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 地質(zhì)環(huán)境近年高考題匯編(解析版)</p><p> 【2017 全國卷 I】 圖 2 示意我國西北某閉合流域的剖面。該流域氣候較干,年均降水量僅</p><p> 為 210 毫米,但湖面年蒸發(fā)量可達</p><p> 據(jù)此完成 6 —8
2、題。</p><p> 2 000 毫米,湖水淺,鹽度飽和,水下已形成較厚鹽層,</p><p><b> 圖 2</b></p><p> 6.鹽湖面積多年穩(wěn)定,表明該流域的多年平均實際蒸發(fā)量</p><p> A.遠大于 2 000 毫米
3、B.約為 2 000 毫米</p><p> C.約為 210 毫米 D.遠小于 210 毫米</p><p> 7.流域不同部位實際蒸發(fā)量差異顯著,實際蒸發(fā)量最小的是</p><p> A.坡面 B.洪積扇 C.河谷 D.湖盆</p>
4、<p> 8.如果該流域大量種植耐旱植物,可能會導致</p><p><b> A.湖盆蒸發(fā)量增多</b></p><p> C.湖水富營養(yǎng)化加重</p><p><b> B.鹽湖面積縮小</b></p><p><b> D.湖水鹽度增大</b><
5、/p><p> 【答案】 6. C 7. A</p><p><b> 8. B</b></p><p> 【解析】 6.注意題干的關(guān)鍵詞,“該流域”而不是“湖面”的多年平均實際蒸發(fā)量。鹽湖面</p><p> 積變化取決于該流域的蒸發(fā)和降水,</p&
6、gt;<p> 加。題目中提到鹽湖面積多年穩(wěn)定,</p><p> 蒸發(fā)量大,則水域面積減小,</p><p> 說明蒸發(fā)量和降水量應一致,</p><p> 降水量大,則水域面積增</p><p> 所以該流域的多年平均實</p><p> 際蒸發(fā)量和降水量數(shù)值差不多,約為</p>
7、;<p> 210 毫米,否則會引起鹽湖面積的擴大或縮小。</p><p> 7.此題需要區(qū)別理論蒸發(fā)量和實際蒸發(fā)量,理論蒸發(fā)量大小與氣溫關(guān)系密切,實際蒸發(fā)量</p><p> 與下墊面關(guān)系密切。從圖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勢最高,坡度最大,下滲少,也最不利于截留</p><p> 地表水,地下水少,地表水向低處流走,故坡面地表水也最少,因
8、此實際蒸發(fā)量最小;且由</p><p><b> 于該流域氣候干旱,</b></p><p><b> 坡面沒有植被生長,</b></p><p> 缺乏植物蒸騰。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從</p><p> 圖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大,巖性硬,地表與地下水儲存條件差,下滲少,
9、地下水埋藏深,</p><p> 此處的實際蒸發(fā)量最小。</p><p> 8.耐旱植物只能在坡面、</p><p> 洪積扇和河谷三地種植,</p><p> 不論在哪種植均會攔截到達鹽湖的水量,</p><p> 破壞原有平衡, 使湖水減少,但由于此湖水鹽度已成飽和狀態(tài)</p>&
10、lt;p> ?。ú牧现杏嘘P(guān)鍵信息:鹽度飽</p><p> 和),所在湖水鹽度并不會增高,只能使湖面縮小。而湖水富營養(yǎng)化與氮磷物質(zhì)相關(guān)。故正</p><p><b> 確選項為 B。</b></p><p> 【2017 全國卷Ⅱ】 洪積扇是河流、溝谷的洪水流出山口進入平坦地區(qū)后,因坡度驟減,水<
11、/p><p> 流搬運能力降低,碎屑物質(zhì)堆積而形成的扇形堆積體。圖</p><p> 3 示意賀蘭山東麓洪積扇的分布,</p><p> 除甲地洪積扇外, 其余洪積扇堆積物均以礫石為主,</p><p> 賀蘭山東麓南部大多數(shù)洪積扇耕地較少,</p><p> 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積扇邊緣。據(jù)此
12、完成</p><p><b> 9— 11 題。</b></p><p><b> 1</b></p><p><b> 圖 3</b></p><p> 9.賀蘭山東麓洪積扇集中連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賀蘭山東坡</p><
13、;p> A.坡度和緩B.巖石裸露 C.河流、溝谷眾多</p><p><b> D.降水集中</b></p><p> 10.與其他洪積扇相比,甲地洪積扇堆積物中礫石較少的原因主要是</p><p><b> ?、俳邓^少</b></p><p> ?、谏降叵鄬Ω叨容^?、酆恿?/p>
14、較長</p><p><b> ?、茱L化物粒徑較小</b></p><p>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 11.賀蘭山東麓南部大多數(shù)洪積扇耕地較少的主要原因是</p><p> A.海拔較高B.土層淺薄 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p&
15、gt;<p> 【答案】 9. C 10. B 11. B</p><p> 【解析】 9、從圖中可以看出賀蘭山地勢較高,河流主要東流,短小流急,加上東側(cè)降水較</p><p> 多,山麓地帶溝谷眾多,導致在賀蘭山東麓泥沙堆積形成密集的沖積扇。</p><p> 10、從圖中
16、可以看出甲處河相對較長,根據(jù)圖中低山和中高山圖例,可以看出甲處山地相對</p><p> 高度較小,流域內(nèi)地勢起伏小,水流速度較緩,河流的侵蝕、搬運能力弱,所以在甲地洪積</p><p> 扇堆積物中礫石較少。</p><p> 11.從題干材料中可知,賀蘭山東麓洪積扇中,除甲地洪積扇外,其余洪積扇堆</p><p><b&g
17、t; 積物均以</b></p><p> 礫石為主,故以礫石為主的沖積扇土層淺薄,耕地條件差,耕地較少。故選</p><p> 考點: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態(tài)。</p><p><b> B。</b></p><p> 【點睛】 解答此題關(guān)鍵是要從文字材料中獲取信息,</p>&l
18、t;p> 不少考生重圖輕文字,</p><p><b> 只是千方百計想</b></p><p> 從圖上獲取信息,忽視了文字材料。</p><p> 文字材料中有 “圖 3 示意賀蘭山東麓洪積扇的分布,除</p><p> 甲地洪積扇外,其余洪積扇堆積物均以礫石為主,賀蘭山
19、東麓南部大多數(shù)洪積扇耕地較少”</p><p> 一段話,從中明顯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洪積扇的堆積物以礫石為主,土層薄,耕種條件差。</p><p> 【2017 江蘇地理卷】</p><p> 圖 3 為“某地區(qū)的地質(zhì)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p><p><b> 5~6 題。<
20、/b></p><p><b> 2</b></p><p> 5.地質(zhì)構(gòu)造和巖層形成的先后順序是</p><p>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p><p> 6.在地質(zhì)演化過程中,形成褶皺的次數(shù)是</p><p> A.1
21、160;B.2 C. 3 D. 4</p><p> 【答案】 5. B6. B</p><p> 【解析】 5.讀地質(zhì)剖面示意圖,可知乙為斷層,該斷層形成后,發(fā)生巖漿活動,形成巖漿</p><p> 巖丙,之后才形成甲沉積巖。</p><p> 6.圖中
22、有多個侵蝕面,當侵蝕面與巖層界面相交,不是平行關(guān)系時,說明巖層發(fā)生完全變</p><p> 形,形成褶皺構(gòu)造, 圖中有兩處侵蝕面與巖層界面相交,</p><p> 所以在地質(zhì)演化過程中,</p><p><b> 形成褶皺</b></p><p><b> 的次數(shù)是 2 。
23、</b></p><p> 【2016 年高考題】</p><p> ?。?016 ?海南卷)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巖石,在溫度變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發(fā)生機械破碎而</p><p> 不改變巖石化學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風化作用。</p><p><b> 作用強烈。據(jù)此完成</b></p
24、><p><b> 19~20 題。</b></p><p> 通常情況下, 氣溫日較差大的地區(qū),</p><p><b> 物理風化</b></p><p> 19. 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qū)物理風化作用最強的坡向是</p><
25、;p><b> A. 東北坡</b></p><p><b> B. 西北坡</b></p><p><b> C. 東南坡</b></p><p><b> D. 西南坡</b></p><p>
26、20. 地球表面物理風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帶是</p><p><b> A. 溫帶荒漠帶</b></p><p><b> B. 溫帶草原帶</b></p><p><b> C. 熱帶雨林帶</b></p><p> D.
27、0;亞寒帶針葉林帶</p><p> 【答案】 19.D 20.C</p><p> (2016 ?江蘇卷)中國山水畫家多師法自然</p><p> ,其作品往往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圖</p><p><b> 3</b></p><p><b>
28、 1 為我國四</b></p><p> 幅山水畫作品。讀圖回答</p><p><b> 1-2 題。</b></p><p> 畫中描繪江南丘陵景觀的是</p><p><b> A.①</b></p><p><b>
29、 B. ②</b></p><p><b> C.③</b></p><p><b> D.⑤</b></p><p> 2. 畫③中描繪的地貌類型形成原因是</p><p> A. 冰川作用、風力作用</p><p> C
30、. 風力作用、流水作用</p><p> 【答案】 1.D2.C</p><p>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p><p>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p><p> ?。?016 ?上海卷)(五)火山是地球奉獻給人類的最偉大奇觀之一。</p><p> 9.2016
31、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櫻島活火山頻頻噴發(fā)。</p><p> 中,同樣形成于消亡邊界的是</p><p> 該火山形成于板塊的消亡邊界。</p><p><b> 下列火山</b></p><p> A.南美大陸西部圣何塞火山</p><p>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p>
32、<p>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島??死鹕?lt;/p><p> D.東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馬扎羅火山</p><p> 10. 櫻島火山巖漿噴出地表形成的巖石類似于</p><p><b> A.黑色玄武巖</b></p><p><b> 【答案】 9、 A&l
33、t;/b></p><p><b> B.灰色石灰?guī)r</b></p><p><b> 10、 A</b></p><p><b> C.褐色沉積砂巖</b></p><p><b> D.肉紅色花崗巖</b></p>
34、<p> ?。?016 ?江蘇卷)圖10 為地球系統(tǒng)物質(zhì)循環(huán)示意圖。讀圖回答</p><p><b> 21~22 題。</b></p><p><b> 4</b></p><p> 21. 關(guān)于圖中①、 ②、③、④所示箭頭代</p>&
35、lt;p> 表的地質(zhì)作用 ,正確的是</p><p> A. ①指化學沉積作用</p><p><b> B. ②指搬運作用</b></p><p><b> C. ③指成巖作用</b></p><p> D. ④指火山噴發(fā)作用<
36、;/p><p> 22. 地球內(nèi)部圈層與大氣圈的關(guān)系是</p><p> A. 生物圈是大氣中的碳進入內(nèi)部圈層</p><p><b> 的紐帶</b></p><p> B. 地球內(nèi)部能量的釋放導致全球氣候</p><p><b> 變暖</b
37、></p><p> C. 火山活動使地球內(nèi)部的碳釋放到大</p><p><b> 氣圈</b></p><p> D. 大氣圈吸收太陽能使地球內(nèi)部不斷</p><p><b> 增溫</b></p><p> 【答案】 21.
38、AD</p><p><b> 22.AC</b></p><p> ?。?#160;2016?天津卷)閱讀圖文材料,回答</p><p><b> 1-4 題。</b></p><p> 在天津市南部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貝殼堤,</p><p> 是貝殼及碎屑物受潮
39、水搬運,</p><p> 在海邊經(jīng)較長時期堆積而形</p><p> 成的壟崗,可以作為當時海岸線的標志。</p><p><b> 5</b></p><p> 1.圖 1 所示古海岸線分布地區(qū)地勢的總體變化趨勢是</p><p> A. 由東北向西南傾
40、斜</p><p> C. 由西北向東南傾斜</p><p><b> B.由西向東傾斜</b></p><p><b> D. 由北向南傾斜</b></p><p> 2.該地區(qū) 5000 年來海岸線位置的變化,反映了</p><
41、p> A.海平面間歇性下降</p><p> C.海濱泥沙不斷淤積</p><p><b> B.氣候持續(xù)性變暖</b></p><p><b> D.地殼階段性下沉</b></p><p><b> 【答案】 1.C</b></p>&
42、lt;p><b> 2.A</b></p><p> 徑歷了較長時間的堆積作用形成的,所以</p><p><b> 降。</b></p><p> 5000 年來海岸線位置變化反映了海平面間歇性下</p><p> ?。?016 ?浙江卷)下圖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
43、面圖,圖中地層</p><p> 年代由①到③變老。圖中階地</p><p> ?。ㄓ?#160;T 表示, 數(shù)字下標表示階地的級數(shù))</p><p> 河段階地主要由于地殼抬升形成。完成第</p><p> 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階梯狀地貌。</p><p><b> 5
44、、 6 題。</b></p><p><b> 此</b></p><p> 5. 對河谷處的地質(zhì)構(gòu)造類型兩側(cè)地殼抬升幅度的判斷,正確的是</p><p><b> A. 向斜</b></p><p><b> 東側(cè)大</b
45、></p><p><b> B. 背斜</b></p><p><b> 東側(cè)小</b></p><p><b> C. 向斜</b></p><p><b> 西側(cè)大</b></p><p>&
46、lt;b> D.背斜</b></p><p><b> 西側(cè)小</b></p><p> 6. 礦產(chǎn)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種貴重金屬礦產(chǎn),但由于河水深不宜開采。圖</p><p> 中所示地點可能找到這種貴重金屬礦物的是</p><p><b> A.甲</
47、b></p><p><b> 【答案】 5.C</b></p><p><b> B. 乙</b></p><p><b> 6.B</b></p><p><b> C. 丙</b></p>&
48、lt;p><b> D.丁</b></p><p><b> 6</b></p><p> ?。?016 ?新課標Ⅰ卷)貝殼堤由死亡的貝類生物在海岸帶堆積而成,在沿海地區(qū)經(jīng)常分布著</p><p> 多條貝殼堤, 標志著海岸線位置的變化,</p><p> 圖
49、60;1 示意渤海灣沿岸某地區(qū)貝殼堤的分布。</p><p><b> 據(jù)此完</b></p><p><b> 成 7-9 題。</b></p><p> 7.在任一條貝殼堤的形成過程中,海岸線</p><p><b> A.向陸地方向推進</
50、b></p><p><b> B.向海洋方向推進</b></p><p><b> C.位置穩(wěn)定</b></p><p><b> D. 反復進退</b></p><p> 8.沿岸流動的海水搬運河流入海口處的泥沙,并在貝殼堤外堆積。由此</p&
51、gt;<p><b> A.形成新的貝殼堤</b></p><p><b> C.形成河口三角洲</b></p><p> B.加大貝殼堤距海岸線的距離</p><p><b> D.迫使河流改道</b></p><p> 9.河流沖積物是該地海岸線變動
52、的物質(zhì)來源。多條貝殼堤的形成說明河流入???lt;/p><p> A.位置穩(wěn)定,泥沙沉積量小</p><p> C.位置多次變動,泥沙沉積量小</p><p> B.位置穩(wěn)定,泥沙沉積量大</p><p> D.位置多次變動,泥沙沉積量大</p><p><b> 【答案】 7.C</b
53、></p><p><b> 8.B</b></p><p><b> 9.D</b></p><p> ?。?015 ?新課標全國</p><p> 1)圖 4 示意在黃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監(jiān)測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p><p>
54、<b> 2</b></p><p> 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的距離。起始點是位于海岸一側(cè)的固定點。讀圖</p><p><b> 4,完成下列小題。</b></p><p><b> 7</b></p><p> 10、 1975~2004 年,該
55、剖面近</p><p> 岸海域海底侵蝕、淤積的變化趨勢是(</p><p><b> )</b></p><p><b> A、持續(xù)淤積</b></p><p><b> B、先侵蝕、后淤積</b></p><p><b> C、持
56、續(xù)侵蝕</b></p><p><b> D、先淤積、后侵蝕</b></p><p> 11、推測 1992~1997 年期間(</p><p> A、黃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p><p><b> ?。?lt;/b></p><p> B
57、、黃河入海年徑流量減少</p><p> C、黃河流域植被覆蓋率降低</p><p> 【答案】 10、D 11、 B</p><p><b> 【解析】</b></p><p><b> 試題分析:</b></p><p><b&
58、gt; D、黃河沿岸農(nóng)業(yè)</b></p><p><b> 灌溉面積減少</b></p><p> 10、該區(qū)域外力以淤積作用為主,</p><p><b> 近海地區(qū)海水變淺,</b></p><p> 則水深 2 米的位置與檢測距起點的距</p&g
59、t;<p> 離越大, 反之當海水侵蝕的速度超過泥沙的沉積速度,</p><p><b> 則兩者的距離變小。</b></p><p><b> 圖中兩者距離在</b></p><p> 1975 年至 1978 年間,兩者距離擴大,此后兩者距離總體上逐漸縮小。
60、故當?shù)赝饬ψ饔檬窍?lt;/p><p> 淤積為主,后侵蝕為主。</p><p><b> D 正確。</b></p><p> 11、在 1992 年—— 1997 年間兩者距離持續(xù)縮小,說明海域沉積作用持續(xù)減弱,應是黃河攜</p><p> 帶入海的泥沙減小所致。
61、</p><p> 若該時間段黃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增加,</p><p> 黃河的水量會增大, 河流</p><p> 輸沙量增大,河口地區(qū)泥沙淤積強烈,</p><p> A 錯;此時段黃河入海年徑流量減小,會導致泥沙量</p><p> 減少, B 正確;黃河流域
62、植被覆蓋率降低,注入黃河的徑流量會增加,黃河沿岸農(nóng)業(yè)灌溉面</p><p> 積減少,也會使黃河水量增加,故</p><p><b> C、 D 錯。</b></p><p><b> 考點:流水作用</b></p><p> (五)( 2015?上海卷地理)板
63、塊構(gòu)造學說科學地解釋了地震、火山等地殼運動的機理。</p><p> 11、兩個大陸板塊碰撞的地區(qū),一般出現(xiàn)的地殼運動現(xiàn)象是(</p><p><b> )</b></p><p><b> A、地震和火山</b></p><p><b> B、火山和斷裂</b><
64、;/p><p><b> C、地震和斷裂</b></p><p><b> D、火山和褶皺</b></p><p> 12、2 億年前的海洋板塊不全在俯沖帶下沉消熔,</p><p> 部分隨地殼抬升變?yōu)殛懙兀?lt;/p><p><b> 其證據(jù)包括&
65、#160;(</b></p><p><b> ?。?lt;/b></p><p> ?、俨糠殖练e巖轉(zhuǎn)變?yōu)閹r漿巖</p><p> ?、鄄糠殖练e巖轉(zhuǎn)變?yōu)樽冑|(zhì)巖</p><p> ?、诠爬洗箨懙貧ぶ杏写罅砍练e巖</p><p> ?、懿糠殖练e巖中有海洋生物化石</p><p
66、><b> A、①②</b></p><p><b> B、①③</b></p><p><b> C、②④</b></p><p><b> D、③④</b></p><p> 【答案】 11、C 12、 C
67、</p><p><b> 【解析】</b></p><p><b> 試題分析:</b></p><p> 11、板塊張裂處易形成地震和火山活動,板塊碰撞擠壓易形成地震、斷裂及褶皺。</p><p><b> C 正確。</b></p><
68、;p> 12、海洋是接受外力沉積的環(huán)境,構(gòu)造海洋板塊的巖層往往形成較薄的沉積物堆積進而形成</p><p> 沉積巖。 這些沉積巖中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沉積巖在地球深處受高溫高壓作用可轉(zhuǎn)化為</p><p> 變質(zhì)巖或高溫下重熔再生轉(zhuǎn)化為巖漿。</p><p> 考點:板塊構(gòu)造、物質(zhì)循環(huán)。</p><p><
69、;b> C 正確。</b></p><p><b> 8</b></p><p> ?。?#160;2015?上海卷地理)根據(jù)巖石的質(zhì)地,如礦物顆粒的大小、有無氣孔、疏密程度、</p><p> 形狀等可以推測巖石的形成過程和形成過程。</p><p> 13、某山體由巖漿巖組成
70、。 該巖漿巖表面無氣孔, 礦物顆粒粗大, 對其成因的合理推測是 (</p><p> [來源 :學科網(wǎng) ]</p><p><b> ?。?lt;/b></p><p><b> ?、賻r漿冷卻較快</b></p><p><b>
71、②巖漿冷卻較慢</b></p><p><b> ?、墼诘乇硇纬?lt;/b></p><p><b> ?、茉诘叵滦纬?lt;/b></p><p><b> A、①③</b></p><p><b> B、①④</b></p><
72、;p><b> C、②③</b></p><p><b> D、②④</b></p><p> 14、歷史上,蘇州人利用當?shù)爻幫呱降膸r石做原料生產(chǎn)優(yōu)質(zhì)硯臺。這種巖石巖性致密,呈薄</p><p> 板狀。該巖石可能是(</p><p><b> ?。?lt;/b><
73、;/p><p><b> A、噴出巖</b></p><p><b> B、侵入巖</b></p><p><b> C、沉積巖</b></p><p><b> D、變質(zhì)巖</b></p><p> 【答案】 13
74、、D 14、 D</p><p><b> 【解析】試題分析:</b></p><p> 13、巖漿巖分侵入巖和噴出巖。侵入巖是巖漿侵入地殼深處,緩慢冷卻形成。在冷卻過程中</p><p> 充分結(jié)晶,礦物結(jié)晶體巨大,肉眼清晰可見。</p><p> 14、噴出巖往往含有大量氣泡,如流紋巖。&
75、lt;/p><p><b> D 正確。</b></p><p> 侵入巖一般不會出現(xiàn)層理構(gòu)造。</p><p><b> 沉積巖往往具有</b></p><p> 層理構(gòu)造,但巖性較軟,物質(zhì)不堅硬。該巖石呈薄板狀,巖性致密,應是頁巖經(jīng)過變質(zhì)作用</p><p>
76、; 形成的板巖。 D 正確。</p><p> ?。?015 ?廣東卷) 6、河流的河床形態(tài),受流域內(nèi)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列因素中,對河床形態(tài)</p><p><b> 影響不大的是(</b></p><p><b> A、巖石性質(zhì)</b></p><p>
77、;<b> ?。?lt;/b></p><p><b> B、通航里程</b></p><p><b> C、地質(zhì)構(gòu)造</b></p><p><b> D、降水多少</b></p><p><b> 【答案】 B</b>
78、</p><p> 【解析】試題分析: 巖石性質(zhì)、 地質(zhì)構(gòu)造和降水多少等對河床的侵蝕程度有很大影響,</p><p><b> 進而</b></p><p> 影響河床的形態(tài); 而通航里程不會影響河水對河床的侵蝕作用的強弱,</p><p><b> 進而對河床的形態(tài)影&l
79、t;/b></p><p><b> 響不大。故選</b></p><p><b> B。</b></p><p> ?。?#160;2015 ? 北 京 卷 ) 圖</p><p> 2 為 華
80、北 某 地 具 備 示 意 圖 , 讀 圖 , 回 答 下 列 問 題 。</p><p><b> 4.圖中(</b></p><p><b> )</b><
81、;/p><p>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p><p> C、丙村比丁村土層深厚</p><p>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災害頻發(fā)</p><p>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淺</p><p><b> 5.圖示地區(qū)(</b></p><p><b>
82、 ?。?lt;/b></p><p> A、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p><p> C、洪積扇面積差異取決于降水量</p><p> 【答案】 4.C 5.A</p><p>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蝕作用明顯</p><p> D、渠水通過蒸發(fā)環(huán)節(jié)參與水循環(huán)</p>
83、<p><b> 9</b></p><p><b> 【解析】</b></p><p> 試題分析: 4、圖示甲為花崗巖, 不會形成喀斯特地貌;泥石流易發(fā)生在地勢坡度較大地區(qū),</p><p> 乙地低平,不易發(fā)生;從地下水位分析,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深;而丙村地勢低平,所以<
84、/p><p> 比丁村土層深厚。故選</p><p><b> C。</b></p><p> 5、從圖示地勢起伏及河流的流向,判斷該地區(qū)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而山前平原地勢</p><p> 低平, 流水的沉積作用明顯;洪積扇面積與地勢的起伏和降水量;</p><p> 渠水通
85、過蒸發(fā)、 徑流及下</p><p><b> 滲參與水循環(huán)。故選</b></p><p><b> A。</b></p><p><b> (</b></p><p> ?。?015 ?江蘇卷地理)下圖為安第斯山脈地理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l
86、t;/p><p> 5.安第斯山脈南北狹長的原因是(</p><p><b> ?。?lt;/b></p><p><b> A.沿經(jīng)線方向發(fā)育</b></p><p> B.沿火山地震帶發(fā)育</p><p> C.沿板塊作用邊界發(fā)育</p><p>&
87、lt;b> D.沿海陸作用</b></p><p><b> 邊界發(fā)育</b></p><p> 6.下列地理現(xiàn)象成因與安第斯山脈密切相關(guān)</p><p><b> 的是()</b></p><p> A.巴西高原煤炭資源豐富</p><p>
88、 B.南美大陸地表徑流主要流人大西洋</p><p> C.南美大陸西部沿海形成大漁場</p><p> D.巴 西東南沿海有熱帶雨林氣候分布</p><p> 【答案】 5.C 6.B</p><p><b> 【解析】</b></p><p><b&
89、gt; 試題分析:</b></p><p> 6、安第斯山脈是美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碰撞</p><p> 擠壓形成的, 是沿板塊作用邊界發(fā)育形成,</p><p><b> 因</b></p><p> 而安第斯山脈南北狹長,故答案選</p><p><b&g
90、t; C。</b></p><p> 地殼運動, 將原始森林埋藏在地下所形成;</p><p> 7、巴西高原豐富的煤炭資源是地質(zhì)歷史時期</p><p> 南美大陸西部沿海形成大漁場是秘魯寒流作用形</p><p> 成的; 巴西東南部沿海有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與東南信風、</p>&l
91、t;p> 氣流相比, 以上三項與安第斯山脈形成都沒有必然聯(lián)系,</p><p> 巴西暖流、 及巴西高原地形抬升</p><p> 南美大陸地表徑流由于安第斯山脈</p><p> 位于大陸西岸, 東側(cè)陸地面積廣闊,致使發(fā)育的大河由西向東流入大西洋,</p><p> 小,河流短小,所以說南美大
92、陸主要流入大西洋與安第斯山脈密切相關(guān),故答案選</p><p><b> (</b></p><p> ?。?015 ?天津卷)某礦物形成于上地慢軟流層,后隨巖漿活動到達地表。人們在圖</p><p><b> 西側(cè)陸地面積狹</b></p><p><b> B。<
93、/b></p><p><b> 2 所示古</b></p><p> 火山的巖漿巖及河灘泥沙中均發(fā)現(xiàn)了該礦物。讀圖文材料,回答</p><p><b> 3-4 題。</b></p><p><b> 10</b></p>&l
94、t;p> 3.使該礦物從上地幔軟流層到達河灘泥沙中的地質(zhì)作用,依次應為(</p><p><b> )</b></p><p><b> A.巖漿噴發(fā)</b></p><p><b> B.巖漿噴發(fā)</b></p><p><b> C.巖層斷裂<
95、;/b></p><p><b> D.巖層斷裂</b></p><p><b> 巖層斷裂</b></p><p><b> 巖層斷裂</b></p><p><b> 巖漿噴發(fā)</b></p><p><b&
96、gt; 巖漿噴發(fā)</b></p><p><b> 風化、侵蝕</b></p><p><b> 搬運、沉積</b></p><p><b> 風化、侵蝕</b></p><p><b> 搬運、沉積</b></p>&
97、lt;p><b> 搬運、沉積</b></p><p><b> 風化、侵蝕</b></p><p><b> 搬運、沉積</b></p><p><b> 風化、侵蝕</b></p><p> 4.剖面圖中繪制的火山坡度,與實際的火山坡度
98、相比(</p><p><b> ?。?lt;/b></p><p><b> A.變陡了</b></p><p><b> 【答案】 3. C</b></p><p><b> B.變緩了</b></p><p&g
99、t;<b> 4. A</b></p><p><b> C.無變化</b></p><p><b> D.無法判斷</b></p><p><b> 【解析】試題分析:</b></p><p> 3、首先巖層斷裂,然后從上地幔軟流層的
100、礦物沿斷層上升到地表,稱為巖漿噴發(fā),形成巖</p><p> 漿巖,再經(jīng)過外力作用,依次為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形成河灘泥沙。故選</p><p> 4、圖示縱坐標單位為米,橫坐標的單位為千米,兩者比例尺差距較大,所以繪制火山剖面</p><p><b> C。</b></p><p> 圖坡度比實際坡度要大。
101、故選</p><p><b> A。</b></p><p> ( 2014 浙江卷)下圖為我國某地沿北緯</p><p> 勢越高地下水埋藏</p><p> 38.5°所作的地質(zhì)構(gòu)造、地貌剖面圖,圖中一般地</p><p> 越
102、深 , 讀 圖 完 成 7-8 題</p><p><b> 。</b></p><p><b> 7. 對</b></p><p> 圖中四地地質(zhì)構(gòu)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敘述正確的是</p><p&
103、gt; A.①地斷裂抬升、黃河干流流水侵蝕</p><p> C.③地斷裂下沉、黃河干流泥沙沖積</p><p> B.②地斷裂下沉、黃河干流砂礫洪積</p><p> D.④地斷裂抬升、黃河干流泥沙堆積</p><p> 8.圖中城市歷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該王朝一般會選擇在土層深厚、地下水位較深的地方</p>&l
104、t;p> 修建皇家陵墓。圖中較為理想的地方是</p><p><b> A.①</b></p><p><b> B.②</b></p><p><b> C.③</b></p><p><b> D.④</b></p>&l
105、t;p><b> 【答案】</b></p><p><b> 7 、C 8、 B</b></p><p> 【解析】: 7、根據(jù)圖中的巖層運動狀況,可知</p><p> 斷該平原為黃河干流泥沙沖積而成。故選擇</p><p> ?、?#160;
106、地為斷層下沉,該區(qū)域有黃河流經(jīng),可推</p><p><b> C。</b></p><p> 8、王朝要選擇土層深,地下水位深的地方修建陵寢,從圖中可以看出</p><p> 2 地的沉積物厚,地</p><p> 勢高,地下水位深,故選</p><p><b>
107、B。</b></p><p><b> 11</b></p><p> ?。?#160;2014 重慶卷)野外考察是發(fā)現(xiàn)和解決地理問題的重要方法。圖</p><p> 2 是某地理興趣小組在野</p><p> 外考察中拍攝的照片。讀圖</p><p> 2
108、,完成 8-10 題。</p><p> 8. 圖 2 中礫石灘常見于</p><p><b> 大河的</b></p><p><b> A.河源</b></p><p><b> 凹岸</b></p>
109、<p><b> B.凸岸</b></p><p><b> D.入???lt;/b></p><p><b> C.</b></p><p> 9. 下列地貌形態(tài)的形成</p><p><b> 作用中,有與圖</b></p
110、><p><b> 2 中使</b></p><p> 礫石變圓的作用類似的</p><p><b> 是</b></p><p><b> A.石筍</b></p><p><b> B.冰斗</b></p&
111、gt;<p><b> C.</b></p><p><b> 9.</b></p><p> 粒徑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積物特性的重要指標。同們繪制了四幅直徑</p><p><b> 風蝕蘑菇</b></p><p><b> D.花崗巖風<
112、;/b></p><p><b> 化球</b></p><p> 2cm 以上的礫石粒</p><p> 徑統(tǒng)計圖,其中能反應圖</p><p> 2 中粒徑分布特征的是</p><p><b> 【答案】</b></p>
113、<p><b> 8.B</b></p><p><b> 9.C</b></p><p><b> 10.D</b></p><p><b> 【解析】試題分析:</b></p><p> 8.此問注意審題, “礫石灘
114、60;”,河灘不會在河流的源頭,入??诹魉俾?,堆積主要是顆粒細小</p><p> 沉積, 顆粒大的礫石堆積也不會在入??冢鶕?jù)河流在凸岸堆積,</p><p> 凹岸侵蝕的原理,礫石灘</p><p> 常見于大河的凸岸,所以選</p><p><b> B。</b></p><p
115、> 9.圖 2 中使礫石變圓是受到流水的侵蝕作用,石筍是流水堆積,冰斗是冰川侵蝕搬運,風蝕</p><p> 蘑菇是風力的侵蝕,與之類似。</p><p> 10. 圖 2 中粒徑分布特征應該是符合正態(tài)分布,也就說中間大小的礫石最多,</p><p> 布, B 圖是中間小兩端多,
116、C 圖粒徑分布是不斷增加,所以選D。</p><p> 考點:該題考查地貌類型和成因。</p><p><b> A 圖是均勻分</b></p><p><b> 12</b></p><p><b> 10.</b></p><
117、;p> ?。?#160;2014 安徽卷)鄱陽湖地區(qū)夏季的風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位置變化的</p><p> 影響。鄱陽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遼闊;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歸槽成為槽江。圖中的沙嶺</p><p> 沙山( 29.5° N 附近)形成于</p><p> 2 萬年前,由松散
118、沙粒組成,沙山臨湖一側(cè)發(fā)育了一系列壟槽</p><p><b> 相間的地形。讀圖</b></p><p> 10 ,完成 31-32 題。</p><p> 31、受大氣環(huán)流和地形分布的影響,圖</p><p> A.全年以偏北風為主,冬半年風速較大</p><
119、p> C.全年以偏南風為主,夏半年風速較小</p><p><b> 10b 所示地區(qū)</b></p><p> B.夏半年以西南風為主,風速較大</p><p> D.冬半年以東北風為主,風速較小</p><p> 32、沙山及沙山上壟槽相間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別是</p>
120、<p> A.風力堆積、流水侵蝕</p><p> C.風力堆積、風力侵蝕</p><p> 【試題答案】 31、 A 32、C</p><p> B.流水堆積、風力侵蝕</p><p> D.流水堆積、流水侵蝕</p><p> 【試題解析】考察大氣環(huán)流和地質(zhì)作用,
121、</p><p> 難度較大,要求學生通過細心審題,從所給圖文信</p><p> 息中獲取足夠多的有效信息才能完成這組試題。</p><p> 31 題:從大氣環(huán)流的角度看,該區(qū)域冬半年肯定是偏北風,夏半年當副高高壓脊位于該區(qū)</p><p> 北部時,也是偏北風,所以全年以偏北風為主。得出這個結(jié)論要注意到題干給出的<
122、;/p><p><b> “夏季的</b></p><p> 風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位置變化的影響</p><p> ”這一文字提示信息。從地形上該地</p><p> 地處河谷,且河流走向與冬季風向一致,兩側(cè)地勢高,狹管效應,故冬季風速大。當然本題</p><p> 也可用排除
123、法,先排除</p><p><b> BD 兩個選項。</b></p><p> 32 題,題干說由 “松散沙粒 ”組成,可推測是由風力堆積,而非流水堆積而成。從圖</p><p> 槽的走向,可知與冬季風一致,應是風力侵蝕的結(jié)果。</p><p><b> b&
124、#160;中壟</b></p><p> ?。?#160;2014 年北京卷)圖</p><p> 4 示意某河谷斷面經(jīng)歷的一次洪水過程。讀圖,回答第</p><p><b> 6、 7 題。</b></p><p><b> 13</b>&
125、lt;/p><p><b> 6、該河谷</b></p><p> A、巖層①比巖層②形成年代早</p><p> C、是斷層上發(fā)育形成的向斜谷</p><p><b> 7、本次洪水</b></p><p> A、水位上升時,河流搬運作用減弱</p>&
126、lt;p> C、流量增大時,河流堆積作用增強</p><p> B、巖層②比巖層①易受侵蝕</p><p> D、呈“ V”型,適宜修建水</p><p> B、水位下降時,河流含沙量增加</p><p> D、河流侵蝕作用使河床加寬變深</p><p> 【答案】 6、
127、;A 7、 D</p><p> 【解析】 6、圖示巖層①位于巖層②的下面,表明形成時間較早,而圖示巖層①受流水影響,</p><p> 侵蝕較嚴重,巖層②出露河谷處,岸線較平直,所以巖層①比巖層②易受侵蝕;該處是斷裂</p><p><b> 形成的谷地,故選</b></p><p>
128、; A。 7、水位上升的中期,沉積物較少,表明河流搬運作用較強,水位下</p><p> 降時,沉積物較多,表明泥沙沉積,河流含沙量減少;流量增大時,河流侵蝕作用強;而河</p><p> 流對河底和兩岸的侵蝕,使得河床加寬加深。故選</p><p><b> D。</b></p><p> (201
129、4 大綱卷)圖</p><p> 2 中島于 1983 年火山爆發(fā),植被消失殆盡。</p><p> 1987 年,該島上已有</p><p><b> 64</b></p><p> 種植物生長旺盛。據(jù)研究,百年之內(nèi)該島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復。據(jù)此完成</
130、p><p><b> 天然植被類型屬于</b></p><p><b> A.熱帶雨林</b></p><p><b> 4~6 題 4.島</b></p><p><b> B.熱帶草原</b></p><p&
131、gt; 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p><p><b> D.亞熱帶常</b></p><p><b> 綠闊葉林</b></p><p> 5.與相同植被類型的大陸地區(qū)相比,</p><p> 島植被恢復迅速的獨特條件是</p><p><b> A.海
132、拔高</b></p><p><b> C.火山灰深厚</b></p><p><b> B.種源豐富</b></p><p><b> D.光照充足</b></p><p><b> 6.島處于</b></p><
133、p> A.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界線</p><p><b> 的東側(cè)</b></p><p> B. 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p><p><b> 板塊界線的西側(cè)</b></p><p> C.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界線的</p><p><b
134、> 北側(cè)</b></p><p> D.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p><p><b> 界線的南側(cè)</b></p><p><b> 14</b></p><p> 【答案】 4. A 5. C 6. C<
135、/p><p><b> 【解析】</b></p><p> 4.本題考查區(qū)域定位,氣候類型、自然段的分布。根據(jù)圖中的經(jīng)緯網(wǎng)進行區(qū)域定位。圖中</p><p> 經(jīng)線為 106° E,緯度位于 6° S-7° S,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形成熱帶<
136、;/p><p> 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形成的植被類型屬于熱帶雨林。所以本題選擇</p><p><b> A 選項。</b></p><p> 5.題目中不能體現(xiàn)海拔高度,</p><p> A 選項錯誤;種源豐富和光照充足題目中也不能反映。根據(jù)</p><p> 題
137、目敘述 K 島有火山噴發(fā), 火山噴發(fā)帶來大量肥沃的火山灰,</p><p> 所以 K 島植被恢復迅速的獨特條件是火山灰深厚。所以本題選擇</p><p> 為植被恢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p><p><b> C 選項。</b></p><p> 6
138、.根據(jù)圖示地理位置判斷該地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界線的北側(cè)。本題對區(qū)域定位和</p><p> 世界板塊位置要求較高。所以本題選擇</p><p><b> C 選項。</b></p><p> ?。?#160;2014 江 蘇 卷 地 理 ) 圖4
139、0;為 某 向 斜 山 地 形 地 質(zhì) 示 意 圖 。 讀 圖 回 答7-8 題 。</p><p> 7.與 M 點的地形一地層關(guān)系相符的是</p><p> 8.與沿 Y線
140、相符的剖面圖是</p><p> 【答案】 7、 B 8、 A</p><p> 【解析】 7、從圖中可以看到沿</p><p> XY方向相同的地層線海拔高度相同,</p><p> 同一種地層海拔高度范</p><p> 圍相同,所以 XY
141、60;方向應該是槽部延伸方向,</p><p><b> 下傾斜,故答案選</b></p><p><b> B。</b></p><p> M 處在側(cè)翼上,地層的</p><p> M 到山頂方向,地層向</p><p><b> 8
142、、從圖可以看到沿</b></p><p> XY 方向相同的地層線海拔高度相同。</p><p> 同一地層海拔高度范圍相同。</p><p><b> 所以</b></p><p> XY應該是槽部延伸方向,地層沿</p><p> XY方向沒有發(fā)生彎曲變形,所以
143、地層呈水平狀態(tài),海拔高</p><p><b> 度相同,故答案選</b></p><p><b> A。</b></p><p> ?。?#160;2014 山東卷)圖 5( a)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實習的觀測點分布圖,①</p><p><b> 15
144、</b></p><p><b> -④為觀測點編號。</b></p><p> 圖 5( b)為該班某小組在其中一個觀測點所做的記錄卡片。完成</p><p><b> 11-12 題。</b></p><p> 11、根據(jù)圖 5(
145、60;b)中記錄的信息</p><p> 判斷,卡片中“觀測點編號”應為圖</p><p> A、①B、②C、③D、④</p><p><b> 5(a)中的</b></p><p> 【答案】: B【解析】:注意圖左上角的指向標。觀測點在甲山西南,高程</p><p>
146、 中選。據(jù)等高線判斷,②為向斜一翼。故選②。</p><p> 12、圖 5( b)中地質(zhì)剖面示意圖所示沉積巖層由老到新的順序是</p><p> 120m, 故在①②</p><p><b> A、Ⅰ、Ⅱ、Ⅲ</b></p><p><b> B、Ⅱ、Ⅰ、Ⅲ</b&
147、gt;</p><p><b> C、Ⅲ、Ⅰ、Ⅱ</b></p><p><b> D、Ⅲ、Ⅱ、Ⅰ</b></p><p> 【答案】: B【解析】:向斜巖層新老關(guān)系是中心較新、兩翼較老,故Ⅱ比Ⅰ老。Ⅲ覆蓋在</p><p> ?、?、Ⅱ上,故Ⅲ最新。</p><p
148、> ?。?#160;2014 天津卷)結(jié)合圖文資料,回答第</p><p><b> 7-9 題。</b></p><p> 圖 4 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質(zhì)海岸,且屬于地殼持續(xù)下沉區(qū)。</p><p><b> 7、經(jīng)考證發(fā)現(xiàn),近</b></p><
149、p> 30 年來,甲地海岸線基本穩(wěn)定,</p><p> 乙地海岸線向海推進,丙地海岸線向陸地后退。形</p><p> 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p><p><b> A、地貌形態(tài)</b></p><p><b> B、泥沙沉積量</b></p>
150、<p><b> C、河密度</b></p><p><b> D、</b></p><p><b> 抗蝕能力</b></p><p><b> 【答案】: B</b></p><p> 【解析】:因三地都是淤泥質(zhì)海岸,所
151、以泥沙沉積</p><p> 量的多少影響海岸線的進退。地殼持續(xù)下沉區(qū),入</p><p> 海泥沙淤積的速度與地殼下沉的速度大體相當時,</p><p> 海岸線基本穩(wěn)定。甲地附近有含沙量較大的海河入</p><p> 海,乙地附近有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入海,</p><p> 丙地附近河流入海泥沙量最
152、少。</p><p> 8、為了減輕未來可能發(fā)生強烈地震造成的損失,斷裂帶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標準應主</p><p><b> 要考慮</b></p><p><b> A、震級</b></p><p><b> B、震中距</b></p><p
153、><b> C、烈度</b></p><p><b> D、震源深度</b></p><p><b> 【答案】: C</b></p><p> 【解析】:“強烈地震造成的損失”用烈度衡量。</p><p> 考點:外力作用、地質(zhì)災害。</p&g
154、t;<p><b> 16</b></p><p> (2014 海南卷 ) 如圖 8 所示,位于濕潤區(qū)的某河流,穿過的背斜山脈,進入平原。讀圖</p><p> 完成 18— 20 題。</p><p><b> 8,</b&
155、gt;</p><p> 18、圖 8 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p><p><b> 河流流量最小的是</b></p><p>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p><p> 19、圖 8 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
156、/p><p><b> 適宜修建水壩的是</b></p><p>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p><p> 20、河流穿過平行的背斜山脈的原因可</p><p><b> 能是</b></p><p> A、河流侵蝕、逐步
157、將山脈切開</p><p> B、河流改道,由與山脈平行改為穿行</p><p> C、河流先于褶皺形成</p><p><b> 斷裂處形成河流</b></p><p><b> D、山脈斷裂,</b></p><p> 【答案】 18、A 1
158、9、 B 13、 C</p><p> 【解析】 18、根據(jù)圖示地形及河流流向判斷:甲位于河流上游,丙和乙位于中游,丁位于下</p><p><b> 游。因此</b></p><p> A 正確。 19、通過圖示分析,乙位于地勢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源急,水能</p&g
159、t;<p> 資源豐富,最適宜建大壩,因此選</p><p> B 項。 20、若山脈先形成,河流應向平行于山脈即縱列</p><p> 分布,不會將山脈切開,更不會該為穿行,因此</p><p> A 和 B 錯;只有河流先于褶皺形成的前提</p><p> 下,才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10—2012年地質(zhì)作用與自然帶高考題及解析
- 英語全語法高考題解析
- 2017全國高考理科解析幾何高考題匯編
- 專題04 酶與atp-2017年高考題和高考模擬題生物分項版匯編(解析版)
- 專題04 酶與atp-2017年高考題和高考模擬題生物分項版匯編(解析版)
- 2017年高考新課標ⅰ卷語文試題解析精編版解析版
- (解析版)2014年高考山東卷英語試題解析(精編版)
- 2017高考復習人口知識點匯總高考題教師版
- 2014年高考新課標海南生物試題解析參考版
- 2017年高考天津卷文數(shù)試題解析(精編版)(解析版)
- 四川生物高考題含答案解析
- 2014年江蘇省高考英語試題解析版
- 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數(shù)試題解析(精編版)(解析版)
- 2017年高考江蘇卷英語試題解析(精編版)(解析版)
- 精校版2017年高考山東卷語文試題解析版
- (解析版)2014年高考山東卷英語試題解析(精編版)doc
- 《蓋斯定律》2014高考題
- (解析版)2014年高考山東卷英語試題解析(精編版)
- 2013-2017地理高考題雙向細目表
- 2017年高考北京卷語文試題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