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馬鈴薯(SolanumtuberosumL.)是世界上第四大糧食作物,具有豐富的野生資源。馬鈴薯青枯病是由茄科雷爾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毀滅性土傳病害。目前的馬鈴薯栽培種中沒有發(fā)現(xiàn)高抗青枯病的材料,而少數具有抗性或耐性的野生種及原始栽培種又與普通栽培種存在雜交障礙。體細胞雜交技術為利用這些野生種和原始栽培種資源中的青枯病抗性基因提供了新方法。本研究旨在通過抗青枯病的馬鈴薯二倍體野生種S.chacoens
2、e和二倍體雜交群體后代BW2與優(yōu)良雙單倍體栽培種DH1、DH3和DH4的原生質體融合進行優(yōu)良性狀重組,創(chuàng)制抗青枯病的四倍體馬鈴薯新種質。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共配制融合組合6個,BW2與雙單倍體栽培種融合的3個組合共形成1432個愈傷組織,未分化出再生植株,而S.chacoense與雙單倍體栽培種融合的3個組合共形成144個愈傷組織,分化出20個再生植株,表明基因型對愈傷組織的形成和植株再生有影響。
2.將
3、20個再生株系經RAPD和ISSR標記鑒定,有11個株系為真正的體細胞雜種,雜種植株的比例為55%,其余9個株系為野生種親本S.chacoense的再生類型。用流式細胞儀分析再生植株的倍性水平,結果表明,11個體細胞雜種中,有8個為六倍體,另外四倍體、七倍體、混倍體各有1個。
3.對11個體細胞雜種株系進行胞質分析,結果表明,有7個株系發(fā)生了細胞質的重組,占雜種株系的63.6%。11個體細胞雜種中,有10個為野生種親本S.
4、chacoense的葉綠體類型;6個體細胞雜種為栽培種親本的線粒體類型,3個為野生種親本的線粒體類型,還有2個體細胞雜種同時融合有雙親的線粒體。
4.利用青枯菌生理小種1號菌株對體細胞雜種及其親本的試管苗進行傷根接種,方差分析結果表明,所有體細胞雜種的青枯病抗性均顯著高于雙單倍體親本,其中有3個株系表現(xiàn)出比野生種親本S.chacoense更強的抗病性,6個株系的抗性水平與S.chacoense沒有顯著差異,另外2個株系的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馬鈴薯青枯病抗性資源篩選與原生質體融合創(chuàng)制新種質.pdf
- 原生質體融合創(chuàng)造抗青枯病的馬鈴薯新種質及其遺傳分析.pdf
- 馬鈴薯野生二倍體與雙單倍體葉肉原生質體的培養(yǎng)及融合.pdf
- 二倍體馬鈴薯原生質體培養(yǎng)與體細胞融合技術研究.pdf
- 二倍體馬鈴薯原生質體培養(yǎng)及體細胞雜交的研究.pdf
- 二倍體馬鈴薯青枯病抗性的分離及分子標記鑒定.pdf
- 馬鈴薯與茄子原生質體融合創(chuàng)制新資源研究.pdf
- 二倍體馬鈴薯遺傳群體的構建和抗低溫糖化分析.pdf
- 二倍體馬鈴薯低溫糖化相關QTL定位分析.pdf
- 棉花原生質體培養(yǎng)和原生質體對稱融合研究.pdf
- 二倍體馬鈴薯遺傳圖譜構建及薯形QTL分析.pdf
- 溫州蜜柑與有籽甜橙原生質體融合創(chuàng)造無核新種質.pdf
- 雌核發(fā)育二倍體鯽鯉產生二倍體卵子的細胞學研究.pdf
- 二倍體馬鈴薯耐鹽材料篩選及其生理特性表現(xiàn).pdf
- 原生質體的分離與融合
- 二倍體馬鈴薯遺傳圖譜構建及晚疫病抗性QTL定位.pdf
- 加拿大二倍體馬鈴薯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的分析.pdf
- t.turgidumae.umbellulata,t.turgidumae.comosa雙二倍體的創(chuàng)制及利用
- 花生栽培種和野生種人工雜交雙二倍體的創(chuàng)制和鑒定.pdf
- 二倍體單體型重建問題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