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中國傳統(tǒng)燈具中的設計美學內涵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淺論中國傳統(tǒng)燈具中的設計美學內涵</p><p>  [論文關鍵詞] 美學 設計美學 傳統(tǒng)燈具</p><p>  [論文摘要] 文中所例舉的優(yōu)秀燈具設計,造型獨特、工藝巧妙、寓意深刻,這些燈具既將功能和形式的關系處理的恰到好處,還把古代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充分表現(xiàn)出來,其設計美學理念合理科學,是現(xiàn)代設計絕佳的靈感源泉。繼承、發(fā)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

2、符號的抄襲、形式的模仿,我們要深入剖析傳統(tǒng)設計文化及表達方式,了解其美學內涵和設計語義,走出一條屬于中國自己的特色設計之路。</p><p>  設計美學產生于工業(yè)革命以后,是一門立足于現(xiàn)代,在現(xiàn)代設計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傳統(tǒng)的美學思想和審美理念發(fā)展起來的交叉性學科。它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包含了功能之美,造型之美,工巧之美,內涵之美等與美學相關的各個方面。但就研究范疇而言,設計美學又不同于純粹的美學思辨。設計美學是

3、應用型美學,它強調的是以市場經(jīng)濟為導向,通過藝術與技術的巧妙結合,設計出符合現(xiàn)代人的審美標準和精神需要的產品。而傳統(tǒng)的美學則側重于純粹的藝術方面,看重藝術家個人情感的表現(xiàn)[1]。雖然設計美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確立于工業(yè)革命之后,但是設計美學的思想?yún)s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了,并且在中國古代就已經(jīng)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和體現(xiàn)。</p><p>  中國古代的設計美學注重抽象化與意境,這有別于西方注重寫實和邏輯思維的設計美學。

4、因此古代器物在制造時也會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用有形的東西傳達無形的思想,借而抒發(fā)造物者的情感、志向,并且關注人與自然平等包容關系。以座椅為例,中國傳統(tǒng)比較講究意向與象征意義,手工也非常精細,會把重點放在椅子材料(木頭等)的選用及裝飾與做工等,以求更好地達到與自然結合的目的。而西方設計美學則強調實用功能的重要性,在設計的時候會把精力放在研究人的坐姿、椅子的尺寸、舒適度等具體問題上,以此來設計出更符合人體姿態(tài)的座椅。</p>

5、<p>  東西方設計美學的差異在文化、藝術、建筑等諸多領域也很明顯。如,繪畫。受中國古代設計美學的影響,中國古代畫家推崇的是意境而非寫實。因此他們并不是寫生作畫,往往是游覽了名川大山之后憑借自己的記憶繪畫,借畫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心情。如果說中國畫家重寫意,那么西方畫家則偏寫實,看重的是技藝和邏輯。繼承了西方設計美學的精華,他們的繪畫一種是強調反映物或人在光影下自然逼真的寫實畫,一種是表現(xiàn)極強邏輯思維的抽象畫。同樣的設計思

6、想在園林建造中也有所體現(xiàn)。中國的園林建造受到詩歌繪畫的影響,追求詩情畫意的境界,因此它們通常被設計的曲折含蓄,著重考慮景觀在情感上給人的感受,力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之境界。而西方的園林則過于強調結構、對稱、比例,且多會采用軸線對稱,以此表現(xiàn)強烈的節(jié)奏和邏輯感。</p><p>  不止這些,確切地說,凡是涉及到設計美學的領域,在東西方范圍內,都有著不同的詮釋和發(fā)展。但盡管如此,設計美學思想?yún)s是源于相同的出處—

7、—新石器時代。設計美學便是從那時起,伴隨著人類歷史走過了數(shù)千年,并一直指導著中國古代的設計。這些設計在歷史的長河中保留下來,且璀璨至今,每一個都飽含了設計者聰穎的思想和辛勤的汗水。然而在這些優(yōu)秀的器具中,中國古代燈具以現(xiàn)存數(shù)量眾多,記載之詳盡,且擁有著完整的發(fā)展體系和脈絡,能夠充分反映中國古代設計美學的本質內涵[2]。</p><p>  中國古代燈具起源于火的發(fā)現(xiàn)和人類照明的需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設計美學思

8、想體系的完善,燈具有了更廣泛的作用和內涵。它們不僅僅是用作照明,更多的時候起到裝飾的效果。所以古代的燈具也必須要符合設計美學標準,兼具功能和形式兩方面才算得上是優(yōu)秀的燈具。據(jù)考古資料記載,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有了成型的燈具出現(xiàn)。那個時期的燈具,受傳統(tǒng)設計美學理論的影響,除了少量仿生、象形造型的銅燈以外,大多數(shù)燈具造型類似陶制盛食器“豆”。上盤下座,中間以柱相連。后來,由于青銅的發(fā)現(xiàn)、鑄造技術的提高,燈具和其他器具一樣,在美學價值上有了更

9、深一步的發(fā)展。唐宋時期,更多的新材料被運用到燈具的制作中,于是出現(xiàn)了大量兼具實用功能和精美造型的燈具[3]。自那以后,燈具廣為流傳和發(fā)展。燈具的功能也隨之完善,造型和裝飾也更加貼近人們的審美標準、符合設計美學的規(guī)律。</p><p>  中國古代燈具能夠反映每一個歷史時期的裝飾風格以及人們的審美觀念,是設計美學體系發(fā)展的很好見證, 其蘊含的設計美學思想和觀念值得我們深入研究。中國的設計美學思想包括很多內容,尤以功

10、能之美、造型之美、工巧之美、內涵之美為代表。在營造燈具造型之美這方面,古代造物者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便是模仿自然形態(tài)。因此古代的燈具通常是通過具體的形狀來營造出一種情景交融的精神境界,通過虛與實、意與境的相互結合,使燈具本身具有較高的情思和理趣,從而表達人們內心祈求融入自然的美好愿望。如圖1的十五連盞燈,產生于戰(zhàn)國時期,是由青銅制成,以造型獨特聞名于世。那個時期中國社會十分動蕩,藝術家們的思維也很活躍,他們希望更好的描述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

11、,因此這樣一款造型的燈具應運而生。該燈為樹形,中間一樹干直立于燈盤之上作為燈柱,前后各有十五個燈盞,燈的底座上刻著鏤空的龍,底座靠近中心刻著兩個小人。在燈架上也分別設計了玩耍嬉鬧的猴子和小鳥。從遠處看,儼然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在造型的設計上,生動又富有情趣,燈盤的重復也表現(xiàn)出很強的形式美感。可以看出它傾注了當時人們最高的智慧——借助有形的物體傳達無形的思想,表達了造物者渴</p><p>  當然,設計美

12、學的內涵在其它燈具中也有非常顯著的體現(xiàn)。以功能之美為代表,中國古代傳統(tǒng)燈具的功能美學講究“重己役物,致用利人”。強調器物是為人所用的,器物最本質的目的是更有利于人的生活,相當于現(xiàn)在設計所強調的“以人為本”。例如圖2的漢代長信宮燈。這款燈具不僅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譽。該燈集各種美學內涵于一身,堪稱“中華第一燈”。在造型美學上打破了傳統(tǒng)青銅器具給人的笨重感覺,以宮女一手執(zhí)燈為造型,含蓄溫婉,整個形態(tài)極其優(yōu)美自然。它在設計時比較注重概念

13、,沒有刻意追求嚴格的結構,將形象的東西抽象化,寓情于物,給人更加隨和舒適的視覺感受和精神境界,與設計美學所追求的意境相吻合。在功能美學方面,除了基本的照明以外,還加入了蓄煙功能。設計原理是燈火的煙可積聚于器身內腔,然后從袖口排出,減少燈油的污染而保持空氣清潔。其在功能方面做出的跨越,為以后的燈具設計提供了方向。它的制作工藝也是相當精湛?!犊脊び洝分杏涊d一個好的器物應該是“材有美,工有巧”的,就是說傳統(tǒng)設計美學包括了材料的品質加上完美的技

14、藝。從這件燈具高超工藝中就可看出造物者的審美觀念。長信宮燈是通體鎏金的銅燈,整體由六個部分——頭部、身軀、燈</p><p>  說到工藝之美,還有一件作品值得一提,便是永樂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燭臺。主要是因為其表面精巧絕倫的花飾。燭臺通體繪有青花,色澤鮮艷,釉面也是青白色,瑩潤、干凈。燭臺的燭插和座壁都繪有蕉葉紋,且紋理間通過線條粗細變化來表現(xiàn)層次。將青花瓷的端莊典雅以及高超燒制工藝在燭臺中完美體現(xiàn)出來。而制作為八

15、角,是借數(shù)字“八”來寄托祥和富貴的愿望、心意。</p><p>  縱觀這些優(yōu)秀的燈具設計,它們造型獨特、工藝巧妙、寓意深刻,每一個都承載了中國古代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設計美學理念??梢哉f,這些燈具在設計美學的影響下,既將功能和形式的關系處理的恰到好處,還把古代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充分表現(xiàn)出來。而且其設計美學理念合理科學,不僅對當時器物設計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也是現(xiàn)代設計絕佳的靈感源泉。因此對中國古代設計美學進行

16、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不但能夠讓我們對古代的設計理論和美學規(guī)律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啟發(fā)現(xiàn)代設計,用現(xiàn)在的設計語言來詮釋傳統(tǒng),把傳統(tǒng)應用到當代產品設計中[5]。在分析研究中國傳統(tǒng)設計美學的同時,發(fā)掘中國古代的美學精髓,并在此基礎之上,繼承、發(fā)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符號的抄襲、形式的模仿,我們要深入剖析傳統(tǒng)設計文化及表達方式,了解其美學內涵和設計語義,走出一條屬于中國自己的特色設計之路。</p><p&

17、gt;<b>  參考文獻</b></p><p>  [1]童友軍,李道兵.論設計美學產生背景及原因 [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8,(1):83-85.</p><p>  [2]王強.中國傳統(tǒng)器具的設計觀 [J].包裝工程,2009,(11):152-154.</p><p>  [3]趙鵬.古代燈具中的傳統(tǒng)文化要素[J].包裝工程,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