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 錄</b></p><p> 第一節(jié) 礦井概況................................................................................................................ ............................... 2</p>
2、<p> 第二節(jié) 擬定礦井通風系統(tǒng).................................................................................. ............. ............................. 3</p><p> 2.1 擬定通風系統(tǒng)的原則和要求............................
3、...............................................................................3 </p><p> 2.1.1 擬定通風系統(tǒng)的原則............................................................... ................. ...................
4、..............3 </p><p> 2.1.2 通風系統(tǒng)擬定基本要求................................................................................................................3</p><p> 2.2 通風方式的選擇..................
5、................................................................................................................3 </p><p> 2.2.1 常用的礦井通風方案....................................................................
6、.. .............................................3 </p><p> 2.2.2 通風方式的選擇:..........................................................................................................................4</p>
7、<p> 2.2.3 通風方式技術與經濟性比較.......................................................................................................5 </p><p> 2.3 局部通風方式選擇.................................................
8、.............................................................................5 </p><p> 第三節(jié) 礦井風量計算............................................................................................................
9、............................ 7</p><p> 3.1 礦井風量計算原則..............................................................................................................................7</p><p> 3.2 礦
10、井需風量的計算.............................................................................................................................7 </p><p> 3.2.1 采煤工作面組需風量的計算...................................... ......
11、...........................................................7 </p><p> 3.2.2 掘進工作面需風量得計算: .................................................................... .................................... 8</p>
12、<p> 3.3 礦井總風量的計算.............................................................................................................................10 </p><p> 3.4 礦井風量分配..................................
13、................................................................................. .................. 10</p><p> 3.5 風速驗算......................................................................................
14、......................................................... 10</p><p> 第四節(jié) 礦井通風阻力計算.................................................................... ........................................................
15、..11 </p><p> 4.1 礦井通風阻力計算的原則.............................................................................................................. 11</p><p> 4.2 礦井通風容易時期和通風困難時期......................
16、...................................................................... 11</p><p> 4.2.1 礦井通風容易時期..............................................................................................................
17、..........11</p><p> 4.2.2 礦井通風困難時期........................................................................................................................12</p><p> 第五節(jié) 選擇礦井通風設備..............
18、.................................................................................................................12</p><p> 5.1 選擇礦井通風設備的基本要求.................................................................
19、.....................................12</p><p> 5.2 主要通風機的選擇........................ ...................... .............................................................................12</p><p&g
20、t; 5.2.1 計算通風機風量...................................... ......................................................................................12</p><p> 5.2.2 計算通風機風壓........................................
21、...... ..............................................................................12</p><p> 5.2.3 計算風阻選擇電動機...............................................................................................
22、.....................14</p><p> 第六節(jié) 礦井通風費用.......... ........................................................ ....................................................................16</p><p> 第七
23、節(jié) 礦井災害防治措施..................... ........................... ...................... ............................. ........................16</p><p> 參考文獻....................... .............................
24、.............................................................................................................16 </p><p><b> 第一節(jié) 礦井概況</b></p><p><b> 1.1煤層地質概況</b><
25、;/p><p> 單一煤層,煤層傾角20°,煤層平均厚度3m,為III級自然煤層,相對瓦斯涌出量為11 m3/t,煤塵具有爆炸危險。</p><p><b> 1.2井田范圍</b></p><p> 本設計第一水平深度540m,走向長7130m,傾斜長度為2000m。</p><p><b>
26、1.3礦井生產任務</b></p><p> 本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90萬噸,總服務年限40年。</p><p><b> 1.4礦井開拓方式</b></p><p> 本礦井開拓方式為立井單水平上下山開拓,用豎井主要石門開拓,在底板巖層中開掘巖石大巷,采掘比為1:2,井下同時工作的人數為200人。礦井年工作日330天,工作制度
27、為“三八”作業(yè)。采煤方法為走向長壁普通機械化采煤。工作面長150m,采高3m,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頂板,最大控頂距5.2m,最小控頂距4.2m;每個采區(qū)各有兩個煤巷掘進工作面,采用打眼放炮破煤,工作面一次起爆炸藥為10kg,回采工作面溫度一般在21°。交接班時人數最多為60人,掘進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為30人。</p><p><b> 1.5礦井通風方式</b></p&
28、gt;<p> 本礦井通風方法為抽出式,通風方式為兩翼對角式,即中央副井進風,兩翼風井回風。阻力最大和最小時自然風壓分別為50 Pa和150 Pa,風硐阻力取120 Pa。</p><p> 1.6巷道尺寸及支護情況</p><p><b> 如表1.1</b></p><p><b> 二 礦井通風系統(tǒng)<
29、/b></p><p> 2.1 通風系統(tǒng)的原則和要求 </p><p> 2.1.1 通風系統(tǒng)的原則 </p><p> 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和《煤炭工業(yè)礦井設計規(guī)范》有關規(guī)定: </p><p> 每個礦井必須有完整的獨立通風系統(tǒng); </p><p> 應根據礦井的災害類型及等級選擇適宜的通風系
30、統(tǒng); </p><p> 箕斗提升并或裝有膠帶輸送機的井簡不應兼作風井,如果兼作風井使用,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 </p><p> 通風系統(tǒng)的選擇應有利于加快礦井建設速度,有利于礦井高產高效、安 全生產,整個系統(tǒng)技術經濟合理。 </p><p> 還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p><p> 風井位置要在洪水位標高以上(
31、大中型礦井考慮百年一遇、小型礦井50 年一遇),進風井口須避免污染空氣進入,距有害氣體源的地點不得小于500m; </p><p> 井口工程地質及井筒施工地質條件簡單; </p><p> 占地少,壓煤少,交通方便,便于施工; </p><p> 通風系統(tǒng)簡單,風流穩(wěn)定,易于管理; </p><p> 發(fā)生事故時,風流易于控制、井下
32、每一水平到上一水平和每個采區(qū)至少要有兩個通向地面的安全出口,以便于人員撤出。 </p><p> 使專用通風巷道的數目最少,風路最短,貫通距離短,井巷工程量省; </p><p> 盡可能使每個采區(qū)的產量均衡,阻力接近,避免過多的風量調節(jié).盡量少設置通風構筑物,以免引起大量漏風; </p><p> 多風機抽出式通風時,為了保持風機聯合運轉的穩(wěn)定性,應盡量降低
33、總進風道公共風路段的風阻(一般要求公共區(qū)段的負壓不超過任何一個通風機負壓的30%)。 </p><p> 新設計礦井不宜在同一井口采用多臺主要通風機串、并聯運轉。 </p><p> 井下爆破材料庫必須有單獨的進風流,回風必須引入礦井主要回風道。井下充電硐室必須獨立通風,回風可引入采區(qū)回風道。</p><p> 應滿足防治瓦斯、煤層自燃、煤塵爆炸及火災對礦井通
34、風系統(tǒng)的特殊要求。 </p><p> (12)后期通風合理。 </p><p> 2.1.2 通風系統(tǒng)基本要求 </p><p> 每個礦井和階段水平之間都必須有2個安全出口。 </p><p> 進風井巷與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的粉塵濃度不得大于0.5mg/m3。 </p><p> 新設計的箕斗井和混合井禁
35、止作進風井,已作進風井的箕斗井和混合井 必須采取凈化措施,使進風流的含塵量符合上述要求。 </p><p> 主要回風井巷不得作人行道,井口進風不得受礦塵和有毒有害氣體污染, 井口排風不得造成公害。 </p><p> 礦井有效風量率應在60%以上。 </p><p> 采場、二次破碎巷道和電耙道,應利用貫穿風流通風,電耙司機應位于風流的上風側,有污風串聯時,
36、應禁止人員作業(yè)。 </p><p> 井下硐室和炸藥庫,必須設有獨立的回風道。 </p><p> 主要通風機一般應設反風裝置,要求10min內實現反風。 </p><p> 2.2 通風方式的選擇 </p><p> 2.2.1 常用的礦井通風方案 </p><p> 方案1:中央并列式 風井主副井都位于中
37、央工業(yè)廣場上副井進風,風井回風,如圖2.1。</p><p><b> 圖2.1</b></p><p> 1——主井 2——副井 3——運輸大巷 4——回風大巷 5——回風石門</p><p> 方案2:中央分列式 兩回風井位于井田邊界的兩翼,副井進風,風井回風,如圖2.2 </p><p><b>
38、 圖2.2</b></p><p> 1——主井 2——副井 3——運輸大巷 4——回風大巷 5——回風石門</p><p> 方案3:兩翼對角式,如圖2.3</p><p><b> 圖2.3</b></p><p> 1——主井 2——副井 3——運輸大巷 4——回風大巷 5——回風石門</
39、p><p> 方案四:分區(qū)對角式,如圖2.4</p><p><b> 圖2.4</b></p><p> 1——主井 2——副井 3——運輸大巷 4——回風石門</p><p> 2.2.2 礦井通風系統(tǒng)的選擇:</p><p> 各類型礦井通風系統(tǒng)的優(yōu)缺點及適用條件: </p>
40、;<p><b> 表2.1</b></p><p> 2.2.3 通風方式技術與經濟性比較 </p><p><b> 技術性比較 </b></p><p> 煤層走向長度較長,瓦斯?jié)舛容^高,煤層走向較長,初步可以選取兩翼對角式或者分區(qū)對角式。 </p><p><b&
41、gt; 經濟性比較</b></p><p> 經濟性比較主要從巷道的工程量,施工費用,維護費用,以及通風系統(tǒng)的基建費用,通風設施的投資,維修和通風電費這幾方面來說。 </p><p> 綜上所述,從技術性和經濟性兩方面考慮,此礦井選用兩翼對角式通風方式。 </p><p> 2.3 主要通風機工作方式 </p><p>
42、 礦井主要通風機的通風方式有壓入式、抽出式和混合式三種。目前,技術不斷革新,通風機的功率大大提高。常用的通風方式是壓入式和抽出式兩種,比較如下:</p><p> 表1.壓入式與抽出式通風比較</p><p> 一般情況下,只有地面小窯塌陷區(qū)分布較廣且與井下采空區(qū)溝通或地形復雜且煤層埋藏較淺時,開采第一水平,無法在高山上設置通風機,總會風道溝通,維護困難,煤層自燃發(fā)火不嚴重時,才考慮用
43、壓入式通風。結合礦井實際條件和目前的經濟、技術條件,確定礦井主要通風機的工作方式采用抽出式通風。</p><p> 2.4 采煤工作面通風方式</p><p> 工作面通風方式主要有“U”、“Y”、“Z”型,各型式的優(yōu)缺點及適用條件,見表2-3</p><p> 表2-3工作面通風方式比較</p><p> U型后退式通風方式多適用于
44、瓦斯涌出量不大、不易自然發(fā)火的煤層開采中。U型通風方式布置方便,通風簡單,漏風量小,瓦斯、煤炭自然方向與風流方向一直,有利于降低工作面瓦斯?jié)舛?。且U型后退式通風巷道開拓費用低。</p><p> 所以,該礦井采用U型后退式通風方式。</p><p> 采煤工作面的風流方向不同可分為上行通風與下行通風兩種,其優(yōu)缺點見表2-4。</p><p> 表2-4工作面風
45、向比較</p><p> 綜上所述,上行通風和下行通風各有利弊,根據結合該礦井開采煤層屬于自燃發(fā)火煤層,各煤層均具有自燃發(fā)火危險性,自燃發(fā)火期為1~3個月。工作面一旦起火,上行通風起火地點發(fā)生瓦斯爆炸的可能性比下行通風要小,且上行通風瓦斯流動的方向與風量方向一致,瓦斯分層流動和集聚的可能性小,故采區(qū)采用上行通風方式。</p><p><b> 三 礦井風量計算</b&g
46、t;</p><p> 3.1 礦井風量計算原則 礦井需風量按照下列要求分別計算,并采取其中的最大值。 </p><p> 按井下同時工作最多人數同時計算,每人每分鐘供給風量不得小于4。 </p><p> 按采煤、掘進、硐室及其他實際需風量的總和來計算。 </p><p> 3.2 礦井需風量的計算 </p><
47、p> 3.2.1 采煤工作面組需風量的計算 采煤工作面風量應該按下列因素分別計算,并取其最大值。 </p><p><b> 按瓦斯涌出量計算:</b></p><p> -----第i 個工作面需風量,m3/min </p><p> -----第i 個采煤工作面瓦斯絕對涌出量,取20.8m3/min</p>&l
48、t;p> -----瓦斯涌出不均勻備用風量系數。取1.2</p><p> =100×1.2×20.8=2496/min</p><p> 采煤之前要進行瓦斯抽采,瓦斯絕對涌出量為20.8 m3/min,取抽采系數0.8,</p><p> =100×1.2×20.8×0.8=1996.8/min<
49、;/p><p> 按工作面進風流溫度計算</p><p> 采煤工作面應有良好的氣候條件。其進風流溫度可根據風流溫度預測方法進行計算。其氣溫與風速應符合下表要求</p><p> 采煤工作面空氣溫度與風速對應表</p><p> 采煤工作面的需風量按下式計算:</p><p> 式中:——第i個采煤工作面風速,當
50、采長壁工作面穩(wěn)定在21℃時,工作面風速應在1.0-1.5m3/s之間,取1.2m3/s</p><p> ——第i個采煤工作面的有效通風斷面,取最大和最小控頂時有效斷面的平均值, m2 </p><p> ——第i個采煤工作面長150m,長度系數,取1.1</p><p> 式中:——最大控頂距,=5.2m</p><p> —
51、—最小控頂距,=4.2m</p><p> H——工作面平均采高,H=3m</p><p> K——工作面有效斷面系數,K=0.8</p><p><b> 則:</b></p><p> =(4.2+5.2)/2×3×0.8=11.28 m2</p><p> =6
52、0×1.2×11.28×1.1=1191.17m3/min=893.38m3/s</p><p> 采煤工作面長度風量系數表</p><p><b> 表3-2</b></p><p> ?、郯慈藬涤嬎銓嶋H需風量</p><p> Qwi=4×Nwi,m3/min</p
53、><p> 式中:4——每人每分鐘應供給的最低風量,m3/min·人</p><p> Nwi——第i個采煤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交接班時人數最多Nwi =60人</p><p> Qwi=4×60=240m3/min</p><p> 按風速進行演算: 按最低風俗驗算各個采煤工作面的最小風量:</p>
54、<p> Qwi ≧60×0.25×=169.2/min</p><p> 按最高風速驗算各個采煤工作面的最大風量:Qwi≦60×4×=2707.2/min </p><p> 可見采工作面的需風量取為1996.8/min滿足要求,礦井只有一個工作面,回采工作面的需風量取為1996.8/min</p><p&g
55、t; 3.2.2 掘進工作面需風量得計算: 煤巷、半煤巖、巖巷掘進工作面的風量,按下列因素分別計算,取其最大值。 </p><p><b> 按瓦斯涌出量計算:</b></p><p><b> 其中:</b></p><p> —第i 個掘進工作面的需風量。 /min</p><p>
56、—第i 個掘進工作面的絕對瓦斯涌出量。 /min</p><p> —第i 個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勻和備用風量系數。取1.8 </p><p> =100×1.664×1.8=299.5/min</p><p><b> 2)按炸藥量計算</b></p><p> 式中:25——使用1kg炸
57、藥的供風量,m3/min</p><p> ——掘進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藥量,10kg。</p><p> =25×10=250 m3/min</p><p> 各種局部通風機的額定風量</p><p> 選擇JBT-61型局部通風機,其額定風量為250 m3/min</p><p> 3)按
58、局部通風機吸風量計算</p><p> =250×1.2=300 m3/min</p><p> 式中:——第i個掘進工作面同時運轉的局部通風機額定風量的和各種通風機的額定風量按下表選取。</p><p> ——為防止局部通風機吸循環(huán)風的風量備用系數,一般取1.2—1.3.進風巷道無瓦斯涌出時取1.2,有瓦斯涌出時取1.3。</p>&
59、lt;p> 4)按工作人員數量計算: </p><p><b> =4× </b></p><p> 其中: Nhi —第i 個掘進工作面同時工作得最多人數,交接班時人數最多取40人。 </p><p> =4×40=160/min</p><p> 由以上幾種方法計算的掘進巷道所需的
60、最大風量為300/min</p><p> 5)按風速進行驗算: </p><p> 按最小風速驗算,各個巖巷掘進工作量最小風量: </p><p> ≧60×0.15× Shi =60×0.15×10.5=94.5/min</p><p> 各個煤巷或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的最小風量: </
61、p><p> ≧60×0.25× Sdi =60×0.25×10.5=157.5/min</p><p> 按最高風速驗算,各個掘進工作面的最大風風量: </p><p> ≦60×4× Shi =60×4×10.5=2520/min</p><p> 根據上
62、述計算可知,掘進工作面所需風量為300/min</p><p> 3.3 礦井總風量的計算 </p><p> 礦井總風量,應按采煤、掘進、硐室及其他地點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計算: 采煤工作面和備用工作面所需風量之和 =1996.8min/</p><p> 掘進工作面所需風量之和=600min/ </p><p> 硐室所需風量之和:
63、=150+150+100+80+200+80+120=880 min/. </p><p> 礦井通風系數,取1.2.則 =(1996.8+600+880)×1.2=4172.2min/</p><p> 3.4 礦井風量分配 </p><p><b> 表3-3</b></p><p> 3.5 風速
64、驗算 表3-4</p><p> 四 礦井通風阻力計算</p><p> 4.1 礦井通風阻力計算的原則 </p><p> 1.礦井通風總阻力不應超過2940Pa。 </p><p> 礦井井巷的局部阻力按150Pa計算。</p><p> 阻力最大和
65、最小時自然風壓分別為50Pa和150.Pa風硐阻力取120Pa。</p><p> 如果礦井服務年限不長(10~20 年),選擇達到設計產量后通風容易和困難兩個時期分別計算其通風阻力;若礦井服務年限較長(30~50 年),只計算前 15~25 年通風容易和困難兩個時期的通風阻力。為此,必須先給出這兩個時期的通風網絡圖。 </p><p> 通風容易和通風困難兩個時期總阻力的計算,應沿著
66、這兩個時期的最大通風阻力風路,分別計算各段井巷的通風阻力,然后累加起來,作為這兩個時期的礦 井通風總阻力。最大通風阻力風路可根據風量和巷道參數(斷面積、長度等)直接判斷確定,不能直接確定時,應選幾條可能最大的路線進行計算比較。附:(礦井平面圖)(通風網絡圖)</p><p> 4.2 礦井通風容易時期和通風困難時期 </p><p> 所謂礦井通風容易時期和通風困難時期是指在一臺主要通
67、風的服務年限內 (15~30 年),礦井阻力最小的時期(通常在達產初期)和最大的時期(通常在生產后 期)。 </p><p> 4.2.1 礦井通風容易時期</p><p> 通風容易時期路線:副井→井底車場→主要運輸石門→運輸大巷→采區(qū)運輸石門→軌道上山→區(qū)段運輸平巷→工作面→區(qū)段回風平巷→采區(qū)上部車場 →回風上山→回風大巷→風井。即圖 1→2→3→4→5→6→7→8→9→10→1
68、1→24→25</p><p> 礦井通風容易時期井巷通風網絡圖</p><p> 礦井通風容易時期井巷通風阻力計算表</p><p><b> 表4-1</b></p><p> 4.2.2 礦井通風困難時期</p><p> 通風困難時期路線: 副井→井底車場→主要運輸石門→運輸大巷
69、→采區(qū)運輸石門(下山)→軌道下山→區(qū)段運輸平巷→工作面→區(qū)段回風平巷→采區(qū)下部車場 →回風下山→回風大巷→風井。即圖 1→2→3→4→13→14→15→17→18→19→20→22→24→25</p><p> 礦井通風困難時期井巷通風阻力計算表</p><p><b> 表4-1</b></p><p> 五 選擇礦井通風設備<
70、/p><p> 5.1 選擇礦井通風設備的基本要求 </p><p> 礦井每個裝備主要通風機的風井,均要在地面裝設兩套同等能力的通風設備,其中一套工作,一套備用,交替工作。 </p><p> 選擇的通風設備應能滿足第一開采水平各個時期的工況變化,并使通風設備長期高效運行。當工況變化較大時,應根據礦井分期時間及節(jié)牟情況,分期選擇電動機動。 </p>
71、<p> 通風機能力應留有一定的余量。軸流式、對旋式通風機在最大設計負壓和風量時,葉輪葉片的運轉角度應比允許范圍小5°;離心式通風機的選型設計轉速不宜大于允許最高轉速的90%。 </p><p> 進、出井井口的高差在 150m 以上,或進、出風井口標高相同,但井深400 米以上時宜計算礦井的自然風壓。 </p><p> 5.2 主要通風機的選擇 </p
72、><p> 5.2.1 計算通風機風量 </p><p> 由于外部漏風(即井口防爆門及主要通風機附近的反風門等處的漏風),風 機風量應大于礦井風量。 </p><p> 式中:——主要通風機的工作風量,/min;</p><p> ——礦井需風量,/min; </p><p> k ——漏風系數,取1.2。 &
73、lt;/p><p> =1.2×3476.8=4172.2/min</p><p> 5.2.2 計算通風機風壓 </p><p> 容易時期:H靜=796.8Pa-150Pa+120Pa=766.8Pa</p><p> 困難時期:H靜=1021.7 Pa +50Pa+120 Pa =1191.7Pa</p>&
74、lt;p> 5.2.3通風機工作阻力計算</p><p><b> 容易時期:</b></p><p> =/=766.8/4835.2=0.16</p><p><b> 困難時期:</b></p><p> =/=1191.7/4835.2=0.25</p><
75、;p> 如上圖可初選BD Na 20和BD Na 22兩臺風機。再進一步篩選風機如下表</p><p><b> 表5-1</b></p><p> BD Na 20號風機消耗的功率更低并且效率更高,所以BD Na 20更合適。</p><p> 5.2.3選擇電動機</p><p> 根據礦井通風容易時
76、期和困難時期的主要通風機功率和計算電動機的輸出功率。</p><p> 由/=0.64>0.6即只需要選擇一臺風機,其功率為 =*/</p><p> 則=120*1.1/0.9=146.7KW</p><p> 第六節(jié) 礦井通風費用</p><p> 6.1 礦井通風費用</p><p> 噸煤的通
77、風電費為主要通風機年耗電費及井下輔助通風機、局部通風機電費之和除以年產量,可用下公式計算:</p><p><b> 元/t</b></p><p> 式中:w——生產噸煤耗電量,元/t</p><p> D——電價,0.8元</p><p> T——礦井年產量,t</p><p> E
78、——礦井主要通風機年耗電量</p><p> EA——礦井局部通風機與輔助通風機年耗電量</p><p> ηv——變壓器的效率,取0.95;</p><p> ηw ——電線的輸出功率,取0.95。</p><p> 需兩臺風機一臺工作,一臺備用。局部通風機兩臺每臺14kw</p><p> 則
79、 E=8760×(120+14×2)/(1.1×0.9×0.95)=1378500.8(KW.h)/a</p><p> W=1378500.8×0.8/900000=1.2元/t</p><p> 第七節(jié) 礦井災害防治</p><p> 為了保證礦井安全生產,在礦井建設和生產過程中,要重點防范瓦斯煤層、水和火
80、的威脅。本設計采用較先進的設備,并建立了井下環(huán)境安全監(jiān)測系統(tǒng),對瓦斯、煤層、水和火等災害進行了早期預防,綜合治理。</p><p><b> 1、瓦斯管理措施</b></p><p> ?、艊栏駡?zhí)行《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第四章第一節(jié)《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p><p> ⑵設專職瓦斯員對工作面每班巡回檢測,不得少于兩次,發(fā)現問題及時匯
81、報處理。另外,建立瓦斯的個體巡回檢測和連接檢查的雙重檢測系統(tǒng),可靠預防和控制瓦斯事故的發(fā)生。</p><p> ?、窃诓擅汗ぷ髅嬉约芭c其相互連接的上下順槽設置瓦斯報警儀,檢測風流中瓦斯含量,并將信息及時傳遞到地面控制室。</p><p><b> 參考文獻</b></p><p> 1、煤礦安全規(guī)程,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2011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