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課 程 設 計 說 明 書</p><p>  題目:數控編程加工課程設計</p><p>  學 院:機械工程學院</p><p>  專 業(y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p><p>  2014年12月15日</p><p>  課 程 設 計 任 務 書</p>&

2、lt;p><b>  目錄</b></p><p><b>  目錄……………1</b></p><p><b>  前言2</b></p><p>  1零件的數控工藝分析3</p><p>  1.1零件圖的分析3</p><p>  

3、1.2確定數控加工工藝 ...................................3</p><p>  1.3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選擇5</p><p>  1.4零件的裝夾及夾具的選擇5</p><p>  2數控加工程序的編制5</p><p>  2.1程序原點的設置5</p><p>  2

4、.2對刀方法和設置5</p><p><b>  2.3數值計算6</b></p><p><b>  2.4編制程序6</b></p><p>  3.仿真過程和結果..........................................9</p><p>  3.1數控加工仿真

5、系統(tǒng)加工軟件簡介.........................9</p><p>  3.2仿真過程.............................................9</p><p>  3.3仿真結果............................................15</p><p><b>  總結

6、16</b></p><p>  參考文獻………………………………………………………………...16</p><p><b>  前言</b></p><p>  數控編程是從零件圖紙到獲得數控加工程序的全過程。它的主要任務是計算加工走刀中的刀位點(cutterlocationpoint簡稱CL點)。刀位點一般取為刀具軸線與刀具表

7、面的交點,多軸加工中還要給出刀軸矢量。</p><p>  在普通機床上加工零件時,首先應由工藝人員對零件進行工藝分析,制定零件加工的工藝規(guī)程,包括機床、刀具、定位夾緊方法及切削用量等工藝參數。同樣,在數控機床上加工零件時,也必需對零件進行工藝分析,制定工藝規(guī)程,同時要將工藝參數、幾何圖形數據等,按規(guī)定的信息格式記錄在控制介質上,將此控制介質上的信息輸入到數控機床的數控裝置,由數控裝置控制機床完成零件的全部加工。

8、我們將從零件圖樣到制作數控機床的控制介質并校核的全部過程稱為數控加工的程序編制,簡稱數控編程。數控編程是數控加工的重要步驟。理想的加工程序不僅應保證加工出符合圖樣要求的合格零件,同時應能使數控機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利用與充分的發(fā)揮,以使數控機床能安全可靠及高效地工作。</p><p>  數控編程是目前CAD/CAPP/CAM系統(tǒng)中最能明顯發(fā)揮效益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其在實現(xiàn)設計加工自動化、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質量、縮短產品

9、研制周期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諸如航空工業(yè)、汽車工業(yè)等領域有著大量的應用。由于生產實際的強烈需求,國內外都對數控編程技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成果。</p><p>  數控編程課程設計是我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數控方向學生在學習完本科大綱要求的“數控編程”“工藝設計”及數控仿真系統(tǒng)加工軟件后進行的一次綜合性課程設計。本課程設計的目的在于通過編程,并在數控加工仿真軟件中進行仿真,使我們熟悉數控車床

10、和數控銑床編程流程。當然,由于水平有限,在設計中難免有很多紕漏,懇請老師指正。</p><p>  1.零件的數控工藝分析</p><p><b>  1.1零件圖的分析</b></p><p>  該零件表面由圓柱、螺紋以及圓球表面組成,如圖1。其中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如圖。零件材料為45鋼,熱處理調質硬度220-250HBS,為了便于裝

11、夾,坯件左端應預先留出夾持部分,所以毛坯件選φ50.0mm的棒料,長度為230mm。</p><p><b>  圖一</b></p><p>  1.2確定數控加工工藝</p><p>  加工順序從右到左進行,具體加工工步:1)車端面為圓球;2)換切槽刀10×φ32,切φ32處外圓槽;3)車φ22圓柱面,倒角,φ48圓柱面,φ36

12、螺紋外圓柱面,倒角;4)換螺紋刀M36×1.5,車螺紋外圓。5)換切斷刀,于離原點92mm處切斷。</p><p><b>  表1 手柄的工序卡</b></p><p>  1.3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選擇</p><p>  車外圓可選用107°彎頭車刀,車圓球和車圓柱表面均可,最后用切槽刀,螺紋刀,切斷刀。主軸轉速取粗車切削

13、速度V=90m/min,根據毛坯直徑,并結合機床說明書選取粗車時轉速n=500r/min。</p><p>  進給速度計算得,車外圓時選取進給量f=0.4mm/r,計算得車進給速度V=200mm/min。</p><p>  車槽用V=100mm/min,車外螺紋用V=150mm/min,切斷用F=50mm/min。</p><p>  表2 刀具選擇及參數&l

14、t;/p><p>  1.4零件的裝夾及夾具的選擇</p><p>  裝夾方案可知坯件軸線和左端端面為定位基準,左端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盤夾緊即可 。</p><p>  2數控加工程序的編制</p><p>  2.1程序原點的設置</p><p>  程序原點是指程序中的坐標原點,即在數控加工時,刀具相對于工件運動的起點

15、。本次加工中以右端球心O點為基準建立坐標系,坐標原點為O。</p><p>  2.2對刀方法和設置</p><p>  采用G54設定工件坐標系時的對刀方法:</p><p>  毛坯為φ50.0mm的棒料,欲加工最大直徑為φ48mm,總長為92mm的零件。編程時采用程序段G54 設定工件坐標系,工件坐標系原點O設在以右端球心O點。</p><

16、p>  加工時采用的1號刀具為95°硬質合金機夾偏刀(如圖3所示),并作為基準刀具;2號刀具為硬質合金機夾切槽刀,3號刀具為硬質合金機夾螺紋刀,4號刀具為硬質合金機夾切斷刀。基準刀具刀尖點的起始點為P。</p><p>  圖3 刀具安裝位置示意圖</p><p>  以上操作步驟完成了基準刀具的對刀。此時,若執(zhí)行程序段G54 后,則CRT屏幕上的絕對坐標值處顯示基準刀具刀

17、尖在工作坐標系的位置(X169.200 Z217.500)。</p><p><b>  2.3數值計算</b></p><p>  起刀點坐標(0,0);</p><p>  逆圓弧終點(28,-34.29)</p><p>  順圓弧終點(22,-41.42)</p><p>  直線終點(2

18、2,-56)</p><p>  順圓弧終點(32,-60)</p><p>  端面終點(48,-60)</p><p>  直線終點(48,-66) 左端面終點(36,-66)直線終點(36,-92)</p><p><b>  2.4編制程序</b></p><p>  M36*1.5螺紋

19、軸程序如下:</p><p><b>  T0303</b></p><p><b>  S200 M03</b></p><p>  G00 X60 Z-72 M08</p><p><b>  X40</b></p><p>  G92 X34.4

20、Z-73 F1.5</p><p><b>  X33.6</b></p><p><b>  X33.4</b></p><p><b>  X100 </b></p><p><b>  Z100</b></p><p><

21、;b>  M30</b></p><p>  其余外輪廓和切槽程序如下:</p><p>  N01 G54 T0101</p><p>  N02 G00 X60 Z0 M03 S720 </p><p>  G01 X-1 F0.4</p><p>  G00 X60 Z2</

22、p><p>  N03 G73 P04 Q12 I10.0 K8.0 U2.0 W2.0 D4 F0.4 S500</p><p>  N04 G00 X-2.0 Z0 </p><p><b>  G01 X0</b></p><p>  N05 G03 X28.0 Z-32.29 R-20.0</

23、p><p>  N06 G02 X22.0 Z-41.42 R10.0</p><p>  N07 G01 Z-56</p><p>  N08 G02 X32.0 Z-60.0 R5.0</p><p>  N09 G01 X48.0</p><p>  N10 Z-66.0</p&g

24、t;<p>  N11 X36.0</p><p>  N12 Z-100.0</p><p>  N13 G70 P4 Q12</p><p>  N14 G00 X200 Z50</p><p>  N15 T0202</p><p>  

25、N16 G00 Z-72.0</p><p>  N17 X40</p><p>  N18 G01 X32.0 F0.4</p><p>  N19 G00 X40.0</p><p>  N20 Z-98.0</p><p>  N21 G01 X3

26、2.0 F0.4</p><p>  N22 G00 X100.0</p><p>  N23 Z50.0</p><p>  N24 M30</p><p><b>  切斷程序:</b></p><p><b>  T0404</b><

27、;/p><p><b>  G00 Z-98</b></p><p><b>  X40</b></p><p><b>  G01 X-1 </b></p><p><b>  G00 X100</b></p><p><b&g

28、t;  Z50</b></p><p><b>  3.仿真過程和結果</b></p><p>  3.1數控加工仿真系統(tǒng)加工軟件簡介</p><p>  該軟件是在學習數控編程人數較多,教學壓力急劇增加的情況下誕生的一種軟件。因為數控機床品種多,價格高,一臺數控中心甚至上百萬。數控機床的操作訓練完全依賴數控機床進行實訓,投資大,消

29、耗多,成本高,一般院校無力承擔這種消耗和投入。因此,探索一種偷投資少,見效快,培養(yǎng)學生適應性強,企業(yè)歡迎的模式勢在必然。所以,數控加工仿真軟件的出現(xiàn),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增加了學生的動手機會,提高了熟練操作程度。</p><p><b>  3.2仿真過程</b></p><p>  圖3.1“數控加工仿真系統(tǒng)”軟件界面</p><p>&l

30、t;b>  圖3.2 機床回零</b></p><p>  圖3.3 操作面板上的MODE旋鈕</p><p>  圖3.4操作面板上的指示燈</p><p>  圖3.5移動零件面板及機床上的零件</p><p>  圖3.6輸入數控程序前后的CRT界面</p><p>  圖3.7安裝刀具后的機床

31、</p><p><b>  圖3.8輸入坐標</b></p><p>  圖3.9程序003的輸入</p><p>  圖3.10加工過程圖</p><p>  圖3.11程序0003的輸入</p><p><b>  3..3仿真結果</b></p><

32、;p>  圖3.12最后仿真結果</p><p><b>  4 總結</b></p><p>  通過這次課程設計對數控車床系統(tǒng)進行程序指令編寫以及應用,使自己進一步熟悉了工藝編制過程及數控基本編程指令基本意義。從以上編寫的程序,我們可以了解到數控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熟悉了數控編程的步驟和方法,基本上掌握了數控車削零件加工編程,使自己加深了數控指令的應用和重要

33、性。而且通過本次課程設計,基本達到了對已修課程熟悉并加深了基礎知識的練習與應用能力的基本要求,達到了大學教育的目的。 </p><p><b>  參考文獻</b></p><p>  1.王愛玲.現(xiàn)代數控編程技術及應用.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5</p><p>  2.王紹俊.機械制造工藝設計手冊.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8

34、1</p><p>  3.艾興,肖詩綱.切削用量簡明手冊(第三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p><p>  4.楊叔子.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p><p>  5.袁哲俊.刀具設計手冊.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9</p><p>  6.徐發(fā)仁.機床夾具設計.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6&l

35、t;/p><p>  7.范炳炎.數控加工程序編.北京:航空工業(yè)出版社,1997</p><p>  8.徐嘉元.機械加工工藝基礎.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5</p><p>  9.齊國光.機械制造工藝學.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1999</p><p>  10.馮之敬.機械制造工程原理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