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b></p><p> 題目: 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p><p> 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 </p><p><b> 摘要</b></p><p><b> 殼式換熱器結構</b></p>
2、;<p> 由殼體、傳熱管束、管板、折流板和管箱等部件組成。殼體多為圓筒形,內(nèi)部裝有管束,管束兩端固定在管板上。進行換熱的冷熱兩種流體,一種在管內(nèi)流動,稱為管程流體;另一種在管外流動,稱為殼程流體。為提高管外的傳熱流體的傳熱系數(shù),通常在殼體內(nèi)安裝若干擋板。擋板可提高殼程流體速度,迫使流體按規(guī)定路程多次橫向通過管束,增強流體湍流程度。換熱管在管板上可按等邊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等邊三角形排列比較緊湊,管外流速湍動程度高,傳熱
3、系數(shù)大,但管外清洗較困難;正方形直列,管外清洗方便,但傳熱系數(shù)較小,適用于易結垢的流體;正方形錯列的效果介于正方形直列和正三角形排列之間。</p><p> 流體每通過管束一次稱為一個管程;每通過殼體一次稱為一個殼程。為提高管內(nèi)流體速度,可在兩端管箱內(nèi)設置隔板,將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組。這樣流體每次只通過部分管子,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這稱為多管程。同樣,為提高管外流速,也可以在殼體內(nèi)安裝縱向擋板,迫使流體多次通
4、過殼體空間,稱為多殼程。多管程和多殼程可配合應用。</p><p> §一.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任務書</p><p><b> 1.1.題目</b></p><p><b> 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b></p><p> 1.2.任務及操作條件</p><p>
5、; 1.2.1處理能力:10萬噸/年煤油</p><p> 1.2.2.設備形式:列管式換熱器</p><p> 1.2.3.操作條件</p><p> (1).煤油:入口溫度140℃,出口溫度40℃</p><p> (2).冷卻介質(zhì):自來水,入口溫度30℃,出口溫度40℃</p><p> (3).允許
6、壓強降:不大于100kPa</p><p> (4).煤油定性溫度下的物性數(shù)據(jù):密度825kg/m3,黏度7.15×10-4Pa.s,比熱容2.22kJ/(kg.℃),導熱系數(shù)0.14W/(m.℃)</p><p> (5).每年按330天計,每天24小時連續(xù)運行</p><p> 1.3.列管式換熱器的選擇與核算</p><p&
7、gt; 1.3.1.傳熱計算</p><p> 1.3.2.管、殼程流體阻力計算</p><p> 1.3.3.管板厚度計算</p><p> 1.3.4.U形膨脹節(jié)計算 </p><p> 1.3.5.管束振動</p><p> 1.3.6.管殼式換熱器零部件結構</p><p>
8、; 1.4.繪制換熱器裝配圖</p><p><b> ?。ㄒ夾2圖紙另附)</b></p><p><b> §二.熱量設計</b></p><p> 2.1.初選換熱器的類型</p><p> 兩流體的溫度變化情況如下:</p><p> (1)煤油:
9、入口溫度140℃,出口溫度40℃;</p><p> ?。?)冷卻介質(zhì):自來水,入口溫度30℃,出口溫度40℃;</p><p> 該換熱器用循環(huán)冷卻自來水進行冷卻,冬季操作時,其進口溫度會降低,考略到這一因素,估計所需換熱器的管壁溫度和殼體溫度之差較大,需考慮熱膨脹的影響,相應地進行熱膨脹的補償,故而初步確定選用帶有膨脹節(jié)的管板式換熱器。</p><p> 2
10、.2.管程安排(流動空間的選擇)及流速確定</p><p> 已知兩流體允許壓強降不大于100kPa;兩流體分別為煤油和自來水。與煤油相比,水的對流傳熱系數(shù)一般較大。由于循環(huán)冷卻水較易結垢,若其流速太低,將會加快污垢增長速度,使換熱器的熱流量下降,考慮到散熱降溫方面的因素,應使循環(huán)自來水走管程,而使煤油走殼程。</p><p> 表2-1.列管式換熱器內(nèi)的適宜流速范圍 </p&g
11、t;<p> 表2-2.不同粘度液體的流速(以普通鋼壁為例)</p><p> 由上表,我們初步選用Φ25×2.5的碳鋼管,管內(nèi)流速取ui=0.5m/s。</p><p> 2.3.確定物性數(shù)據(jù)</p><p> 定性溫度:對于一般氣體和水等低黏度流體,其定性溫度可取流體進出口溫度的平均值。</p><p>
12、 殼程流體(煤油)的定性溫度為:T= =90℃ </p><p> 管程流體(水)的定性溫度為:t=℃。</p><p> 在定性溫度下,分別查取管程和殼程流體(冷卻水和煤油)的物性參數(shù),見下表:</p><p> 2.4.計算總傳熱系數(shù)</p><p> 2.4.1.煤油的流量</p><p> 已知要求處
13、理能力為15萬噸煤油每年(每年按330天計,每天24小時連續(xù)運行),則煤油的流量為:</p><p> =100000t/(330*24)=12626.3kg/h</p><p><b> 2.4.2.熱流量</b></p><p> 由以上的計算結果以及題目已知,代入下面的式子,有:</p><p><b&
14、gt; Q=</b></p><p> =12626.3kg/h×2.22kJ/kg?℃×(140-40)℃</p><p> =2803030.3kJ/h=778.6KW</p><p> 2.4.3.平均傳熱溫差</p><p> 計算兩流體的平均傳熱溫差 </p><p>
15、; 暫時按單殼程、多管程計算。</p><p><b> 逆流時,我們有</b></p><p> 煤油:140℃→40℃</p><p> 水: 40℃←30℃</p><p><b> 從而,</b></p><p><b> =39.1℃<
16、;/b></p><p><b> 而此時,我們有:</b></p><p><b> P=</b></p><p><b> R=</b></p><p><b> 式子中:</b></p><p> ——熱流體(
17、煤油)的進出口溫度,K或℃;</p><p> ——冷流體(自來水)的進出口溫度,K或℃;</p><p> 由圖4-19(參見天津大學出版社的《化工原理(上冊修訂版)》233頁)可查得:=0.82﹥0.8,所以,修正后的傳熱溫度差為:</p><p> = =39.1×0.82=32℃</p><p> 2.4.4.冷卻水
18、用量</p><p> 由以上的計算結果以及已知條件,很容易算得:</p><p> ===68702kg/h</p><p> 2.4.5.總傳熱系數(shù)K</p><p> 1).管程傳熱系數(shù):</p><p><b> =</b></p><p><b&g
19、t; =</b></p><p><b> =0.023</b></p><p><b> =0.023</b></p><p> =2753 W/m2?℃</p><p> 2).殼程傳熱系數(shù):</p><p> 假設殼程的傳熱系數(shù)是: =500 W
20、/m2?℃</p><p> 污垢熱阻: =0.000344 m2℃/W</p><p> =0.000172 m2℃/W</p><p> 管壁的導熱系數(shù): =45 m2℃/W</p><p> 管壁厚度: b=0.0025m</p><p> 內(nèi)外
21、平均厚度: dm=0.0225m</p><p> 在下面的公式中,代入以上數(shù)據(jù),可得</p><p> =320.3W/m2?℃</p><p><b> 2.5計算傳熱面積</b></p><p> 由以上的計算數(shù)據(jù),代入下面的公式,計算傳熱面積:</p><p>
22、考慮15%的面積裕度,則:</p><p> §三.工藝計算及主要設備設計</p><p> 3.1.管徑和管內(nèi)流速</p><p> 換熱器中最常用的管徑有φ19mm×2mm和φ25mm×2.5mm。小直徑的管子可以承受更大的壓力,而且管壁較??;同時,對于相同的殼徑,可排列較多的管子,因此單位體積的傳熱面積更大,單位傳熱面積的金
23、屬耗量更少。所以,在管程結垢不很嚴重以及允許壓力降較高的情況下,采用φ19mm×2mm直徑的管子更為合理。如果管程走的是易結垢的流體,則應常用較大直徑的管子。</p><p> 標準管子的長度常用的有1500mm,2000mm,3000mm,6000mm等。當選用其他尺寸的管長時,應根據(jù)管長的規(guī)格,合理裁用,避免材料的浪費。</p><p> 選用Φ25×2.5的碳
24、鋼管,管長4m,管內(nèi)流速取=0.5m/s。</p><p> 3.2.管程數(shù)和傳熱管數(shù)</p><p> 根據(jù)傳熱管的內(nèi)徑和流速,可以確定單程傳熱系數(shù):</p><p><b> =</b></p><p> 按單程計算,所需傳熱管的長度是:</p><p> 若按單程管計算,傳熱管過長
25、,宜采用多管程結構,可見取傳熱管長l=4m,則該傳熱管程數(shù)為:</p><p> 則傳熱管的總根數(shù)為:</p><p> N=×=2×123=246(根)</p><p> 3.3.平均傳熱溫差校正及殼程數(shù)</p><p> 由前面的計算已求得,按單殼程、多管程計算,逆流時:</p><p&
26、gt;<b> =39.1℃</b></p><p><b> 而此時,我們有:</b></p><p><b> P=</b></p><p><b> R=</b></p><p> 由圖4-19(參見天津大學出版社的《化工原理(上冊修訂版)
27、》233頁)可查得:=0.82﹥0.8,所以,修正后的傳熱溫度差為:</p><p> = =39.1×0.82=32℃</p><p> 于是,校正后的平均傳熱溫差是32℃,殼程數(shù)為單程,管程數(shù)為2。</p><p> 3.4.殼程內(nèi)徑及換熱管選型匯總</p><p> 采用組合排列法,即每程內(nèi)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兩側采
28、用正方形排列。取管心距t=1.25d0,則t=1.25×25=31.25≈32(mm)</p><p> 橫過管束中心線的管數(shù):=1.19=1.19=19根</p><p><b> 3.4.1殼體內(nèi)徑</b></p><p> 采用多管程結構,取管板利用率η=0.7,則殼體內(nèi)徑為:</p><p>&l
29、t;b> =629.8mm</b></p><p> 圓整可取D=650mm。</p><p><b> §四.換熱器核算</b></p><p><b> 4.1熱量核算</b></p><p> 4.1.1殼程對流傳熱系數(shù)</p><p&
30、gt; 對圓缺形的折流板,可采用克恩公式:</p><p> 計算殼程當量直徑,由正三角形排列可得:</p><p><b> = =0.020m</b></p><p> 殼程流通截面積:So= =0.0197m</p><p> 殼程流體流速為:= ==0.216m/s</p><p&g
31、t;<b> 雷諾準數(shù)為:=</b></p><p> 普蘭特準數(shù)為:Pro=</p><p> =0.36Re。物料被冷卻,粘度校正系數(shù)取1, 將數(shù)值代入上式:</p><p> ==692W/m2℃</p><p> 4.1.2管程對流傳熱系數(shù)</p><p><b>
32、=</b></p><p> 自來水被加熱,n取0.4,代入已得數(shù)值,有:</p><p> 管道流通面積:=0.785×0.022=0.039m2</p><p><b> 管程流體流速:=</b></p><p><b> 雷諾準數(shù)為:=</b></p>
33、<p><b> 普蘭特準數(shù)為:=</b></p><p> =2724 W/m2℃</p><p> 4.1.3傳熱系數(shù)K</p><p> 根據(jù)冷熱流體的性質(zhì)及溫度,在(GB151-99P140-141)選取污垢熱阻:</p><p> 污垢熱阻: =0.000344 m2
34、℃/W </p><p> =0.000172 m2℃/W </p><p> 管壁的導熱系數(shù): =45 m2℃/W</p><p> 管壁厚度: b=0.0025m</p><p> 內(nèi)外平均厚度: dm=0.0225m</p><p> 在下面的公式中,代
35、入以上數(shù)據(jù),可得</p><p><b> =</b></p><p> =389.1W/m2℃</p><p> 4.1.4傳熱面積S</p><p> 由K計算傳熱面積S:</p><p><b> S== </b></p><p>
36、 該換熱器的實際傳熱面積為: </p><p><b> Sp=</b></p><p> =3.14×0.025×4×(246-19)</p><p><b> =71.3m2</b></p><p> 則該換熱器的面積裕度為:<
37、/p><p> H=×100%=×100%=14.1%</p><p> 為了保證換熱器的可靠性, 一般應使換熱器的面積裕度大于15%~25%。滿足此要求, 所設計的換熱器較為合適,傳熱面積裕度合適,該換熱器能夠完成生產(chǎn)任務。</p><p> 4.2流動阻力的計算</p><p> 因為殼程和管程都有壓力降的要求,所
38、以要對殼程和管程的壓力降分別進行核算。</p><p> 4.2.1管程流動阻力</p><p> 管程壓力降的計算公式為:</p><p> △Pt=(△Pi+△Pr); NS=1,Np=2,F(xiàn)S=1.5;△Pi=</p><p> 由Re=17093,傳熱管相對粗糙度0.1/20=0.005,查莫狄圖得=0.037,流速u=0.4
39、92m/s,ρ=994kg/m3,故</p><p> △Pi===890.3(Pa)</p><p> △Pr==361(Pa)</p><p> △Pt=(△Pi+△Pr)Fs*Ns=(890.3+361)×2×1.5=3754(Pa)<100kpa</p><p> 管程流體阻力在允許范圍內(nèi)</p
40、><p> 4.2.2殼程流動阻力 </p><p> 由于殼程流體的流動狀況比較地復雜,所以計算殼程流體壓力降的表達式有很多,計算結果也相差很大。下面以埃索法計算殼程壓力降:</p><p> 殼程壓力降埃索法公式為:</p><p> 而=0.682,Nc=19,NB=26,uo=0.216m/s。</p><p&
41、gt;<b> 代入數(shù)值得:</b></p><p> =0.5×0.682×19×27×825×=3367Pa</p><p> =NB(3.5-2B/D),其中B=0.15m,D=0.65m,NB=26,</p><p><b> 代入數(shù)值得:</b></
42、p><p> =NB(3.5-2B/D)</p><p> =26×(3.5-)×</p><p><b> =1520Pa</b></p><p> 對于液體=1.15,于是我們有:</p><p> =(3367+1520)×1×1.15=5620
43、Pa<100kpa</p><p> 經(jīng)過以上的核算,我們發(fā)現(xiàn),管程壓力降和殼程壓力降都符合要求。</p><p><b> 4.3.壁溫計算</b></p><p> 因為管壁很薄,而且壁熱阻很小,故管壁溫度可按式計算。</p><p> 由于換熱器用循環(huán)水冷卻,冬季操作時,循環(huán)水的進口溫度將會降低。為確
44、??煽?,取循環(huán)冷卻水的進口溫度為15℃,出口溫度為45℃計算傳熱管壁溫。另外,由于傳熱管內(nèi)側污垢熱阻較大,會使傳熱管壁溫升高,降低了殼體和傳熱管壁溫之差。但在操作初期,污垢熱阻較小,殼體和傳熱管壁溫之差可能較大。計算中,應該按最不利的操作條件考慮,因此,取兩側污垢熱阻為零計算傳熱管壁溫。于是有:</p><p> 式中液體的平均溫度和氣體的平均溫度分別計算為</p><p> 0.4*
45、40+0.6*15=25℃</p><p><b> 90℃</b></p><p> ==2724W/m2℃</p><p> ==692W/m2℃</p><p><b> 傳熱管平均壁溫</b></p><p><b> =38.2℃</b&g
46、t;</p><p> 殼體壁溫,可近似取為殼程流體的平均溫度,即T=90℃。殼體壁溫和傳熱管壁溫之差為90-38.2=51.8℃。</p><p> 該溫差較大,故需要設溫度補償裝置。由于換熱器殼程壓力不是很大,因此需選用固定換熱器較為適宜。</p><p><b> §五.零件設計</b></p><p&
47、gt;<b> 5.1.折流板</b></p><p> 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圓缺高度為殼體內(nèi)徑的25%,則切去的圓缺高度為:h=0.25×650=162.5(mm),取h=160mm。</p><p> 折流板間距B=0.2D,則B=0.2×650=130mm,取B=150mm。</p><p> 折流板數(shù)
48、 NB=傳熱管長/折流板間距-1=4000/150-1=26(塊)</p><p> 折流板圓缺面水平裝配</p><p><b> 5.2.接管</b></p><p> 5.2.1.殼程流體進出口時接管</p><p> 取接管內(nèi)油品流速為u=1.0m/s</p><p><b&
49、gt; 則接管內(nèi)徑為:</b></p><p><b> d=0.074m</b></p><p> 所以,取標準管的內(nèi)徑為100mm。經(jīng)查表,得接管公稱直徑300mm,則其補強圈外徑300mm。</p><p> 查表得,PN<4.0MPa的接管外伸長度為150mm。</p><p> 查公
50、稱直徑與折流擋板最小厚度表:在B=150mm時,折流板厚度取4mm。</p><p> 5.2.2.管程流體進出口時的接管</p><p> 取接管內(nèi)循環(huán)水流速u=1.5m/s,則接管內(nèi)徑:</p><p><b> d=</b></p><p> 取標準管徑為150mm。</p><p>
51、; 查表得,查表得,PN<6.4MPa的接管外伸長度為200mm。</p><p><b> 5.3.管板厚度</b></p><p> 管板在換熱器的制造成本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管板設計與管板上的孔數(shù)、孔徑、孔間距、開孔方式以及管子的連接方式有關,其計算過程較為復雜,而且從不同角度出發(fā)計算出的管板厚度往往相差很大。一般浮頭式換熱器受力較小,其厚度只要滿足
52、密封性即可。對于脹接的管板,考慮脹接剛度的要求,其最小厚度可按表5.3選用。考慮到腐蝕裕量,以及有足夠的厚度能防止接頭的松脫、泄露和引起振動等原因,建議最小厚度應大于20mm。</p><p> 表5.3. 管板的最小厚度</p><p> 換熱管的外徑為25mm,因而管板厚度取為3/4=18.75,取上述的最小厚度20mm。</p><p> 5.4.殼壁
53、的厚度、封頭</p><p><b> 5.4.1.壁厚</b></p><p> 查GB151-99P21表8得圓筒厚度為:8 mm</p><p> 查JB/T4737-95,橢圓形封頭與圓筒厚度相等,即8mm</p><p> 5.4.2.橢圓形封頭</p><p><b>
54、; 示意圖如下:</b></p><p> 查表可得其尺寸數(shù)據(jù),見下表</p><p><b> 5.5.緩沖板</b></p><p> 在前述計算中,知=0.216m/s</p><p> 據(jù)=825kg/m3,得2 =38.5<<2300,無需設置緩沖板</p>&l
55、t;p><b> 5.6.拉桿核算</b></p><p><b> 拉桿直徑選用表</b></p><p><b> 拉桿數(shù)量選用表</b></p><p> 據(jù)此,確定拉桿直徑=16mm,拉桿數(shù)量為4。</p><p> 拉桿示意圖如下所示:</p&g
56、t;<p><b> 5.7.支撐板</b></p><p><b> 支撐板厚度</b></p><p> 據(jù)此,取支撐板厚度為10mm。</p><p><b> 5.8.管束振動</b></p><p> 5.8.1流體誘發(fā)換熱器管束振動機理<
57、;/p><p> 管殼式換熱器管束振動主要是由殼程流體流動所引起的,而管程流體流動的影響可忽略不計。產(chǎn)生振動的振源為流體穩(wěn)定流動產(chǎn)生的振動,流體速度的波動,通過管道或其它連接件傳播的動力機械振動等,橫向流是流體誘導管束振動的主要根源。1) 漩渦脫落誘導振動</p><p> 卡門漩渦頻率按下面的公式確定:</p><p><b> =St</b&
58、gt;</p><p><b> 式子中:</b></p><p> ——卡門漩渦頻率,Hz</p><p> St——斯特羅哈數(shù),無因次,對于按正三角形與正方形排列的管束,可根據(jù)節(jié)徑比=S/do計算,St=1/1.16xp,</p><p> 經(jīng)計算,所設計的換熱器的St =0.6735</p>
59、<p> V——橫流速度,m/s</p><p> do——換熱管外徑,m</p><p> S——換熱管的中心距,m</p><p> 由此可見,當管束直徑一定時,流速越大,流體誘導頻率越大,當漩渦脫落頻率接或等于管束的固有頻率時,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振動。</p><p><b> 2)紊流抖振 </b&g
60、t;</p><p> 紊流抖振是一個由隨機力作用的衰減振動,管子僅在其固有頻率附近產(chǎn)生響應,振動的峰值出現(xiàn)在脈動力的主頻率與管子的固有頻率重合之處。脈動力的主頻率為:</p><p> 式中: ———紊流脈動的頻率,Hz </p><p> U———相鄰兩管間的流體平均速度,m/s </p><p> d0———管子的外
61、徑,m </p><p> T———管束的橫向管間距,m </p><p> L———兩個連續(xù)管排間的中心線距離,m</p><p> 紊流脈動的頻率范圍較寬且具有很強的隨機性。由紊流抖振而誘發(fā)的振動不很規(guī)律,較少導致大范圍的共振響應。紊流抖振不是導致管子破壞的主要原因,而是產(chǎn)生流體彈性激振的重要因素。</p><p> 通常認
62、為,當管子間距較小時,由于沒有足夠的空間產(chǎn)生漩渦分離,紊流的影響是主要的。當管子間距與管徑之比小于1.5時,漩渦分離一般不會引起管子大幅度振動。</p><p><b> 3)流體彈性激振</b></p><p> 換熱器內(nèi)密集的管束中,任何一根管子的運動都會改變周圍的流場。流場的改變則使作用在相鄰管子上的流體發(fā)生相應的改變,從而使受力作用的管子發(fā)生振動,從而進一
63、步改變了作用在其中的流體力。一根管子的位移會對相鄰的管子施加流體力而使其也產(chǎn)生位移。這種流體力與彈性位移的相互作用就叫做流體彈性激振。它一般是在已有其它機理誘發(fā)起管子運動的情況下產(chǎn)生的。其特點是流體速度一旦超過某一臨界速度值并稍有增加時,振幅即有大幅度增加,若阻尼不太大時,形成的振幅將一直增大到管子互相碰撞。這種振動在流體速度減小到遠低于初始速度時仍會持續(xù)。</p><p> 管束發(fā)生流體彈性不穩(wěn)定時候的臨界橫
64、流速度可以按下面的公式進行計算:</p><p><b> 式子中:</b></p><p> ——質(zhì)量阻尼參數(shù),無因次,可按公式進行計算;</p><p> do——換熱器的外徑,m:</p><p> fn——換熱管的固有頻率,Hz;</p><p><b> ——比例系數(shù)
65、</b></p><p> 研究表明,流體速度較低時,振動可能由漩渦脫落或紊流抖振引起,而在速度較高區(qū)域,誘發(fā)振動機理主要是流體激振。</p><p> 5.8.2管束振動的計算</p><p> 通過以上管束振動的分析可知,管子的振動與管子的系統(tǒng)的固有頻率、系統(tǒng)的阻尼和流體流動特性等因素有關。在換熱器中,換熱管兩端與管板連接,中間由等間距布置的多
66、個折流板支撐,但靠近兩端管板的折流板與管板之間的跨距比中間跨距要大。換熱管與管板之間不論采用焊接、脹接或脹接焊接并用,都不能發(fā)生振動和位移,因而在固有頻率分析時可看作剛性固定支撐;管束中間用弓形折流板支撐,管子與折流板管孔之間有很小的的間隙,管子可以轉動,但不能發(fā)生縱向位移,因而可以看作是簡支。換熱管的簡化模型為多跨度梁,因此,求解換熱管的固有頻率歸結為求解多跨度梁的固有頻率,其理論基礎是梁的橫向振動微分方程。</p>&
67、lt;p> 換熱器管束的管子具有多個固有頻率,每一種固有頻率對應一種不同振型。當受其中一種特定頻率的激發(fā)載荷作用時,就可以發(fā)生某種振型的共振。利用管子兩端的固定條件與管子在中間管子簡支處的連續(xù)條件,求解方程組可得到換熱管的各階固有頻率。影響管子振動關鍵是第一二階的固有頻率。對于多跨直管的固有頻率求解方程相當復雜,為方便計算,美國的管殼式換熱器制造者協(xié)會設計了相應的計算公式和振型常數(shù),將等跨距直管的固有頻率簡化為跨度數(shù)和兩端支撐條
68、件決定的參數(shù),由下面的式子計算:</p><p> 換熱管發(fā)生振動的基本條件是各種激振力的頻率等于或接近換熱管的固有頻率。因此,要想有效防振,必須分別算出漩渦脫流頻率f1、紊流抖振頻率f2和管子的固有頻率fn,用下式判斷:</p><p> a)當殼程流體是氣體或液體時,0.5<f1/fn<0.6;0.5<f2/fn<0.6;</p><p&
69、gt; b)當管程流體是氣體或蒸汽時,0.8<f1/fn<1.2;0.8<f2/fn<1.2;</p><p> c)當殼程流體是氣體或液體時,應有橫向流速v>。</p><p> 5.8.3振動的防止與有效利用</p><p> 換熱器內(nèi)流體誘導振動的機理相當復雜,能夠有效地防止振動的完整的設計準則尚未建立起來。這就需要在運行
70、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操作情況,采用不同的措施來防止換熱器的振動。振動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輕微的振動不但不會帶來損壞,而且還有強化傳熱和減少結垢的作用。但是強烈的振動應該采取必要的防振措施以減緩振動,避免換熱器振動破壞??拐竦母就窘?jīng)是激振力頻率盡量避開管子的固有頻率。工程實踐中常采用以下的抗振措施:</p><p> (1)制定合理的開停工程序,加強在線監(jiān)測,嚴格控制運行條件,在流體入口前設置緩沖板或?qū)Я魍?既可以避免
71、流體直接沖擊管束,降低流速,又可以減小流體脈動。</p><p> (2)降低換熱器殼側流體速度是防止管束振動的最直接的方法。因為當傳熱元件的固有頻率不變時,降低流速,可使流體脈動的頻率降低,從而避免共振的產(chǎn)生,但同時傳熱效率也會隨之降低。</p><p> (3)提高傳熱元件的固有頻率是防止振動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減少跨距與有效質(zhì)量,增加材料的彈性模量與慣性矩,都可以提高傳熱元件的固有
72、頻率。適當增大管壁厚度、增大圓管直徑和折流板厚度,折流板上的管孔與管子采用緊密配合,間隙不要過大,可以優(yōu)化結構設計等。</p><p> (4)改變管束支撐形式,采用新型的縱向流管束支撐,例如折流桿式、空心環(huán)式、整圓形異形孔折流板,還可以用折流帶或折流棒來代替折流板等。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防止管束振動。</p><p> (5)在換熱管外表面沿周向纏繞金屬絲或沿軸向安裝金屬條,可抑制周
73、期性漩渦的形成。</p><p> 5.9.膨脹節(jié)的計算</p><p> =38.2℃,=90℃</p><p> =*()*N=0.785*()*246=0.0434</p><p> =Ds=3.14*0.7*0.008=0.0176</p><p><b> ==161000N</b&
74、gt;</p><p> Q=*[(-246*)*+246*(0.025-2*0.008)]=264092N</p><p> 壓力作用于殼體上引起的軸向力==76197N</p><p> 壓力作用于管子上引起的軸向力==187895N</p><p> 則==0.62MPa﹤2</p><p> ==13
75、.48MPa﹤2</p><p> 條件成立,故本換熱器不必使用膨脹節(jié)</p><p><b> §六.設計結果表匯</b></p><p> 換熱器主要結構尺寸和計算結果表</p><p><b> §七.參考文獻</b></p><p> [
76、1] 夏清,姚玉英,陳常貴,等. 化工原理[M]. 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p><p> [2] 華南理工大學化工原理教研組. 化工過程及設備設計[M].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p><p> [3] 刁玉瑋,王立業(yè). 化工設備機械基礎(第五版)[M].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0</p><p> [4] 大連理工大學化
77、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課程設計[M].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p><p> [5] 魏崇光,鄭曉梅. 化工工程制圖[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8</p><p> [6] 婁愛娟,吳志泉. 化工設計[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p><p> [7] 華東理工大學機械制圖教研組. 化工制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78、社,1993</p><p> [8] 王靜康. 化工設計[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1998</p><p> [9] 傅啟民. 化工設計[M]. 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0</p><p> [10] 董大勤. 化工設備機械設計基礎[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9</p><p> [11] GB 151-1
79、999管殼式換熱器</p><p> [12] JB/T 4715-92 固定管板式換熱器與基本參數(shù)</p><p> [13] 靳明聰. 換熱器[M].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0</p><p> [14] 蘭州石油機械研究所. 換熱器[M]. 北京:烴加工出版社,1986</p><p><b> 課程設計之心得&
80、lt;/b></p><p> 兩周的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終于落幕了,此次設計,感觸良多。</p><p> 本次設計雖然是團隊合作,但是每個人的學習狀況不同,基本上都是先由個人參考文獻進行設計,然后匯總起來,修改完善。</p><p> 剛拿到設計的要求時,一片茫然,上學期剛學過的知識基本上都忘了,所以還得復習,還要參考其它資料,深入學習。此外,設計又是高
81、于理論的一個層次,既要有理論基礎,還要實際的操作流程和設計圖。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p><p> 剛開始照著書上的步驟假設,計算,驗證,由于計算內(nèi)容太多,老是出錯,算了一次,又要重新再算,碰了好幾次壁,終于初步有了設計的數(shù)據(jù),第一步終于完成了。</p><p> 初次見到往屆學生的課程設計所繪的圖紙,我感到很震驚!本來自己的工圖基礎不怎么樣,看到那么大的一個圖,還要仔細標注每一個細枝末
82、節(jié),還要有很多的剖開或放大的局部零件,太復雜了,需要太大的工作量了。</p><p> 當我落實到圖紙上的時候,我再一次遇到挫折感,零件尺寸的確定、繪制的簡潔美觀、局部細節(jié)的準確性,還有眼力、筆力、精力的多重考驗,真的,既是體力活,又是腦力活啊。我相信,多付出點時間,我也能畫的很美觀。</p><p> 把自己設計的內(nèi)容寫在電腦上更有挑戰(zhàn),公式和數(shù)據(jù)的寫入有著不同的方法,打字倒是非常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煤油冷卻器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 化工課程設計--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 化工課程設計---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 煤油冷卻器課程設計
- 煤油冷卻器課程設計
- 課程設計——煤油冷卻器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 煤油冷卻器的設計課程設計
- 煤油冷卻器的設計課程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