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燃煤鍋爐煙氣除塵工藝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燃煤鍋爐煙氣除塵工藝設計</p><p>  摘要:在目前,大氣污染已經變成了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主要有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和酸雨。而大氣污染可以說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大氣污染對人體的舒適、健康的危害包括對人體的正常生活和生理的影響。燃煤電廠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是顆粒污染物,而且排放量比較大所以必須通過有效的措施來進行處理,以免污染空氣,影響人們的健康生活。本設計采用旋風除塵器處理排出的顆粒物,

2、并計算排出的顆粒物濃度,管網設計計算及風機的選取等相關內容。</p><p>  關鍵詞:大氣污染;顆粒物;旋風除塵器。</p><p><b>  目 錄</b></p><p><b>  1 概述3</b></p><p>  2 燃煤鍋爐排煙量、煙塵及二氧化硫濃度的計算3</p&

3、gt;<p>  2.1 排煙量及濃度計算3</p><p>  2.1.1實際需濕空氣量3</p><p>  2.1.2產生的煙氣量4</p><p>  2.1.3標準狀態(tài)下實際煙氣量4</p><p>  2.1.4標準狀態(tài)下煙氣中二氧化硫濃度的計算5</p><p>  3 凈化系統(tǒng)除

4、塵方案的分析確定5</p><p><b>  3.1工藝比較5</b></p><p>  3.2 旋風除塵器的工作原理、應用及特點6</p><p>  3.2.1旋風除塵器簡介6</p><p>  3.2.2工作原理6</p><p>  3.3煙氣脫硫系統(tǒng)7</p>

5、;<p>  3.3.1 煙氣氨法脫硫系統(tǒng)7</p><p>  3.3.2 煙氣脫硫工藝7</p><p>  3.3.3硫銨工藝9</p><p>  3.3.4脫硫方法的選擇10</p><p>  4 除塵裝置及相關計算11</p><p>  4.1各裝置及管道布置

6、的原則11</p><p>  4.2 除塵器的選擇11</p><p>  4.3煙道管徑的確定12</p><p>  4.4 煙囪的設計13</p><p>  4.4.1 煙囪高度的確定13</p><p>  4.4.2 煙囪直徑與抽力的計算13</p><p>  4.4

7、.3 系統(tǒng)阻力的計算14</p><p>  5 風機及電動機的選擇16</p><p><b>  主要參考書目17</b></p><p><b>  1 概述</b></p><p>  本設計的鍋爐排煙溫度為160℃;煙氣密度為1.34kg/Nm3;空氣過剩系數:α=1.35;煙氣在鍋

8、爐出口前阻力:800Pa;當地大氣壓力:95.36kpa;冬季室外空氣溫度:-5℃;空氣含水按0.0129kg/Nm3;煙氣其他性質按空氣計算。</p><p>  煤的工業(yè)分析值:C=50.1%,H=2.07%,S=1.26%,O=4.77%,N=1.2%,W=6.77%,A=33.84%;凈化系統(tǒng)布置場地為鍋爐房北側50米以內。排放標準按《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1)相應標注執(zhí)行。&l

9、t;/p><p>  2 燃煤鍋爐排煙量、煙塵及二氧化硫濃度的計算</p><p>  2.1 排煙量及濃度計算</p><p>  以1000g煤的燃燒計算:(如表2.1所示)</p><p>  表2.1 煤燃燒成分計算</p><p>  2.1.1實際需濕空氣量</p><p>  綜上,理

10、論需氧量為45.83mol/1000g煤。假定干空氣中氮和氧的摩爾比(體積比)為3.78,則1000g煤完全燃燒所需要的理論干空氣量為:</p><p><b>  即:</b></p><p>  空氣過剩系數α=1.35,則實際需干空氣量為:</p><p><b>  即:</b></p><p&

11、gt;  空氣含水按0.0129kg/ m3N=12.9g/ m3N,即含H2O為0.717mol/ m3N,16.053L/ m3N,則H2O的體積分數為1.605%,故實際濕空氣量為:</p><p><b>  ,即:</b></p><p>  2.1.2產生的煙氣量</p><p><b>  煙氣各組分含量:</b&

12、gt;</p><p>  CO2 :41.751.35=56.36mol;</p><p>  SO2:0.391.35=0.527mol;</p><p>  N2 :1.35(0.43+45.833.78)=234.45mol;</p><p>  H2O :10.35+3.76+0.7176.73=18.93mol;</p>

13、;<p>  綜上,總產生煙氣量為310.11mol/(1000g煤),即:</p><p><b>  化為標準狀態(tài)為:</b></p><p><b>  。</b></p><p>  2.1.3標準狀態(tài)下實際煙氣量</p><p>  標準狀態(tài)下煙氣流量Q應以計,因此,:<

14、;/p><p>  =5.86×10×1000</p><p><b>  =58600 ()</b></p><p>  式中a——空氣過量系數</p><p>  ——標準狀態(tài)下理論煙氣量, </p><p>  ——標準狀態(tài)下理論空氣量,</p><p&g

15、t;  鍋爐型號選用FG-35/3.82-M型,鍋爐熱效率為75%,煙塵的排放因子為30%,設排煙中飛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質量分數為,煙塵濃度為:</p><p>  2.1.4標準狀態(tài)下煙氣中二氧化硫濃度的計算</p><p><b>  SO2的體積為:;</b></p><p>  所以SO2得濃度為:</p><p&

16、gt;  設計耗煤量:10t/h臺鍋爐,則每臺鍋爐產生的總煙氣為:;</p><p><b>  產生的總SO2為:</b></p><p><b> ??;</b></p><p>  3 凈化系統(tǒng)除塵方案的分析確定</p><p><b>  3.1工藝比較</b></

17、p><p>  煙氣的除塵設備一般選用重力沉降室、慣性除塵器、旋風除塵器、多管旋風除塵器和噴淋洗滌塔等。它們得性能及指標如下各表所示:</p><p>  表3.1除塵設備的基本性能</p><p>  表3.2 各種除塵器設備費、耗鋼量及能耗量指標</p><p>  通過比較,旋風除塵器管理、制作方便,體積小、價格便宜,因此,選用旋風除塵器

18、作為二級除塵系統(tǒng)中的除塵。</p><p>  3.2 旋風除塵器的工作原理、應用及特點</p><p>  3.2.1旋風除塵器簡介</p><p>  旋風除塵器是利用旋轉的含塵氣體所產生的離心力,將粉塵從氣流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干式氣-固分離裝置。旋風除塵器是工業(yè)中應用比較廣泛的除塵設備之一,多用作小型燃煤鍋爐消煙除塵和多級除塵、預除塵的設備。其除塵原理與反轉式慣

19、性力除塵裝置類似。但慣性除塵器的含塵氣流只是受設備的形狀或擋板的影響,簡單地改變了流線的方向,只做半圈或一圈旋轉;而旋風除塵器的氣流旋轉不止一圈,旋轉流速也較大,因此,旋風氣流中的粒子受到的離心力比重力大得多。對于小直徑、高阻力的旋風除塵器,離心力比重力大幾千倍;對于大直徑、低阻力旋風除塵器,離心力比重力大5倍以上。所以用離心除塵器從含塵氣體中除去的粒子比用沉降室或慣性除塵器除去的粒子要小得多。離心除塵器的優(yōu)點如下:</p>

20、<p> ?。?)設備結構簡單、造價低,對大于10μm的粉塵有較高的分離效率;沒有傳動機構及運動部件,維護、修理方便;</p><p> ?。?)可用于高含塵煙氣的凈化,用一般碳鋼制造的除塵器可工作在350℃,內壁襯以耐火材料的除塵器可工作在500℃;可承受內、外壓力;</p><p>  (3)可干法清灰,可用于回收有價值的粉塵;除塵器敷設耐磨、耐腐蝕內襯后,可用于凈化含高

21、腐蝕性粉塵的煙氣。</p><p>  但旋風除塵器壓力損失一般比重力沉降室和慣性除塵器高,如高效旋風除塵器的壓力損失竟達1250~1500Pa。此外,這類除塵器不能捕集小于5μm的含塵粒子。</p><p><b>  3.2.2工作原理</b></p><p>  旋風除塵器由帶錐形的外圓筒、進氣管、排氣管(內圓筒)、圓錐筒和貯灰箱的排灰閥

22、等組成。排氣管插入外圓筒形成內圓筒,進氣管與外圓相切,外圓筒下部是圓錐筒,圓錐筒下部是貯灰箱。</p><p>  當含塵氣流以14~25m/s速度由進氣管進入旋風除塵器時,氣流將由直線運動變?yōu)閳A周運動。由于受到外圓筒上蓋及內圓筒壁的限流,迫使氣流自上而下地旋轉運動,通常把這種運動稱為外旋氣流。氣流在旋轉過程中產生較大的離心力,塵粒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逐漸被甩向外壁。接觸到外壁的塵粒失去慣性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外壁面

23、下落,進入貯灰箱。旋轉下降的外旋氣流在到達錐體時,因受到圓錐形收縮的影響而向除塵器中心匯集。根據“旋轉矩”不變原理,其切向速度不斷提高。氣流下降到一定速度時,開始返回上升,形成一股自下而上的旋轉運動,即內旋氣流。內旋氣流不含大顆粒粉塵,所以比較干凈,經排氣管(內筒)向大氣排出。</p><p>  XLP型旋風除塵器是根據雙旋渦氣流原理設計的除塵器。其旁路設置的原則與B型旋風除塵器的旁路基本相同。含塵氣體由進氣口

24、切向進入,氣流在獲得旋轉運動的同時,上下分開形成雙漩渦式運動,形成上下兩個粉塵環(huán)。粉塵在雙渦旋分界處產生強烈的分離作用,較粗的粉塵顆粒隨下渦旋氣流分離至外壁,其中部分粉塵由旁路分離室中部進口引出,余下的粉塵由下向氣流帶入灰斗,上渦旋氣流對密度小、顆粒細的粉塵有聚集作用。對20μm以下粉塵的除塵效率能達到80%—90%。這部分較細的粉塵顆粒由上渦旋氣流帶向上部,在頂蓋下形成強烈旋轉的上粉塵環(huán),并與上渦旋氣流一起進入旁路分離室上部出口,經回

25、風口引入錐體內與內部氣流匯合,凈化后的氣體由排氣管排除,粉塵進入灰斗。</p><p><b>  3.3煙氣脫硫系統(tǒng)</b></p><p>  該系統(tǒng)在國內、外脫硫工藝中的鈣法技術比較成熟,脫硫產物為石膏。但鈣法技術一次性投資較大,工藝復雜,維護量大,運行成本高,而且我國是天然石膏產量大國,脫硫產物石膏沒有市場,只能拋棄,導致大量土地被占用。這些缺陷使得該技術前景

26、不容樂觀。研究、開發(fā)適合我國國情,既能滿足環(huán)保要求又為企業(yè)樂于接受的先進脫硫技術是脫硫界努力的方向。氨法脫硫技術近年來倍受大家的關注。其工藝簡單,前期投資少,日常維護量少,脫硫產物可作為化肥,其運行費用可通過副產物的銷售大幅度降低。因此,該項目選擇了氨-硫銨法處理電廠鍋爐煙氣脫硫。</p><p>  3.3.1 煙氣氨法脫硫系統(tǒng)</p><p>  氨法是一種常用的煙氣凈化技術

27、。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應用。氨法脫硫技術具有反應速度快、脫硫效率高、脫硫后的產物易于處理等優(yōu)點,同時由于它比傳統(tǒng)的濕法脫硫技術容易操作、可靠性高和運行費用低而得到廣泛應用, 氨-硫銨法煙氣脫硫裝置主要工段由脫硫工段和硫銨工段兩部分組成。</p><p>  3.3.2 煙氣脫硫工藝</p><p>  從鍋爐出來的原煙氣,經電除塵器凈化后,由脫硫塔底部進入。同時在脫硫塔頂部將氨

28、水溶液噴入塔內與煙氣中的SO2在脫硫塔中發(fā)生化學反應,從而脫除掉SO2。煙氣脫硫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p><p>  圖1 氨-硫酸氨法回收SO2工藝流程</p><p>  氨作為一種良好的堿性吸收劑,可吸收煙氣中的SO2且效率較高。從鍋爐出來的原煙氣,經電除塵器凈化后,由脫硫塔底部進入。同時在脫硫塔頂部將氨水溶液噴入塔內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在脫硫塔中發(fā)生化學反應,脫除掉 SO2同時生

29、成亞硫酸銨,并與空氣進行氧化反應,生成硫酸銨溶液,經中間槽、過濾器、硫銨槽、加熱器、蒸發(fā)結晶器、離心機脫水、干燥器即制得化學肥料硫酸銨,從而完成脫硫過程。凈化后的煙氣經脫硫塔的頂部出口由煙囪排入大氣。相關化學反應:</p><p>  SO2+H2O→H2SO3  ①</p><p>  H2SO3+(NH4)2SO4→NH4HSO4+NH4HSO3  ②</p&

30、gt;<p>  H2SO3+(NH4)2SO4→2NH4HSO3  ③</p><p>  在反應①中,煙氣中的SO2溶于水中,生成亞硫酸。在反應②和③中,亞硫酸與該溶液中溶解的硫酸銨/亞硫酸銨反應。噴射到反應池底部的氨水,按如下方式中和酸性物:</p><p>  H2SO3+NH3→NH4HSO3  ④</p><p>  N

31、H4HSO3+2NH3→(NH4)2SO3  ⑤</p><p>  NH4HSO4+NH3→(NH4)2 SO4  ⑥</p><p>  在一定溫度的水溶液中,亞硫酸銨(NH4)2SO3與水中溶解的NO2反應生成(NH4)2SO4(硫酸銨)與N2,建立如下平衡:</p><p>  2(NH4)2SO3+NO2→2(NH4)2SO4+1/2N

32、2</p><p>  噴射到脫硫塔底部的氧化空氣,會按照如下方式將亞硫酸鹽氧化為硫酸鹽:</p><p>  (NH4)2SO3+1/2O2→(NH4)2SO4</p><p>  硫酸銨溶液飽和后,使硫酸銨從溶液中以結晶形態(tài)沉淀出來。由180℃、0.3M~0.4MPa蒸汽提供熱量。</p><p>  (NH4)2SO4(液態(tài))+熱量→(

33、NH4)2SO4(固體)  對于氨法脫硫工藝,二氧化硫與硫酸銨的產出比約為1∶2,即每脫除1噸二氧化硫,就產生2噸硫酸銨。在吸收塔里的硫酸銨不是以離子形式存在于溶液里,就是以固體結晶的形式存在于漿液里。系統(tǒng)里的主要成分亞硫酸銨已完全被氧化,因此在副產品中氮的含量大于 20.5%。</p><p><b>  3.3.3硫銨工藝</b></p><p>  硫

34、銨工藝系統(tǒng)主要由硫銨溶液槽、過濾器、初分槽、硫銨循環(huán)泵、蒸發(fā)器、結晶器、硫銨加熱器、離心機、氣液分離、冷凝器、空氣加熱器、振動流化床干燥器、真空泵等組成。該系統(tǒng)的主要作用是完成脫硫后硫銨溶液的儲存、蒸發(fā)、結晶及包裝等。</p><p>  從脫硫工段來的硫銨母液進入硫銨溶液槽,經過濾器過濾去除雜質進入硫銨槽,經蒸汽加熱器加熱蒸發(fā)、結晶后經初分槽進行初步分離后,進入離心機分離,再經振動干燥器干燥裝袋,形成硫銨產品。

35、</p><p>  注:1..硫胺母液槽;2.蒸汽加熱器;3.蒸發(fā)結晶器;4.氣液分離器;5.初分槽;6.離心機;7.螺旋輸送機;8.干燥機;9.濕式除塵器;10.氣凝水槽;11.空氣加熱器;12.風機;13.硫胺泵 </p><p>  圖2 硫銨工藝流程 </p><p>  氨法脫硫工藝具有很多別的脫硫工藝所沒有的特點。氨是一種良好的堿性吸收劑,從

36、化學機理上分析,SO2吸收是酸堿中和反應,吸收劑堿性越強,越有利于吸收,氨的堿性強于鈣基吸收劑,鈣基吸收SO2是一種氣-固反應,反應速度慢、反應不完全,吸收劑利用率低,需要大量的設備和能耗進行磨細、霧化、循環(huán)等以提高吸收劑利用率,設備龐大、系統(tǒng)復雜、能耗高;而氨吸收煙氣中的SO2是氣-液或氣-氣反應,反應速度快、反應完全,吸收劑利用率高,可以做到很高的脫硫率,同時相對鈣基脫硫工藝來說系統(tǒng)簡單,設備體積小、能耗低。另外,其脫硫副產品硫銨可

37、以回收利用,降低了運行費用。</p><p>  由于氨水與SO2的反應速度要比石灰石(或石灰)與SO2的反應速度快得多,同時氨法不需吸收劑再循環(huán)系統(tǒng),因而系統(tǒng)要比石灰右-石膏法小、簡單,其投資費用比石灰石-石膏法低得多。</p><p>  與傳統(tǒng)的石灰石-石膏法相比,氨法脫硫工藝的結垢問題并不明顯,但在脫硫系統(tǒng)的溶液中,由于硫酸銨相對于硫酸鈣而言,硫酸根離子的濃度要大,腐蝕的問題相對嚴

38、重,對于防腐的設計比與石灰石-石膏法要求更高。</p><p>  3.3.4脫硫方法的選擇</p><p>  煙氣脫硫的方法有吸收及吸附,鑒于系統(tǒng)的利用效率及使用造價,在選擇方法上選擇了吸收法。</p><p>  吸收是氣態(tài)污染物凈化的常用方法之一,其適用范圍廣、凈化效率較高。吸收過程分為物理吸收和化學吸收兩類。本系統(tǒng)選擇了化學吸收法。</p>

39、<p>  化學吸收是伴有顯著化學反應的吸收過程,被吸收的氣體吸收質與吸收劑中的一種組分或多個組分發(fā)生化學反應。化學吸收過程凈化氣態(tài)污染物,其吸收速率和能達到的凈化效率都明顯高于物理吸收,特別對于低濃度廢氣,所以凈化有害的氣態(tài)污染物時,多采化學吸收法?;瘜W吸收具有如下特點:</p><p> ?。?)被吸收的氣體吸收質與吸收劑中的某些組分發(fā)生化學反應,將按化學反應平衡關系生成新的化合物。</p&g

40、t;<p> ?。?)如果吸收過程化學反應速率很快,在氣液兩相界面處就能生成新的化合物。則氣體吸收質向液膜內擴散時,所受到的阻力將大大降低,甚至可降至為零,這將使整個吸收過程的總傳質吸收系數增大,提高了吸收速率。</p><p>  (3)填料表面有一部分液體停止不動或流動很慢,在物理吸收中,這部分液體往往被溶質所飽和而不能再進行吸收,但在化學吸收中則要吸收較多的溶質才能達到飽和。所以,當對物理吸收

41、不是有效的濕表面時,對化學吸收仍有可能是有效的。</p><p>  4 除塵裝置及相關計算</p><p>  據排放標準《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1),1997年鍋爐排放標準為:煙塵:150mg/m3;SO2:1500mg/m3。</p><p><b>  除塵效率:</b></p><p>

42、;  式中:C------標準狀態(tài)下煙氣含塵濃度, </p><p>  Cs------標準狀態(tài)下鍋爐煙塵排放標準中規(guī)定值, </p><p><b>  則煙塵除塵效率:</b></p><p>  工作狀況下煙氣流量:</p><p><b>  Q=</b></p><p

43、>  4.1各裝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則 </p><p>  根據鍋爐運行情況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各裝置的位置。一旦確定各裝置的位置,管道的布置也就基本可以確定了。對各裝置及管道的布置應力求簡單,緊湊,管路短,占地面積,并使安裝,操作方便。</p><p>  4.2 除塵器的選擇</p><p>  工作狀況下煙氣流量 </p><

44、;p><b>  =92944</b></p><p>  式中Q-----標準狀態(tài)下煙氣流量,</p><p>  -----工況下煙氣溫度,K</p><p>  T------標準狀態(tài)下溫度,273K</p><p><b>  則煙氣流速為: </b></p><p

45、>  4.3煙道管徑的確定</p><p>  由于流量較大,設計把鍋爐的流量按4個管道排出,即Q=25.8/4=6.45</p><p>  式中Q——工作狀態(tài)下管道內的煙氣流量, ;</p><p><b>  ——煙氣流速,</b></p><p>  參考XLP/B產品系列,取D=820mm。</p&

46、gt;<p><b>  表 4.1管徑參數</b></p><p><b>  內徑:</b></p><p>  由公式可計算出實際煙氣流速:</p><p><b> ?。ǎ?lt;/b></p><p>  采用XLP/B型旋風除塵器 ,阻力選擇 880-117

47、0,其主要尺寸計算如下:</p><p>  取=5.8,P=800</p><p><b>  由公式得:</b></p><p>  經計算的計算值與表6-3的氣速和壓力降數據大體一致。</p><p>  參考XLP/B產品系列,取D=820mm?</p><p><b>  4.

48、4 煙囪的設計</b></p><p>  4.4.1 煙囪高度的確定</p><p>  假設煙囪出口處的平均風速為3m/s,大氣溫度為20℃,煙氣熱釋放率為:</p><p><b>  kW</b></p><p><b>  當:</b></p><p>

49、  由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71-2001)中規(guī)定,燃煤、燃油(燃輕柴油、煤油除外)鍋爐房煙囪最低允許高度可知,煙囪的最低允許高度為35m,本設計中取40m,則煙囪的有效源高為:</p><p>  H=40+40.9+80.9m</p><p>  4.4.2 煙囪直徑與抽力的計算</p><p> ?。?)煙囪出口內徑可按下式計算:<

50、;/p><p>  Q——通過煙囪的總煙氣量,</p><p>  ——按表三選取的煙囪出口煙氣流速,。</p><p>  表4.2 煙囪出口煙氣流速</p><p><b>  選定=4</b></p><p><b>  煙囪底部直徑:</b></p><

51、;p>  式中:——煙囪出口直徑,m</p><p><b>  H——煙囪高度,m</b></p><p>  i——煙囪錐度,取 i=0.02</p><p><b> ?。?)煙囪的抽力</b></p><p>  式中:H——煙囪高度,m</p><p><

52、;b>  ——外界空氣溫度,</b></p><p>  ——煙囪內煙氣平均溫度,</p><p><b>  B——當地大氣壓,</b></p><p>  4.4.3 系統(tǒng)阻力的計算</p><p>  圖3 除塵脫硫系統(tǒng)簡圖</p><p>  集氣罩 局部壓損系數

53、 ?=0.4</p><p>  管段1-2 長度:L1-2=30m;彎頭:a=90o (R/D=1.5);局部壓損系數 ?=0.18;個數 n=2</p><p>  管段3-4 長度:L3-4=20m;彎頭:a=90o (R/D=1.5);局部壓損系數 ?=0.18;個數 n=2</p><p>  管段5-6 長度:L5-6=10m;彎頭:a=90

54、o (R/D=1.5);局部壓損系數 ?=0.18;個數 n=2 </p><p>  管段7-8 長度:L7-8=15m </p><p>  傘形風帽 局部壓損系數 ?=1.15</p><p>  該除塵系統(tǒng)輸送的是含有灰塵的氣體。系統(tǒng)內的空氣平均溫度為20℃,塑料板管道的粗糙度K=0.01mm,氣體含塵濃度為2960mg/m3。所選旋風除塵器的阻力

55、損失800Pa。集氣罩1的局部阻力損失系數(對應于出口的動壓)為?=0.4,集氣罩排風量為Q=58600m3/h。是確定系統(tǒng)的管道截面尺寸和壓力損失。根據查表選擇管內流速為15.2m/s。</p><p> ?。?)計算管徑和摩擦力</p><p>  ①管段1—2, Q=58600m3/h,=15.2m/s,選用D1-2=820mm,K=0.01,/D=0.064,管內實際流速為:=12

56、.2m/s</p><p><b>  管段摩擦阻力為:</b></p><p>  =0.064×30×=191.47Pa</p><p> ?、诠芏?-4、5-6、7-8中的氣體流量與管段1-2中的流量相同,即Q3-4=Q5-6=Q7-8=Q,故三管段的管徑D3-4=D5-6=D7-8=820mm,則/D=0.064,

57、。</p><p><b>  (2)局部壓力損失</b></p><p> ?、俟芏?—2,集氣罩?1=0.4,插板閥全開?=0,彎頭兩個a=90°,R/D=1.5,由局部阻力系數表查得?2=0.18。</p><p>  除塵器阻力損失為160Pa。</p><p> ?、诠芏?-4 彎頭兩個,a=90&

58、#176;,R/D=1.5</p><p>  SO2吸收塔入口為漸擴管a=10°,==1.58,查表得?=0.14(對應A0為動壓)。</p><p>  脫硫系統(tǒng)阻力損失為2700Pa.</p><p> ?、酃芏?-6 彎頭兩個,a=90°,R/D=1.5</p><p>  漸縮管選=1.17,a=10°

59、;,查表得?=0.33,</p><p> ?、芄芏?-7、7-8局部壓損主要包括風機進出口及排風口傘形風帽的壓力損失,若風機入口處變徑管壓力損失忽略不計,風機出口?=0.1(估算),傘形風帽(h/D0=0.5)?=1.15</p><p><b>  除塵系統(tǒng)壓力總損失</b></p><p>  5 風機及電動機的選擇</p>

60、<p>  選擇通風機的計算風量:Q0=Q(1+K1)=58600×1.1=64460 m3/h</p><p>  選擇通風機的計算風壓:</p><p>  根據上述風量和風壓,在通風機樣本上選擇一般離心通風機4-72機號No.12.5型風機,序號4,轉數N=1000r/min,Q=65058m3/h,P=4812Pa,內效率為93.0%,內功率為44.96KW,

61、所需功率54.43KW。</p><p>  配套電機Y160L-4,15KW,基本滿足要求。聯軸器ST0103 200-65×42,地腳螺栓GB 799-76(4個) M12×300,螺母GB 52-76(4個) M12,墊圈 GB 97-76(4個) 12。</p><p><b>  配套電機滿足需要。</b></p>&

62、lt;p><b>  主要參考書目</b></p><p>  [1]劉天齊主編,《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廢氣卷)》,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9年。</p><p>  [2]金國淼等編,《除塵設備》,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年。</p><p>  [3]郝吉明、馬廣大主編,《大氣污染控制工程》,高教出版社,2002。</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