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學 生 實 訓 報 告</p><p> 實訓類別: 機械課程設計 </p><p> 院 別: 機電學院 </p><p> 專 業(yè): 機械電子工程 </p><p> 班 級: </p
2、><p> 姓 名: </p><p> 學 號: </p><p> 指導教師: </p><p><b> 教務處制</b></p><p> 2012年 6月15 日</p>
3、;<p> §1《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任務書</p><p> §2電動機選擇,傳動系統(tǒng)運動和動力參數計算</p><p><b> 一、電動機的選擇</b></p><p><b> 1.確定電動機類型</b></p><p> 按已知的工作要求和條件
4、,選用Y型全封閉籠型三相異步電動機。</p><p><b> 選擇電動機的功率</b></p><p> 由于電動機至工作機之間的總效率(包括工作機效率)為:</p><p><b> ,</b></p><p> 式中:,,,分別為:帶傳動,錐齒輪傳動的軸承,錐齒輪傳動,輸送鏈的效率。&
5、lt;/p><p> 由[1]表2.3得:=0.96,=0.98,=0.97,=0.96,</p><p><b> 選擇電動機轉速</b></p><p><b> 鏈輪的工作轉速為:</b></p><p> 查機械設計手冊推薦的傳動副傳動比合理范圍</p><p>
6、 普通V帶傳動比 i帶=2~4 </p><p> 錐齒輪傳動比 i錐=2~3 </p><p> 則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合理范圍為</p><p><b> i總=i帶×i錐</b></p><p> i總=(2~4)×(2~3)=4~12</p><p
7、> 電動機轉速的可選范圍為</p><p> nd=i總×nw=(4~12)×114.6=458~1375r/min</p><p> 根據電動機所需功率和同步轉速,查[1],符合這一范圍的常用同步轉速有750,滿載轉速710r/min,同步轉速1000r/min,滿載轉速960r/min,從成本和結構來考慮,選用Y132S—6,其主要性能額定功率,同步轉
8、速為1000r/min,滿載轉速為960r/min。</p><p> 二、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確定及各級傳動比的分配</p><p> 1.傳動裝置總傳動比</p><p> i總= nm / nw=</p><p> 式中nm----電動機滿載轉速,960r/min;</p><p> nw----輸送鏈鏈
9、的工作轉速,114.6r/min。</p><p> 2.分配傳動裝置各級傳動比</p><p> 分配傳動比: 帶傳動比為:i錐 =3</p><p> 錐齒輪傳動比為:i帶 = i總/ i 錐 =8.4/3=2.8</p><p> 三、運動參數和動力參數計算 </p><p><b> 1
10、.各軸轉速計算</b></p><p><b> 960r/min</b></p><p> nⅠ= nm / i帶 = 960/2.8=343r/min</p><p> n2= nⅠ / i錐 =343/3=114r/min</p><p> nW= n2= 114r/min</p>
11、<p><b> 2.各軸輸入功率</b></p><p> P0= Pd=2.93Kw</p><p> P1= Pdη帶= 2.93×0.96=2.81Kw</p><p> P2= PⅠη軸承η錐=2.81×0.98×0.97kw=2.67Kw</p><p>
12、Pw= P3=PⅡη軸承η鏈條=2.67×0.98×0.96=2.51Kw</p><p><b> 3.各軸輸入轉矩</b></p><p> T0 =T d=9550Pd/n0 =9550×2.81/960N·m=29.15N·m</p><p> T1= 9550P1/n1=9550
13、×2.81/343N·m=78.24N·m</p><p> T2 = 9550P2/n2= 9550×2.67/114=223.67N·m</p><p> Tw= 9550Pw/nw = 9550×2.51/114=210.27N·m</p><p> §3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
14、lt;/p><p><b> 一、V帶傳動設計</b></p><p><b> 1.設計計算表</b></p><p><b> 2.帶型選用參數表</b></p><p> 帶輪1的結構 帶輪2的結構</p><p><b&g
15、t; 帶輪2的結構</b></p><p><b> 二、錐齒輪傳動設計</b></p><p> (一)高低速級斜齒圓柱齒輪設計計算表</p><p><b> §4軸的設計計算</b></p><p><b> 減速器軸的結構草圖</b>&l
16、t;/p><p><b> 高速軸的結構設計</b></p><p> 1.選擇軸的材料及熱處理方法</p><p> 查[1]表15-1選擇軸的材料為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45;熱處理方法;調質處理</p><p> 2.確定軸的最小直徑</p><p> 估算軸的最小直徑的公式:</p&g
17、t;<p> (118~107)× mm</p><p> 再查 [3]表16.2, </p><p> 考慮鍵:對于齒輪直徑d≦100 mm的軸,有一鍵槽時,軸徑應該增大3% ~5%,則 dmin≧(21.6~23.8) ×〔1+(3% ~5%)〕=22.68~24.99mm,取d=25mm。</p><p> 3.確
18、定各軸段直徑并填于下表內</p><p> 選擇軸承潤滑方式,確定與軸長有關的參數。</p><p> 故選用脂潤滑。將與軸長度有關的各參數填入下表</p><p> 5.計算各軸段長度。</p><p><b> 低速軸的結構設計</b></p><p> 1.選擇軸的材料及熱處理方法
19、</p><p> 查[1]表15-1選擇軸的材料為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45,熱處理方法為調質處理</p><p> 2.確定軸的最小直徑</p><p> 查[1]的扭轉強度估算軸的最小直徑的公式:</p><p> (118~107)× mm</p><p> 再查 [3]表16.2, </p
20、><p> 考慮鍵:齒輪軸徑d<100mm,有一鍵時,軸徑應增大3% ~5%,所以取</p><p> dmin≧(30.6~33.8) ×〔1+(5% ~7%)〕=32.13~35.49,取dmin=35mm。</p><p> 3.確定各軸段直徑并填于下表內</p><p> 4.選擇軸承潤滑方式,確定與軸長有關的參數。&l
21、t;/p><p> 查 [2] 故選用 潤滑。將與軸長度有關的各參數填入下表</p><p><b> 5.計算各軸段長度</b></p><p><b> 校核高速軸的強度</b></p><p><b> 齒輪的受力分析</b></p><p&
22、gt; 按彎扭合成校核軸的強度</p><p> ?。?)確定軸的危險截面</p><p> 根據軸的結構尺寸和彎矩圖可知:危險截面是B截面</p><p> ?。?)按彎矩組合強度校核軸危險截面強度 其抗彎截面系數:</p><p><b> 抗彎截面系數:</b></p><p> 最
23、大彎曲應力 </p><p><b> 扭剪應力 </b></p><p><b> 彎扭合成強度計算</b></p><p> 查表45鋼調質處理抗拉強度650MPa 許用彎曲應力 </p><p><b> 強度滿足</b></p><
24、;p><b> 校核低速軸的強度</b></p><p><b> 齒輪的受力分析</b></p><p> 按彎扭合成校核軸的強度</p><p> ?。?)確定軸的危險截面</p><p> 根據軸的結構尺寸和彎矩圖可知:危險截面是B截面</p><p>
25、?。?)按彎矩組合強度校核軸危險截面強度 其抗彎截面系數:</p><p><b> 抗彎截面系數:</b></p><p> 最大彎曲應力 </p><p><b> 扭剪應力 </b></p><p><b> 彎扭合成強度計算</b></p>
26、;<p> 由【4】表8-26查得【se】=60MPa,Se<【se】</p><p><b> 強度滿足</b></p><p> §5軸承的選擇和校核</p><p> 一、高速軸承的選擇和校核</p><p> 1.高速軸軸承的選擇</p><p>
27、 選擇高速軸軸承的一對30206軸承,校核軸承,軸承使用壽命為8年,每年按360天計算。</p><p> 2.根據滾動軸承型號,由【4】表9-9查出=43200N,e=0.37,Y=1.6.由【4】表9-10查得30206軸承的計算公式。</p><p> 3.校核Ⅱ軸軸承是否滿足工作要求</p><p> ?。?)畫軸的受力簡圖。</p>&l
28、t;p> ?。?)求軸承內部軸向力分別為</p><p> (a)外部軸向力A=301.88N</p><p> S2+A=1756.65>S1</p><p> 兩軸承的軸向力分別為</p><p> 當量動載荷: ,則軸承1當量動載荷為</p><p> 則軸承2的當量動載荷為</p&g
29、t;<p><b> 校核所選軸承壽命</b></p><p> 因為,故只需校核軸承2,軸承在100℃以下工作的壽命為:</p><p> 減速器的預期壽命為:Lh’=46080h,因為Lh>Lh',故軸承壽命足夠。</p><p> 結論:高速軸軸承壽命合格</p><p> 二
30、、低速軸承的選擇和校核</p><p> 1.低速軸軸承的選擇</p><p> 選擇高速軸軸承的一對30208軸承,校核軸承,軸承使用壽命為8年,每年按360天計算。</p><p> 2.根據滾動軸承型號,由【4】表9-9查出=63000N,e=0.37,Y=1.6.由【4】表9-10查得30206軸承的計算公式。</p><p>
31、 3.校核Ⅱ軸軸承是否滿足工作要求</p><p> ?。?)畫軸的受力簡圖。</p><p> ?。?)求軸承內部軸向力分別為</p><p> ?。╝)外部軸向力A=301.88N</p><p> S2+A=1455.04>S1</p><p> 兩軸承的軸向力分別為</p><p
32、><b> 當量動載荷: ,</b></p><p><b> 校核所選軸承壽命</b></p><p> 減速器的預期壽命為:Lh’=46080h,因為Lh>Lh',故軸承壽命足夠。</p><p> 結論:低速軸軸承壽命合格</p><p><b>
33、167;6鍵連接的設計</b></p><p><b> 高速軸鍵連接:</b></p><p> 1、帶輪與軸段5采用普通平鍵連接,由【4】表8-31查得其型號為鍵8×45GB/T 1096-1990,小齒輪與軸段1采用A型普通平鍵連接,由【4】表8-31查得其型號為鍵8×30GB/T 1096-1990.</p>
34、<p> 2、校核鍵連接強度:帶輪處鍵連接的擠壓應力為:</p><p> 齒輪處鍵連接的擠壓應力為:</p><p> 取鍵、軸及帶輪的材料都為鋼,由【4】表8-33查【】p=125~150MPa,因為,強度滿足要求。</p><p><b> 低速軸鍵連接:</b></p><p> 1、軸段2采
35、用普通平鍵連接,由【4】表8-31查得其型號為鍵12×40GB/T 1096-1990,軸段5采用A型普通平鍵連接,由【4】表8-31查得其型號為鍵10×50GB/T 1096-1990.</p><p> 2、校核鍵連接強度:齒輪2處鍵連接的擠壓應力為:</p><p> 齒輪處鍵連接的擠壓應力為:</p><p> 取鍵、軸及帶輪的材料
36、都為鋼,由【4】表8-33查【】p=125~150MPa,因為,故其強度也滿足要求。</p><p> §7減速器的潤滑、密封和潤滑牌號的選擇</p><p><b> 一、傳動零件的潤滑</b></p><p><b> 1.齒輪傳動潤滑</b></p><p> 因為錐齒輪圓周
37、速度v=1.26m/s<12m/s,故選擇浸油潤滑。</p><p> 采用中全損耗系統(tǒng)用油(GB443-1989)。選L-N32。且浸油深度為一個齒全高,齒頂到油池地面的距離不應小于30~50mm。</p><p> 2.圓錐滾子軸承的潤滑</p><p> 閉式減速器中傳動件常采用油浴潤滑,軸承采用滾子軸承,因v<2m/s, 實現(xiàn)油潤滑比較困難,軸承
38、應采用鈉基潤滑脂潤滑。工作溫度在-10~110。C的一般中負荷機械設備軸承潤滑,選用鈉基潤滑脂(GB492-89), 潤滑脂牌號ZN—2</p><p><b> 二、減速器密封</b></p><p><b> 1.軸外伸端密封</b></p><p><b> 用毛氈圈密封</b></
39、p><p> 2.軸承靠箱體內側的密封</p><p><b> 用擋油環(huán)密封</b></p><p> 3.箱體結合面的密封</p><p> 用軟鋼紙板密封墊密封</p><p> §8減速器箱體設計及附件的選擇和說明</p><p> 一、箱體主要設
40、計尺寸</p><p><b> 附屬零件設計</b></p><p><b> 1.通氣塞</b></p><p> 在機蓋頂部安裝手提式通氣器</p><p><b> 2.油標、油尺</b></p><p> 采用桿式油標,d為M12&l
41、t;/p><p><b> 3.油塞、封油墊</b></p><p> 采用d為M14X1.5的外六角螺塞。</p><p><b> 4. 起吊裝置</b></p><p> 吊鉤:K=16mm,H=12.8mm,h=6.4mm,r=2.67mm,b=20mm;</p><
42、p><b> §9設計小結</b></p><p> 對我來說,這次收獲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在整個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像我們這些學生最最缺少的是經驗,沒有感性的認識,空有理論知識,有些東西很可能與實際脫節(jié).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是我們機械類專業(yè)學生第一次較全面的機械設計訓練,是機械設計和機械設計基礎課程重要的綜合性與實踐性環(huán)節(jié)。兩個星期的時間雖然很倉促
43、,但如果能夠像最后這幾天拼命,幾乎是把兩倍的作業(yè)量在一半的時間內完成,感覺也很有成就感。不過代價也是很大的,比如徹夜未睡,我已經很多個晚上做到深夜,在我現(xiàn)在寫這份小節(jié)的時候一看時間已經是凌晨3:31了.但是我的收獲讓我覺得這一切一切都是值得的。(1) 通過這次機械設計課程的設計,綜合運用了機械設計課程和其他有關先修課程的理論,結合生產實際知識,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一般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使所學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深化和擴展。(2) 學習機械
44、設計的一般方法,掌握通用機械零件、機械傳動裝置或簡單機械的設計原理和過程。(3) 進行機械設計基本技能的訓練,如計算、繪圖、熟悉和運用設計資料(手冊、圖冊、標準和規(guī)范等)以及使用經驗數據,進行經驗估算和數據處理等。</p><p> 希望我的努力將會得到回報,我相信自己,相信未來。</p><p><b> §9參考資料</b></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鏈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課程設計
- 鏈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課程設計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輸送機傳動裝置
- 鏈式傳送機課程設計-- 鏈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螺旋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螺旋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膠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 機械課程設計--輸送機傳動裝置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膠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計算---螺旋輸送機傳動裝置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膠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膠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設計膠帶輸送機的傳動裝置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