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組合風速與風力機功率的Matlab仿真分析</p><p> 摘要:風力發(fā)電機是風力發(fā)電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成分之一,是完成風力發(fā)電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F實中,大自然的風速不斷的隨機變化,風力機組也就要面臨著多種隨機變化的工作情況。因此風力機建模與仿真對風電機組整體的研究分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論文主要針對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中隨機變化的自然風及風力機通過matlab進行了數學模型的搭建。并運用M
2、atlab軟件中的Simulink環(huán)境下分別進行模擬現實來得到仿真圖形,而后對各個仿真圖像采取系統(tǒng)分析,進而把組合風速作為發(fā)電系統(tǒng)中風力機的輸入在Matlab軟件的Simulink環(huán)境下再次仿真,通過研究仿真結果可以知道的風力發(fā)電機組運行功率的實際情況,從而在現實中更好的實現風力發(fā)電。</p><p> 關鍵詞:基本風速 陣風風速 漸變風速 隨機風速 組合風速 風力機模型</p><
3、;p> Combination of wind speed and wind turbine power based on Matlab simulation analysis</p><p> Abstract Wind turbin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wind power ,wind power is to realize th
4、e essential ingredients. Reality, continuous stochastic nature of wind speed, wind turbine will also face a variety of random variation work. Therefore th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wind turbines overall analysis plays
5、an important role. This thesis mainly aiming at random changes in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of natural wind and wind turbine through matlab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using</p><p> Key Words: Basic wind
6、speed; Gust wind speed; Gradient wind speed; Random wind speed; Combination of wind speed; Wind turbine model</p><p><b> 引言</b></p><p> 當今社會,世界經濟快速增長,隨之越來越多的企業(yè)產生并隨之壯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的進步
7、,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定造成人們的生產生活所用電量也不斷增長。目前世界上有多種發(fā)電方式,我們比較熟悉的是火力發(fā)電跟水力發(fā)電,當然還有太陽能與核發(fā)電這幾種。對比這些的發(fā)電形式,風力發(fā)電是使用風能,風能是大自然的產物是可再生的資源,對比火電與核電來說環(huán)境效益好,永不枯竭。除此之外,依靠燃料發(fā)電會向大氣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上世紀70年代,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化石能源發(fā)電給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再加上化石能源危機,因此為了解決環(huán)
8、境問題,緩解能源危機,造福子孫后代,人們開始迫切的尋求其他的方式來代替化石燃料,其中利用可再生能源風能的風力發(fā)電技術較為成熟、可行性相對較高,因此,風力發(fā)電逐漸備受世界各國的重視。</p><p> 1 風力發(fā)電技術綜述</p><p> 1.1 選題背景與意義</p><p> 我們都知道,風能不同于其他能源,它具有永不枯竭的優(yōu)點。風力發(fā)電機采取的原理是把龐
9、大的風力資源轉化為電能來供人們利用。據材料記錄人類從很早就已經使用風能來提供動力,驅動帆船是最早對風能的利用,從公元前5000年人們通過風力驅動航船沿著尼羅河逆流而上,到公元1000年維京人開始利用風能來對大西洋進行開發(fā)利用。</p><p> 風能比較其余能源具備較為顯著的優(yōu)勢,再者風能具有較高的經濟可行性和相對較為成熟的技術,憑借著這一優(yōu)點風能立即躋身世界新能源領域的焦點,并被利用在發(fā)電上,我們稱之為風力發(fā)
10、電。1992年的世界環(huán)境與發(fā)展大會重點強調了可再生能源的開發(fā)及利用對環(huán)境與社會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這一主題迅速在世界各國達成共識??梢婇_發(fā)利用新能源對每個國家都是十分迫切需要的。風能的開發(fā)與利用對電力工業(yè)進行了重新塑造,給面臨著能源危機的電力工業(yè)帶來了轉機,也為能源危機帶來了新的福音。風力發(fā)電技術的應用從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受到普遍重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突飛猛進,尤其是是尖端航天技術、空氣動力學和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逐漸應用于新型風力發(fā)電機
11、組的開發(fā)與研制中,使風力發(fā)電迅速發(fā)展起來。</p><p> 我國人口眾多,而化石能源特別是煤炭和石油的嚴重不足,生產量遠遠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能源的消耗逐漸增加,同時由于煤炭、石油的大量使用,中國也成為重要的石油的進口國之一,并且進口石油的數量逐年上升,對國際能源市場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大。下圖是從2000年到2012年我國石油可供量、石油生產量、石油進口量的數據。</p><
12、p> 表1-1石油可供、生產、進口量</p><p> 通過上表1-1可知,進口量逐年增長,因此開發(fā)和利用環(huán)保經濟的新能源變得更加迫切。我們中國的風力資源非常豐富,已探明的風能理論儲量是32.26億千瓦 ,因此有效的開發(fā)和利用風能已經成為我國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基本國策之一。</p><p> 風能對比其余的可再生能源,如光伏、潮汐能、海浪能,風力發(fā)電又是一種技術上比
13、較成熟而且比較容易掌控的可再生能源,所以在面對能源危機的今天對其的研究與開發(f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p><p> 1.2 風力發(fā)電技術發(fā)展歷史與現狀</p><p> 1.2.1 風力發(fā)電的發(fā)展歷史</p><p> 風力發(fā)電于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期開始出現,并且德國、法國、丹麥、蘇聯和美國先后研制了用于實驗性的風力發(fā)電機組。1890年,丹麥政府就開始制訂
14、了一項對于風力發(fā)電的方案,18年的不斷研究與努力之后,首批72臺單機功率為5-25千瓦的風力發(fā)電機誕生了,隨后發(fā)展到120臺。發(fā)展到今天,丹麥已經逐漸發(fā)展為世界上風力發(fā)電設備的生產大國。一戰(zhàn)期間,戰(zhàn)爭促進了螺旋槳式飛機的發(fā)展,近代空氣動力學理論對其的研究與發(fā)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于1931年,世界上最大的一臺采用螺旋槳式葉片設計的30千瓦的風力發(fā)電機在前蘇聯設計建造成功。隨著工業(yè)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風力發(fā)電技術的研究熱潮開始在世界各國迅速展
15、開。</p><p> 在1941年, Smith-Putnam風機在美國誕生,該風機的同步發(fā)電機為1.25MW,葉輪直徑為53米,由不銹鋼制成的風葉與主軸相連接。風機通過對液壓的控制來改變槳距從而實現對轉速和功率的調節(jié)與控制。Smith-Putnam風機有效結合了機械工藝技術與空氣動力學,代表了當時風力機的技術發(fā)展水平,可惜,這臺大型的Smith-Putnam風機并沒有運行很長時間,1945年因故障被迫停止運
16、行。</p><p>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由于戰(zhàn)爭帶來的影響,化石燃料的價格降低使風力機發(fā)電的步伐進一步放緩。但是這并沒有影響到局部地區(qū)風力發(fā)電的發(fā)展,相反一些小型的風力發(fā)電機在美國的一些迫切需要電力的邊遠地區(qū)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 Jacob兄弟發(fā)明了通過三個小葉片直接驅動直流發(fā)電機的Jacobs小型風機。很快這種發(fā)電機被大量的生產并使用。</p><p> 上世紀80年代大型風力機的商
17、業(yè)化逐漸來臨,其首先出現于以丹麥為代表的北歐,隨著不同種類、不同原理的風機的接連問世,市場競爭也越開越激烈起來, 三葉片風力發(fā)電機逐步突出成為風力發(fā)電機的主流。</p><p> 總之,風力發(fā)電在一百多年的曲折發(fā)展中不斷地嘗試與創(chuàng)新,當然,在此期間,有過成功,也有過失敗,但是無論成敗都為風力發(fā)電技術的更好利用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未知中不斷探索,在失敗中不斷改進。風電技術也開始有大陸向海上發(fā)展起來,我們中國也已經
18、建造海上風電場。</p><p> 風能作為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主要能源之一,到2007年全球風力發(fā)電新裝機容量為20000MW,而全球各種發(fā)電總的為94112MW。與2006年的市場容量相比,增加了31%,裝機容量增加了27%[1]。</p><p> 圖1-1 世界風力發(fā)電裝機容量增長</p><p> 從以上的柱形圖可以清楚地看出從2000年以來世界
19、風力發(fā)電裝機容量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并且隨著年份的增長速度逐漸加快,從2001年的2390經過7年迅速增長到2007年的93889,再到2013年達到近320000,可以看出運用風力來發(fā)電具備良好的發(fā)展?jié)摿Α?lt;/p><p> 1.2.2 風力發(fā)電技術發(fā)展狀況</p><p> 風力機技術是一種相對來說性價比較高的技術,風電技術也逐漸成為一些科研人員研究的熱點。風力發(fā)電的過程跟電風扇的
20、工作原理相反:由風能到機械能再到電能,風扇則是通過利用電能轉變?yōu)轱L能。其中,整個過程的重點是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過程,因此風力發(fā)電技術研究的一個重點,就是研制一種發(fā)電機系統(tǒng),這種系統(tǒng)要有利于風電的轉換。</p><p>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技術的不斷開發(fā)及利用,全球的累計裝機容量也隨著時間逐漸的快速增長。由GWEC——全球風能協會[2]的統(tǒng)計,2000年,世界風力發(fā)電總的容量為17400MW,2013年增長到3
21、18105MW,如表1.2所示。 </p><p> 表1-2 2000年至2013年全球風力發(fā)電累計裝機容量</p><p> 從上表1-2可以看出,2000年全球的累計容量為17400兆瓦,并以較快的速度逐年增長,并且增長速度越來越快,到2013年,裝機總容量已經達到318105MW,可以發(fā)現,風力發(fā)電技術正在迅速的增長,相信這種增長勢頭將會繼續(xù)持續(xù)下去。</p&g
22、t;<p> 1.2.3風電國外現狀</p><p> 19 世紀末,用于發(fā)電的風力發(fā)電機組首先由丹麥人研制成功,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風力發(fā)電站[3]。緊接著,世界各國開始探索研究,直至今天,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致力于風力發(fā)展。</p><p>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對電力的要求也就不斷地增高,一些西方的發(fā)達國家在風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比如,美
23、國的水平軸發(fā)電機組、加拿大的立軸達里厄風力發(fā)電機組。除此之外,在歐洲的許多國家,l00MW以上的發(fā)電機組也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90年代中型大型的風電場主要風電機組的單機容量已經實現200到600KW。隨著對風電的不斷開發(fā)與利用,技術的不斷改革,新產品的不斷發(fā)明與投入,相信風力發(fā)電的成本也將不斷地減少。</p><p>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世界風力發(fā)電累計裝機容量平均每年超過20%,除此之外,在現有的風力發(fā)電機組
24、總裝機容量159.213GW中,絕大部分為陸上風力發(fā)電機組,海上風力發(fā)電機組僅占很少的一部分為1.9559GW,約占1.23%。相比內陸,海上風特性對比內陸更加穩(wěn)定,風力方面也更加具有優(yōu)勢,所以,許多有海外發(fā)展條件的國家開始將風電的發(fā)展方向海上發(fā)展。美國與歐洲的一些起步較早的國家的風電技術相對于比較成熟 其相關政策也較為完善,因而風力發(fā)電在短期內迅猛發(fā)展。比如,丹麥的風力發(fā)電量占總發(fā)電量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20%,并且丹麥政府預計2025
25、年底將此份額增長至50%。歐盟也確立了在2020年突破20%的發(fā)電目標。</p><p> 圖1-2 世界新增裝機前十名的國家(2013)</p><p> 圖1-3 世界累計裝機前十名的國家(2013)</p><p> 上圖1-2與1-3為截止到2013年世界風能新增與累計裝機扇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到2013年中國的新增裝機容量位居第一,其次是德國跟
26、英國,美國排在第六位。世界累計裝機容量的前三名依次是中國、美國和德國,這兩幅扇形圖說明我國的風力發(fā)電裝機容量無論是累計還是新增都排在第一的位置,這就要求我國需要保持風力發(fā)電的開發(fā)力度,利用好豐富的風力資源從而解決能源危機,為人類謀福利。</p><p> 1.2.4 風電國內現狀</p><p> 面對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短缺的壓力,我國開始學習西方進行開發(fā)研究風力發(fā)電技術,到2008年底,
27、我國的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了1200萬KW,成功的躋身于世界前四位,風電裝機容量也增長迅速。 當前我國已經有20多個省份建設了風電場,安裝了上萬臺風力發(fā)電機組,還建設了多個大型的風電基地,除此之外,在沿海地區(qū),中國還努力研究探索海上的風力資源,利用海風進行風力發(fā)電。 </p><p> 下圖為從2001年起到2013年我國風電累計裝機與新增的裝機容量。</p><p> 圖1-4 20
28、01~2013年我國風電裝機累計裝機和新增裝機容量</p><p> 從上圖1-4中不難看出,在起初幾年我國的風力發(fā)電受到各種方面的影響發(fā)展較為緩慢,總量比較少,增長的幅度也不大。從2006年起開始出現轉機,總體呈現增長趨勢,無論是新增裝機容量還是累計裝機容量都發(fā)展迅速,開始進入風力發(fā)展的高峰期。我國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所以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開發(fā)領域的不斷擴大,風能總量以及風能利用率不斷增加。風能發(fā)電必將
29、慢慢增大其在發(fā)電領域所占的比重,逐漸取代有污染的、對環(huán)境產生傷害的清潔的發(fā)電方式。除此之外,利用風能這樣的可再生能源也是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建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重要一環(huán)。</p><p> 1.3 風力發(fā)電機組類別 </p><p> 根據風力機的發(fā)電量可以將風力機分為以下三類:小規(guī)模風力機、中規(guī)模風力機和公用電網風力機。當前,最具競爭力的風力發(fā)電機組的結構型式是異步電機雙饋式機
30、組和永磁同步電機直接驅動式機組,大部分機組多采取這兩種方式。</p><p> 1.3.1 雙饋式風力發(fā)電機組</p><p> 雙饋風力發(fā)電機組就是采用交流勵磁雙饋異步發(fā)電機就是采用交流勵磁雙饋異步發(fā)電機,轉子通過變流器并網的一種恒頻機組。雙饋發(fā)電機組的特點是使用雙饋繞線式發(fā)電機,雙端口饋電,定子轉子相互切割磁感線并都可以發(fā)電。</p><p> 1.3.2
31、 直驅式永磁風力發(fā)電機組</p><p> 直驅式永磁風力發(fā)電機組[4],即風力驅動發(fā)電機,也就是平時說的無齒輪風力發(fā)電機,用電機和葉輪直接連接,減去了齒輪箱這一結構,結構更加簡單,避免了發(fā)生齒輪箱的故障。所以增加了發(fā)電機組的使用壽命,減小了機組的體積,提高了效率以及較少了維修成本,繼而較少了故障時間等。</p><p> 發(fā)電機組采用了永磁發(fā)電技術[5]及變速恒頻技術兩種技術,這兩種
32、技術的采用提高了發(fā)電機組的效率,同時變速恒頻技術還能對其進行無功功率補償。 雖然這種方式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和不足,例如,發(fā)電機組使用多極低速永磁同步發(fā)電機,從而導致發(fā)電機直徑大,也就增加了制造成本。機組的設計容量的增大,也會給發(fā)電機設計、加工制造等帶來許多棘手的麻煩。這些方面的困難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去不斷努力克服,使風力發(fā)電機組一直改善,在保證其優(yōu)點的同時盡量的減少其缺點。</p><p>
33、 1.4雙饋變速恒頻風力發(fā)電機組 </p><p> 1.4.1 雙饋變速恒頻風力發(fā)電機組結構 </p><p> 圖1-5雙饋變速恒頻風力發(fā)電機組結構簡圖</p><p> 圖1-5所示的是雙饋變速恒頻風力發(fā)電機[6]組結構模型結構,風能通過風的形式帶動風力機的運轉,而后風力機將風能轉變成機械能,然后經過轉子傳遞給雙饋發(fā)電機,再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34、經過變頻器將電能并如電網。同時,電網、并網處母線電壓將各自信息實時反饋給轉子電氣控制部分,也反饋給槳距角控制機構,槳距角控制機構綜合風速和反饋信息從而改變槳距角。在風能捕捉方面,此種類型的風電機組相比其他類型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而且此種風電機組不需要剎車裝置來控制轉速,減少了機械摩擦和機械故障。本文主要研究風速模型、風力機模型這兩部分,對其數學建模并在Matlab軟件中Simulink環(huán)境下采取仿真,然后對仿真圖形進行剖析。</p
35、><p> 1.4.2 雙饋變速恒頻風電機原理</p><p> 圖1-6 雙饋型異步發(fā)電機原理圖[7]</p><p> 上圖1-6為雙饋異步發(fā)電機,在上圖中 為定子磁場的同步轉速, 為轉子磁場相對于轉子的轉速, 為轉子的電轉速, 為定子電流的頻率 為轉子的電流頻率。由電機學理論可知,電機穩(wěn)定運行時,定子與轉子旋轉磁場相對靜止,即</p><
36、p><b> ?。?-1)</b></p><p><b> 因 及 ,故有</b></p><p><b> ?。?-2)</b></p><p> 由上式中可以知道,當 發(fā)生變化時,可以通過調 來保持定子輸出 的恒定,從而實現變速恒頻運行。</p><p> 1
37、.5系統(tǒng)仿真技術的發(fā)展現狀 </p><p> 仿真是伴隨著計算機發(fā)展而形成的一種實驗研究的方法,一開始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等少數領域,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技術的發(fā)展,仿真技術逐漸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p><p> 按照仿真實現形式的不同可以將仿真分為三種類型物理仿真、數學仿真、數學物理仿真或者混合仿真。</p><p> 仿真技術的使用方便了我們分析事
38、物的可行性,優(yōu)化了系統(tǒng)的設計,還可以通過再現故障發(fā)現其故障發(fā)生的原因,從而驗證設計的正確性。</p><p> 系統(tǒng)仿真技術作為一種綜合性技術學科在對系統(tǒng)進行設計研究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通過仿真技術可以有效地減少設計周期,同時也大大減少了設計時中的費用。仿真技術已廣泛用于工程的廣大領域,并取得了極大的社會及經濟效益[8]。</p><p> 所謂數字仿真[9]是指先建立比較系統(tǒng)的數學模型
39、,然后再運用計算機上對之前建立的數學模型進行運行和分析的過程;數值求解則是仿真所采用的在計算機上求解數學模型的方法[10]。用比較通俗的話來描述,可以形象的把兩者比喻成小樹跟樹林。也就是說,所謂的仿真就是把模型用軟件在某種環(huán)境下運行出來。</p><p> 由此本文主要對風速和風力機在Matlab軟件中的Simulink環(huán)境下進行系統(tǒng)仿真,并對仿真結果進行分析。首先對單一風速模型分別進行建模與仿真,然后疊加為組
40、合風速模型來模擬實際風速并進行仿真分析。</p><p><b> 2 風速模型與仿真</b></p><p> 2.1 單一風速模型與仿真</p><p> 對于風力而言,它是整個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的原動力,風力的變化影響著整個風力機組的運行狀況 ,所以為完成風電系統(tǒng)的模擬實驗,需要對實際的風場風速情況進行準確有效的模擬。</p>
41、<p> 2.1.1 基本風速</p><p> 由風電場測風所得的Weibull分布參數[11]近似確定</p><p><b> ?。?-1)</b></p><p> 式中,為基本風速,單位 ;、分別為威布爾分布的尺度和形狀參數; 為伽馬函數。</p><p> 我們通常認為基本風速是固定
42、的,是不隨著時間而改變的。所以可以取為常數,由風速與風力等級的關系,選取清勁風(即風力等級為5級)作為基本風速,即取8。</p><p> ==8 (2-2)</p><p> 大風的基本風速matlab代碼為</p><p> 圖2-1基本風速模型</p><p> 其中 MATLA
43、B Function 為自定義函數,函數程序代碼:</p><p> function y = fcn(u)</p><p><b> y=5;</b></p><p><b> 其仿真圖形輸出為</b></p><p> 圖2-2 基本風速仿真圖形</p><p>
44、 2.1.2 陣風風速</p><p> 有時風速保持不變只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很難避免其突然變化,為此我們可以引入陣風風速,陣風風速對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及其運行的穩(wěn)定性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陣風風速的基本模型如下:</p><p><b> ?。?-3)</b></p><p> 式2-3中,為陣風峰值,是其單位;為陣風周期,單位為s;為陣風來
45、的時間;t為時間。本文中=10,=10s, ;=2 s。</p><p> 陣風風速matlab代碼為</p><p> 圖2-3陣風風速模型</p><p> 其中 MATLAB Function 為自定義函數,函數程序代碼:</p><p> function y = fcn(u)</p><p><
46、b> Gmax=10;</b></p><p><b> T1g=2;</b></p><p><b> Tg=10;</b></p><p> T2g=T1g+Tg;</p><p> if u<T1g||u>T2g;</p><p&g
47、t;<b> y=0;</b></p><p> else a=(u-T1g)/Tg;</p><p> b=cos(2*pi*a);</p><p> y=(1-b)*Gmax/2;u<=2||u>=12;</p><p><b> end</b></p>&
48、lt;p><b> 其仿真輸出圖形為</b></p><p> 圖2-4 陣風風速仿真圖形</p><p> 由上圖2-4仿真圖形可以清楚地知道,陣風風速在時間t=2s時開始逐漸增大,在大約t=7s時風速達到陣風峰值10,之后風速逐漸的減小,在t=12s時風速降低為0,陣風的變化過程結束。圖像顯示陣風風速的仿真圖形是一個近似對稱的拋物線,通過變化曲線的斜率
49、,我們可以知道陣風的風速的變化過程較為迅速,而迅速的變化對風力機的轉速產生較大的影響,屬于各種風速中波動較大的因子。</p><p> 2.1.3 漸變風速</p><p> 漸變風速數學模型如下</p><p><b> 或</b></p><p><b> ?。?-4)</b></p
50、><p> 上式中,為漸變風速最大值,單位,為風速漸變的開始時間; 是風力逐漸變化的結束時間,為漸變風保持的時間。 本文中 =10, =2,=4,=4。</p><p> 漸變風速的matlab代碼為</p><p> 圖2-5漸變風速模型</p><p> 其中 MATLAB Function 為自定義函數,函數程序代碼:</
51、p><p> function y = fcn(u)</p><p><b> T1r=12;</b></p><p><b> T2r=14;</b></p><p><b> Tr=4;</b></p><p><b> a=T2r+
52、Tr;</b></p><p><b> Rmax=10;</b></p><p> if T1r<u && u<T2r;</p><p> y=Rmax*((u-T1r)/(T2r-T1r));</p><p> else if T2r<u && u
53、<a;</p><p><b> y=Rmax;</b></p><p><b> else y=0;</b></p><p><b> end</b></p><p><b> end </b></p><p>&l
54、t;b> 其仿真輸出圖形為</b></p><p> 圖2-6 漸變風風速仿真圖形</p><p> 上圖2-6為漸變風速的仿真圖形,由仿真圖像可已看出,漸變風風速的圖形在接近t=12s時開始迅速增加,并且斜率是恒定,在t=14s時達到峰值大小為10,并保持峰值的風速恒定一段時間,一直持續(xù)到t=18s時.漸變風風速迅速變化為0,并且所用的風速減小時間十分短,但是峰值
55、的持續(xù)時間相比陣風峰值的時間較長,陣風的峰值時間是瞬時的,而漸變風峰值將持續(xù)一段時間,漸變風速對風力機轉速變化也會造成較大的影響。</p><p> 2.1.4 隨機風速 </p><p> 現實生活中,風力的大小是隨時變化的,其大小極其不穩(wěn)定,為了更好的描述形容風速變化的無規(guī)律性,我們可以用隨機風VWN[12]來形容這一風速。隨機風速又稱噪聲風速,貫穿于組合風速的始終[13]。其數
56、學模型如下:</p><p><b> ?。?-5)</b></p><p> 其中,為隨機風的最大值,取1 ; (-1,1)是從-1到1之間的任意一隨機的數;為風速波動的平均距離,一般取0.5~2,這里取為2。</p><p> 圖2-7隨機風速模型</p><p><b> 其仿真輸出圖形為:<
57、;/b></p><p> 圖2-8 隨機風速仿真圖形</p><p> 由仿真圖形可知,隨機風速在-1—1m/s之間隨機變化,是貫穿于風速始末的噪聲風速,這種噪聲風速體現了實際風速中的不穩(wěn)定性,是模擬實際風速的不可缺少的因子。雖然隨機風速變化幅值相對前面幾種風速較小,但它始終存在,隨機風速的隨機性也是造成風力機轉速隨機變化的原因之一。</p><p>
58、 2.2 組合風速模型與仿真</p><p> 綜合上述四種風速描述,可組建組合風速數學模型為</p><p><b> ?。?-6)</b></p><p> 選定一個風速周期為20s.</p><p> 組合風速的matlab模型見下圖:</p><p> 圖2-9組合風速模型<
59、/p><p><b> 其仿真輸出圖形為</b></p><p> 圖2-10 組合風速仿真圖形</p><p> 上圖為組合風速的仿真圖形,通過組合風速的仿真圖形可以知道,在一個風速周期(T=20s)內,陣風、漸變風先后作用,而基本風速和隨機風速貫穿于組合風速的始終。在這一個風速周期內,陣風風速對組合風速峰值的影響較大,這四種風速的組合疊加
60、可以近似的模擬實際風速,一個較為準確的風速模型對于風力機的出力分析至關重要。</p><p> 3 風力機模型與仿真</p><p> 3.1 風力機及其模型</p><p> 3.1.1 理想風力機的功率輸出</p><p> 任意控制體內空氣質量方程[14]如下所述:</p><p><b>
61、(2-7)</b></p><p> 式中,m為空氣質量,單位為kg;v為x方向速度,單位 ;U代表動能,單位為J;A代表流道截面面積,單位為 ; 代表空氣密度,單位為 ,x代表該控制體內空氣沿流動方向的厚度,單位為m。</p><p> 假設該控制體內的一條邊以速度v沿x軸流動,另一邊則固定在原點,則可以看出隨著x的增加,整個空氣的質量在增加,從而其動能也在增加。<
62、/p><p> 風功率P則是動能對時間的導數,計算表達式如下:</p><p><b> (2-8)</b></p><p> 式中, 代表空氣密度,單位為 ;A代表流道截面面積,單位為 ;v為x方向速度,單位 。</p><p> 根據參考文獻,通常用未受到擾動的來流速度 和風輪掃過的面積 來表示理想風力機所吸
63、取的能量,表達式如下:</p><p><b> ?。?-9)</b></p><p> 系數 =0.593被稱為貝茲(Betz)系數,它表明對于任何風力機來說,最多只能吸取59.3%來流的動能,這里的來流是指速度為未受擾動流速度,流通面積為風輪的掃風面積。對于實際中的風力機來說,由于風力機傳動機械摩擦等方面的原因,從風中吸取的功率比這還會低。通常在最優(yōu)條件下,該比
64、例為35%-40%,也有一部分能到達50%左右。當風力機吸取的功率為來流的40%時,也就意味這其達到了理想條件下風力機的2/3 左右水平??紤]到風速和方向的變化以及葉片表面的摩擦等因素,這已經是較為理想的結果。</p><p> 3.1.2 實際風力機的功率輸出</p><p> 通常用功率系數 來表示實際風力機從風中所吸取功率的比例。得到如下形式:</p><p&
65、gt;<b> ?。?-1)</b></p><p> 式中,R表示風輪半徑,單位為m,V代表風速,單位 ; 代表空氣密度,單位為 .</p><p> 尤為需要注意的是功率系數并不是常數。通??梢詫⒐β氏禂?表示成葉尖速比 和槳距角 的函數。其中葉尖速比的表達式如下[15]:</p><p><b> (3-2)</b&
66、gt;</p><p> 式中, 為風力機轉動的角速度,單位為 ; 代表來流風速,單位為 .</p><p> 當風速一定時,風力機機械功率的大小取決于 的大小。 與槳距角 、葉尖速比 構成非線性關系[16]。其數學關系式為</p><p><b> (3-3) </b></p><p><b>
67、其圖像為</b></p><p> 圖3-1 與、的關系 圖像</p><p> 從圖像中可以看出,槳距角 在9°左右,葉尖速比 在7左右,其功率轉換系數 可取得0.4-0.5。</p><p> 3.1.3 實際風力機功率輸出模型</p><p> 綜合以上論述,可得實際風力機的功率輸出模型示意圖如下<
68、/p><p> 圖3-2 實際風力機功率模型示意圖</p><p> 從輪轂到發(fā)電機轉子之間的機械傳動部分,可以近似用一屆慣性環(huán)節(jié)來描述,如式所示</p><p><b> ?。?-4)</b></p><p> 式中,為機械傳動部分的時間常數,單位s;為發(fā)電機轉子軸上的機械轉矩, 為風力機末端軸上的 機械轉矩,為:&
69、lt;/p><p><b> ?。?-5)</b></p><p> 由于本文研究對象為雙饋變速恒頻發(fā)電機組中的風速模型和風力機模型,因此風力機槳距角的類型為變槳距角,并由控制機構控制以配合風速變化??刂茩C構在本文中非重點研究對象,可將其對槳距角的控制從外部視為功率系數 維持在一個較高的值附近,這在實際操作中是可以實現的。同時這對提高風力機捕獲風能的效率具有極為重要的
70、意義。由此可將功率系數簡化為一個定值, [13]。</p><p> 其風力機的MATLAB代碼為:</p><p><b> 圖3-3風力機模型</b></p><p> 上圖中zuhefengsu為組合風速的子系統(tǒng)封裝,如下所示</p><p> 圖3-4組合風速模型</p><p>
71、; Pm為風力機功率輸出的數學模型:</p><p><b> ?。?-6) </b></p><p> 其Matlab程序代碼為</p><p> function y = fcn(u)</p><p><b> a=1.205;</b></p><p><
72、b> R=25;</b></p><p><b> Cp=0.45;</b></p><p> y=0.5*a*R^2*u^3*Cp;</p><p> 其風力機功率輸出仿真圖形為 </p><p> 圖3-5 風力機功率輸出仿真圖形</p><p> 3.2
73、風力機仿真結果分析</p><p> 上圖3-5為風力機功率輸出的仿真圖形,由上圖可知,在一個風速周期內即T=20s,風力機功率的輸出功率隨著時間不斷發(fā)生變化,功率的最高值可以達到4500Kw。把功率輸出圖形與組合風速仿真圖形相比較,風力機的功率輸出圖形的變化趨勢與風速仿真變化的趨勢基本一致,這也證實了變速恒頻風電機組中風力機的轉速隨風速的變化而變化,其功率自然也隨著風速而變化。與傳統(tǒng)的恒速風電機組相對比,變速
74、恒頻風電機組對風能的捕獲效率明顯增高,可以凸顯出風能高效利用的優(yōu)勢。同時變速恒頻風電機組中沒有機械恒速控制裝置,減少了故障率和機械摩擦,在提高可靠性的同事也降低了制造成本,一舉兩得。有了這一優(yōu)勢,未來風電機組的發(fā)展方向將與變速恒頻風電機組密切相關。</p><p><b> 4 結論與展望</b></p><p> 本論文的寫作目的在于建立基于Matlab/Sim
75、ulink環(huán)境下的風力發(fā)電機組中風速和風力機模型的運行仿真,介紹了風速模型在風力發(fā)電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并采用組合風速模型將各種自然風速進行建模,仿真結果良好的描述了風速的規(guī)律性、隨機性的特點,說明了組合風速不僅能良好的反應自然風速的特性,避免風速模型計算的復雜性,并且通過有針對性的考驗了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在不同風速時的性能,為實驗室風力發(fā)電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通過模擬現實中風力機運行情況,不斷地改進缺點,為風力發(fā)電的更好更快地發(fā)展起到了十分
76、重要的作用,為更大容量、更高效率并且更加經濟的風力發(fā)電機組的實現提供實驗模擬基礎?,F在,主要的發(fā)電技術由火力發(fā)電、水力發(fā)電、核發(fā)電跟風力發(fā)電?;痣娨蕾囉诨茉?,水電也存在著建造費用高,發(fā)電容量小的缺點,至于核電也存在著核輻射的不足。相比之下風力發(fā)電的優(yōu)勢比較明顯,相信用不了多久風力發(fā)電將會成為為人類供應電能的主要力量。</p><p> 論文的研究總結如下:</p><p> 1.課
77、題進行前,對這方面的國內外現狀的了解比較少,也比較模糊,所以在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的相關的參考文獻,了解了該項目的國內外技術的發(fā)展現狀,充分認識到了風力發(fā)電這一可再生能源所具有的獨特優(yōu)勢與發(fā)展?jié)摿?,同時也感受到風力發(fā)電近幾年在各國的迅猛發(fā)展??傊?,利用風能這一不盡的資源進行發(fā)電,再加上其技術成熟的巨大優(yōu)勢,因此風力發(fā)電的地位是其他可再生能源無法替代的。</p><p> 2. 當今社會,世界經濟快速增長,隨之越來越
78、多的企業(yè)產生并隨之壯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的提高,伴隨著生活水平的進步必定造成人們的生產生活所用電量也快速上漲。風能憑借著它永不枯竭的優(yōu)點迅速的被世界各國所認可并迅速發(fā)展起來。</p><p> 3.對機組類別的研究可知當前主要存在雙饋式風力發(fā)電機組和直驅式永磁風力發(fā)電機組這兩種風電機組,而其中雙饋變速恒頻風力發(fā)電機組是目前風能利用效率最高的機組之一。其較高的風能利用效率使其具備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同時也使技術面
79、臨著更高層次的挑戰(zhàn)。相信雙饋變速恒頻發(fā)電機組將會成為風電領域的主流機組。</p><p> 4.參考風速理論模型,利用其數學模型在Matlab/Simulink環(huán)境下進行風速仿真。首先對其單一風速進行各自仿真并輸出仿真圖像進行分析,然后將單一風速組合成組合風速來模擬實際當中的風速。對組合風速的輸出圖像進行分析可知其能較為正確的反映實際的風速情況,為我們今后開發(fā)研究更有效便捷的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80、;/p><p> 總之,風力發(fā)電是一個十分重要并且較為迫切的話題,怎樣更有效的開發(fā)和利用風能必將成為今后能源方面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因此,這就要求要有更多的人力資源投入到風能這一新能源的開發(fā)中去。為世界的高速發(fā)展提供能量,為環(huán)境的污染減輕壓力,在為我們這代人自身發(fā)展的同時也為子孫后代造福。我們國家雖然在風力發(fā)電這一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相比西方的一些發(fā)達國家還是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距,因此我們應該在保持自身技術
81、快速發(fā)展的同時積極的學習和引進先進國家的經驗與技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成為世界上的“能源”大國。新世紀的年輕人,必須擔起這一重任,為國家、為子孫、更是為自己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p><p><b> 參考文獻</b></p><p> [1]S M Muyeen,Junji Tamura.Stability Augmentationof a Grid-
82、connected Wind Farm.Machine Press,2011.1-2.</p><p> [2]王化玉.我國風電產業(yè)競爭力及影響因素研究.江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18-19.</p><p> [3] 包耳, 胡紅英. 風力發(fā)電的發(fā)展狀況與展望[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 2011, 13(l): 1.</p><p> [4]張岳,王鳳
83、翔.直驅式永磁同步風力發(fā)電機性能研究[J].電機與控制學報,2009,13(1):2-3.</p><p> [5]夏長亮. 永磁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及其功率變換技術[J].電工技術學報,2012,27(11):2-4.</p><p> [6]王峰,鄭旺,朱威,等.變速恒頻無刷雙饋風力發(fā)電機的仿真研究[J].變頻器世界,2011(11):1-3.</p><p>
84、[7]Morren J, Pierik J T G, Haan SWH de. Fast Dynamic Modelling of Direct-drive Wind Turbines[C]. in Proc PClM Europe 2004, N mberg, Germany 2004:25-27.</p><p> [8]習培玉.風電機組全程運行仿真研究.華北電力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p&g
85、t;<p> [9]徐庚寶,曾蓮芝.數字仿真術語集[J].2014,31(2):1.</p><p> [10]定宇,陳陽泉.基于MATLAB/simulink的系統(tǒng)仿真技術與應用[J].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2.38-44.</p><p> [11]陳繼傳,段巍,葉芳.風電場風頻weibull分布參數的估計方法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1(3):1-2.&l
86、t;/p><p> [12] 楊之俊. 基于Matlab 的組合風速建模與仿真[J]. 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8(9): 74-77</p><p> [13]申洪.變速恒頻風電機組并網運行模型研究及其應用[J].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2003.</p><p> [14]杜明慧.變轉速風力機整機性能研究及軟件開發(fā).碩士學位論文,汕頭大學,2005.
87、</p><p> [15] 金邵鵬. 對具有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的混合發(fā)電系統(tǒng)的研究[J].科技與企業(yè),,2013.347.</p><p> [16]孫建峰.風電場建模和仿真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清華大學,2004.</p><p><b> 致謝</b></p><p> 光陰荏苒,四年的大學時代馬上過去,在論
88、文的寫作期間,或大或小的遇到了許多問題。比如,自己相對于風力發(fā)電的原理及概念了解的比較模糊,而手頭上關于風力發(fā)電機組的現有資料較少,圖書館內的書目更是屈指可數,并且大部分的東西都是重復的,由此對論文的寫作造成不小的困難。除此之外,我認為最大的困難是對于軟件的熟練使用,雖然之前有接觸過matlab這一軟件,但對其掌握的熟練程度還遠遠不夠,因此我又重點學習了Simulink部分,通過借閱參考書邊學習邊用軟件進行模擬仿真,當然在最后的出圖上還
89、是遇到了困難,通過求助同學得到了解決。通過寫這篇論文,這讓我感到掌握專業(yè)性軟件的是科學研究最基礎的支持。因此有效的利用技術軟件將為我們的工作生活提供十分便利的條件。</p><p> 在此,我要由衷的感激我的指導教師張傳洋老師,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給予了悉心指導和熱心幫助,使我能夠合理的安排時間,進行論文的寫作工作,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同時也十分感謝指導MATLAB軟件使用的同專業(yè)學長與同學,在我有不懂的地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畢業(yè)設計(論文)-運用matlab仿真分析短路故障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基于matlab simulink短路故障仿真及分析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小型風力發(fā)電電氣設計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基于matlab的光伏發(fā)電研究及其仿真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matlab仿真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基于matlab的電力系統(tǒng)短路故障分析與仿真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基于matlab的變壓器故障仿真及保護分析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畢業(yè)設計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畢業(yè)設計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論文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船用風力發(fā)電裝置設計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基于matlab仿真的電力系統(tǒng)短路故障分析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基于matlab的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仿真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方圓小區(qū)電氣工程設計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康樂小區(qū)電氣工程設計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畢業(yè)設計[論文]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畢業(yè)設計任務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畢業(yè)設計任務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高壓架空線路單相接地故障組合行波測距及其matlab仿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