V的直線段。</p><p>  反向曲線間為了設置適當長度距離改變行車方向宜在兩同向曲線間設置不小于2V的直

53、線段。</p><p>  表2.1平曲線規(guī)范規(guī)定匯總表</p><p>  2.2.2 設計確定平曲線的原則</p><p>  1.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使用大的曲線半徑(R<10000m)。</p><p>  2.一般情況下使用極限半徑的4~8倍或超高為2~4%的原曲線半徑值,即390~1500m為宜。</p>&

54、lt;p>  3.從現(xiàn)行設計要求方面考慮,曲線長度按最小值5~8倍。</p><p>  4.地形受限時曲線半徑應該盡量大于一般最小半徑。</p><p>  5.從視覺連續(xù)性角度,緩和曲線長度與平曲線半徑間應有如下關系。</p><p>  6.為使線形連續(xù)協(xié)調宜將回旋線與原曲線長度比例定位1:1:1,當曲線半徑較大,平曲線較長時 也可以為1 :2:1。&l

55、t;/p><p>  7..盡量保證全線指標均衡。</p><p>  根據(jù)設計資料,本次設計段路為二級路,設計速度為60公里/小時,設計年限15年,全線共設7條平曲線,其中包含基本型、非對稱基本型、和S形曲線等多種曲線。</p><p>  2.2.3 特殊線形設計方法</p><p>  1、基本型:按直線-回旋線-圓曲線-回旋線-直線的順序

56、組合,為了使線形連續(xù)協(xié)調,宜將回旋線-圓曲線-回旋線的長度比設計成1:1:1;當半徑較大,平曲線較長時,也可以將回旋線-圓曲線-回旋線的長度比設計成1:2:1等組合形式。</p><p>  計算例如對于交點(JDK126+346.124) ,α=28º22′14″ ,Ls=200m ,R=1400m</p><p><b>  曲線內移值 P</b><

57、;/p><p><b>  P==1.19m</b></p><p><b>  總切線長T</b></p><p>  q=-=99.982m</p><p>  T=(R+P)tg+q=454.155m</p><p><b>  曲線總長</b><

58、;/p><p>  Lh= R+Ls=893.222m</p><p><b>  外距E</b></p><p>  E=(R+P) sec-R=45.26m</p><p><b>  校正值J </b></p><p>  J=2T-L=15.09m</p>

59、<p>  計算出個主點里程樁號</p><p>  JDK126+346.124</p><p> ?。璗 454.155</p><p>  ZH K125+891.969</p><p>  +Ls 200</p><p>  HY K126+091.969&

60、lt;/p><p>  +Lh–2LS 493.222</p><p>  YH K126+585.191</p><p>  +LS 200</p><p>  HZ K126+785.191</p><p> ?。璍h/2 466.611</p><

61、p>  QZ K126+338.580</p><p>  +J/2 7.545</p><p>  JD K126+346.124 </p><p>  校正后的交點與原來的交點相符。</p><p>  2、基本型非對稱平曲線</p><p>  例如(JDK125+50

62、3.387)</p><p><b>  m, m,m,。</b></p><p><b>  m</b></p><p><b>  m</b></p><p><b>  m</b></p><p><b>  m&l

63、t;/b></p><p><b>  前切線長: </b></p><p><b>  m</b></p><p><b>  后切線長: </b></p><p><b>  m</b></p><p><b>

64、  曲線長: </b></p><p><b>  m</b></p><p>  主點里程樁號需要計算公式如下:</p><p>  ZH=JD- Th1 = K125+503.387-201.343=K125+302.044</p><p>  HY=ZH+Ls1= K125+302.044 +10

65、0=K125+402.044</p><p>  HZ=ZH+Lh= K125+302.044+388.079=K125+690.123</p><p>  YH=HZ- Ls2 = K125+690.123-200= K125+570.123</p><p>  式中:ZH—第一緩和曲線起點(直緩點)</p><p>  HY—第一緩和曲線

66、終點(緩圓點)</p><p>  YH—第二緩和曲線終點(圓緩點)</p><p>  HZ--第二緩和曲線起點(緩直點)</p><p>  3、S型曲線:兩個反向圓曲線用回旋線連接的組合,兩圓曲線的半徑之比不宜過大,比值宜≤1:2,兩個回旋線參數(shù)A1與A2之比應小于2.0,有條件時以小于1.5為宜。當回旋線間不得以插入直線時,其直線的長度應符合以下公式:△L≤

67、(A1+ A2)/40。</p><p><b>  S型曲線計算算例</b></p><p><b>  例如組成S型</b></p><p>  交點樁號為K127+546.847,偏角為左21°05'41″</p><p>  交點樁號為K127+775.440,偏角為右25

68、°40'08″ </p><p><b>  交點間距m</b></p><p><b>  m m</b></p><p>  設計曲線2的半徑和緩和曲線長</p><p><b>  m</b></p><p><b>

69、  m</b></p><p><b>  m</b></p><p><b>  m</b></p><p><b>  擬m </b></p><p><b>  在1到1/3之間</b></p><p><b

70、>  由上兩式解得m</b></p><p><b>  m</b></p><p><b>  m</b></p><p><b>  m</b></p><p><b>  m各項驗算滿足要求</b></p><p

71、>  (1) ZH=JD- Th1 = K125+891.969</p><p>  HY=ZH+Ls1= K126+091.969</p><p>  YH=HZ- Ls1 = K126+585.191</p><p>  HZ=ZH+Lh= K126+785.191</p><p>  (2) ZH=JD- Th2 = K126+7

72、85.191</p><p>  HY=ZH+Ls2= K126+885.212</p><p>  YH=HZ- Ls2 = K126+995.699 </p><p>  HZ=ZH+Lh= K127+095.699</p><p>  式中:ZH—第一緩和曲線起點(直緩點)</p><p>  HY—第一緩和曲線

73、終點(緩圓點)</p><p>  YH—第二緩和曲線終點(圓緩點)</p><p>  HZ--第二緩和曲線起點(緩直點)</p><p>  根據(jù)路線幾何線形設計要求,確定路線平面線形各要素及其他們之間的配合;線形應與地形.地物相適應,與道路所經地帶的地形.地物.環(huán)境.景觀相協(xié)調,而且減少工程數(shù)量,節(jié)省投資。</p><p>  在以上工

74、作完成后,即可以繪制等高線根據(jù)中樁地面高程以及橫斷面數(shù)據(jù)利用內差繪制等高線。</p><p>  2.2.4 編制直線及轉角一覽表</p><p>  根據(jù)所得數(shù)據(jù)填寫直線轉角一覽表</p><p>  2.2.5 平面圖標注</p><p>  路線起終點里程、交點位置及編號、公里樁、百米樁、水準點地物、人工構造物、曲線主點樁號、曲線要素表

75、、坐標網(wǎng)格等。</p><p>  2.2.6 彎道視距的檢查</p><p>  對于曲線內側受建筑物、樹木、路塹邊坡等限制較嚴的彎道應進行視距檢查,對于需要進行工程處理來保持視距的彎道繪出視距包絡圖。</p><p><b>  2.2.7 繪圖</b></p><p>  根據(jù)路基橫斷面設計圖確定出公路用地范圍,并

76、據(jù)此繪出公路用地圖,比例尺:縱向1:2000,橫向1:1000,圖上標出百米樁左右兩側的用地范圍,連結細實線,并注上占地寬度,各曲線要素點要標出。</p><p>  單曲線內中樁坐標計算</p><p>  2.3 路線縱斷面設計</p><p>  2.3.1點繪地面線</p><p>  根據(jù)各里程樁號及對應的地面高程,點繪出路線地面線

77、 。</p><p>  2.3.2 拉坡 調坡 定坡</p><p>  確定設計高程時,應根據(jù)《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公路的最大縱坡、限制坡長、縱坡折減、合成坡度等,并結合路線起終點、橋隧、交叉口、越嶺線埡口、沿溪線水位等控制點和經濟點的高程,確定出公路路線縱斷面設計線。該設計線必須滿足技術標準,又盡可能照顧平縱面線形的協(xié)調。同時還是最經濟的設計。</p><p&g

78、t;  2.3.3 確定縱坡度,變坡點的位置 </p><p>  高程縱斷面設計線不宜太碎,應保證最小坡長要求,變坡點位置應選擇在整10m樁號上,變坡點高程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三位,中樁精度小數(shù)點后三位。坡度值為“0.00%”。</p><p>  2.3.4 縱斷面圖的詳細設計</p><p>  選取各變坡點處豎曲線半徑:計算各豎曲線要素。根據(jù)設計資料繪制出路線中樁

79、點的地面線,并寫出縱斷面設計圖的地質土壤情況,地面標高里程樁號、橋涵位置、孔徑、結構類型、水準點的高程和位置坡度、填挖高度、與公路交叉的位置??v坡設計應考慮汽車的性能。有利于安全.提高車速. 減少大氣污染。應當避免出現(xiàn)小于0.3%的不利于排水的縱坡度。</p><p>  2.3.5 平、豎曲線的組合</p><p>  1. 平、豎曲線應相互重合,且平曲線應稍長于豎曲線。</p&g

80、t;<p>  2. 平、豎曲線大小應保持均衡。</p><p>  3. 暗、明彎與凸、凹豎曲線的組合合理。</p><p>  4. 有些平、豎曲線應避免組合。</p><p>  2.3.6 豎曲線要素的計算</p><p><b>  (2-12)</b></p><p>&

81、lt;b> ?。?-13)</b></p><p><b>  (2-14)</b></p><p><b> ?。?-15)</b></p><p><b>  注:R—豎曲線半徑</b></p><p><b>  T—豎曲線切線長</b&

82、gt;</p><p><b>  E—外距</b></p><p><b>  — 前段坡線坡度 </b></p><p><b>  —后段坡線坡度</b></p><p>  當ω﹥0時為凹型豎曲線;ω﹤0時為凸型豎曲線。</p><p><

83、b>  例: </b></p><p>  變坡點樁號 變坡點高程 R ω L T E</p><p>  K25+456 450.963 2500 8.23 205.75 102.9 0.002</p><p>  豎曲線起點高程=變坡點高程

84、±T</p><p>  注:起點位于上坡段取負;起點位于下坡段取正</p><p>  切線高程=豎曲線起點高程+</p><p>  設計高程=切線高程±h</p><p>  填挖高度=設計點高程-地面高程</p><p>  注:凹型豎曲線取正;凸型豎曲線取負;</p><

85、;p>  —計算點到豎曲線起點距離</p><p>  —坡線的中縱坡度;上坡取正;下坡取負;</p><p>  h—豎曲線上任意點的距離</p><p>  2.3.7 平縱線形設計應注意避免的組合</p><p>  1.應避免在凸型曲線的頂部和凹型豎曲線的底部插入小半徑平曲線。</p><p>  2.應

86、避免在凸型豎曲線的頂部和凹型豎曲線的底部與反向平曲線變曲點重合。</p><p>  3.在長直線段或長平曲線內要盡量設成直坡線避免設置凸凹看不見的線形。</p><p>  4.平曲線長直線段內不要插入短的豎曲線。</p><p>  5.應避免在長直線上設置長坡凹型豎曲線路段這種路段易產生視覺的錯覺 造成超速行駛。</p><p>&l

87、t;b>  2.4本章小節(jié)</b></p><p>  本章對公路紙上定線和方案的確定進行了詳細介紹,同時包括了路線平面設計(平曲線半徑及緩和曲線長度計算、等高線的繪制、平曲線的超高計算)、路線縱斷面設計(點繪地面線,拉坡.調坡.定坡,確定縱坡度.變坡點的位置,縱斷面圖的詳細設計以及豎曲線要素計算等),還闡述了平、豎曲線的組合方式及平縱線形設計應注意避免的組合.</p><p

88、>  第3章 路基路面及排水</p><p>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按照路線位置和一定技術要求修筑的帶狀構造物,承受由路面?zhèn)鱽淼暮奢d,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中期設計在公路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p><p><b>  3.1路基設計</b></p><p>  根據(jù)《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

89、2003 規(guī)定一級公路,山嶺區(qū)的有關技術標準</p><p>  路基參數(shù)表 表3.1</p><p>  路基橫斷面由路面寬度、路拱橫坡度、路肩、路基寬度、路基邊溝、 截水溝、取土坑、棄土坑、公路用地等組成。路拱橫坡度取2%, 土路肩為3%,路基邊坡為1:1.5,在設計邊溝的深度為0.6 m,寬度為0.6m,外側邊坡坡度均為1:1.5。</p&g

90、t;<p>  3.1.1 邊坡的確定</p><p>  路基邊坡坡度對路基穩(wěn)定性十分重要,確定路基邊坡坡度是路基設計的重要任務。其大小取決于邊坡的土質,巖石的性質及水文地質條件等自然因素和邊坡的高度。一般路基的邊坡坡度可根據(jù)多年實踐經驗和設計規(guī)范推薦的數(shù)值采用。</p><p><b>  1.路堤邊坡</b></p><p>

91、;  一般路堤的邊坡度可根據(jù)填料種類和邊坡高度按規(guī)定坡度選用,路堤邊坡坡度超高時,單獨設計,陡坡上路基填方可采用砌石。</p><p><b>  2. 路塹邊坡</b></p><p>  土質路塹邊坡應根據(jù)邊坡高度,土的密實程度,地下水和地面水的情況,土的成因和生成時代等因素選定。巖石路塹邊坡,一般根據(jù)地質構造與巖石特性對照相似工程的成功經驗選頂邊坡坡率。<

92、/p><p>  3.1.2 路基高度的確定</p><p>  路基的填挖高度,是在路線縱斷面設計時綜合考慮路線縱坡要求,路基穩(wěn)定性和工程經濟等因素確定。從路基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要求出發(fā),路基上部土層應處于干燥或中濕狀態(tài),路基高度應根據(jù)臨界高度并結合公路沿線具體條件和排水及防護措施確定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路基橫斷面設計是在橫斷面測量所得的數(shù)據(jù)點繪到橫斷面上,按縱斷面設計確定的填高度和平曲線上的超

93、高,加寬值逐樁繪出路基橫斷面設計圖,并計算的填挖中樁高度,填方面積和挖方面積分別標注于橫斷面圖上。</p><p>  填、挖方面積的計算方法</p><p>  填挖面積的計算方法包括積距法、幾何圖形法、混合法、求積儀法,本設計采用積距法。</p><p>  圖3-1 橫斷面計算圖</p><p>  如圖每隔1cm量出高度累計相加由于比

94、例尺為1:200結果乘以4得到填挖方面最后把結果減去(填方)或加上(挖方)路面結構層面積即得該斷面的填挖方面積,對于半填半挖路段,填挖面積應該分別寫出。 </p><p>  3.1.3加寬超高設計</p><p><b>  1.加寬</b></p><p>  當半徑小于等于250m時,為了保證車的安全,曲線段上的正常寬度應做適當?shù)募訉挘?/p>

95、徑大于250時不加寬。</p><p><b>  2.超高</b></p><p>  二級公路設計時速為60km/h時,當平曲線半徑小于1500m時為讓汽車在曲線上行駛時能夠獲得一個指向曲線圓心的橫向分力,以克服離心力對行車的影響應設置超高。</p><p>  本設計中超高的設置方法采用的是繞邊線旋轉的方法,超高的形成過程包括提肩階段、雙

96、坡階段和旋轉階段。</p><p><b>  3.超高值的計算</b></p><p>  路基設計調和一般是指路肩邊緣的高程,在超高設置段路基及中線的填、挖高度內改變,因此在該段應對超高值進行計算。</p><p>  下面是計算各超高緩和段上各斷面的超高值,公式摘錄如下:</p><p>  表3.2 繞路面內邊線

97、旋轉超高值計算公式</p><p>  以樁號(K127+463.167—K127+518.667)為例:</p><p>  LS=55.5m V=60Km/h R=300m 查得ib=4.0%</p><p>  m LC< LS 取</p><p>  1) 圓曲線的全超高斷面</p><p>

98、  h內=(bJTiJT+bJYiG)-[(bJT+bJY)+b] ib </p><p>  =(0.75×3%+1.5×2% )-[( 0.75+1.5+0)] × 4.0%=-0.0375</p><p>  h外=(bJTiJT +bJYiG)+ (B/2)ib =(0.75×3%+1.5×2% )+3.75×4%=0.2

99、025</p><p>  h中=(bJTiJT+bJYiG)+(B+bJT+bJY)ib</p><p>  = (0.75×3%+1.5×2% ) +9.75×4%=0.4425</p><p>  2) 超高緩和段超高值計算:</p><p><b> ?。?)雙坡斷面 </b>&

100、lt;/p><p>  樁號為K127+500</p><p>  h內=(bJTiJ+bJYiG)-(bJ+bx)iG=(0.75×3%+1.5×2.0%)-(0.75+1.5+0) ×1.9%</p><p><b>  =0.0075</b></p><p>  h外=bJT(iJ-iG)

101、+x/x0[B+2(bJT+bJY)] iG </p><p>  =0.75×(3%-2%)+26.976/49.5×[7.5+2×(0.75+1.5)] × 2% =0.138</p><p>  h中=(bJTiJT+bJYiG)+(B/2)iG=(0.75×3%+1.5×2% )+ 3.75×2%=0.1275&

102、lt;/p><p>  x0 = Lc iG/ib=100×2.0%/4.0%=50</p><p><b>  (2)旋轉斷面</b></p><p>  樁號為K126+480</p><p>  h=(bJTiJT+bJYiG)-[(bJT+bJY)+bx]ix</p><p>  =

103、(0.7×3%+1.5×2%)-[( 0.7+1.5+0)+0] × 66.976/100×4%</p><p><b>  =-0.0078</b></p><p>  h外=(bJTiJT+bJYiG)+(B+bJT+bJY)ix</p><p>  = (0.75×3%+1.5×

104、2%) +9.75×66.976/100×4%=0.314</p><p>  h中=(bJTiJT+bJYiG)+(B/2)ix =(0.75×3%+1.5×2% )+ 3.75×66.976/100×4%</p><p><b>  =0.1529</b></p><p>  式中

105、:B—行車道寬度(m)</p><p>  bj— 路肩寬度(m)</p><p>  b—圓曲線的加寬值(m)</p><p>  bx—X距離處的路基加寬值(m)</p><p><b>  —超高橫坡度</b></p><p><b>  —路拱橫坡度</b></

106、p><p><b>  —路肩橫坡度</b></p><p>  —與路拱同坡度的單向超高點至超高緩和段起點的距離(m)</p><p>  x—超高緩和段中任意一點至超高緩和段起點的距離(m)</p><p>  4.超高設計圖的繪制</p><p>  按比例繪制一條水平基線,代表路中心線,并認為

107、基線路面橫坡是為零。</p><p>  繪制兩側路面邊緣線,路邊緣線離開基線的距離,代表橫坡度的大小。</p><p>  標注路面路肩橫坡度,以前進方向右側斜的路拱橫向坡度為正,向左傾斜為負。</p><p>  3.1.4排水系統(tǒng)的設計原則</p><p><b>  1. 一般規(guī)定</b></p>

108、<p>  (1)二級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應進行綜合設計,使各種排水設施形成一個功能齊全,排水能力強的完整排水系統(tǒng)。</p><p>  (2)路基排水設計應與農田水利建設規(guī)劃相配合,防止沖毀農田或危害農田水利設施,當路基占用灌溉溝渠時,應予恢復,并采取必要的防滲措施。</p><p>  (3)公路穿過村鎮(zhèn)居民區(qū)時,排水設計應與現(xiàn)有供、排水設施及建設規(guī)劃相協(xié)調。</p>

109、<p>  (4)排水困難地段可通過提高路基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設置隔離層等措施,使路基處于干燥、中濕狀態(tài)。</p><p><b>  2.地質情況</b></p><p>  本段處在干燥或中濕狀態(tài) ,路基排水基本順暢,但也出現(xiàn)挖方及矮路堤,在大部分地區(qū)及挖方路段需設置邊溝,并且兩側100米左右的路段由于是填方向挖方過渡,填土高度較小,屬于矮路堤都必

110、須設置邊溝。當排水量大時應進行流量計算,在小半徑曲線設置超高的地段,邊溝宜加深。</p><p>  邊溝縱坡應與路線縱坡一致,但本路線全線地面起伏很大,且橫斷面高差很大,在許多路段無法滿足此項要求。在路基兩側設置邊溝,一般情況下挖方路基和填土高度小于1.0m的路堤應設置邊溝,邊溝最大縱坡為3%,最小縱坡為0.3%。在一些地線橫向排水好的路堤也可不設邊溝。</p><p>  全線橫向排水

111、基本良好,路基受地下水影響小,不需全線設置邊溝,路線左側高,右側低,右側需設邊溝的地段少一些??v向排水全部按設置3m護坡道的情況選擇,挖方路段選路基邊坡坡腳以外2米。邊溝出口必須設在橫向排水良好或涵洞的地段使邊溝匯集來的水能順暢的排向路基范圍以外,以保持路基處在干燥或中濕狀態(tài)。</p><p>  各種排水設施的設計應盡量少占農田,并與水利規(guī)劃和土地使用相配合進行綜合規(guī)劃,排水口應盡可能引接至天然河溝,以減少橋涵

112、工程,不宜直接注入農田。應采取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則。在路基兩側設置邊溝,一般情況下挖方路基和填土高度小于1.0m的路堤應設置邊溝,邊溝采用梯形,邊溝的底寬為0.6m, 深度為0.6m, 內側邊坡采用1:1.5,外側邊坡為1:1.5。邊溝最大縱坡為3.0%,最小縱坡為0.3%。在一些地線橫向排水好的路堤也可不設邊溝。紙上定線在地形圖上示出排水溝渠的平面位置。涵洞與路正交,縱坡度最大為2%,涵管直徑為1.50m。</p>

113、<p>  3.1.5橫斷面的繪出</p><p>  橫斷面設計一般比例為1:200, 在橫斷面圖上,按縱斷面設計確定的填挖高度和平面設計的超高,根據(jù)標準規(guī)定的路基寬度,繪出其路基橫斷面設計圖,并標出填挖的高度路基寬度,計算出填方面積(At),挖方面積(Aw),并分別標注于圖上.。</p><p><b>  3.1路面</b></p>&l

114、t;p>  路面是道路主要組成部分,它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行車速度,安全和運輸成本。路面要求有強度和剛度,穩(wěn)定度,表面平整度,和抗滑性,本段設計為水泥混凝土路面。</p><p>  3.2.1 設計原則</p><p>  根據(jù)交通量,因地制宜,合理選材,方便施工的原則設計。</p><p>  3.2.2 路面結構的確定及材料的選擇</p>&l

115、t;p>  根據(jù)公路等級和交通量,確定路面等級為高級。路面類型選用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結構:面層(普通水泥混凝土)厚度為23cm;基層(5%水泥穩(wěn)定砂礫)厚度為18cm;底基層(石灰、粉煤灰綜合穩(wěn)定土) 厚度為18 cm;墊層(天然砂礫)路基為中濕類型要加鋪砂墊層厚度為15cm?;鶎討哂凶銐虻膹姸群头€(wěn)定性,表面平整,在荷載重復作用后的累計變形不大。 </p><p>  3.2.3 施工要求</

116、p><p>  對材料的要求:粗集料,應質地堅硬、耐久、符合規(guī)定級配,最大粒徑不應超過40cm;細集料應清潔,細度模數(shù)在2.5以上。</p><p>  施工準備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基層的檢查與整修、基層的寬度、路拱與標高、表面平整度和壓實度均應檢查其是否符合要求。</p><p>  養(yǎng)生的要求:潮濕養(yǎng)生,每天均勻撒水數(shù)次,至少延續(xù)14天。</p>

117、<p>  3.2.4路面設計計算書</p><p><b>  1.交通分析:</b></p><p>  本設計擬建為山嶺區(qū)二級公路,設計基準期為15年。設計速度為60Km/h,根據(jù)所給的設計資料可知,交通量年平均增長率為7.0%。設計初年交通量:中型車680輛/日,中型車中各種車型所占比例為:解放CA10B—43%(43%×680=292.

118、4輛/日), 東風EQ140—32%(32%×680=217.6輛/日),解放CA390—25%(25%×680=170輛/日);大型車350輛/日,大型車中各種車型所占比例為:黃河JN150—30%(30%×350=105輛/日),沃爾沃N8648—37%(37%×350=129.5輛/日), 黃河JN162—33%(33%×350=115.5輛/日)</p>

119、<p>  根據(jù)《規(guī)范》查得—我國常用汽車路面參數(shù),列下表所示:</p><p>  軸載換算:以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設計以100KN的單軸-雙輪組荷載作為標準軸載。</p><p>  軸載換算表 表3.3</p><p>  二級公路的設計基準期為15年,安全等級為三級。取臨界荷位處的車輛輪跡橫向分布系數(shù)為0.58。交通量年平均增長率為7.0%。計算得到

120、設計基準期內臨界荷載處標準軸載的累計作用次數(shù):</p><p><b>  屬重交通。</b></p><p>  2.分別以干燥、中濕和二種狀態(tài)擬定路面結構:</p><p> ?、牛稍餇顟B(tài)下路面結構:</p><p>  面層:普通水泥混凝土 初估板厚23cm</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