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日本行政案件訴訟法</b></p><p><b> 目 錄</b></p><p> 第一章 總則(第1條至第7條)</p><p><b> 第二章 抗告訴訟</b></p><p> 第一節(jié) 撤銷訴訟(第8條至第35條)</p&
2、gt;<p> 第二節(jié) 其他抗告訴訟(第36條至第38條)</p><p> 第三章 當事人訴訟(第39條至第41條)</p><p> 第四章 民眾訴訟及機關訴訟(第42條至第43條)</p><p> 第五章 補則(第44條至46條)</p><p><b> 附則</b></p>
3、<p> 說明:○標記為在原條款基礎加以修訂的條款;●標記為新追加的條款</p><p><b> 第一章 總則</b></p><p><b> ?。ū痉ǖ淖谥迹?lt;/b></p><p> 第1條 有關行政案件訴訟,除其他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外,以本法規(guī)定為依據(jù)。</p><p>&
4、lt;b> ?。ㄐ姓讣V訟)</b></p><p> 第2條 本法所稱的“行政案件訴訟”,是指抗告訴訟、當事人訴訟、民眾訴訟以及機關訴訟。</p><p><b> ?。垢嬖V訟)</b></p><p> 第3條 本法所稱的“抗告訴訟”,是指關于對行政機關行使公權力不服的訴訟。</p><p>
5、; 2.本法所稱的“撤銷處分之訴”,是指請求撤銷行政機關的處分及其他行使公權力的行為(次款中規(guī)定的裁決、決定等其他行為除外。以下單稱為“處分”)的訴訟。</p><p> 3.本法所稱的“撤銷裁決之訴”,是指請求撤銷行政機關對審查請求[1]、異議申訴[2],及其他不服申訴(以下單稱為“審查請求”)所作出的裁決、決定等行為(以下單稱為“裁決”)的訴訟。</p><p> 4.本法中所稱
6、的“確認無效等之訴”,是指請求確認處分或裁決的存在與否或效力的有無的訴訟。</p><p> 5.本法所稱的“確認不作為違法之訴”,是指行政機關對依法令提出的申請,應當在相當期間內(nèi)作出某種處分或裁決而未作出的,請求確認其違法的訴訟。</p><p> ●6.本法所稱“履行之訴”,是指在下述情形中,請求判令行政機關應當作出處分或裁決的訴訟:</p><p> (
7、1)行政機關應當作出一定的處分而不作出的(次項情形除外);</p><p> ?。?)基于法令規(guī)定提出申請或?qū)彶檎埱?,請求行政機關作出一定處分或裁決的,該行政機關應作出該處分或裁決而未作出的。</p><p> ●7.本法所稱的“禁止之訴”,是指在行政機關不應作出而要作出一定的處分或裁決的情況下,請求責令行政機關不準作出該處分或裁決的訴訟。</p><p><
8、;b> ?。ó斒氯嗽V訟)</b></p><p> ○第4條 本法所稱的“當事人訴訟”,是指關于形成或確認當事人之間法律關系的處分或裁決的訴訟,是根據(jù)法令的規(guī)定以法律關系的一方當事人為被告的、以及關于公法上的法律關系的確認之訴等有關其他公法上法律關系的訴訟。</p><p><b> (民眾訴訟)</b></p><p>
9、 第5條 本法所稱的“民眾訴訟”,是指請求糾正國家或公共團體機關的不合法行為的訴訟,是不以選舉人資格以及其他涉及個人利益為條件而提起的訴訟。</p><p><b> (機關訴訟)</b></p><p> 第6條 本法所稱的“機關訴訟”,是指關于國家或公共團體的機關相互之間權限存在與否及有關權限行使紛爭的訴訟。</p><p><
10、b> (本法無規(guī)定事項)</b></p><p> 第7條 涉及行政案件訴訟,在本法無規(guī)定時,遵循民事訴訟之例。</p><p><b> 第二章 抗告訴訟</b></p><p><b> 第一節(jié) 撤銷訴訟</b></p><p> ?。ǔ蜂N處分之訴和審查請求的關系)&l
11、t;/p><p> 第8條 撤銷處分之訴,即使就該處分可根據(jù)法令的規(guī)定提出審查請求的情況下,仍可直接提起。但是,在法律規(guī)定就該處分不經(jīng)過對審查請求的裁決,就不能提起撤銷處分之訴時,則不得直接提起。</p><p> 2.即使在前款但書規(guī)定的情況下,若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經(jīng)過裁決就能夠提起撤銷處分之訴:</p><p> ?。?)自有審查請求之日起經(jīng)過3個月沒有
12、裁決的;</p><p> ?。?)為了避免由于處分、執(zhí)行處分以及程序的繼續(xù)進行而產(chǎn)生的顯著的損害,有緊急起訴的必要的;</p><p> ?。?)有其他不經(jīng)過裁決徑行起訴的正當理由的。</p><p> 3.在第1款規(guī)定的情況下,若就該處分的審查請求正在進行,截止對該審查請求有裁決(自有審查請求之日起經(jīng)過3個月而無裁決的,則截止這一期間經(jīng)過),法院可以中止訴訟程
13、序。</p><p><b> ?。ㄔ孢m格)</b></p><p> 第9條 撤銷處分之訴及撤銷裁決之訴(以下稱“撤銷訴訟”),限于就請求撤銷該處分或裁決具有法律上的利益者(包括處分或裁決的效果由于期間的經(jīng)過或其他理由喪失后,對處分或裁決的撤銷具有應當恢復的法律上的利益者),才能提起。</p><p> ●2.法院在判斷處分或裁決的相對
14、人以外的其他人有無前款規(guī)定的法律上的利益時,并不是根據(jù)該處分或裁決所依據(jù)的法令規(guī)定的文句內(nèi)容,而應當考慮該法令的宗旨、目的以及作出處分時應當被考慮的利益的內(nèi)容及性質(zhì)。此時,在考慮該法令的宗旨及目的時,應當斟酌與該法令有共同性目的的相關法令的宗旨及目的;在考慮該利益的內(nèi)容及性質(zhì)時,應當酌量該處分或裁決所依據(jù)的法令被違反時受損害的利益及性質(zhì),以及受損害的狀態(tài)及程度。</p><p> ?。ǔ蜂N的理由的限制)</
15、p><p> 第10條 撤銷訴訟,不能以與自己法律上的利益無關的違法為由而請求撤銷。</p><p> 2.在能夠提起撤銷處分之訴和撤銷駁回關于該處分的審查請求的裁決之訴的情況下,撤銷裁決之訴,不能以處分違法為由請求撤銷。</p><p><b> ○(被告適格等)</b></p><p> 第11條 提起撤銷訴訟,
16、若作出處分或裁決的行政機關(有處分或裁決后,該行政機關的權限被其他行政機關承繼時,該承繼的行政機關。以下同)屬于國家或公共團體時,須按照下述訴的區(qū)分以各自規(guī)定者為被告:</p><p> (1)撤銷處分之訴,為作出處分的行政機關所屬的國家或公共團體;</p><p> (2)撤銷裁決之訴,為作出裁決的行政機關所屬的國家或公共團體。</p><p> ●2.作出
17、處分或裁決的行政機關不屬于國家或公共團體時,提起撤銷訴訟必須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p><p> ○3.依前二款規(guī)定應當作為被告的國家或公共團體,,以及依第2款規(guī)定應當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不存在時,提起撤銷訴訟,須以與該處分或裁決相關聯(lián)事務所歸屬的國家或公共團體為被告。</p><p> ●4.依第1款和前款規(guī)定,以國家或公共團體為被告提起撤銷訴訟時,在訴狀上,除應記載依民事訴訟之例應
18、當記載的事項外,還應當按下述訴的區(qū)分記載各自規(guī)定的行政機關:</p><p> ?。?)撤銷處分之訴,,為作出該處分的行政機關;</p><p> (2)撤銷裁決之訴,為作出該裁決的行政機關。</p><p> ●5.依第1款或第3款規(guī)定,以國家或公共團體為被告提起撤銷訴訟時,被告必須不遲延地向法院按照前款訴的區(qū)分,明確各自規(guī)定的行政機關。</p>
19、<p> ●6.作出處分或裁決的行政機關,當根據(jù)與該處分或裁決相關的第1款的規(guī)定以國家或公共團體為被告時,就此訴訟,擁有作出審判中一切行為的權限。</p><p><b> ?。ü茌牐?lt;/b></p><p> ○第12條 撤銷訴訟,屬于管轄被告的普通審判籍[3]所在地的法院或作出處分或裁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的法院管轄。</p><p
20、> 2.關于與土地征收!采礦權的設定等其他不動產(chǎn)或特定場所相關的處分或裁決的撤銷訴訟,也可以向不動產(chǎn)或場所所在地的法院提起。</p><p> 3.撤銷訴訟,也可以向承擔了與該處分或裁決有關事件處理的下級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提起。</p><p> ●4.以國家或獨立行政法人通則法(平成11年[4]法律第103號)第2條第1款規(guī)定的獨立行政法人或附表中的法人為被告的撤銷訴訟,也可
21、以向原告的普通審判籍所在地的高等法院所在地的地方法院(次款中稱為“特定管轄法院”)提起。</p><p> ●5.根據(jù)前款規(guī)定,向特定管轄法院提起同款撤銷訴訟,當基于事實或法律上的同一原因,與處分或裁決相關的抗告訴訟系屬于其他法院時,該特定管轄法院在考量當事人的住所或所在地、應當接受詢問的證人的住所、爭論點或證據(jù)的共同性等其他情事,認為適當時,依據(jù)申請或職權,就訴訟的全部或一部,可以移送到其他法院或第1款至第3
22、款規(guī)定的法院。</p><p> ?。ㄉ婕瓣P聯(lián)請求的訴訟的移送)</p><p> 第13條 撤銷訴訟和有關下列各項請求((以下稱“關聯(lián)請求”)的訴訟,在系屬不同法院時,如認為適當,與關聯(lián)請求相關的訴訟所系屬的法院,可以依申請或職權,將此訴訟移送至撤銷訴訟所系屬的法院。但是,撤銷訴訟或有關聯(lián)請求的訴訟所系屬法院為高等法院時除外。</p><p> ?。?)與該處分
23、或裁決相關聯(lián)的恢復原狀或者損害賠償請求;</p><p> (2)連同該處分構成一個程序的其他處分的撤銷請求;</p><p> ?。?)與該處分相關的裁決的撤銷請求;</p><p> ?。?)與該裁決相關的處分的撤銷請求;</p><p> ?。?)請求撤銷該處分或裁決的其他請求;</p><p> (6)其他
24、與撤銷該處分或裁決的請求相關聯(lián)的請求。</p><p><b> (起訴期間)</b></p><p> ○第14條 撤銷訴訟,自知道有處分或裁決之日起經(jīng)過6個月,不能提起。但是。有正當理由者除外。</p><p> 2.撤銷訴訟,自處分或裁決之日起經(jīng)過1年,不能提起“但是,有正當理由者除外。</p><p>
25、○3.第1款及前款的期間,在對處分或裁決能夠進行審查請求、或行政機關錯誤地教示能夠進行審查請求的情況下,當有審查請求時,有關處分或裁決的撤銷訴訟,就已提起的審查請求者而言,按照前二款的規(guī)定,自知道有對審查請求的裁決之日起經(jīng)過6個月或自裁決之日起經(jīng)過1年,不能提起。但是,有正當理由者除外。</p><p> ?。ㄆ鹪V被告錯誤時的訴的救濟)</p><p> 第15條 在撤銷訴訟上,并非由于
26、原告的故意或重大過失而造成起訴的被告錯誤時,法院基于原告的申請,可作出決定允許其變更被告。</p><p> 2.前款決定,應以書面形式作出,并須將訴狀正送達新的被告。</p><p> 3.有第1款決定時,就起訴期間的遵守而言,對新被告的訴訟,視為在第一次起訴時即被提起。</p><p> 4.有第1款決定時,對于以前的被告,視為訴的撤銷。</p>
27、;<p> 5.對第1款決定,不能申請不服。</p><p> 6.對駁回第1款申請的決定,可以提出即時抗告。</p><p> 7.在上訴審中,作出第1款決定時,法院須將訴訟移送至管轄法院。</p><p><b> ?。ㄕ埱蟮目陀^合并)</b></p><p> 第16條 在撤銷訴訟中,可以合并
28、與關聯(lián)請求有關的訴訟。</p><p> 2.根據(jù)前款規(guī)定合并訴訟時,若撤銷訴訟的第一審法院是高等法院,則必須征得與關聯(lián)請求有關的訴訟的被告的同意。被告不提出異議,視為同意就本案進行辯論,以及在辯論準備程序中進行陳述。</p><p><b> ?。ü餐V訟)</b></p><p> 第17條 數(shù)人的請求或?qū)?shù)人的請求為撤銷處分或裁決的請
29、求和關聯(lián)請求時,該數(shù)人可以作為共同訴訟人起訴或被訴。</p><p> 2.前款情形,準用前條第2款之規(guī)定。</p><p> (因第三人的追加請求的合并)</p><p> 第18條 第三人在撤銷訴訟的口頭辯論終結之前,可以以訴訟的當事人一方為被告,在此訴訟中合并提起與關聯(lián)請求相關的訴訟。在此情形下,若該撤銷訴訟系屬高等法院,則準用第16條第2款之規(guī)定。&l
30、t;/p><p> ?。ㄒ蛟娴淖芳诱埱蟮暮喜ⅲ?lt;/p><p> 第19條 原告在撤銷訴訟的口頭辯論終結前,可以在此訴訟中合并提起與關聯(lián)請求相關的訴訟。在此情形下,若該撤銷訴訟系屬高等法院,則準用第16條第2款之規(guī)定。</p><p> 2.前款規(guī)定,就撤銷訴訟而言,不妨礙適用民事訴訟法(平成8年[1]法律第109號)第143條之定例。</p>&l
31、t;p> 第20條 根據(jù)前條第1款前段之規(guī)定,將撤銷處分之訴與撤銷不予受理關于該處分的審查請求的裁決之訴合并提起時,不拘于同款后段準用第16條第2款之規(guī)定,無須征得撤銷處分之訴的被告的同意。同時,已提起訴訟的,在遵守起訴期間上,撤銷處分之訴,視為在撤銷裁決之訴時已被提起。</p><p> ?。▽一蚬矆F體請求的訴的變更)</p><p> 第21條 法院認為把作為撤銷訴訟目
32、的的請求變更為對處分或裁決相關事務所歸屬的國家或公共團體的損害賠償?shù)绕渌埱筮m當時,只要請求的基礎沒有變更,至口頭辯論終結前,根據(jù)原告的申請,可決定允許訴的變更。</p><p> 2.前款決定,準用第15條第2款之規(guī)定。</p><p> 3.法院根據(jù)第1款的規(guī)定,決定允許訴的變更的,事先必須聽取當事人及與損害賠償請求有關的訴訟的被告的意見。</p><p>
33、 4.對于允許訴的變更的決定,可以提出即時抗告。</p><p> 5.對于不允許訴的變更的決定,不能申請不服。</p><p> ?。ǖ谌说脑V訟參加)</p><p> 第22條 根據(jù)訴訟結果,有權利被侵害的第三人時,法院根據(jù)當事人或第三人的申請,或依職權,可以決定允許該第三人參加訴訟。</p><p> 2.法院作出前款決定時,
34、必須事先聽取當事人及第三人的意見。</p><p> 3.提出第1款申請的第三人,對駁回申請的決定,可以提出即時抗告。</p><p> 4.根據(jù)第1款規(guī)定參加訴訟的第三人,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1款至第3款之規(guī)定。</p><p> 5.第1款規(guī)定中的第三人提出參加申請的,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5條第3款及第4款之規(guī)定。</p><p>
35、; ?。ㄐ姓C關的訴訟參加)</p><p> 第23條 法院認為有必要讓作出處分或裁決的行政機關以外的行政機關參加訴訟時,根據(jù)當事人或其他行政機關的申請,或依職權,可決定允許其他行政機關參加訴訟。</p><p> 2.法院作出前款決定時,必須事先聽取當事人及該行政機關的意見。</p><p> 3.。按第1款規(guī)定參加訴訟的行政機關,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5條第
36、1款及第2款之規(guī)定。</p><p> ●(釋明處分的特殊規(guī)則)</p><p> 第23條之2[2] 為明確訴訟關系,法院認為有必要時,可以作出如下處理:</p><p> (1)對作為被告的國家或公共團體所屬的行政機關或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可以要求其提供所保有的處分或裁決的內(nèi)容、作為處分或裁決依據(jù)的法令的條款、能夠厘清構成處分或裁決要因的事實及處分或裁決理
37、由的資料(次款中記錄的與審查請求有關的案件記錄除外)的一部或全部。</p><p> ?。?)委托前款中規(guī)定的行政機關以外的行政機關,寄送所保有的前款中規(guī)定的資料的一部或全部。</p><p> 2.就處分的審查請求經(jīng)過裁決后,又提起撤銷訴訟時,法院可以作出如下處理:</p><p> ?。?)對作為被告的國家或公共團體所屬的行政機關或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可以要求
38、其提供所保有的與該審查請求有關的案件記錄的一部或全部。</p><p> ?。?)委托前項中規(guī)定的行政機關以外的行政機關,寄送所保有的前項中規(guī)定的案件記錄的一部或全部。</p><p><b> (職權證據(jù)調(diào)查)</b></p><p> 第24條 法院認為必要時,可以依職權進行證據(jù)調(diào)查。但是,就證據(jù)調(diào)查的結果,必須聽取當事人的意見。<
39、;/p><p><b> ?。ㄍV箞?zhí)行)</b></p><p> 第25條 撤銷處分之訴的提起,不妨礙處分的效力、處分的執(zhí)行及程序的進行。</p><p> ○2.提起撤銷處分之訴時,為避免由于處分、處分的執(zhí)行或程序的進行而產(chǎn)生的重大損害,在有緊急處置必要時,法院根據(jù)申請,可以決定全部或部分停止處分的效力、處分的執(zhí)行及程序的進行(以下稱“停止
40、執(zhí)行”)。但是,停止處分效力,能夠達到停止處分的執(zhí)行和程序的進行的目的,則不能停止執(zhí)行。</p><p> ●3.法院在判斷是否會產(chǎn)生前款中規(guī)定的重大損害時,須考量損害恢復的困難程度、損害的性質(zhì)和程度,以及處分的內(nèi)容和性質(zhì)。</p><p> 4.如果停止執(zhí)行有可能對社會福祉帶來重大影響,或就本案來看理由不成立的,則不能停止執(zhí)行。</p><p> 5.第2款
41、決定,基于疏明[3]作出。</p><p> 6.第2款決定,可以不經(jīng)口頭辯論而作出。但是,仍須聽取當事人的意見。</p><p> 7.針對第2款申請所作出的決定,可以提出即時抗告。</p><p> 8.針對第2款決定的即時抗告,不具有停止執(zhí)行該決定的效力。</p><p> (因情事變更的停止執(zhí)行的撤銷)</p>
42、<p> 第26條 停止執(zhí)行的決定確定后,若停止執(zhí)行的理由消失以及其他情事發(fā)生變更,法院根據(jù)對方的申請,可決定撤銷停止執(zhí)行的決定。</p><p> 2.對前款申請所作的決定及對此決定不服的,準用前條第5款至第8款規(guī)定。</p><p> ?。▋?nèi)閣總理大臣的異議)</p><p> 第27條 有第25條第2款的申請時,內(nèi)閣總理大臣可以向法院陳述異議。
43、即使有了停止執(zhí)行的決定后,亦同。</p><p> 2.前款異議,必須附加理由。</p><p> 3.在前款異議的理由中,內(nèi)閣總理大臣必須闡示如果不延續(xù)執(zhí)行效力、不執(zhí)行處分或不繼續(xù)履行程序,將有可能對公共福祉帶來重大影響的情事。</p><p> 4.有第1款異議時,法院不得作出停止執(zhí)行決定。已經(jīng)作出的,必須予以撤銷。</p><p>
44、; 5.第1款后段的異議,必須向作出停止執(zhí)行決定的法院予以陳述。但是,對停止執(zhí)行決定的抗告系屬抗告法院時,則須向抗告法院陳述。</p><p> 6.內(nèi)閣總理大臣非不得已時,不得陳述第1款的異議。若陳述異議的,須在下次常會上向國會報告。</p><p> (停止執(zhí)行等的管轄法院)</p><p> 第28條 停止執(zhí)行或撤銷該決定的申請的管轄法院,應是本案所系
45、屬的法院。</p><p> ?。P于停止執(zhí)行的決定的準用)</p><p> 第29條 前4條規(guī)定,準用于提起撤銷裁決之訴時,有關停止執(zhí)行的事項。</p><p><b> ?。ú昧刻幏值某蜂N)</b></p><p> 第30條 有關行政機關的裁量處分,限于超越裁量權范圍或濫用裁量權時,法院得以撤銷。</p
46、><p> (因特別情事對請求的駁回)</p><p> 第31條 在撤銷訴訟中,處分或裁決雖然違法,但撤銷該處分或裁決對公共利益造成顯著損害時,法院在考量原告所受損害的程度、損害的賠償,以及防止的程度與方法等其他一切情事基礎上,認為撤銷該處分或裁決不符合公共福祉時,可以駁回撤銷請求。此時,在該判決的主文中,須宣告處分或裁決違法。</p><p> 2.法院認為適
47、當時,可以在終局判決前,作出判決,宣告處分或裁決違法。</p><p> 3.終局判決中記載的事實及理由,可以引用前款判決。</p><p> ?。ǔ蜂N判決等的效力)</p><p> 第32條 撤銷處分或裁決的判決,對第三人也具有效力。</p><p> 2.前款規(guī)定,準用于停止執(zhí)行的決定及撤銷停止執(zhí)行的決定。</p>
48、<p> 第33條 撤銷處分或裁決的判決,就該案件,拘束于作出處分或裁決的行政機關及其他有關行政機關。</p><p> 2.駁回申請或不予受理的處分、駁回審查請求或不予受理的裁決,因判決而被撤銷時,作出這種處分或裁決的行政機關,必須按照判決的宗旨重新作出對該申請的處分或?qū)υ搶彶檎埱蟮牟脹Q。</p><p> 3.前款規(guī)定,基于申請所作的處分和允許審查請求的裁決,因程序違法
49、為由被判決撤銷時,也予準用。</p><p> 4.第1款規(guī)定,準用于停止執(zhí)行的決定。</p><p> ?。ǖ谌说膹蛯徳V訟)</p><p> 第34條 根據(jù)撤銷處分或裁決的判決,權利受到損害的第三人,因不能歸責于已的理由未能參加訴訟,從而未能提出能給判決施加影響的攻擊與防御方法的,可以以此為由,對確定的終局判決,在復審訴訟中,提出不服申請。</p&g
50、t;<p> 2.前款訴訟,必須自知道判決之日起30日內(nèi)提起。</p><p> 3.前款期間,應為不變期間。</p><p> 4.第1款的訴訟,自判決確定之日起經(jīng)過1年的,不能提起。</p><p> ?。ㄔV訟費用的裁判的效力)</p><p> 第35條 在國家或公共團體所屬的行政機關是當事人或參加人的訴訟中,確定
51、訴訟費用的裁判,對該行政機關所屬的國家或公共團體,及因為他們,而具有效力。</p><p> 第二節(jié) 其他抗告訴訟</p><p> (無效等確認之訴的原告適格)</p><p> 第36條 凡有可能遭受該處分或裁決之后的處分的損害者,以及具有要求確認該處分或裁決無效的法律上的利益者,依據(jù)關于以該處分或裁決的存否或效力有無為前提的現(xiàn)存法律關系的訴訟,尚不能達到
52、目的的,可以提起無效等確認之訴。</p><p> (不作為違法確認之訴的原告適格)</p><p> 第37條 不作為違法確認之訴,限于已就處分或裁決提出過申請者,才可以提起。</p><p> ●(履行之訴的要件等)</p><p> 第37條之2 第3條第6款第1項中規(guī)定的履行之訴,僅限于由于不作出一定的處分有可能造成重大損害,
53、且為避免此種損害發(fā)生尚無其他適當方法時,才可以提起。</p><p> 2.法院在判斷是否產(chǎn)生前款中規(guī)定的重大損害時,既要考慮損害的恢復的困難程度,又要考量損害的性質(zhì)、程度及其處分的內(nèi)容和性質(zhì)。</p><p> 3.第1款中的履行之訴,限于具有要求責令行政機關應當作出一定處分的法律上的利益者,才能夠提起。</p><p> 4.前款中規(guī)定的法律上的利益的有無
54、的判斷,準用第9條第2款之規(guī)定。</p><p> 5.符合履行之訴第1款及第2款規(guī)定的要件時,關于與履行之訴有關的處分,若法院認為行政機關應當作出處分而作為該處分依據(jù)的法令的規(guī)定又是明確的,或認為行政機關未作出該處分是超越裁量權范圍或濫用裁量權時,法院可以判令行政機關作出該處分。</p><p> ●第37條之3 第3條第6款第2項中規(guī)定的履行之訴,限于具備下列要件之一的,才能夠提起
55、:</p><p> ?。?)對基于該法令的申請或?qū)彶檎埱?,在相當?shù)钠陂g內(nèi)未作出任何處分或裁決的;</p><p> ?。?)對基于法令的申請或?qū)彶檎埱?,作出了駁回或不予受理的處分或裁決,該處分或裁決應被取消、無效或不存在的。</p><p> 2.前款的履行之訴,限于依據(jù)該款各項的法令規(guī)定已提交申請或?qū)彶檎埱笳?,才能夠提起?lt;/p><p&
56、gt; 3.提起第1款規(guī)定的履行之訴時,須按照下述各項的劃分,將各項下規(guī)定的訴訟與該履行之訴合并提起。在此情況下,其他法律對各項規(guī)定之訴有關的訴訟管轄有特別規(guī)定的,與該履行之訴有關的訴訟管轄仍按照第38條規(guī)定的準用第12條的規(guī)定。</p><p> ?。?)符合第1款第1項規(guī)定的要件時,為同項規(guī)定的有關處分或裁決不作為違法確認之訴;</p><p> ?。?)符合第1款第2項規(guī)定的要件時
57、,為同項規(guī)定的有關處分或裁決的撤銷訴訟或無效等確認之訴。</p><p> 4.根據(jù)前款規(guī)定合并提起的履行之訴及同款各項規(guī)定的有關訴訟的辯論及審判,必須不分離地進行。</p><p> 5.符合履行之訴第1款至第3款規(guī)定的要件的,若法院認為有關同款各項中規(guī)定的訴訟的請求有理由,并且,有關該履行之訴的處分或裁決,法院認為行政機關應當作出處分而作為該處分依據(jù)的法令的規(guī)定又是明確的,或認為行
58、政機關未作出該處分是超越裁量權范圍或濫用裁量權的,法院以判決令其作出與履行之訴有關的處分或裁決。</p><p> 6.不論第4款規(guī)定,法院考慮審理的狀況及其他情事,認為對第3款各項中規(guī)定的訴訟作出終局判決更有益于迅速解決爭訟,可以就該訴訟作出終局判決。法院就該訴訟作出終局判決時,應聽取當事人的意見,至有關該訴訟的訴訟程序終結的期間內(nèi),可中止與履行之訴相關的訴訟程序。</p><p>
59、 7.第1款的履行之訴中,請求責令行政機關應作出一定裁決的,僅限于就處分提出審查請求后,不能提起有關該處分的撤銷處分之訴或無效等確認之訴時,才可以提起。</p><p> ●(禁止之訴的要件)</p><p> 第37條之4 禁止之訴,限于作出的一定處分或裁決有可能造成重大損害時,才能夠提起。但是,有避免此種損害的其他適當方法時,則不受此限。</p><p>
60、 2.法院在判斷是否產(chǎn)生前款規(guī)定的重大損害時,應當考慮損害恢復的困難程度、考量損害的性質(zhì)、程度以及處分或裁決的內(nèi)容和性質(zhì)。</p><p> 3.禁止之訴,限于有請求責令行政機關不準作出一定處分或裁決的法律上的利益者,才能夠提起。</p><p> 4.判斷有無前款規(guī)定的法律上的利益,準用第9條第2款之規(guī)定。</p><p> 5.符合禁止之訴第1款及第3款規(guī)
61、定要件的,法院認為有關與禁止之訴相關的處分或裁決,行政機關不應作出處分或裁決并且作為該處分或裁決根據(jù)的法令規(guī)定是明確的,或認為行政機關作出該處分或裁決是超越裁量權范圍或者濫用裁量權的,可判決令行政機關不準作出該處分或裁決。</p><p> ●(臨時履行及臨時禁止)</p><p> 第37條之5 在已提起履行之訴中,在法院看來,為避免由于不作出與履行之訴相關的處分或裁決所產(chǎn)生的難以補
62、償?shù)膿p害,而有緊急處置的必要的,并且有涉及本案的理由時,法院根據(jù)申請,可臨時決定令行政機關應作出處分或裁決(以下各條款中稱為“臨時履行”)。</p><p> 2.已提起禁止之訴的,在法院看來,為避免由于作出與禁止之訴相關的處分或裁決所產(chǎn)生的難以補償?shù)膿p害,而有緊急處置必要的,并且有涉及本案件的理由時,法院根據(jù)申請,可臨時決定令行政機關不準作出該處分或裁決(以下各條款中稱為“臨時禁止”)。</p>
63、<p> 3.臨時履行或臨時禁止,有可能使公共福祉遭受到重大影響時,則不能作出。</p><p> 4.第25條第5款至第8款!第26條至第28條以及第33條第1款之規(guī)定,準用于有關臨時履行和臨時禁止的事項。</p><p> 5.根據(jù)前款中準用的第25條第7款規(guī)定的有關即時抗告的裁判,以及前款中準用的第26條第1款的決定,當臨時履行的決定被撤銷時,該行政機關必須撤銷基于
64、該臨時履行決定所作出的處分或裁決。</p><p> ●(有關撤銷訴訟規(guī)定的準用)</p><p> 第38條 第11條至第13條、第16條至第19條、第21條至第23條、第24條、第33條及第35條之規(guī)定,準用于有關撤銷訴訟以外的抗告訴訟。</p><p> 2.第10條第2款之規(guī)定,在能夠提起處分無效等確認之訴和有關不予受理審查請求裁決的抗告訴訟的情況下,
65、予以準用;第20條之規(guī)定,在將處分無效等確認之訴與有關不予受理該處分的審查請求的裁決的抗告訴訟合并提起的情況下,予以準用“。</p><p> 3.第23條之2、第25條至第29條以及第32條第2款之規(guī)定,準用于無效等確認之訴。</p><p> 4.第8條及第10條第2款之規(guī)定,準用于確認不作為違法之訴。</p><p><b> 第三章 當事人訴
66、訟</b></p><p><b> ?。ㄆ鹪V的通知)</b></p><p> 第39條 在有關確認或形成當事人之間法律關系的處分或裁決的訴訟中,根據(jù)法令的規(guī)定,在提起以該法律關系的當事人一方為被告的訴訟時,法院應當通知作出該處分或裁決的行政機關。</p><p> ●(有起訴期間規(guī)定的當事人訴訟)</p>&l
67、t;p> 第40條 法令中有起訴期間規(guī)定的當事人訴訟,除非其他法令有特別規(guī)定,有正當理由的,即使在該期間經(jīng)過后,仍可提出。</p><p> 2.第15條之規(guī)定,準用于法令中有起訴期間規(guī)定的當事人訴訟。</p><p> ?。ㄅc抗告訴訟有關的規(guī)定的準用)</p><p> 第41條 第23條!第24條、第33條第1款及第35條之規(guī)定,準用于當事人訴訟;第
68、23條之2之規(guī)定,準用于當事人訴訟中能厘清處分或裁決的理由的資料的提交。</p><p> 2.將當事人訴訟和與目的請求有關聯(lián)請求關系的訴訟移送各自所系屬的法院時,準用第13條之規(guī)定;這些訴的合并,準用第16條至第19條之規(guī)定。</p><p> 第四章 民眾訴訟及機關訴訟</p><p><b> ?。ㄔV的提起)</b></p>
69、;<p> 第42條 民眾訴訟及機關訴訟,限于在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下,法律所規(guī)定者才能夠提起。</p><p> (與抗告訴訟或當事人訴訟相關規(guī)定的準用)</p><p> 第43條 在民眾訴訟或機關訴訟中,請求撤銷處分或裁決時,除第9條及第10條規(guī)定外,準用與撤銷訴訟有關的規(guī)定。</p><p> 2.在民眾訴訟或機關訴訟中,請求確認處分或裁決無
70、效,除第36條規(guī)定處,準用與確認無效等之訴有關的規(guī)定。</p><p> 3.在民眾訴訟或機關訴訟中,,有關前兩款規(guī)定的訴訟以外者,除第39條及第40條規(guī)定外,準用與當事人訴訟有關的規(guī)定。</p><p><b> 第五章 補則</b></p><p><b> ?。ㄅR時處分的排除)</b></p>&l
71、t;p> 第44條 有關行政機關的處分或其他相當于行使公權力的行為,,不得采取民事保全法(平成元年[1]法律第91號)中規(guī)定的臨時處分。</p><p> ?。ㄒ蕴幏中ЯΦ茸鳛闋幷擖c的訴訟)</p><p> 第45條 在有關私法法律關系的訴訟中,爭辯處分或裁決的存在與否及其效力的有無時,準用第23條第1款!第2款及第39條之規(guī)定。</p><p> 2
72、.根據(jù)前款規(guī)定,行政機關參加訴訟時,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5條第1款及第2款之規(guī)定。但是,攻擊或防御方法,僅限于與該處分或裁決的存在與否及效力的有無有關時,才能夠提出。</p><p> 3.根據(jù)第1款規(guī)定,行政機關參加訴訟后,有關處分或裁決存在與否及效力有無的爭執(zhí)已沒有時,法院可撤銷參加的決定。</p><p> ○4.在第1款中,有關該爭論點準用第23條之2及第24條之規(guī)定,有關訴訟費
73、用的裁判準用第35條之規(guī)定。</p><p> ●(與提起撤銷訴訟有關的事項的教示)</p><p> 第46條 行政機關在作出能夠提起撤銷訴訟的處分或裁決時,對于該處分或裁決的相對方,必須以書面教示下列事項。但口頭作出該處分時,不受此限。</p><p> ?。?)應作為與該處分或裁決相關的撤銷訴訟的被告者;</p><p> (2)
74、與該處分或裁決相關的撤銷訴訟的起訴期間;</p><p> ?。?)法律規(guī)定就該處分不經(jīng)過對審查請求的裁決就不能提起撤銷處分之訴時,該規(guī)定之意旨。</p><p> 2.法律規(guī)定針對處分的審查請求的裁決能夠提起撤銷訴訟的,行政機關作出該處分時,對該處分的相對方,必須以書面教示法律上的這一規(guī)定。但口頭作出該處分時,不受此限。</p><p> 3.行政機關在有關確
75、認或形成當事人之間法律關系的處分或裁決中,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在作出能夠提起以該法律關系當事人一方為被告的訴訟的處分或裁決時,對于該處分或裁決的相對方,必須以書面教示下列事項。但口頭作出該處分的,不受此限。</p><p> (1)應作為該訴訟的被告者;</p><p> ?。?)該訴訟的起訴期間。</p><p><b> 附則</b><
76、/p><p><b> ?。ㄊ┬衅谌眨?lt;/b></p><p> 第1條 本法自昭和37年10月1日[2]施行。</p><p> (行政案件訴訟特例法的廢止)</p><p> 第2條 廢止行政案件訴訟特例法(昭和23年[3]法律第81號。以下稱“舊法”)。</p><p> (有關新舊法關
77、系處理的原則)</p><p> 第3條 本法除本附則中有特別規(guī)定外,適用于本法施行前發(fā)生的事項。但不妨礙根據(jù)舊法所生效力。</p><p> ?。ㄓ嘘P訴愿前置的新舊法關系的處理)</p><p> 第4條 根據(jù)法令規(guī)定,在可訴愿的處分或裁決中,因不提起訴愿而過了在本法施行前應提起訴愿的期間,卻仍提起撤銷訴訟的,在本法施行后,仍依舊法第2條之例。</p&g
78、t;<p> ?。ㄅc撤銷的理由的限制有關的新舊法關系的處理)</p><p> 第5條 本法施行之際,所系屬的有關撤銷裁決之訴,不適用第10條第2款之規(guī)定。</p><p> ?。ㄓ嘘P被告適格的經(jīng)過措施)</p><p> 第6條 本法施行之際,所系屬的撤銷訴訟的被告適格,仍適用從前之例。</p><p> (有關起訴期間
79、的新舊法關系的處理)</p><p> 第7條 本法施行之際,在舊法第5條第一款的期間正在進行中的撤銷處分或裁決之訴的起訴期間里,關于把已知有處分或裁決之日作為基準,仍依從前之例。但是,這一期間,從本法施行之日起不能超過3個月。</p><p> 2.本法施行之際,在舊法第5條第1款的期間正在進行中的撤銷處分或裁決之訴的起訴期間里,關于把有處分之日起作為基準,仍依從前之例。</p
80、><p> 3.前二款規(guī)定,不妨礙本法施行后,在已提出審查請求時,本法第14條第4款之規(guī)定的適用。</p><p> ?。ㄓ嘘P撤銷訴訟以外的抗告訴訟的新舊法關系的處理)</p><p> 第8條 本法施行之際,撤銷訴訟以外的抗告訴訟,雖正在法院審理中,但有關原告適格與被告適格,仍依從前之例。</p><p> 2.附則第5條之規(guī)定,在能夠提
81、起有關處分無效等確認之訴,及關于處分的審查請求不予受理的裁決的抗告訴訟時,予以準用。</p><p> ?。ㄅc當事人訴訟有關的新舊法關系的處理)</p><p> 第9條 第39條規(guī)定,適用于本法施行后提起的當事人訴訟。</p><p> (與民眾訴訟及機關訴訟有關的新舊法關系的處理)</p><p> 第10條 在民眾訴訟及機關訴訟中
82、,請求撤銷處分或裁決的,準用與撤銷訴訟有關的新舊法關系的處理的規(guī)定;請求確認處分或裁決無效的,準用與無效等確認之訴有關的新舊法關系的處理的規(guī)定。</p><p> ?。ㄓ嘘P以處分效力作為爭論點的訴訟的新舊法關系的處理)</p><p> 第11條 本法施行之際,所系屬的私法上的法律關系的訴訟,在本法施行后,又重新爭論處分或裁決的存在與否及效力有無的,準用第39條之規(guī)定。</p>
83、;<p> 附則(平成16年6月9日法律第83號)</p><p><b> ?。ㄊ┬腥掌冢?lt;/b></p><p> 第1條 本法從公布之日起在不超過1年的范圍內(nèi),以政令規(guī)定之日施行。但在下列各項規(guī)定情況下,分別按各項規(guī)定之日起施行:</p><p> (1)附則第38條第3項及第45條之規(guī)定5伴隨有關行政機關保有個人信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