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本 科 畢 業(yè) 論 文</p><p> 1000噸四柱液壓機臺面及頂出機構設計</p><p> 1000 Ton Four-column Hydraulic Press Table and Design of the Ejector Mechanism</p><p> 全套圖紙,聯系153893706</p
2、><p> 學生學號: </p><p> 學生姓名: </p><p> 專業(yè)班級: </p><p> 指導教師姓名: </p><p> 指導教師職稱:
3、 </p><p> 2012年 6 月 </p><p> 1000噸四柱液壓機臺面及頂出機構設計</p><p> 摘要 液壓機是一種以液體為工作介質,用來傳遞能量以實現各種工藝的機器。液壓機被廣泛引用于機械工業(yè)的許多領域,例如在鍛壓(塑性加工)領域中,液壓機被廣泛用于自由鍛造、模鍛、沖壓(板料成形)、擠壓、剪切、拉拔成形及超塑性成
4、形等許多工藝中;而在機械工程的其他領域,液壓機更被應用于粉末制品、塑料制品、金剛石成形、校正壓裝、打包、壓磚、橡膠注塑成形、海綿鈦加工、人造板熱壓,乃至炸藥模壓等十分廣泛的不同工業(yè)領域。</p><p> 液壓機本體一般由機架、液壓(工作及回程)缸部件運動部分及其導向裝置以及其他輔助裝置組成。輔助裝置則是根據工藝需要而增設,如頂出裝置、穿孔裝置、移動工作臺、加熱保溫裝置等。</p><p&g
5、t; 工藝要求是影響液壓機本體結構形式的主要因素,由于在不同液壓機上完成的工藝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液壓機的本體結構形式也必然是多種多樣的。從機架形式看,有立式與臥式;從機架組成方式看,有梁柱組合式、單柱式、框架式、鋼絲纏繞預應力牌坊式、圓筒式及鋼筋混凝土整體澆鑄式等。</p><p> 本次設計的液壓機為三梁四柱式液壓機,用來處理長軸類工件。因為工件處理時溫度較高所以著重設計臺面及頂出裝置來方便工件放置在預定位
6、置。經過三個月的設計最終確定了在臺面上加裝軌道小車和兩個液壓缸分別作為工件移入和頂出工作位的裝置。</p><p> 關鍵詞:液壓機 結構 工藝 </p><p> 1000 ton four-column hydraulic press table and design of the ejector mechanism</p><p> Abstrac
7、t Hydraulic press is a liquid as job medium, used to transfer energy to achieve a process of machine. Hydraulic press is widely referenced in many areas of machinery industry, For example in the field of the forging (pla
8、stic processing), Hydraulic machines are widely used such as in free forging, drop forging and stamping (for sheet metal forming), extraction, extrusion, shear forming and superplastic forming in many processes; In other
9、 field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ydraulic press wa</p><p> The hydraulic machine body is generally composed of rack , hydraulic ( work and return ) the moving parts and the guide of the cylinder componen
10、t , and other assistive devices. Auxiliary devices is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and the creation, such as ejection, perforation equipment, mobile Workbench, heat insulation device.</p><p> Process requirement
11、s ar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ontological structure of hydraulic machine, Hydraulic press to complete the process are many and varied , so the body structure in the form of hydraulic machines are bound to a wide vari
12、ety. From the rack, there hav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Out of the frame, there are modular, single-type beam-column connections, frame, wire-wound prestressed Memorial, drum-and-integral casting of reinforced concrete.&
13、lt;/p><p>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press for the three beam four-post hydraulic press used to deal with the long axis workpiece. Workpiece handling high temperature so focused on the design table and the t
14、op of the device to facilitate the workpiece is placed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fter three months of design finalized the installation of a rail car and the two hydraulic cylinders , respectively, as the workpiece i
15、nto and top a working device on the table.</p><p> Key words: Hydraulic press Structure Process</p><p><b> 目錄</b></p><p><b> 第1章緒論1</b></p><
16、p><b> 1.1概述1</b></p><p> 1.2液壓機的發(fā)展及工藝特點1</p><p> 第2章液壓機本體結構設計1</p><p> 2.1液壓機基本技術參數1</p><p> 2.2液壓缸的基本結構設計1</p><p> 2.2.1液壓缸的類型1
17、</p><p> 2.2.2鋼筒的連接結構1</p><p> 2.2.3缸口部分結構1</p><p> 2.2.4缸底結構1</p><p> 2.2.5油缸放氣裝置1</p><p> 2.2.6緩沖裝置1</p><p> 2.3立柱結構設計1</p>
18、;<p> 2.3.1立柱的結構及與上、下橫梁連接形式1</p><p> 2.3.2立柱強度計算1</p><p> 2.3.3立柱的螺母及預緊1</p><p> 2.3.4立柱的導向裝置1</p><p><b> 2.4橫梁1</b></p><p>
19、2.4.1上橫梁結構設計1</p><p> 2.4.2活動橫梁結構設計1</p><p> 2.4.3下橫梁結構設計1</p><p> 第3章 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原理1</p><p> 3.1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原理圖擬定1</p><p> 3.2自動補油保壓回路設計1</p><
20、;p> 3.3釋壓回路設計1</p><p><b> 第4章液壓校直1</b></p><p> 校直桿件分析計算1</p><p><b> 結論1</b></p><p><b> 致謝1</b></p><p><
21、b> 參考文獻1</b></p><p><b> 第1章緒論</b></p><p><b> 1.1概述</b></p><p> 本次設計的題目由我實習的公司提供,主要是對長軸類桿件的校直。公司 主要業(yè)務是各種工件的熱處理,同時也有簡單的機加工。設計液壓機是
22、為了更加深刻理解液壓機在加工過程中的工作原理以及實際應用意義。液壓機是利用液體來傳遞壓力的液壓設備。液體在密閉的容器中傳遞壓力時是遵循帕斯卡定律。 液壓機的液壓傳動系統(tǒng)由動力機構、控制機構、執(zhí)行機構、輔助機構和工作介質組成。本機器采用三梁四柱結構形式,機身由工作臺、滑塊、上橫梁、立柱、鎖母和調節(jié)螺母等組成。四柱式結構為液壓機最常見的結構形式之一。四柱式結構最顯著的特點是工作空間寬敞、便于四面觀察和接近模具。整機結構簡單,工藝性較好,但立
23、柱需要大型圓鋼或鍛件。液壓機在一定的機械、電子系統(tǒng)內,依靠液體介質的靜壓力,完成能量的積壓、傳遞、放大,實現機械功能的輕巧化、科學化、最大化。液壓機械具有重量輕、功率大、結構簡單、布局靈活、控制方便等特點,速度、扭矩、功率均可做無級調節(jié),能迅速換向和變速,調速范圍寬,快速性能好,工作平穩(wěn)、噪音小. 適用于金屬材料壓制工藝,如沖壓、彎曲、翻邊、薄板拉伸等。也可從事于校正、壓裝、砂輪成型、冷熱擠壓金屬</p><h3&g
24、t; 1.2液壓機的發(fā)展及工藝特點</h2><p> 液壓機是制品成型生產中應用最廣的設備之一,自19世紀問世以來發(fā)展很快,液壓機在工作中的廣泛適應性,使其在國民經濟各部門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由于液壓機的液壓系統(tǒng)和整機結構方面,已經比較成熟,目前國內外液壓機的發(fā)展不僅體現在控制系統(tǒng)方面,也主要表現在高速化、高效化、低能耗;機電液一體化,以充分合理利用機械和電子的先進技術促進整個液壓系統(tǒng)的完善;自動化、智能化,
25、實現對系統(tǒng)的自動診斷和調整,具有故障預處理功能;液壓元件集成化、標準化,以有效防止泄露和污染等四個方面。 作為液壓機兩大組成部分的主機和液壓系統(tǒng),由于技術發(fā)展趨于成熟,國內外機型無較大差距,主要差別在于加工工藝和安裝方面。良好的工藝使機器在過濾、冷卻及防止沖擊和振動方面,有較明顯改善。在油路結構設計方面,國內外液壓機都趨向于集成化、封閉式設計,插裝閥、疊加閥和復合化元件及系統(tǒng)在液壓系統(tǒng)中得到較廣泛的應用。特別是集成塊可以進行專業(yè)
26、化的生產,其質量好、性能可靠而且設計的周期也比較短。 近年來在集成塊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新型液壓元件組成的回路也有其獨特的優(yōu)點,它不需要另外的連接件其結構更為緊湊,體積也相對更小,重量也更輕無需管件連接,從而</p><h2> 第2章液壓機本體結構設計</h2><h3> 2.1液壓機基本技術參數</h2><p> 1000噸液壓機設計要求 1、 主缸公稱
27、壓力 10000kN 2、 主缸回程力 2000KN 3、 頂出缸公稱壓力 78kN 4、 頂出缸回程力 39KN 5、 滑塊距工作臺最大距離 1390 mm 6、 滑塊行程 . 1000 mm 7、 頂出行程
28、 250mm 8、 工作壓力 25MPa 9、 滑塊速度 空程速度 120mm/s </p><p> 擠壓速度 15---25 mm/s 回程 110mm/s </p><p> 10、 頂出速度 頂出 140
29、mm/s </p><p> 回程 150mm/s </p><p> 11、工作臺面大小 4000*1900</p><h3> 2.2液壓缸的基本結構設計</h2><h4> 2.2.1液壓缸的類型</h2><p> 圖2.1雙作用單活
30、塞桿液壓缸</p><p> 液壓缸選用雙作用單活塞桿液壓缸,活塞在行程終了時緩沖。因為工作過程中需要往復運動,從圖可見,油缸被活塞頭分隔為兩腔,側面有兩個進油口,因此,可以獲得往復的運動。實質上起到兩個柱塞缸的作用。此種結構形式的油缸,在中小型液壓機上應用最廣。</p><h4> 2.2.2鋼筒的連接結構</h2><p> 圖2.2缸體連接結構</
31、p><p> 在設計中缸體與缸蓋連接方式為螺紋連接,這種連接方式易加工,密封性能好。</p><h4> 2.2.3缸口部分結構</h2><p><b> 圖2.3缸頭結構</b></p><p> 缸口部分采用了Y形密封圈、導向套、O形防塵圈和鎖緊裝置等組成,用來密封和引導活塞桿。由于在設計中缸孔和活塞桿直徑的差
32、值不同,故缸口部分的結構也有所不同。</p><p><b> 2.2.4缸底結構</b></p><p> 缸底結構常應用有平底、圓底形式的整體和可拆結構形式。 平底結構具有易加工、軸向長度短、結構簡單等優(yōu)點。所以目前整體結構中大多采用平底結構。圓底整體結構相對于平底來說受力情況較好,因此,在相同應力,重量較輕。另外,在整體鑄造的結構中,圓形缸底有助于消除過渡處
33、的鑄造缺陷。但是,在液壓機上所使用的油缸一般壁厚均較大,而缸底的受力總是較 6 缸壁小。因此,上述優(yōu)點就顯得不太突出,這也是目前在整體結構中大多采用平底結構的一個原因。然而整體結構的共同缺點為缸孔加工工藝性差,更換密封圈時,活塞不能從缸底方向拆出,但由于較可拆式缸底結構受力情況好、結構簡單、可靠,因此在中小型液壓機中使用也較廣。在設計中選用的是平底結構。</p><h4> 2.2.5油缸放氣裝置</h2
34、><p> 通常油缸在裝配后或系統(tǒng)內有空氣進入時,使油缸內部存留一部分空氣,而常常不易及時被油液帶出。這樣,在油缸工作過程中由于空氣的可壓縮性,將使活塞行程中出現振動。因此,除在系統(tǒng)采取密封措施、嚴防空氣侵入外,常在油缸兩腔最高處設置放氣閥,排出缸內殘留的空氣,使油缸穩(wěn)定的工作。排氣閥的結構形式包括整體式和組合式。在設計中選用的是整體式。整體式排氣閥閥體與閥針合為一體,用螺紋與鋼筒或缸蓋連接,靠頭部錐面起密封作用。
35、排氣時,擰松螺紋,缸內空氣從錐面間隙中擠出,并經斜孔排出缸外。這種排氣閥簡單、方便、但螺紋與錐面密封處同心度要求較高,否則擰緊排氣閥后不能密封,會造成泄露。</p><p><b> 2.2.6緩沖裝置</b></p><p> 緩沖裝置的工作原理是使鋼筒低壓腔內油液(全部或部分)通過節(jié)流把動能轉換為熱能,熱能則由循環(huán)的油液帶到液壓缸外緩沖裝置的結構有恒節(jié)流面積緩
36、沖裝置和變節(jié)流型緩沖裝置。在設計中我采用的是恒節(jié)流面積緩沖裝置,此類緩沖裝置在緩沖過程中,由于其節(jié)流面積不變,故在緩沖開始時,產生的緩沖制動力很大,但很快就降低下來,最后不起什么作用,緩沖效果很差。但是在一般系列化的成品液壓缸中,由于事先無法知道活塞的實際運動速度以及運動部分的質量和載荷等,因此為了使結構簡單,便于設計,降低制造成本,仍多采用此種節(jié)流緩沖方式。</p><p><b> 2.3立柱結構
37、設計</b></p><h4> 2.3.1立柱的結構及與上、下橫梁連接形式</h2><p> 立柱式機架是常見的機架形式,一般由4根立柱通過螺母將上、下橫梁緊固地連結在一起,組成一個剛性的空間框架。在這個框架中,既安裝了液壓機本體的主要零部件,又在液壓機工作時,承受液壓機的全部工作載荷,并作為液壓機運動部分的導向。整個機架的剛度與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立柱與上、下橫梁
38、的連接形式與連接的緊固程度。</p><p> 圖2-4大、中型液壓機立柱連結形式</p><p> 在大、中型液壓機中,常用的立柱連結形式有以下5種,如圖2-4所示。</p><p> 第一種形式(見圖2-4a),每根立柱用4個內、外螺母與上、下橫梁緊固在一起,這種形式的加工、安裝與維修都比較方便,因此普遍采用。但由于液壓機處于多次反復加載的工作情況,使用久
39、了,螺母易松動,如不及時緊固,機架在加載及卸載時會劇烈晃動。</p><p> 其他幾種形式是基于避免應力集中(螺紋處及立柱截面過渡處)、縮短立柱長度(便于鍛造及降低廠房高度)和防止橫梁與立柱的相對水平位移而出現的。</p><p> 第2、3種形式(見圖2-4b、c)是錐臺式,圖2-4c中的立柱是靠兩個外螺母及立柱上的內錐臺與上、下橫梁緊固。這種雙錐臺結構看起來剛性較好,可防止橫梁與
40、立柱相對水平移動,但由于錐臺加工困難,兩錐臺之間的尺寸公差要求很高,不易保證,如尺寸不準確,就會造成很大的裝配應力。特別是在長期使用后,由于偏心加載,機架晃動,導致錐臺面磨損嚴重,反而會影響機架的剛度,維修也很困難。</p><p> 圖2-4b所示是單錐臺式,消除了雙錐臺加工困難的缺點,但錐面磨損后維修仍然困難。帶錐臺的立柱也給安裝帶來困難,不像沒有錐臺的立柱,可以在安裝時先把活動橫梁疊在下橫梁上再穿立柱。&
41、lt;/p><p> 第4種形式(見圖2-4d)是錐套式,用剖分的錐形套來代替下橫梁處的內螺母或錐臺,它可以消除或減輕應力集中,并使立柱與下橫梁間沒有間隙,便于調整對中。但在反復加載卸載過程中,錐套也會松動,影響機架剛度,這種連接形式多用在大噸位液壓機上。整個液壓機不是支承在下橫梁側座上,而是直接以立柱支承在立柱底座上。</p><p> 第5種形式(見圖2-4e)是在下橫梁處魚第4種一樣
42、,即用剖分錐套,但在上橫梁處則采用內錐臺,內錐臺臥于上橫梁內,不易加工也不易檢查,難以保證其與立柱錐面的接觸良好。</p><p> 立柱用35號到45號碳素鋼鍛成,也可以用40Cr、20MnV、20MnSiMo等合金鋼制成,立柱的零件圖如圖2-5所示,導向面粗糙度Ra不大于1.6μm,與導套處的配合為 。從螺紋到導向部分因圓滑過渡,圓角不因太小,以免應力集中。立柱表面硬度應不低于45HRC,也可進行表面鍍鉻處
43、理,鍍層厚度一般為0.02~0.04mm。</p><p> 圖2-5 立柱零件形狀</p><p> 在老式液壓機中,從立柱螺紋到光滑區(qū)的過渡部位,往往設計成R5mm的小圓角,結果該處由于應力集中,常常產生疲勞裂紋,導致立柱在該處斷裂(見圖2-6a)。如改成大圓弧過渡,如圖2-6b所示,將會改善該處應力集中情況。</p><p> 圖2-6 立柱從螺紋到光
44、滑區(qū)的過渡圓弧</p><h4> 2.3.2立柱強度計算</h2><p> 中心載荷下立柱強度計算 假設橫梁為絕對剛性,全部立柱平均承受拉伸載荷。公式來源文獻【10】。</p><p> σ= ≤[σ] (1) </p><p>
45、 式中 P——液壓機公稱力(N);</p><p> ——立柱最小直徑(cm);</p><p><b> n——立柱數量;</b></p><p> [σ]——立柱材料許用拉伸應力,對45鋼,[σ]可取為50~80MPa。</p><p> 代入數據σ= ≤80 ≥19.9cm 取整20cm&
46、lt;/p><h4> 2.3.3立柱的螺母及預緊</h2><p> 立柱的螺母及預緊 立柱螺母一般為圓柱形,小液壓機的立柱螺母是整體的,立柱直徑在150mm以上時,做成組合式,由兩個半螺栓緊固而成,材料用35~45鍛鋼或鑄鋼。因為在設計中我選用的立柱為300mm,所以采用此種結構。 </p><p> 立柱螺母的尺寸已有機械行業(yè)標準JB/T 2001.73——
47、1999,螺母外徑約為螺紋直徑的1.5倍,內螺母一般與螺母等高,約為螺紋直徑的0.9倍。 25MN以下的液壓機,其立柱多做成實心的,實心的立柱的兩端要鉆出預緊螺母用的加熱孔。 </p><p> 立柱的預緊分加熱預緊與液壓預緊。本次設計選用的是加熱預緊方式。 加熱預緊 比較常用的方法,為此,立柱端部應鉆有加熱孔,其深度應大于橫梁的高度。在立柱及上橫梁安裝好后,先將內、外螺母冷態(tài)擰緊,然后用電熱棒或通入蒸汽等加
48、熱方法使立柱端部伸長,達到一定溫度后,將外螺母再向下擰過一個角度,一般是用螺母外徑上一點轉過的弧長來度量。立柱冷卻后,就在螺母與橫梁之間產生一個很大的預緊力,使螺母不易松動。加熱時應注意兩對角立柱同時加熱。</p><p> 圖2-7 組合式立柱螺母</p><h4> 2.3.4立柱的導向裝置</h2><p> 立柱的導向裝置 活動橫梁運動及工作時,一般以
49、立柱為導向,由于活動橫梁往復運動頻繁,且在偏心加壓時有很大的側推力,因此,不可能讓活動橫梁與立柱直接接觸,互相磨損,必須選擇耐磨損、易更換的材料作為兩者之間的導向裝置。導向裝置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活動橫梁的運動精度及被加工件的尺寸精度,也會影響到工作缸密封件與導向面的磨損情況,對模具壽命及機身的受力情況也均有影響,為此,必須合理選擇導向裝置的結構及配合要求。</p><p> 導向裝置可分為導套與平面導板兩大類。&
50、lt;/p><p> 導套對于圓截面的立柱,都是在活動橫梁的立柱孔中采用導套結構,又可分為圓柱面導套和球面導套。</p><p> 圓柱面導套 在活動橫梁的立柱孔中,各裝有上、下兩個導套,它們由兩半組成,為了拆裝方便,兩半導套的剖分面最好有3~5度的斜度,導套兩端裝有防塵用的氈墊。這種導套結構簡單,制造方便。 本次設計中采用這種形式的導套。</p><p>
51、圖2-8 圓柱面導套</p><p><b> 2.4橫梁</b></p><h4> 2.4.1上橫梁結構設計</h2><p> 橫梁由鑄造制成,目前以鑄造為多,一般采用ZG35B鑄鋼。 橫梁的寬邊尺寸由立柱的寬邊中心距確定,上梁和活動梁的窄邊尺寸應盡可能小些,以便鍛造天車的吊鉤容易接近液壓機中心,梁的中間高度則由強度確定。
52、設計上橫梁時,為了減輕重量,根據“ 等強度梁”的概念,設計成圖所示的不等高梁,即立柱柱套處的高度h 小于中間截面的高度H。但在過渡區(qū)( A處) 會有應力集中。</p><p> 由于上橫梁外形尺寸很大,為了節(jié)約金屬和減輕重量,盡量使各個尺寸在允許的范圍內降到最小。梁體做成箱形結構,在安裝缸的地方做成圓筒形,安裝立柱的地方做成方筒形,中間加設筋板,以提高剛度,降低局部應力。</p><p>
53、; 圖2-9 梁的不等高結構</p><h4> 2.4.2活動橫梁結構設計</h2><p> 活動橫梁的主要作用: 與工作缸柱塞桿連接傳遞液壓機的壓力,通過導向套沿立柱導向面上下往復運動;安裝固定模具及工具等。因此需要有較好的強度、剛度及導向結構?;顒訖M梁上部與工作缸柱塞相連,下部與上模座相連,梁體結構和受力狀態(tài)都很復雜。當液壓機工作時,高壓液體作用于柱塞的力是通過活動橫梁及上砧
54、傳遞到鍛件上而做功,活動橫梁的上下運動則依靠梁與立柱的導向裝置。</p><p> 圖2-10 活動橫梁結構</p><h4> 2.4.3下橫梁結構設計</h2><p> 下橫梁的剛度要求應略嚴一些,以保證整個壓機的剛性。下橫梁直接與立柱、拉桿、工作臺、回程缸和頂出器相連,梁體結構和受力狀態(tài)都很復雜。對于下橫梁,其設計原則與上橫梁相同,是在滿足相連部件最小
55、幾何尺寸要求和工藝要求的條件下,盡可能縮減其縱向、橫向尺寸,這是有效提高梁的剛度、強度和減輕 梁的重量應首先把握的主要原則。</p><p> 圖2-11工作平臺結構</p><h2> 第3章 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原理</h2><h3> 3.1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原理圖擬定</h2><p> 圖3-1液壓機工作原理圖</p>
56、<p> 1—-小柱塞 2—-大柱塞 3—工件</p><p> 液壓機的主要運動是上滑塊機構和下滑快頂出機構的運動,上滑塊機構由主液壓缸(上缸)驅動,頂出機構有輔助液壓缸(下缸)驅動。液壓機的上滑塊機構通過四個導柱向導。主缸驅動。實現上滑塊機構“快速下行→ 慢速加壓→保壓延時→快速回程→原位停止”的動作循環(huán)。下缸布置在工作臺中間孔內,驅動下滑塊頂出機構實現“向上頂出→向下退回”或“浮動壓邊下行→
57、停止→頂出”的兩種動作循環(huán)。如圖3-1所示。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以壓力控制為主。系統(tǒng)具有壓高 大流量 大功率的特點。如何提高系統(tǒng)效率,防止系統(tǒng)產生液壓沖擊是該系統(tǒng)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p><h3> 3.2自動補油保壓回路設計</h2><p> 考慮到設計要求,保壓時間要達到5s,壓力穩(wěn)定性好。若采用液壓單向閥回路保壓時間長,壓力穩(wěn)定性高,設計中利用換向閥中位機能保壓,設計了自動補油
58、回路,且保壓時間由電氣元件時間繼電器控制,在0-20min內可調整。此回路完全適合于保壓性能較高的高壓系統(tǒng),如液壓機等。 自動補油的保壓回路系統(tǒng)圖的工作原理: 按下起動按紐,電磁鐵1YA通電,換向閥6接入回路時,液壓缸上腔成為壓力腔,在壓力到達預定上限值時壓力繼電器11發(fā)出信號,使換向閥切換成中位;這時液壓泵卸荷,液壓缸由換向閥M型中位機能保壓。當液壓缸上腔壓力下降到預定下限值時,壓力繼電器又發(fā)出信號,使換向閥右位接人回路,這時液壓泵給
59、液壓缸上腔補油,使其壓力回升。回程時電磁閥2YA通電,換向閥左位接人回路,活塞快速向上退回。</p><p> 圖3-2自動補油保壓回路</p><p><b> 3.3釋壓回路設計</b></p><p> 釋壓回路的功用在于使高壓大容量液壓缸中儲存的能量緩緩的釋放,以免她突然釋放時產生很大的液壓沖擊。一般液壓缸直徑大于25mm、壓力高
60、于7Mpa時,其油腔在排油前就先須釋壓。 </p><p> 根據設計很實際的生產需要,選擇用節(jié)流閥的釋壓回路。其工作原理:按下起動按鈕,換向閥6的右位接通,液壓泵輸出的油經過換向閥6的右位流到液壓缸的上腔。同時液壓油的壓力影響壓力繼電器。當壓力達到一定壓力時,壓力繼電器發(fā)出信號,使換向閥5回到中位,電磁換向閥10接通。液壓缸上腔的高壓油在換向閥5處于中位(液壓泵卸荷)時通過節(jié)流閥9、換向閥10回到油箱,釋壓快
61、慢由節(jié)流閥調節(jié)。當此腔壓力降至壓力繼電器的調定壓力時,換向閥6切換至左位,液控單向閥7打開,使液壓缸上腔的油通過該閥排到液壓缸頂部的副油箱13中去。使用這種釋壓回路無法在釋壓前保壓,釋壓前有保壓要求時的換向閥也可用M型,并且配有其它的元件。 </p><p> 機器在工作的時候,如果出現機器被以外的雜物或工件卡死,這是泵工作的時候,輸出的壓力油隨著工作的時間而增大,而無法使液壓油到達液壓缸中,為了保護液壓泵及液
62、壓元件的安全,在泵出油處加一個直動式溢流閥1,起安全閥的作用,當泵的壓力達到溢流閥的導通壓力時,溢流閥打開,液壓油流回油箱。起到保護作用。在液壓系統(tǒng)中,一般都用溢流閥接在液壓泵附近,同時也可以增加液壓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使零件的加工精度增高。</p><p><b> 第4章液壓校直</b></p><p><b> 校直桿件分析計算</b><
63、;/p><p> 所需校直的長軸直徑400~500mm長5000~6000mm,校直時間為出爐時,桿件溫度為500度</p><p> q=6666.7Kn/m</p><p><b> 圖4-1校直示意圖</b></p><p> 10000Kn公稱壓力均勻分布在長度為1.5m范圍內,故集度q= =6666.7 K
64、n/m,由于軸上的載荷和支座約束力對跨度中點是對稱的,故容易求出兩端支座約束力為</p><p> = = (2)</p><p> 設支撐點到跨度中點距離為X則有彎矩方程</p><p> M=5000X-0.5(X-750× ).q
65、 (3)</p><p> 抗彎截面系數W= ==0.0123 (4)</p><p> 彎曲正應力的強度條件為</p><p> ≤[σ]
66、 (5)</p><p> [σ]=170Mp上述數據代入公式(5)后得X≥1253.1mm,所以支撐點距離跨度中心點的距離大于等于1253.1mm。</p><p><b> 結論</b></p><p> 畢業(yè)設計是對畢業(yè)生四年大學生活及學習的一次總結,是對畢業(yè)生的一次考核,通過設計的構思,可以
67、看出一個本科畢業(yè)生的能力,同時也是對大學四年所學專業(yè)知識的一次廣而深的復習。 </p><p> 畢業(yè)設計是與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一次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機結合,在整個畢業(yè)設計過程中,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仔細認真的分析了當前工程液壓機系統(tǒng)的性能,發(fā)現中型液壓機中,主泵最好采用變量泵,因為,當需要高壓時流量變小,當快速回程時,使用大流量低壓強,這樣一來,有利于降低功率,減少噪音,機器運轉平穩(wěn)。在設計中綜合評比各元
68、件的性能來選擇零件,通過校核強度等完成液壓機的整體設計。同時經過三個月的畢業(yè)設計,我還了解到了一個產品從構思到成型的整個流程,知道了其中的艱辛,也學到了很多,提高了繪圖和審圖能力。</p><p><b> 致謝</b></p><p> 本次論文的全部工作得到指導老師袁浩的精心指導.導師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淵博的學識、誨人不倦的敬業(yè)精神以及高度的責任感使我受益非淺.
69、特別是本人在期間遇到極大困難的時候,導師從精神上給我鼓舞、從專業(yè)知識上給我?guī)椭?。同時,感謝袁浩老師給予我的指導,使我在液壓部分和繪制圖紙方面做的更加細致。值此論文完成之際,謹向幫助我完成設計的恩師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本次設計的過程中得到了老師及同學的大力協(xié)助,通過與同學的交流讓我在設計中遇到的困難也很快解決,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p><p><b> 參考文獻</b&g
70、t;</p><p> [1].《液壓傳動與控制手冊.陳啟松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p><p> [2].《液壓傳動》.章宏甲,黃誼等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9 [3].《液壓工程手冊》. 雷天覺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0.4</p><p> [4].《機械設計手冊》,(新版1-6) .王文斌等編.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 [5
71、].《液壓傳動設計指南》.張利平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7[6].《液壓氣動技術手冊》路甬祥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p><p> [7].《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熊良山等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 </p><p> [8].《機械零件材料與熱處理工藝選擇》.支道光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p><p> [9].《液壓元件
72、及選用》.王守城,段俊勇編.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7. </p><p> [10].《液壓機的設計與應用》.俞新陸編 .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 </p><p> [11].《液力傳動理論與設計》.馬文里編.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 </p><p> [12].《潤滑設計手冊》.吳曉玲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畢業(yè)設計---1000噸四柱液壓機臺面及頂出機構設計(含全套資料)
- 畢業(yè)設計---1000噸四柱液壓機臺面及頂出機構設計(含全套資料).docx
- 畢業(yè)設計--四柱液壓機設計
- 四柱式液壓機總體及液壓系統(tǒng)設計畢業(yè)設計論文
- 四柱式液壓機總體及液壓系統(tǒng)設計畢業(yè)設計論文
- 液壓機械手設計(全套含cad圖紙)
- 原稿?。沃簤簷C液壓系統(tǒng)設計【畢業(yè)論文+cad圖紙】
- ya32-1000kn四柱萬能液壓機設計【全套7張cad圖紙+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設計(論文)-plc四柱液壓機控制系統(tǒng)設計
- 機械畢業(yè)設計(論文)-液壓機械手的設計【全套圖紙】
- 【zs精品】ya32-1000kn四柱萬能液壓機設計【全套7張cad圖紙+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設計(論文)-2噸液壓挖掘機的挖掘機構(含全套cad圖紙)
- 畢業(yè)設計(論文)-單片機控制四柱液壓機設計
- 畢業(yè)設計---小型單缸立式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設計(200噸液壓機)
- 【zs精品】液壓機械手設計(全套含cad圖紙)
- 單柱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設計(畢業(yè)設計)
- 100t四柱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畢業(yè)設計
- 畢業(yè)設計(論文)-150t液壓機設計計算說明書(含全套圖紙)
- 畢業(yè)設計----四柱萬能液壓機系統(tǒng)設計
- 四柱液壓機的自動控制畢業(yè)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