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錄</b></p><p><b> 摘 要3</b></p><p> Abstract4</p><p> 第1章設計參數(shù)資料1</p><p> 1.1 氣象資料1</p><p> 1.2 室內(nèi)設計參數(shù)1</
2、p><p> 1.3 土建資料2</p><p> 1.4 設計內(nèi)容3</p><p> 第2章 負荷計算4</p><p> 2.1 負荷理論根據(jù)4</p><p> 2.1.1 房間冷負荷的構成4</p><p> 2.1.2 房間濕負荷的構成4</p>
3、<p> 2.2 負荷計算4</p><p> 2.2.1. 冷負荷主要計算公式4</p><p> 2.2.2 冷負荷計算實例7</p><p> 2.2.3濕負荷計算13</p><p> 2.2.4新風量及新風負荷計算13</p><p> 第3章 空調(diào)系統(tǒng)方案確定15<
4、/p><p> 3.1 確定空調(diào)系統(tǒng)方案的因素15</p><p> 3.2 各種空調(diào)系統(tǒng)的比較15</p><p> 3.3 空調(diào)末端系統(tǒng)的選擇15</p><p> 第4章 空調(diào)設備選型及計算16</p><p> 4.1 全空氣系統(tǒng)風量計算16</p><p> 4.2
5、 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tǒng)風量計算17</p><p> 4.3 新風機組風量計算及選型19</p><p> 第5章 風管水力計算21</p><p> 5.1設備的布置21</p><p> 5.1.1吊裝式風機盤管的布置21</p><p> 5.1.2空調(diào)器和新風機組的布置21</p
6、><p> 5.2風管水力計算依據(jù)21</p><p> 5.2.1 風速大小的確定21</p><p> 5.2.1 風管水力計算方法及步驟22</p><p> 第6章 水系統(tǒng)水力計算及設計24</p><p> 6.1 水系統(tǒng)設計24</p><p> 6.1.1 空調(diào)水
7、系統(tǒng)方案的確定24</p><p> 6.2冷凍水系統(tǒng)水力計算25</p><p> 6.2.1冷水系統(tǒng)水平管段的水力計算25</p><p> 6.3冷凝水管的設計27</p><p> 6.4水管的布置28</p><p><b> 6.5閥門29</b></p&g
8、t;<p> 第7章 通風防排煙設計30</p><p> 7.1 需要進行防煙設計的建筑及部位30</p><p> 7.2 高層建筑的防煙措施30</p><p> 7.2.1 防煙設計方案30</p><p> 7.2.2 地下停車場排煙系統(tǒng)設計30</p><p> 7.2
9、.3 本建筑的地下室通風、排煙的具體設計32</p><p> 第8章 制冷機房的設計33</p><p> 8.1 機組選型33</p><p> 8.1.1 機組選型計算33</p><p> 8.2 膨脹水箱的配置與計算33</p><p> 8.3冷凍水泵的選型和計算34</p&g
10、t;<p> 8.3.1 冷凍水泵的選型和計算34</p><p> 8.3.2 冷凍水泵配管布置35</p><p><b> 參考文獻36</b></p><p><b> 致 謝37</b></p><p> 附錄一:外文原文及翻譯38</p>
11、<p> 附錄二:高層建筑暖通空調(diào)工程設計任務書48</p><p> 附錄三:高層建筑暖通空調(diào)工程設計指導書49</p><p> 附錄四: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52</p><p><b> 附表一58</b></p><p><b> 附表二69</b></p&
12、gt;<p><b> 附表三78</b></p><p> 武漢市某高層寫字樓中央空調(diào)設計</p><p><b> 摘 要</b></p><p>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高層建筑發(fā)展迅猛;而進入90年代以后,則向著建筑更高,設備更加完善的方向前進,并從大城市向中等城市擴展的趨勢。同時,
13、由于高層建筑具有與一般建筑不同的特點,所以,高層建筑的采暖空調(diào)與一般建筑相比,其負荷、系統(tǒng)形式等均有其特殊性。因此,高層建筑的供暖通風與空調(diào)的負荷、系統(tǒng)形式、系統(tǒng)的冷熱源、高層建筑的空調(diào)設計、通風設計、空調(diào)水系統(tǒng)以及高層建筑的防火與防排煙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正是由于高層建筑的上述特點,所以高層建筑的設計理論、設計方法和施工技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p> 本工程為武漢市某高層寫字樓19層空調(diào)設計,
14、建筑總面積約為21289.3㎡,建筑總標高為77.8m,其中地下停車場面積為3010.9㎡。該寫字樓共十九層,其中一層、二層為大空間營業(yè)廳,三——十九層為大空間辦公寫字樓。地下一層為風機房、物業(yè)管理房間、車庫,地下二層為車庫、制冷機房等。在空調(diào)的設計方式上,對于一層和二層由于建筑用途是作為營業(yè)廳大空間,全部采用全空氣系統(tǒng);三層及以上作為辦公樓,全部房間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tǒng)。本建筑中,衛(wèi)生間排風設計采用樓頂加裝排風機,每層衛(wèi)生間各有排風
15、風口,通過排風井排至室外。樓梯間及電梯前室做加壓送風設計。在冷熱源設計上,采用三臺水冷式螺桿制冷機組。在防排煙設計上,對地下車庫進行了排煙、排風、送風的設計。 </p><p> 關鍵詞: 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tǒng) 全空氣系統(tǒng) 制冷機組 防排煙</p><p> The design of air condition in a hign-rise office building
16、located in Wuhan</p><p><b> Abstract</b></p><p> Since the 1980s ,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rise buildings ; and into the 1990s, the building toward higher equipme
17、nt more perfect direction, from big cities to medium-sized cities and the expansion trend. Meanwhile, the high-rise building and general construction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 so the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
18、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ts load , the system has its own peculiarities and other forms . Therefore, the high-rise building</p><p> This project is a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
19、in Wuhan City on the 19th floor air-conditioning design ,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approximately 21,289.3 square meters, total construction elevation of 77.8m, including underground parking area of ??3010.9 square me
20、ters. The office total of 19 layers , one of which , a large space for the operating room floor , three - nineteen layers of large space office space . Wind basement room , property management room , garage , ground floo
21、r of the garage </p><p> Key word: Air fan coil system The whole air system </p><p> Refrigeration units Smoke Control</p><p><b> 設計參數(shù)資料</b></p><
22、;p><b> 1.1 氣象資料</b></p><p> 武漢市室外氣象參數(shù)見下表 : </p><p><b> 表1-1</b></p><p> 1.2 室內(nèi)設計參數(shù)</p><p> 室內(nèi)設計參數(shù)表 表1-2
23、</p><p><b> 1.3 土建資料</b></p><p> 工程為武漢市某高層寫字樓19層空調(diào)設計,建筑總面積約為21289.3㎡,建筑總標高為77.8m,其中地下停車場面積為3010.9㎡。該寫字樓共十九層,其中一層、二層為大空間營業(yè)廳,三——十九層為大空間辦公寫字樓。地下一層為風機房、物業(yè)管理層、車庫,地下二層為車庫、制冷機房等。</p>
24、;<p><b> 1. 外墻類型</b></p><p> 外墻類型及熱工性能指標(由外到內(nèi)) 表1-3</p><p> 2. 內(nèi)墻選用Ⅱ型墻體,不做保溫處理,磚墻(白灰粉刷)δ=240mm,K=1.5W/(㎡·K)。 </p><p> 3. 樓板選用Ⅱ型樓板,預制細石混凝
25、土板40mm,表面噴白色水泥槳δ=16mm。 </p><p> 4. 外窗采用塑鋼單框雙玻璃窗,玻璃為3mm 厚標準玻璃,室內(nèi)無遮陽,Cz=0.5,K=3.0W/(㎡·K)。</p><p><b> 5.屋面類型</b></p><p> 屋面類型及熱工性能指標(由外到內(nèi)) 表1-4</p&g
26、t;<p><b> 1.4 設計內(nèi)容</b></p><p> 本建筑在空調(diào)的設計方式上,對于一層和二層由于建筑用途是作為營業(yè)廳大空間,全部采用全空氣系統(tǒng);三層及以上作為辦公樓,全部房間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tǒng)。衛(wèi)生間排風設計采用樓頂加裝排風機,每層衛(wèi)生間各有排風風口,通過排風井排至室外。樓梯間及電梯前室做加壓送風設計。在冷熱源設計上,采用三臺水冷式螺桿制冷機組。在防排煙設
27、計上,對地下車庫進行了排煙、排風、送風的設計。同時對地下制冷機房進行設計。</p><p><b> 第2章 負荷計算</b></p><p> 2.1 負荷理論根據(jù) </p><p> 2.1.1 房間冷負荷的構成</p><p> (1) 通過圍護結(jié)構傳入室內(nèi)的熱量;</p><p>
28、; ?。?) 透過外窗進入室內(nèi)的太陽輻射熱量;</p><p> ?。?) 人體散熱量;</p><p> ?。?) 照明散熱量;</p><p> ?。?) 設備散熱量;</p><p> (6) 其它室內(nèi)散熱量。</p><p> 2.1.2 房間濕負荷的構成 </p><p><
29、b> ?。?)人體散濕量;</b></p><p> ?。?)室內(nèi)敞開水池表面散濕量;</p><p> ?。?)其它室內(nèi)散濕量。</p><p><b> 2.2 負荷計算</b></p><p> 2.2.1. 冷負荷主要計算公式</p><p> 注:本計算采用新暖規(guī)
30、60頁計算方法</p><p> ?。?)外墻和屋面逐時傳熱冷負荷</p><p> CL Wq = KF(twlq+ △td - tn)</p><p> twlq——外圍護結(jié)構冷負荷計算逐時溫度,</p><p> △td——地點修正值,武漢為+1℃</p><p> tn——室內(nèi)計算溫度,取26℃<
31、/p><p> K——外圍護結(jié)構傳熱系數(shù),</p><p> F——外圍護結(jié)構的面積,</p><p> CLWq——外圍護結(jié)構的逐時冷負荷。</p><p> ?。?)各房間外窗瞬時傳熱冷負荷計算說明</p><p> CLWc=KF(twlc-tn)</p><p> twlc——外圍
32、護結(jié)構冷負荷計算逐時溫度,新暖規(guī)p248</p><p> tn——室內(nèi)計算溫度,取26℃</p><p> K——外玻璃窗傳熱系數(shù),</p><p> F——窗口有效面積,</p><p> CLWc——外玻璃窗逐時冷負荷。</p><p> ?。?)玻璃幕墻和外窗日射得熱冷負荷</p><
33、;p> CLc=CclC×Cz×DJmax×FC</p><p><b> Cz=CwCnCs</b></p><p> CLc——透過玻璃窗進入的太陽輻射得熱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CclC——透過無遮陽標準玻璃太陽輻射冷負荷系數(shù),</p><p> Cz——
34、外窗綜合遮擋系數(shù),</p><p> Cw——外遮陽修正系數(shù),</p><p> Cn——內(nèi)遮陽修正系數(shù),</p><p> Cs——玻璃修正系數(shù),</p><p> DJmax——夏季日射得熱因數(shù)最大值,</p><p> FC——窗玻璃凈面積。</p><p> ?。?)內(nèi)墻傳熱冷
35、負荷</p><p> CLWn=KF(twp+△tls-tn)</p><p> K——內(nèi)維護結(jié)構傳熱系數(shù),</p><p> F——內(nèi)維護結(jié)構面積,</p><p> twp一一夏季空調(diào)室外計算日平均溫度,32.0℃</p><p> △tls——附加溫升,</p><p> C
36、LWn——內(nèi)圍護結(jié)構的逐時冷負荷</p><p> ?。?)人員散熱冷負荷</p><p> 人體顯然散熱引起的冷負荷計算式為:</p><p> CLrt=Qrt nφCclrt</p><p> 式中 CLrt——人體顯然散熱形成的冷負荷,W;</p><p> Qrt——不同室溫和勞動性質(zhì)成年男子顯熱
37、散熱量,W;</p><p> n——室內(nèi)全部人數(shù);</p><p> φ——群集系數(shù);0.96</p><p> Cclrt——人體顯然散熱冷負荷系數(shù)。</p><p> (6)燈光散熱冷負荷</p><p> CLzm =Cclzm n1 Qzm</p><p> CLzm——照
38、明散熱形成的冷負荷,</p><p> Cclzm——照照明冷負荷系數(shù),</p><p> n1——同時工作系數(shù),0.7</p><p> Qzm——照明設備功率</p><p> ?。?)設備散熱冷負荷(該建筑內(nèi)一般均為電熱設備散熱)</p><p> CLsb= Cclsb Qsb</p>&
39、lt;p> Cclsb——設備冷負荷系數(shù),</p><p> Qsb——設備散熱量。</p><p> 注:查《實用供熱設計手冊(第二版)》:</p><p> 各房間的群集系數(shù)取為φ=0.96</p><p> 不同房間人員占有的使用面積指標 表2-1<
40、/p><p> 燈具的同時使用系數(shù)n1取0.7</p><p> 照明功率密度指標 表2-2</p><p> 電器設備的功率密度 表2-3</p><p>
41、 2.2.2 冷負荷計算實例</p><p> 取該建筑三層大空間辦公室為例,進行冷負荷計算。</p><p> 三層大空間辦公室南外墻冷負荷</p><p> CL Wq = KF(twlq+ △td - tn)</p><p> ?。?)三層大空間辦公室南外窗瞬時傳熱冷負荷</p><p> CLWc=K
42、F(twlc-tn)</p><p> (3)三層大空間辦公室南外窗透過日射得熱引起的冷負荷</p><p> CLc=CclC×Cz×DJmax×FC</p><p> ?。?)三層大空間辦公室西外墻冷負荷</p><p> CL Wq = KF(twlq+ △td - tn)</p>&l
43、t;p> ?。?)三層大空間辦公室西外窗瞬時傳熱冷負荷</p><p> CLWc=KF(twlc-tn)</p><p> ?。?)三層大空間辦公室西外窗透過日射得熱引起的冷負荷</p><p> CLc=CclC×Cz×DJmax×FC</p><p> ?。?)三層大空間辦公室北外墻冷負荷<
44、/p><p> CL Wq = KF(twlq+ △td - tn)</p><p> ?。?)三層大空間辦公室北外窗瞬時傳熱冷負荷</p><p> CLWc=KF(twlc-tn)</p><p> ?。?)三層大空間辦公室北外窗透過日射得熱引起的冷負荷</p><p> CLc=CclC×Cz
45、5;DJmax×FC</p><p> ?。?0)三層大空間辦公室東外墻冷負荷</p><p> CL Wq = KF(twlq+ △td - tn)</p><p> ?。?1)三層大空間辦公室東外窗瞬時傳熱冷負荷</p><p> CLWc=KF(twlc-tn)</p><p> ?。?2)三層大空
46、間辦公室東外窗透過日射得熱引起的冷負荷</p><p> CLc=CclC×Cz×DJmax×FC</p><p> ?。?3)三層大空間辦公室與內(nèi)維護結(jié)構傳熱冷負荷</p><p> CLWn=KF(twp+△tls-tn)</p><p> ?。?4)三層大空間辦公室人員散熱引起的冷負荷</p>
47、;<p> CLrt=Qrt nφCclrt </p><p> ?。?5)辦公室103照明散熱引起的冷負荷</p><p> CLzm =Cclzm n1 Qzm</p><p> (16)辦公室103設備散熱引起的冷負荷</p><p> CLsb= Cclsb Qsb</p><p>
48、各項逐時冷負荷匯總:</p><p> 綜上表所知,三層大空間辦公室的最大負荷出現(xiàn)在16:00,最大負荷為41479.9W.由計算可得,該建筑的總冷負荷為935.7KW。</p><p> 其余各個房間負荷見附表一。</p><p> 2.2.3濕負荷計算</p><p> 濕負荷是指空調(diào)房間的濕源(人體散濕、敞開水池(槽)表面散濕、
49、地面積水等)。向室內(nèi)的散濕量,也是為維持室內(nèi)含濕量恒定需從房間除去的濕量。</p><p> 人體散濕量可按下式計算:</p><p> Mw=0.001φng</p><p> Mw—人體散濕量,(kg/h)</p><p><b> φ—群集系數(shù),</b></p><p><b&
50、gt; n—房間人數(shù),</b></p><p> g—一名成年男子小時散濕量,(g/h)。</p><p> 2.2.4新風量及新風負荷計算</p><p> 房間新風量及新風負荷計算方法:</p><p> QC.0= M0*(h0—hR)</p><p><b> M0=ρaVαn
51、</b></p><p><b> n=F/ρ</b></p><p> QC.0—新風負荷,KW,</p><p> h0—室外空氣焓值,</p><p> hR—室內(nèi)空氣焓值,</p><p> M0—房間新風量(kg/h)</p><p>&l
52、t;b> ρa—空氣密度,</b></p><p> Vα—每人所需最小新風量,</p><p><b> n—房間人數(shù),</b></p><p><b> F—房間面積,</b></p><p><b> ρ—房間人員密度。</b></p&g
53、t;<p> 房間新風量及新風負荷濕負荷匯總:</p><p> 由以上建筑逐時冷負荷和新風負荷,最終可得。</p><p> 冷水機組制冷量=(建筑逐時負荷+新風負荷)X(1+10%)=1832KW。</p><p> 第3章 空調(diào)系統(tǒng)方案確定</p><p> 3.1 確定空調(diào)系統(tǒng)方案的因素</p>
54、<p> 空調(diào)系統(tǒng)的方案確定與很多因素有關,確定方案前,要了解下列內(nèi)容:</p><p> ?。?)用途:該建筑一二層為大空間營業(yè)廳,三層以上全部房間都是辦公室,地下一層物業(yè)管理房間;</p><p> ?。?)室內(nèi)參數(shù)要求見表1-1所列</p><p> ?。?)負荷情況:該建筑部分圍護結(jié)構選用玻璃幕墻,設備的發(fā)熱量大,人員流動頻繁,照明發(fā)熱量大,
55、新風需求量大。</p><p> 3.2 各種空調(diào)系統(tǒng)的比較</p><p> ※對于大面積空調(diào)的會議室、辦公樓等排風量少、要求舒適的房間,宜采用風機盤管系統(tǒng)。要求固定新風量的,應另設新風系統(tǒng);一般采用兩管制,當兩管制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采用四管制;</p><p> ※對于允許溫度波動<=±1℃或相對濕度允許波動范圍<=±10%
56、的系統(tǒng),具有大量排風,人員活動量、負荷和總面積較大的房間以采用集中式全空氣系統(tǒng),可根據(jù)需要和要求設置變風量或定風量系統(tǒng)。</p><p> 3.3 空調(diào)末端系統(tǒng)的選擇</p><p> ◇ 本建筑一二層為大空間營業(yè)廳,由于人員較多,負荷較大??諝饬魍ㄒ蟾撸櫜捎萌諝庀到y(tǒng)。全空氣系統(tǒng)分一次回風式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是全部由處理過的空氣負擔室內(nèi)空調(diào)冷負荷和濕負荷。</p><
57、;p> ◇ 三層以上所有房間都是辦公室用。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的空調(diào)形式,新風不承擔室內(nèi)冷負荷,只提供房間所需的新風,而室內(nèi)負荷全部由風機盤管承擔。</p><p> ◇地下一層有物業(yè)管理房間,由于人員不是太多,也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的空調(diào)形式。選擇新風機組從地面引新風從風道引進新風機房處理到送風點送至房間提供新風。 </p><p> 第4章 空調(diào)設備選型及計算</p&g
58、t;<p> 4.1 全空氣系統(tǒng)風量計算</p><p> 一二層集中式全空氣系統(tǒng),以一層房間為例,空調(diào)機組的的風量及負荷計算如下:</p><p> 圖4-1 集中式全空氣系統(tǒng)處理過程焓濕圖</p><p> 一層營業(yè)廳的建筑負荷為Q=118.2kW,濕負荷W=8.29kg/h,室內(nèi)設計溫度tn=26℃,相對濕度60%,室外干球溫度tw=
59、35.2℃,室外計算濕球溫度為28.4℃,該大廳人員取164人,要求人均新風量為30m3/h,總新風量為4900m3/h,送風管道附加溫升為2℃,回風管道附加溫升為1℃,機器露點取90%。上圖為全空氣系統(tǒng)處理焓濕圖,其中N為室內(nèi)空氣狀態(tài)點,W為室外空氣狀態(tài)點,M為一次回風與新風的混合點,S為該系統(tǒng)的空氣送風點。</p><p><b> 具體計算步驟:</b></p><
60、;p> ?。?)根據(jù)室內(nèi)室外參數(shù)確定室內(nèi)點N和室外點W;</p><p> ?。?)根據(jù)室內(nèi)熱濕負荷計算熱濕比:</p><p> ?。?)熱濕比ε=5146kJ/kg 與相對濕度φ=90%相交于S點得:</p><p> hs= 50.2kJ/kg ts=18.00C ds=12.6g/kg.</p><p> ?。?)根據(jù)房間
61、冷負荷和送風狀態(tài)點的焓差計算確定空調(diào)房間送風量: </p><p> ?。?)根據(jù)空調(diào)送風量和新風量計算新風比:</p><p> ?。?)根據(jù)新風比:m=11.23% 確定hm=62.3kJ/kg;</p><p> ?。?)在RW過程線上找到hm=62.3 kJ/kg即為混合點M。</p><p> 供冷回風工況:進風干球溫
62、度26℃,進風濕球溫度19.5℃,冷煤水進出溫度7~12℃,由于室內(nèi)設計溫度為26℃,空調(diào)機組在該條件下的制冷能力有所提高,查找《中央空調(diào)選型手冊》相關資料,故選擇型號為ZKS-2和ZKS-1.5吊頂式空調(diào)處理機各一臺。</p><p> 4.2 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tǒng)風量計算</p><p> 一般主要考慮兩個方面:風機盤管的冷量和風機盤管的風量要滿足房間負荷和房間的送風量要求,在選擇
63、風機盤管時一般冷量選擇。設計時要根據(jù)風機盤管是否承擔新風負荷,再具體畫含濕圖進行計算。本設計為風機盤管加獨立新風系統(tǒng),新風處理到室內(nèi)空氣的等焓值,而風機盤管承擔室內(nèi)的負荷,即新風不承擔室內(nèi)冷負荷,只負擔部分濕負荷。其含濕圖4-2處理過程如下圖:</p><p> 圖4-2 風機盤管焓濕圖處理過程</p><p> 現(xiàn)在以三層辦公室為例進行計算:</p><p>
64、 房間的不含新風負荷為Q=41.47kW,濕負荷W=14.23kg/h,室內(nèi)空氣計算溫度=26 0C,相對濕度60%,室外干球溫度=35.2℃,室外計算濕球溫度為28.4℃,該房間室內(nèi)人員136人,要求人均新風量為30m3/h,總新風量為4080 m3/h,上圖中N為室內(nèi)空氣狀態(tài)點,W為室外空氣狀態(tài)點,L為新風處理到室內(nèi)等焓線上的點,S為該系統(tǒng)的空氣送風點,M為室內(nèi)空氣經(jīng)風機盤管處理后的狀態(tài)點。</p><p>
65、;<b> 具體步驟:</b></p><p> 1)定室內(nèi)點N和室外點W;</p><p> 2)確定L點(新風通過新風機組處理到室內(nèi)等焓線與相對濕度Φ=90%交于L 點);</p><p> 3) 根據(jù)室內(nèi)冷負荷和濕負荷確定熱濕比:</p><p><b> 熱濕比 </b><
66、/p><p><b> kJ/kg</b></p><p> 4)選擇送風溫差;根據(jù)《實用空調(diào)與制冷工程手冊》,一般舒適性空調(diào)允許有正負1℃的溫差,送風溫差ΔT=6—10℃。在本設計中選送風溫差選8℃。</p><p> 則 空調(diào)房間送風量:</p><p> 新風量: Gx =4080 m3/h</p&g
67、t;<p> 本設計風機盤管承擔房間冷負荷和部分新風濕負荷,新風管道附加2℃溫升,所以風機盤管的冷量為41.47Kw。為了滿足設計要求,選擇八臺相同型號的風機盤管,其型號為HP-102,制冷量為5.4Kw,風量為1020m3/h,尺寸為1200*465*206。</p><p> 在一個新風機組系統(tǒng)中,累加各個房間新風冷負荷,計算出新風機組的設備冷量和風量,選擇合適的新風機組。</p>
68、;<p> 風機盤管的布置與空調(diào)房間的使用性質(zhì)和建筑形式有關,對于客房、辦公室,一般布置在進門的吊頂內(nèi)離墻距取1.5m,采用吊頂臥式暗裝的形式。</p><p> 風機盤管機組空調(diào)系統(tǒng)的新風供給方式采用由獨立新風系統(tǒng)供給室內(nèi)新風,經(jīng)過處理過的新風從進風總風管通過支管送入各個房間。單獨設置的新風機組,可隨室外空氣狀態(tài)參數(shù)的變化進行調(diào)節(jié),保證了室內(nèi)空氣參數(shù)的穩(wěn)定,房間新風全年都可以有保證。</
69、p><p> 風機盤管機組的供水系統(tǒng)采用雙水管系統(tǒng),冬季供熱水,夏季供冷水,把整個建筑物按功能分區(qū),用分區(qū)供水的辦法來滿足要求。</p><p> 4.3 新風機組風量計算及選型</p><p> 新風機組的選型主要考慮三個參數(shù) :冷量、風量和余壓。</p><p> ?。?)新風系統(tǒng)的設計計算</p><p>
70、 獨立新風系統(tǒng)計算是在系統(tǒng)和設備布置、風管材料、各送排風點的位置和風量均已確定的基礎上進行的。</p><p> 采用假定流速法,其計算方法如下:</p><p> 1) 繪制通風或空調(diào)系統(tǒng)軸測圖,對各管段進行編號,標注長度和風量。</p><p> 2) 確定合理的空氣流速。</p><p> 3) 根據(jù)各風管的風量和選擇的流速確定
71、各管段的斷面尺寸,計算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p><p> 4) 利用計算并聯(lián)管路的阻力平衡。</p><p> 5) 計算系統(tǒng)的總阻力。</p><p><b> 6) 選擇風機。</b></p><p> 風機的選取由下列兩個參數(shù)決定:</p><p> Pf=Kp×ΔP
72、 (Pa) </p><p> Lf=Kl×L (m³/h)</p><p><b> 式中: </b></p><p> Pf——風機的風壓(Pa);</p><p> Lf——風機的風量(m³/h);</p><p> Kl——風量附
73、加系數(shù),一般的送排風系統(tǒng)Kl=1.1,除塵系統(tǒng)Kl=1.15;</p><p> ΔP——系統(tǒng)的總阻力(Pa);</p><p> L——系統(tǒng)的總風量(m³/h)。</p><p> ?。?)新風機組劃分空調(diào)區(qū)域</p><p> 新風系統(tǒng)的形式為每個樓層設置新風機組機房,均設置單獨新風系統(tǒng),每層的新風系統(tǒng)的管道均不超過40m
74、,在控制范圍之內(nèi),所以在新風系統(tǒng)分一個區(qū)域就可以滿足各個房間的要求。各層新風機放置在新風機房內(nèi),從室外取新風,新風入口設置防雨百頁窗。對各個客房送風時,新風機組只負擔新風負荷,房間冷負荷均由風機盤管來負擔。新風管道在風機盤管出口處與室內(nèi)回風混合,然后一起送入房間。</p><p> ?。?)新風管的布置及附件</p><p> 1) 新風管道全部用鍍鋅鋼板制作,厚度及加工方法,按《通風與
75、空調(diào)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43-2002)的規(guī)定確定,主管和支管的斷面尺寸在途中標明;</p><p> 2) 設計圖中所注風管的標高,以風管底為準;</p><p> 3) 穿越沉降縫或變形縫處的風管兩側(cè),以及與通風機進、出口相連處,應設置長度為200~300mm的人造革軟接;軟接的接口應牢固、嚴密。在軟接處禁止變徑。</p><p> 4)風管上
76、的可拆卸接口,不得設置在墻體或樓板內(nèi);</p><p> 5)所有水平或垂直的風管,必須設置必要的支、吊或托架,其構造形式由安裝單位在保證牢固、可靠的原則下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選定;</p><p> 6)風管支、吊或托架應設置于保溫層的外部,并在支吊托架與風管間鑲以墊木,同時,應避免在法蘭、測量孔、調(diào)節(jié)閥等零部件處設置支吊托架;</p><p> 7)安裝調(diào)節(jié)閥、蝶
77、閥等調(diào)節(jié)配件時,必須注意將操作手柄配置在便于操作的部位;</p><p> 8)安裝防火閥和排煙閥時,應先對其外觀質(zhì)量和動作的靈活性與可靠性進行檢驗,確認合格后再行安裝;</p><p> 9)防火閥的安裝位置必須與設計相符,氣流方向務必與閥體上標志的箭頭相一致,嚴禁反向;</p><p> 10)防火閥必須單獨配置支吊架。</p><p&
78、gt; 第5章 風管水力計算</p><p><b> 5.1設備的布置</b></p><p> 5.1.1吊裝式風機盤管的布置</p><p> 吊頂式風機盤管的布置與空調(diào)房間的使用性質(zhì)和建筑形式有關,對于辦公樓、會議室均采用臥式暗裝的形式。</p><p> 吊頂式風機盤管機組空調(diào)系統(tǒng)的新風供給方式采用
79、墻洞從外面直接引入,在室內(nèi)與回風混合。</p><p> 吊頂式風機盤管機組的供水系統(tǒng)采用雙水管系統(tǒng),冬季供熱水,夏季供冷水,把整個建筑物按功能分區(qū),用分區(qū)供水的辦法來滿足要求。</p><p> 5.1.2空調(diào)器和新風機組的布置</p><p> 一二層組合式空調(diào)機組放置在辦公門庭吊頂之上,而每層的新風機組均放置于辦公室角落地方吊頂,具體位置見圖紙。直接由窗
80、外引入新風。 </p><p> 5.2風管水力計算依據(jù)</p><p> 5.2.1 風速大小的確定</p><p> 公共建筑各管段建議風速和最大風速大小 表5-1</p><p> 5.2.1 風管水力計算方法及步驟</p><p> 圖5-1 三層新風管道水力計算簡圖
81、 </p><p> 空調(diào)送風管道、新風管道、回風管道及通風管道的水力計算,按假定流速法,主管中風速為6-12m/s,支管中風速為2-6m/s。假定流速法是以風道內(nèi)空氣流速作為控制指標,計算出風道的斷面尺寸和壓力損失,再按各環(huán)路間的壓損差值進行調(diào)整,以達到平衡。</p><p> 取新風管道為例,其詳細水力計算過程如下,對上述風管進行水力計算。圖5-1中管段0室外防雨百葉,是新風引入口
82、,圖中各種機組和風管附件均無表示,各個方形散流器均為房間送風口。</p><p> 對管段進行編號,標出各管段長度和各送風點的風量,如上圖所示。</p><p> 選定最不利環(huán)路,本系統(tǒng)中最不利環(huán)路為1-6管段。</p><p> 根據(jù)表5-1中給出的各種風管的風速和各管段的風量,用假定流速法,假定1管流速為5m/s,計算出在假定流速下的管段尺寸和單位長度摩擦
83、阻力,選擇相近的標準管段尺寸,在求出實際流速。</p><p> 依次求出最不利環(huán)路的管段尺寸和實際流速,并查表求出單位比摩阻,填如下表。</p><p> 根據(jù)風管的連接情況,查風管相關手冊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數(shù),填如下表。</p><p> 根據(jù)并聯(lián)各支路的流量,假定流速,選擇合適的管段尺寸,查出局部阻力系數(shù),求出各管段的實際流速和單位長度摩擦阻力。<
84、/p><p> 校核各支路與并聯(lián)最不利環(huán)路的不平衡率,如果不平衡率大于15%,需要改變支管尺寸,來減小不平衡率。如果改變管段尺寸不能減小不平衡率,則需要用支路上的閥門來調(diào)節(jié),以消除不平衡。</p><p> 根據(jù)最不利環(huán)路的壓力損失,校核前面所選系統(tǒng)機組中風機的余壓是否滿足要求,如果機組風機的余壓不大于系統(tǒng)最不利環(huán)路的總壓力損失,需要更換機組,確保機組能夠正常運行。</p>
85、<p> △風管局部阻力等于管段局部阻力系數(shù)乘于管段中風量的動壓。</p><p> △分管沿程阻力等于管段單位摩擦阻力乘于該管段的長度。</p><p> △系統(tǒng)總阻力等于管段局部阻力加上管段沿程阻力。</p><p> △系統(tǒng)不平衡率=(最不利管段阻力-并聯(lián)管段阻力)/最不利管段的阻力。</p><p> 其中管段8不
86、平衡率為33.3%>15%,需加平衡閥調(diào)節(jié).</p><p> 系統(tǒng)總阻力為190.0pa,小于風機出口的壓力,符合要求。</p><p> 其余風管水力計算見附表二。</p><p> 第6章 水系統(tǒng)水力計算及設計</p><p><b> 6.1 水系統(tǒng)設計</b></p><p&g
87、t; 6.1.1 空調(diào)水系統(tǒng)方案的確定</p><p> 冷水系統(tǒng)方案的確定及優(yōu)缺點表6-1 </p><p> 本設計采用單級泵,二管制方式.根據(jù)建筑房間使用功能的特點可以不做垂直分區(qū)。水系統(tǒng)采用水平同程式,為保證負荷變化時系統(tǒng)能有效、可靠、節(jié)能的運行,設置四臺冷凍水循環(huán)水泵(三用一備),四臺冷卻水循環(huán)水泵(三用一備)。風機盤管供回水管上均設有調(diào)節(jié)閥,對應在制冷機房設置壓差調(diào)
88、節(jié)閥,起旁通之效.為防止管網(wǎng)因雜質(zhì)和積垢而造成水路堵塞影響使用,在水泵和制冷機組進水口上加Y型水過濾器。</p><p> 空調(diào)水系統(tǒng)按照管道的布置形式和工作原理,一般分為一下主要幾種類型:</p><p> 按供、回水管道數(shù)量,分為:雙管制、三管制和四管制;</p><p> 按供、回水在管道內(nèi)的流動關系,分為:同程式和異程式;</p><
89、;p> 按供、回水干管的布置形式,分為:水平式和垂直式;</p><p> 按原理分為:開式和閉式;</p><p> 按調(diào)節(jié)方式分為:定流量和變流量。</p><p> 本設計采用閉式系統(tǒng),管路不與大氣接觸,機房設置定壓罐定壓,且冷熱源的供冷用水冷螺桿式制冷機供給,選用閉式雙管系統(tǒng),系統(tǒng)簡單,不需要克服靜水壓力、水泵壓力,功率均低,初投資省等優(yōu)點。干
90、管的布置采用水平式布管,選用同程式,一級泵、水泵定流量系統(tǒng)。</p><p> 在一級泵、水泵變流量水系統(tǒng)中,風機盤管設有電動溫控閥(三通閥),可根據(jù)房間溫度控制電動三通閥來開、關間斷調(diào)節(jié)風機盤管的供水量,同時,冷水機組還可根據(jù)系統(tǒng)回水溫度調(diào)節(jié)制冷量,而水泵隨著冷負荷的變化而改變流量。</p><p> 6.2冷凍水系統(tǒng)水力計算</p><p> 6.2.1冷
91、水系統(tǒng)水平管段的水力計算</p><p> 以十九層空調(diào)回回水管道為例,該系統(tǒng)為水平同程式,用推薦比摩阻法(60Pa-120Pa)對管段進行水力計算。</p><p> 1 對管段進行標號,確定最最遠環(huán)路管段,如下圖所示。</p><p> 2 根據(jù)推比摩阻60-120Pa和管道水流量,在手冊中由查找相關數(shù)據(jù),用插補法算出管段的實際比摩阻和實際流速,填入下表,
92、V =Vb(G/Gb) R=Rb(G/Gb)。</p><p> 3 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出最近環(huán)路各管段的尺寸、實際流速和比摩阻,依次填入下列表格中。</p><p> 4 查出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數(shù),求出最遠環(huán)路與最近環(huán)路的總阻力損失,校核最遠環(huán)路與最近環(huán)路的不平衡率,應使其不平衡率控制在±5%以內(nèi)。</p><p> 5 根據(jù)各支環(huán)路的資用壓力和流
93、量,選擇合適的環(huán)路管徑,查找局部阻力系數(shù),求出各環(huán)路的總阻力。</p><p> 6 校核各支環(huán)路總阻力與最遠環(huán)路的不平衡率,確保其不平衡率在±10%以內(nèi),如果無法滿足,用閥門調(diào)節(jié)</p><p> 其水力計算結(jié)果如下:</p><p> 由上表可知最不利環(huán)路的總阻力159.365kPa。</p><p> 其余管道水利計算
94、見附表三。</p><p> 6.3冷凝水管的設計</p><p> 風機盤管機組、吊頂式組合式空調(diào)機組、新風機組等運行過程中產(chǎn)生的冷凝水,必須及時予以排走,排放冷凝水管道的設計,采用開式、非滿流自流系統(tǒng),排放方式采用分區(qū)排放,一般排到區(qū)域中心衛(wèi)生間的地漏中,這樣排水管道較短,不易漏水。</p><p> 1.沿水流方向,水平管道應保持不小于千分之四的坡度,且
95、不允許有積水部位;風機盤管出口凝水管的坡度不小于千分之三。</p><p> 2.當冷凝水盤位于機組內(nèi)的負壓區(qū)段時,凝水盤的出水口處必須設置水封,水封的高度應比凝水盤處的負壓(相當于水柱高度)大50%左右。水封的出口,應與大氣相通;</p><p> 3.冷凝水管道宜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不必進行防結(jié)露的保溫和隔氣處理;</p><p> 4.冷凝水立管的頂部,
96、應設計通向大氣的透氣管;</p><p> 5.設計和布置冷凝水管路時,必須認真考慮定期沖洗的可能性,并應設計安排必要的設施;</p><p> 6.冷凝水管的公稱直徑DN(mm),應根據(jù)通過冷凝水的流量計算確定。</p><p> 一般情況下,每1KW冷負荷每1h約產(chǎn)生0.4kg左右冷凝水;在潛熱負荷較高的場合,每1KW冷負荷每1h約產(chǎn)生0.8 kg左右冷凝
97、水。</p><p> 冷凝水管管徑估算表 表6-3</p><p><b> 6.4水管的布置</b></p><p> 1.圖中所注管道標高,均以管中心線準;</p><p> 2.管材采用碳素無縫鋼管,電焊連接;</p><p> 3.水管路系統(tǒng)中的最低點處,應
98、配置DN=25mm泄水管,并配置相同直徑的閘間或蝶閥。在最高點處,應配置DN=20mm自動排氣閥;</p><p><b> 4.管道支吊架表 </b></p><p> 管道支吊架表 表6-4</p><p> 1.管道活動支、吊、托架的具體形式和設置位置,由安裝單位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確定,
99、做法參見國標88R420;</p><p> 2.管道的支、吊、托架,必須設置于保溫層的外部,在穿過支、吊、托架處,應鑲以墊木;</p><p> 3.冷水供、回水管、集管、閥門等,均需以保溫材料(導熱系數(shù)A≤0.06w/m·℃)進行保溫。保溫層的厚度:當DN≤50 mm時,=30 mm:DN50 mm時,=50 mm。采用帶鋁箔復合層的管殼,可以不再做保護層;</p&
100、gt;<p> 4.冷水管道穿越墻身和樓板時,保溫層不能間斷;在墻體或樓板的兩側(cè),應設置夾板,中間的空間,應以松散保溫材料(巖棉、礦棉或玻璃棉)填充;</p><p> 5.與水泵連接的進、出水管上,必須設置減震接頭,接頭選型,詳見設計圖紙;</p><p> 6.每臺水泵的進水管上,應安裝閘閥或蝶閥、壓力表和Y型過濾器;出水管上應安裝止回閥、閘閥或蝶閥、壓力表和帶護套
101、的角型水銀溫度計;</p><p> 7.安裝水泵基座下的減震器時,必須認真找平與校正,務必保證基座四角的靜態(tài)下沉度基本一致。</p><p><b> 6.5閥門</b></p><p> 水系統(tǒng)的閥門可采用閘閥、止回閥、球閥,對于大管路可采用蝶閥,選用閥門時,應和系統(tǒng)的承壓能力相適應,閥門型號應與連接管管徑相同。</p>
102、<p> 閥門的作用一為檢修時關斷用,一為調(diào)節(jié)用。當需定量調(diào)節(jié)流量時,可采用平衡閥。平衡閥可以兼作流量測定、流量調(diào)節(jié)、關斷和排污用。一般在下列地點設閥門:</p><p><b> 水泵的進口和出口;</b></p><p> 系統(tǒng)的總?cè)肟?、總出口;各分支環(huán)路的入口和出口;</p><p> 熱交換器、表冷器、加熱器、過濾器
103、的進出水管;</p><p> 自動控制閥雙通閥的兩端、三通閥的三端,以及為手動運行的旁通閥上;</p><p><b> 放水及放氣管上;</b></p><p><b> 壓力表的接管上。</b></p><p> 在本設計中主要采用截止閥和閘閥兩種閥門。</p><
104、p> 第7章 通風防排煙設計</p><p> 7.1 需要進行防煙設計的建筑及部位</p><p> ?、賹τ诟邔咏ㄖńㄖ锔叨瘸^32米的二類建筑),面積超過100平方米且四周無窗時或使用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的地下商場等,應設防煙、排煙設施。</p><p> ?、诜罒煒翘蓍g及其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和合用前室,應設獨立的防煙、排煙設施。</p&
105、gt;<p> ?、蹮o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且長度超過30m的內(nèi)走道或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60m的內(nèi)走道也應設防煙、排煙設施。排煙設施的目的是排除火災初期產(chǎn)生的煙氣,利于避難活動和消防活動。</p><p> 7.2 高層建筑的防煙措施</p><p> 7.2.1 防煙設計方案</p><p> 高層建筑防煙的基本原則是防止煙氣進入
106、疏散通道,以保證疏散安全。為此,發(fā)生火災時,應截斷空調(diào)管道、封閉樓板上的書、豎向孔道,關閉起火房間通向走道的門;也可以提高起火房間外走道內(nèi)的空氣壓力,使煙氣不能從火房間流出,或把煙從排煙口排出。</p><p> 防煙設計的方法就是在建筑物的防火區(qū)范圍內(nèi),首先假定火災時的空氣壓力分布,然后布置堵煙、進風口和排風口的位置,進行各種形式的組合,采用自然排煙或機械強制排煙等方式,經(jīng)過分析比較后,最終選出最優(yōu)方案。&l
107、t;/p><p> 一般防煙設計都盡量把煙遠離樓梯間的位置排出;而且,為了使煙不進入樓梯間,維持樓梯間內(nèi)的正壓,常在樓梯間外設置前室,并把加壓進風口放在消防樓梯間內(nèi)。</p><p> 在本建筑中,對地下車庫進行通風和防排煙設計。此外,地上建筑的衛(wèi)生間做統(tǒng)一的排風設計,在樓頂設置排風機,通過排風井進行排風。樓梯間及電梯前室做加壓送風設計,樓梯間每兩層設置一個自垂式百葉風口,電梯前室每層設置
108、一個送風口。</p><p> 7.2.2 地下停車場排煙系統(tǒng)設計</p><p> 地下停車場機械通風的設計原則:</p><p> 地下停車場一般應設機械排風系統(tǒng),排風量應按稀釋廢氣量計算,一般排風量不小于6次/h,送風量不小于5次/h;地下停車場排風的一般做法:層高大于3米按照3米計算(3*面積*6),小于就按實際計算,系統(tǒng)功能單一,只要送、排風口分布均
109、勻即可。通風量按照排風量的大于50%計算。</p><p> 地下停車場的機械排煙的設計原則:</p><p> 由于強制性國家標準《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因此地下停車場機械排煙的設計原則應遵照該規(guī)范執(zhí)行。</p><p> 具有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地下停車場,其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為2000平方米,當停車場內(nèi)設有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面積還可增
110、加一倍;地下停車場每個防煙分區(qū)的最大建筑面積不宜超過2000平方米,且防煙分區(qū)不應跨越防火分區(qū);排煙風機的排煙量應按換氣次數(shù)不小于6次/h計算確定;設置機械排煙的地下停車場,應同時有新鮮空氣的補風系統(tǒng),補風量不宜小于排煙量的50%;</p><p> 排煙系統(tǒng)功能復雜,系統(tǒng)分布與地下停車場的防火分區(qū)、防煙分區(qū)緊密聯(lián)系,排煙口的分布和啟閉要與防煙分區(qū)的劃分相對應,系統(tǒng)控制復雜。</p><p&
111、gt; 機械排風與機械排煙系統(tǒng)的關系:</p><p> 地下停車場機械排風、機械排煙系統(tǒng)有以下兩種設置方法。</p><p> ?、贆C械排風與機械排煙系統(tǒng)分開設置,平時運行機械排風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火災時關閉,另外啟動機械排煙系統(tǒng)排煙。這種系統(tǒng)的優(yōu)點是:兩系統(tǒng)按各自的功能要求進行設計,互不影響,獨立性強,維護管理方便;設計單一,沒有復雜的技術問題。其缺點是:占用地下停車場空間多,管路復雜,
112、不宜布置;兩套系統(tǒng),一次性投資高;由于排煙系統(tǒng)很少使用,為保證其可靠性,需定期進行設備維護和系統(tǒng)試運行。</p><p> ?、跈C械排風與機械排煙系統(tǒng)合用,由于機械排風和機械排煙存在共同點,即均為排氣系統(tǒng),可以將機械排風和機械排煙兩個系統(tǒng)疊加起來,變成一個復合系統(tǒng),使其具備兩種功能。平時運行機械排風的功能,火災時,啟動該系統(tǒng)的機械排煙部件,實現(xiàn)消防排煙的功能。排風、排煙合用系統(tǒng)具有管路簡單、投資少等優(yōu)點,但由于該
113、系統(tǒng)要適應兩種場合,因此控制轉(zhuǎn)換裝置較為復雜,而且該系統(tǒng)應滿足排煙的使用要求。對于排風、排煙合用系統(tǒng),其機械進風系統(tǒng)的送風量可按5次/h左右換氣計算,此時既可滿足排風時的送風要求,又同時滿足排煙時的補風要求。 </p><p> 7.2.3 本建筑的地下室通風、排煙的具體設計</p><p> 地下一層車庫設送排風系統(tǒng):擬送風系統(tǒng)(S-1),送風量:35040立方米每小時,選一臺HTF
114、D—I—25型號箱式風機,風量為35040立方米每小時,全壓為657pa,排風系統(tǒng)按最大面積60立方米每小時平方米,設計排煙系統(tǒng)風量74640立方米每小時,選一臺HTFD—I—40型號高溫消防風機,風量74640立方米每小時,全壓829pa。負一層物業(yè)管理房間設置兩臺HTFD—I—36型號高溫消防風機,風量72040立方米每小時,全壓839pa。</p><p> 負二層地下車庫:送風系統(tǒng),設置一臺HTFD—I
115、—28型號箱式風機,風量為42965立方米每小時,全壓為852pa。排風系統(tǒng),設置兩臺HTFD—I—36型號高溫消防風機,單臺風量64670立方米每小時,全壓841pa。</p><p> 每個防煙分區(qū)內(nèi)均設有排煙防火閥,防火閥各一個。失火時,常開防火閥。有消防控制室控制開閉,常閉排煙防火閥,由消防控制開啟失火排煙分區(qū)的排煙防火閥。排風排煙系統(tǒng)可以兼顧使用。</p><p> 第8章
116、制冷機房的設計</p><p><b> 8.1 機組選型</b></p><p> 因為制冷系統(tǒng)的冷負荷1842KW,綜合考慮后采用水冷螺桿制冷機組。</p><p> 制冷機組工作原理:蒸汽進入殼體中的立管內(nèi),均勻的分配至各懸臂管,放出熱量成冷凝水排出,水進入殼體后,在擋板作用下分散,經(jīng)多層盤管依次加熱后從出水管引出。蒸汽在盤管內(nèi)高速
117、流動,其離心作用力推動盤管產(chǎn)生高頻浮動,促使管內(nèi)外被加熱水產(chǎn)生擾動,破壞管-水間的層流,強化了對流換熱,換熱系數(shù)大大提高了。</p><p> 其技術經(jīng)濟特點是運行的智能化程度高;運行的可靠性高;安裝使用方便、插上電源即可使用,自動除垢,阻力??;結(jié)構緊湊,外型尺寸??;傳熱效果好;噪聲低;具有夏季供冷水和冬季供熱水的雙重功能,對于夏季需制冷而冬季需制熱的范圍,這種水冷螺桿機組特別適用。</p>&l
118、t;p> 8.1.1 機組選型計算</p><p> 根據(jù)制冷系統(tǒng)負荷Q0=1840KW,結(jié)合建筑物的構造和用途進行綜合考慮,所以選擇三臺重慶嘉陵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LSBLG617機組。</p><p> 冷凍水出水溫度為7℃,回水溫度為12℃。根據(jù)LSBLG617的性能表,在設計工況下,即冷凍水進出口溫度為12℃、7℃時機組的單機制冷量為617 KW。</p>
119、;<p> 8.2 膨脹水箱的配置與計算</p><p> 膨脹水箱即定壓罐的作用是收容和補償系統(tǒng)中的水量,同時還起到定壓的作用,因此,膨脹水箱已經(jīng)成為空調(diào)系統(tǒng)中的主要部件之一。</p><p> 空調(diào)水系統(tǒng)的膨脹水量△V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計算:</p><p> △V=()· ·F
120、 </p><p> 式中:——系統(tǒng)運行前水密度,kg/l;</p><p> ——系統(tǒng)運行后水密度,kg/l;</p><p> ——水容量概算值,l/m2; </p><p> F——建筑總面積,m2。</p><p> 查表得=0.993925(t=37℃),=0.99974(t=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央空調(diào)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 某綜合樓中央空調(diào)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 綜合樓中央空調(diào)系統(tǒng)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 經(jīng)濟學院中央空調(diào)設計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 西安市新悅大酒店中央空調(diào)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 中央空調(diào)畢業(yè)設計
- 中央空調(diào)畢業(yè)設計
- 中央空調(diào)plc控制系統(tǒng)設計說明書
- 中央空調(diào)plc控制系統(tǒng)設計說明書
- 中央空調(diào)plc控制系統(tǒng)設計說明書
- 中央空調(diào)畢業(yè)設計---辦公樓中央空調(diào)設計
- 格力中央空調(diào)設計說明
- 畢業(yè)設計-中央空調(diào)系統(tǒng)
- 超市中央空調(diào)畢業(yè)設計
- 畢業(yè)設計-中央空調(diào)系統(tǒng)
- 空調(diào)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 畢業(yè)設計---商場中央空調(diào)設計
- 空調(diào)工程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 中央空調(diào)畢業(yè)設計圖紙
- 某商場中央空調(diào)畢業(yè)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