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汕頭大學醫(yī)學院</b></p><p><b> 專業(yè)課程教學大綱</b></p><p><b> ?。ü┪迥曛剖褂茫?lt;/b></p><p> 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科教處</p><p><b> 2006年</b><
2、;/p><p><b> 目 錄</b></p><p> 《基礎化學》教學大綱………………………………………………………1</p><p> 《有機化學》教學大綱………………………………………………………5</p><p> 《醫(yī)學物理學》教學大綱……………………………………………………12</p>
3、<p> 《健康與社會》教學大綱……………………………………………………15</p><p> 《人體結構》教學大綱………………………………………………………25</p><p> 《基礎學習》教學大綱………………………………………………………74</p><p> 《消化與營養(yǎng)》教學大綱…………………………………………………102</p&
4、gt;<p> 《血液、感染與免疫》教學大綱……………………………………………120</p><p> 《人類生殖、性、生長發(fā)育》教學大綱……………………………………146</p><p> 《機體平衡》教學大綱……………………………………………………160</p><p> 《疾病機制與藥物治療》教學大綱………………………………………180&
5、lt;/p><p> 《心血管與呼吸系統(tǒng)》教學大綱…………………………………………191</p><p> 《神經(jīng)》教學大綱…………………………………………………………206</p><p> 《肌肉與骨骼系統(tǒng)》教學大綱……………………………………………224</p><p> 《臨床方法》教學大綱……………………………………………………
6、232</p><p> 《終身學習》教學大綱……………………………………………………255</p><p> 《溝通技能》教學大綱……………………………………………………269</p><p> 《機能學實驗學》教學大綱………………………………………………274</p><p> 《內(nèi)科學》教學大綱……………………………………………
7、………………279</p><p> 《外科學》教學大綱……………………………………………………………322</p><p> 《婦產(chǎn)科學》教學大綱…………………………………………………………350</p><p> 《兒科學》教學大綱……………………………………………………………363</p><p> 《中醫(yī)學基礎》教學大綱………
8、…………………………………………381</p><p> 《眼科學》教學大綱………………………………………………………406</p><p> 《精神病學》教學大綱……………………………………………………415</p><p> 《傳染病學》教學大綱……………………………………………………418</p><p> 《口腔科學》教學大綱
9、……………………………………………………425</p><p> 《皮膚性病學》教學大綱…………………………………………………430</p><p> 《基礎化學》教學大綱</p><p> 一、課程性質(zhì)及教學目的</p><p> 課程性質(zhì):醫(yī)學類各專業(yè)基礎課。</p><p> 教學目的:基礎化學是關于無
10、機化學、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的綜合化學, 是醫(yī)學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通過本課程學習,力求使學生較系統(tǒng)地掌握必要的現(xiàn)代化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備用基礎化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期的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藥理學、生理學、臨床診斷學等等后續(xù)醫(yī)學類基礎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p><p> 二、教學基本內(nèi)容及要求</p><p> 基本內(nèi)容:基礎化學主要從溶液篇、
11、基本原理篇、物質(zhì)結構篇和分析篇四大部分講述現(xiàn)代基礎化學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醫(yī)學上的應用。內(nèi)容包括溶液篇(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電解質(zhì)溶液、緩沖溶液和膠體溶液)、基本原理篇(化學反應熱及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限度、化學反應速率、氧化還原反應和電極電位)、物質(zhì)結構篇(原理結構和元素周期律、共價鍵和分子間作用力、配位化合物)和分析篇(滴定分析法、可見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p><p> 基本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現(xiàn)
12、代基礎化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現(xiàn)代化學與醫(yī)學、生物學、藥學和營養(yǎng)學的關系,熟悉化學在醫(yī)學上的應用。</p><p> 三、教學方式及考核方式</p><p> 教學方式:本課程以課堂講授為主,采用啟發(fā)式教學,突出重點,并安排有適量的作業(yè)鞏固運用所學知識。</p><p> 考核方式:本課程安排在一年級第二學期開設。本課程教學總時數(shù)為40。期末安
13、排以筆試為主的考試,結合課外作業(yè)完成情況、實驗成績等,綜合評定成績。</p><p> 參考教材:魏祖期主編《基礎化學》(6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p><p> 四、具體教學內(nèi)容及要求</p><p> 第一章 緒論(講授1學時)</p><p><b> 【教學要求】</b></p>&
14、lt;p> 了解化學與醫(yī)學的關系;了解化學在醫(yī)學的研究對象、內(nèi)容和方法。掌握國際單位制;掌握表示溶液組成標度的方法。</p><p><b> 【教學內(nèi)容】</b></p><p> 現(xiàn)代化學的概念、研究領域、應用范圍;</p><p> 化學與生命現(xiàn)象、醫(yī)學的緊密關系;</p><p> 七個國際單位制
15、基本單位及衍生單位;</p><p> 物質(zhì)的量及摩爾、摩爾質(zhì)量、物質(zhì)的量濃度、質(zhì)量濃度、摩爾分數(shù)、質(zhì)量摩爾濃度等基本概念。</p><p><b> 【教學方法】</b></p><p><b> 多媒體課堂講授。</b></p><p>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講授3學時)<
16、/p><p><b> 【教學要求】</b></p><p> 掌握四種溶液的依數(shù)性及其在醫(yī)學上的應用。掌握滲透濃度的概念與應用。</p><p><b> 【教學內(nèi)容】</b></p><p><b> 蒸氣壓降低;</b></p><p><
17、;b> 沸點升高;</b></p><p><b> 凝固點降低;</b></p><p> 滲透壓及其在醫(yī)學上的應用。</p><p><b> 【教學方法】</b></p><p><b> 多媒體課堂講授。</b></p><
18、;p> 第三章 電解質(zhì)溶液(講授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掌握電解質(zhì)、解離度、活度與離子強度的概念與應用。掌握酸堿質(zhì)子理論,弱酸弱減、氨基酸等的解離平衡和計算。掌握溶度積原理,溶度積與溶解度的關系,運用溶度積規(guī)則判斷溶解平衡移動的方向。</p><p><b> 【教
19、學內(nèi)容】</b></p><p> 電解質(zhì)、強電解質(zhì)、弱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p><p> 解離平衡和解離度、離子氛、活度與活度系數(shù)、離子強度及計算;</p><p> 酸堿質(zhì)子理論,共軛酸和共軛堿、共軛酸堿對;</p><p> 水的質(zhì)子自遞平衡和水的離子積;</p><p> 酸解離平衡常數(shù)
20、和堿解離平衡常數(shù)及其關系;</p><p> 一元和多元弱酸弱堿的解離平衡及pH計算;</p><p> 溶度積原理和計算,溶度積與溶解度的互算,運用溶度積規(guī)則判斷溶解平衡移動的方向。</p><p><b> 【教學方法】</b></p><p><b> 多媒體課堂講授。</b><
21、/p><p> 第四章 緩沖溶液(講授2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掌握緩沖溶液的基本概念、組成、原理、配制方法和pH的計算。</p><p><b> 【教學內(nèi)容】</b></p><p> 緩沖溶液的基本概念和組成、
22、緩沖對;</p><p> 緩沖溶液的作用機制;</p><p> 緩沖容量和緩沖范圍;</p><p> 緩沖溶液pH的計算及配制方法。</p><p><b> 【教學方法】</b></p><p><b> 多媒體課堂講授。</b></p>&l
23、t;p> 第五章 化學反應熱及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限度(講授6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掌握熱力學基本概念、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化學反應熱的計算、化學反應等溫方程式、根據(jù)自由能的變化判斷反應自發(fā)進行的方向和限度。掌握化學平衡的特點及影響因素,計算標準平衡常數(shù)。</p><p><
24、b> 【教學內(nèi)容】</b></p><p> 體系、環(huán)境、過程、狀態(tài)函數(shù)、熱、功和內(nèi)能;</p><p> 熱力學第一定律及焓的基本概念;</p><p> 反應進度和熱化學方程式、Hess定律、利用生成熱和燃燒熱計算化學反應的熱效應;</p><p> 熵和Gibbs自由能的基本概念及計算,熵增加原理,根據(jù)熵和自
25、由能的變化值判斷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限度;</p><p> 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平衡常數(shù)及其表示法,運用Gibbs自由能變計算標準平衡常數(shù);</p><p> 影響化學反應平衡移動的因素,Le Chatelier 原理。</p><p><b> 【教學方法】</b></p><p><b> 多媒體課堂講
26、授。</b></p><p> 第六章 化學反應速率(講授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掌握化學反應速率、速率方程、活化能、反應級數(shù)、催化劑的基本概念。掌握濃度、溫度和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一級、二級反應的基本特征。</p><p><b>
27、 【教學內(nèi)容】</b></p><p> 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法;</p><p> 元反應、質(zhì)量作用定律、速率方程、速率常數(shù)、反應級數(shù)等基本概念及應用;</p><p> 具有簡單級數(shù)的反應及其特點;</p><p> 溫度對反應速率常數(shù)的影響與Arrhenius方程;</p><p>
28、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與生物催化劑—酶。</p><p><b> 【教學方法】</b></p><p><b> 多媒體課堂講授。</b></p><p> 第七章 氧化還原反應與電極電位(講授4學時)</p><p><b> 【教學要求】</b></
29、p><p> 掌握原電池和電極電位、標準電極電位、電池電動勢的基本概念。氧化還原反應自發(fā)方向的判斷。電極電位和電池電動勢的Nernst方程。</p><p><b> 【教學內(nèi)容】</b></p><p> 氧化值,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zhì)、半反應和氧化還原電對,氧化還原方程式的配平;</p><p> 原電池和電動勢、電
30、極類型和電池組成式;</p><p> 電極電位、標準電極電位;</p><p> 氧化還原反應平衡的自發(fā)性判斷及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p><p> 電極電位和電池電動勢的Nernst方程式。</p><p><b> 【教學方法】</b></p><p><b> 多媒體課堂
31、講授。</b></p><p> 第八章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講授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掌握描述電子運動狀態(tài)的量子數(shù)和原子軌道的概念。掌握多電子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基本性質(zhì)的周期性。</p><p><b> 【教學內(nèi)
32、容】</b></p><p> 氫光譜和氫原子的Bohr模型,電子的波粒二象性,測不準原理,波函數(shù);</p><p> 描述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狀態(tài)的四個量子數(shù)和原子軌道;</p><p> 多電子原子的能級、屏蔽效應和鉆穿效應,多電子原子核外排布的三大規(guī)則和價電子層;</p><p> 元素周期表、周期、族、區(qū)的基本概念和元
33、素基本性質(zhì)的周期性。</p><p><b> 【教學方法】</b></p><p><b> 多媒體課堂講授。</b></p><p> 第九章 共價鍵與分子間力(講授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34、; 了解現(xiàn)代價鍵理論、雜化軌道理論和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掌握各種化學鍵本質(zhì)和共價鍵的參數(shù)。掌握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的基本概念。</p><p><b> 【教學內(nèi)容】</b></p><p> 1. 現(xiàn)代價鍵理論的基本要點,鍵和鍵,配位鍵,鍵能、鍵長、鍵角和鍵的極性等鍵參數(shù);</p><p> 2. 雜化軌道的基本類型及實例,sp
35、雜化和spd雜化,等性雜化和不等性雜化及實例;</p><p> 3. 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p><p> 4. 分子極性、分子的極化和偶極距,取向力、誘導力和色散力等van der Waals力;</p><p> 5. 鍵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物醫(yī)學中的應用。</p><p><b> 【教學方法】</
36、b></p><p><b> 多媒體課堂講授。</b></p><p>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講授2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組成和命名原則。掌握配位平衡常數(shù)和平衡移動,掌握螯合物的基本概念。</p>
37、<p><b> 【教學內(nèi)容】</b></p><p> 配位化合物的組成和命名原則,內(nèi)層和外層、中心原子、配體和配位原子、配位數(shù)的基本概念;</p><p> 配位平衡常數(shù)和配位平衡的移動;</p><p> 螯合物的基本概念和螯合物的穩(wěn)定性因素;</p><p> 生物配體,配位化合物在醫(yī)學上的應
38、用。</p><p><b> 【教學方法】</b></p><p><b> 多媒體課堂講授。</b></p><p> 第十一章 滴定分析(講授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掌握滴定分析反應
39、的條件和要求,酸堿指示劑的指示原理和變色點,三種滴定曲線的指示劑選擇。掌握分析結果的誤差及其表示方法。</p><p><b> 【教學內(nèi)容】</b></p><p> 滴定分析基本概念和常用術語,滴定分析反應的條件和要求;</p><p> 系統(tǒng)誤差和偶然誤差、準確度與精密度;</p><p> 有效數(shù)字及其運
40、算規(guī)則等基本概念;</p><p> 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原理和變色點,滴定曲線和指示劑的選擇原則;</p><p> 強酸與強堿的滴定,一元弱酸、一元弱堿和多元弱堿滴定的滴定曲線和指示劑的選擇;</p><p> 一級標準物質(zhì)和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酸堿滴定法的操作過程及應用。</p><p><b> 【教學方法】&l
41、t;/b></p><p><b> 多媒體課堂講授。</b></p><p> 第十二章 可見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講授2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掌握光的吸收定律、吸收光譜和摩爾吸光系數(shù)等基本概念及相關計算。了解分光光度法的
42、誤差。</p><p><b> 【教學內(nèi)容】</b></p><p> 物質(zhì)對光的選擇性吸收和吸收光譜;</p><p> 透光率和吸光度,Lambert-Beer定律;</p><p> 分光光度計的構造及功能;</p><p> 分光光度法的誤差,分光光度法測量條件的選擇,提高測量
43、靈敏度和準確度的方法。</p><p><b> 【教學方法】</b></p><p><b> 多媒體課堂講授。</b></p><p> 《有機化學》教學大綱</p><p> 一、課程性質(zhì)及教學目的</p><p> 課程性質(zhì):醫(yī)學類各專業(yè)基礎課。</p
44、><p> 教學目的:有機化學是研究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學,它是化學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 同時又是醫(yī)學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通過本課程學習,力求使學生較系統(tǒng)地掌握必要的現(xiàn)代有機化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備用有機化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期的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藥理學、生理學、臨床診斷學等等后續(xù)醫(yī)學類基礎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p><p> 二、教學基本內(nèi)
45、容及要求</p><p> 基本內(nèi)容:以官能團為體系,講授各類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命名、應用、理化性質(zhì)和主要的反應機制。內(nèi)容包括有機化學基本知識和理論,脂肪烴、芳香烴、鹵代烴、醇、酚、醚、醛、酮及其衍生物,羧酸與取代羧酸、羧酸衍生物、雜環(huán)、含氮、含硫化合物、脂類化合物和甾族化合物等各類基本有機化合物,氨基酸及多肽、碳水化合物、核酸等重要生物分子,對映異構現(xiàn)象和有機化合物的光譜分析簡介等。</p>&
46、lt;p> 基本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各類有機化合物的命名及其結構特征,熟悉其基本的反應性,了解其制備方法和主要的反應機理。初步掌握波譜方法在結構鑒定中的應用。了解有機化學理論和知識在醫(yī)學中的地位和作用。</p><p> 三、教學方式及考核方式</p><p> 教學方式:本課程以課堂講授為主,采用啟發(fā)式教學,突出重點,并安排有適量的作業(yè)鞏固運用所學知識。<
47、;/p><p> 考核方式:本課程安排在一年級第二學期開設,要求學生修讀完《普通化學》課程。本課程教學總時數(shù)為38。期末安排以筆試為主的考試,結合課外作業(yè)完成情況、實驗成績等,綜合評定成績。</p><p> 參考教材:呂以仙主編《有機化學》(6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p><p><b> 四、教學內(nèi)容及要求</b></p>
48、<p> 第一章 緒論(2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熟悉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性質(zhì)及特點;掌握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如共價鍵及其屬性,有機化學反應的類型等;有機化合物的分類。了解有機化學的發(fā)展及其與藥學的關系。</p><p><b> 【教學內(nèi)容】</b>&
49、lt;/p><p> 一、有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學</p><p><b> 二、共價鍵</b></p><p> 三、分子的極性和分子間的作用力</p><p> 四、有機化合物的官能團和反應類型</p><p><b> 五、有機酸堿概念</b></p>
50、<p> 六、確定有機化合物結構的步驟與方法</p><p> 七、分子軌道和共振結構</p><p><b> 【教學方式】</b></p><p><b> 課堂講授</b></p><p> 第二章 環(huán)烴和芳香烴(2學時)</p><p><
51、b> 【教學要求】</b></p><p> 熟悉環(huán)烷烴和芳香烴的結構;苯環(huán)上取代反應的定位效應及定位規(guī)律。掌握環(huán)烷烴的結構、命名、性質(zhì)和構象;苯及同系物的結構、命名、反應性,親電取代反應中的定位效應和歷程。了解蒽和菲等稠合芳烴等的結構及化學性質(zhì)。</p><p><b> 【教學內(nèi)容】</b></p><p><
52、b> 環(huán)烷烴</b></p><p> 1環(huán)烷烴的分類和命名</p><p> 2 環(huán)烷烴的結構與穩(wěn)定性</p><p><b> 3 環(huán)烷烴的性質(zhì)</b></p><p><b> 4 環(huán)烷烴的構象</b></p><p><b>
53、芳香烴</b></p><p><b> 1 苯及同系物</b></p><p><b> ①苯的結構</b></p><p><b> ?、诒酵滴锏拿?lt;/b></p><p> ③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質(zhì)</p><p> ?、鼙郊?/p>
54、其同系物的化學性質(zhì)</p><p> ?、荼江h(huán)親電取代反應的定位效應</p><p><b> 2 稠環(huán)芳香烴</b></p><p><b> ?、佥?lt;/b></p><p><b> ?、谳旌头?lt;/b></p><p><b> ?、壑掳?/p>
55、芳香烴</b></p><p> 3 芳香性:Huckel規(guī)則</p><p><b> ?、貶uckel規(guī)則</b></p><p> ②重要的非苯型芳香烴</p><p><b> 【教學方式】</b></p><p><b> 課堂講授&l
56、t;/b></p><p> 第三章 對映異構(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熟悉對映異構體的基本概念、費歇爾投影式、R/S命名法。掌握手性碳原子、手性分子、</p><p> 偏振光、旋光度、比旋光度、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外消旋體、內(nèi)消旋體等基本概念。
57、對映異構體的表示方法—Fischer投影式及其標記方法、相對構型(D/L)和絕對構型(R/S)。含有多個手性碳原子與其異構體數(shù)目的關系。了解旋光儀的工作原理、外消旋體的拆分原理及方法。</p><p><b> 【教學內(nèi)容】</b></p><p><b> 手性分子和對映體</b></p><p><b>
58、 1 手性</b></p><p> 2 手性分子和對映體</p><p> 3 對稱面和非手性分子</p><p> 4 判斷對映體的方法</p><p><b> 費歇爾投影式</b></p><p><b> 旋光性</b></p>
59、<p><b> 1 偏振光和旋光性</b></p><p> 2 旋光度與比旋光度</p><p><b> 外消旋體</b></p><p> 非對映體和內(nèi)消旋化合物</p><p><b> 1 非對映體</b></p><p&g
60、t;<b> 2 內(nèi)消旋化合物</b></p><p><b> 構型標記法</b></p><p> 1 D/L構型標記法</p><p> 2 R/S構型標記法</p><p> 無手性碳原子的對映體</p><p><b> 外消旋體的拆分<
61、/b></p><p> 手性分子的形成和生物作用</p><p><b> 1 手性分子的形成</b></p><p> 2 手性分子的生物作用</p><p><b> 【教學方式】</b></p><p><b> 課堂講授</b>
62、</p><p> 第四章 鹵代烴(2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熟悉鹵代烴的化學性質(zhì)、影響鹵代烴親核取代反應、消除反應活性的因素、消除反應的立體化學。掌握鹵代烴的分類和命名、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親核取代反應歷程(SN1、SN2) 、消除反應歷程(E1、E2) 、Saytaeff規(guī)則;不飽和
63、鹵代烴的分類,結構特點及反應活性。了解鹵代烴的物理性質(zhì);取代反應和消除反應的競爭。</p><p><b> 【教學內(nèi)容】</b></p><p><b> 分類和命名</b></p><p><b> 物理性質(zhì)</b></p><p><b> 化學性質(zhì)&l
64、t;/b></p><p> 1鹵代烴的親核取代反應</p><p><b> 2鹵代烴的消除反應</b></p><p> 3不飽和鹵代烴的取代反應</p><p><b> 4鹵代烴與金屬反應</b></p><p><b> 【教學方式】<
65、;/b></p><p><b> 課堂講授</b></p><p> 第五章 醇、酚、醚(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熟悉一元醇的化學性質(zhì);Saytzeff 規(guī)則。掌握醇、酚、醚的分類及命名、制備、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包括碳正離子重排
66、、反應機理和電子理論。掌握多元醇和環(huán)氧化物的制備、化學性質(zhì)及環(huán)氧化物的應用。了解硫醇、硫醚和冠醚的結構;典型代表物的醫(yī)學應用和功能。</p><p><b> 【教學內(nèi)容】</b></p><p><b> 一、醇、硫醇、酚</b></p><p><b> 1醇</b></p>
67、<p> 醇的結構、分類和命名</p><p><b> 醇的物理性質(zhì)</b></p><p><b> 醇的化學性質(zhì)</b></p><p> 甲醇、乙醇的功能與毒性</p><p><b> 2 硫醇</b></p><p>
68、① 硫醇的結構與命名</p><p><b> ?、?硫醇的物理性質(zhì)</b></p><p><b> ③ 硫醇的化學性質(zhì)</b></p><p><b> 3 酚</b></p><p> ?、?酚的結構、分類和命名</p><p><b&g
69、t; ② 酚的物理性質(zhì)</b></p><p><b> ?、?酚的化學性質(zhì)</b></p><p><b> 二、醚和環(huán)氧化合物</b></p><p><b> 1醚</b></p><p><b> ?、?醚的結構和命名</b>&l
70、t;/p><p><b> ② 醚的物理性質(zhì)</b></p><p><b> ?、?醚的化學性質(zhì)</b></p><p><b> 2 環(huán)氧化合物</b></p><p> ?、?環(huán)氧化合物的結構和命名</p><p> ?、?環(huán)氧化合物的開環(huán)反應&l
71、t;/p><p><b> 【教學方式】</b></p><p><b> 課堂講授</b></p><p> 第六章 醛、酮(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熟悉醛酮的化學性質(zhì)及制備。掌握醛酮的分類和
72、命名、結構及化學性質(zhì),各類醛酮的鑒別方法,和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了解醛酮的物理性質(zhì)和重要醛酮的用途。</p><p><b> 【教學內(nèi)容】</b></p><p> 一、醛酮的分類和命名</p><p> 二、醛酮的結構和物理性質(zhì)</p><p><b> 三、醛酮的化學性質(zhì)</b><
73、;/p><p><b> 1親核加成反應</b></p><p> 2 α-碳及α-氫的反應</p><p> 3 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p><p><b> 【教學方式】</b></p><p><b> 課堂講授</b></p>
74、<p> 第七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2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熟悉羧酸的制備、結構及化學性質(zhì);羧酸及取代羧酸的酸性。掌握羧酸的分類和命名、物理性質(zhì);結構和化學性質(zhì);羧酸及其取代羧酸的酸性、影響因素;羧酸衍生物的制備、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了解碳酸衍生物的結構和醫(yī)學價值。</p><p
75、><b> 【教學內(nèi)容】</b></p><p><b> 一、羧酸</b></p><p> 1 羧酸的結構、分類和命名</p><p><b> 2 羧酸的物理性質(zhì)</b></p><p><b> 3 羧酸的化學性質(zhì)</b></
76、p><p> 二、羧酸衍生物的命名</p><p><b> 1 酰鹵的命名</b></p><p><b> 2 酸酐的命名</b></p><p><b> 3 酯的命名</b></p><p><b> 4 酰胺的命名</b&
77、gt;</p><p> 三、羧酸衍生物的性質(zhì)</p><p><b> 1物理性質(zhì)</b></p><p><b> 2化學性質(zhì)</b></p><p><b> 3碳酸衍生物</b></p><p><b> 【教學方式】<
78、/b></p><p><b> 課堂講授</b></p><p> 第八章 取代羧酸(2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熟悉羧酸衍生物的制備及化學性質(zhì)。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分類和命名、物理性質(zhì);結構和化學性質(zhì);羧酸衍生物的結構及命名、衍生物的制
79、備、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的性質(zhì)及在合成上的應用。了解酮式與烯醇式互變異構的結構要求、重要羥基酸和酚酸的應用。</p><p><b> 【教學內(nèi)容】</b></p><p><b> 一、羥基酸</b></p><p><b> 1 羥基酸的命名</b></p><p&
80、gt;<b> 2 羥基酸的制備</b></p><p> 3 羥基酸的化學性質(zhì)</p><p><b> 二、酮酸</b></p><p><b> 1 酮酸的化學性質(zhì)</b></p><p><b> 三、乙酰乙酸乙酯</b></p&g
81、t;<p><b> 四、丙二酸二乙酯</b></p><p><b> 【教學方式】</b></p><p><b> 課堂講授</b></p><p> 第九章 含氮和含硫有機化合物(4學時)</p><p><b> 【教學要求】<
82、;/b></p><p> 熟悉胺的結構與化學性質(zhì)。掌握胺的分類及命名、制備、結構;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掌握重氮化合物及其在合成上的應用;偶氮化合物、季銨鹽和季銨堿的性質(zhì)。了解含氮有機化合物在生物代謝過程及疾病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部分硫化物也具有生理活性,因此學習本章內(nèi)容對今后專業(yè)學習具有密切的關系。</p><p><b> 【教學內(nèi)容】</b><
83、/p><p><b> 一、胺</b></p><p><b> 1 胺的分類和命名</b></p><p><b> 2 胺的結構</b></p><p><b> 3 胺的物理性質(zhì)</b></p><p><b>
84、 4 胺的化學性質(zhì)</b></p><p> 二、重氮鹽和偶氮化合物</p><p> 1 重氮鹽的制備及結構</p><p><b> 2 重氮鹽的性質(zhì)</b></p><p><b> 【教學方式】</b></p><p><b> 課堂
85、講授</b></p><p> 第十章 脂類(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熟悉脂類化合物的結構。掌握脂類化合物的組成、結構特點,掌握與醫(yī)學關系密切的脂類和甾體化合物的結構和主要化學性質(zhì)。了解脂類有關化學性質(zhì)和生理功能。</p><p><b>
86、 【教學內(nèi)容】</b></p><p><b> 一、油脂和蠟</b></p><p><b> 1 油脂</b></p><p><b> 2 蠟</b></p><p><b> 二、磷脂</b></p><p
87、><b> 1 甘油磷脂</b></p><p><b> 2 神經(jīng)磷脂</b></p><p><b> 3 磷脂與細胞膜</b></p><p><b> 三、甾族化合物</b></p><p><b> 1甾族化合物的結構&
88、lt;/b></p><p><b> 2甾醇類</b></p><p><b> 3膽甾酸</b></p><p><b> 4甾體激素</b></p><p><b> 【教學方式】</b></p><p><
89、;b> 課堂講授</b></p><p> 第十一章 碳水化合物(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熟悉單糖的結構與性質(zhì)。掌握糖類化合物的結構、分類、變旋現(xiàn)象、費歇爾投影式、哈武式和構象式;雙糖和多糖的結構與化學性質(zhì)。了解糖類化合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來源及生物重要性,氨基糖、環(huán)
90、糊精的結構與功能。</p><p><b> 【教學內(nèi)容】</b></p><p><b> 單糖</b></p><p> 1單糖的構型和開鏈結構2單糖的變旋光現(xiàn)象和環(huán)狀結構</p><p><b> 3單糖的物理性質(zhì)</b></p><p>
91、;<b> 4單糖的化學性質(zhì)</b></p><p><b> 二、雙糖和多糖</b></p><p><b> 1雙糖</b></p><p><b> 2多糖</b></p><p><b> 【教學方式】</b><
92、;/p><p><b> 課堂講授</b></p><p> 第十二章 氨基酸和蛋白質(zhì)(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熟悉氨基酸的結構與性質(zhì)。掌握氨基酸的分類和命名、組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的結構特征、化學性質(zhì)。了解多肽和蛋白質(zhì)的結構、命名、理化性質(zhì)。&
93、lt;/p><p><b> 【教學內(nèi)容】</b></p><p><b> 一、氨基酸</b></p><p> 1 氨基酸的結構、分類和命名</p><p><b> 2 營養(yǎng)必需氨基酸</b></p><p> 3修飾氨基酸和非蛋白質(zhì)氨基酸&
94、lt;/p><p><b> 4氨基酸的性質(zhì)</b></p><p><b> 二、蛋白質(zhì)</b></p><p><b> 1元素組成和分類</b></p><p> 2 蛋白質(zhì)的分子結構</p><p><b> 3 蛋白質(zhì)的性質(zhì)&l
95、t;/b></p><p><b> 三、肽</b></p><p><b> 1肽的結構和命名</b></p><p><b> 【教學方式】</b></p><p><b> 課堂講授</b></p><p>
96、《醫(yī)學物理學》教學大綱</p><p> 本大綱根據(jù)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的教學計劃而制定,根據(jù)課程基本要求,將教學內(nèi)容分為三級:掌握內(nèi)容(一級要求),理解內(nèi)容(二級要求)和了解內(nèi)容(三級要求)。</p><p> 第一章 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及數(shù)學基礎(2學時)</p><p> 認識什么是物理學,物理學的概念與研究方法,物理學在醫(yī)學領域中的作用與地位,物理學與醫(yī)學的
97、關系,物理學在醫(yī)學中的重要應用與學習醫(yī)學物理學的重大意義。介紹物理學的分支學科。</p><p> 結合數(shù)學知識在醫(yī)學物理學中的重要性,講解如何學習醫(yī)學物理學課程,包括網(wǎng)絡學習(物理教學網(wǎng)站網(wǎng)頁)的使用方法。</p><p><b> 【教學要求】</b></p><p> 1. 掌握基本物理量、國際單位制及有效數(shù)字的概念。</
98、p><p> 2. 了解物理學的發(fā)展以及物理學與醫(yī)學的關系,了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物理學對醫(yī)學的貢獻,物理學在醫(yī)學上各個分科領域的應用,提高學生對醫(yī)學物理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這門課程必要性的認識。</p><p><b> 【教學內(nèi)容】</b></p><p> 1. 物理學的概念、數(shù)量級的估計。</p><p>
99、 2. 物理學的單位制,國際單位制(SI)</p><p> 3. 物理學的研究方法。</p><p> 4. 有效數(shù)字及科學記數(shù)法。</p><p> 5. 數(shù)學對學好物理學的重要性</p><p> 6. 如何學習醫(yī)學物理學</p><p> 7. 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物理教學網(wǎng)站的使用、物理作業(yè)
100、的提交方法</p><p><b> 【教學方法】</b></p><p> 課堂講授及提問相結合</p><p><b> 演示教學網(wǎng)站主頁</b></p><p> 第二章 流體的運動(6學時)</p><p><b> 【教學要求】</b&g
101、t;</p><p> 1. 了解液體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及研究液體運動規(guī)律的一般方法,了解理想液體與粘性液體的區(qū)別,掌握液體的主要物理性質(zhì)。</p><p> 2. 了解粘性液體的三種運動狀態(tài)的特點,掌握粘性液體的運動規(guī)律,掌握粘性液體的三個重要定律。</p><p><b> 【教學內(nèi)容】</b></p><p>
102、 1. 理想液體及其性質(zhì);穩(wěn)定流動及連續(xù)性方程。</p><p> 2. 理想液體的伯努利方程。</p><p> 3. 伯努利方程的主要應用(流量計與流速計)及其實例。</p><p> 4. 雷諾數(shù)與層流、湍流和過渡流動。</p><p> 5. 牛頓粘滯定律與液體的粘度</p><p> 6.
103、 粘性液體的伯努利方程</p><p> 7. 泊肅葉定律與斯托克司定律</p><p> 8. 液體粘滯系數(shù)的測量方法</p><p> 9. 物理學中的數(shù)量級估算方法簡介及其實例(Boeing 747 升力的估算)。</p><p><b> 【教學方法】</b></p><p&
104、gt; 課堂講授及提問相結合</p><p> 第三章 振動、波動和聲波(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1. 掌握簡諧振動的基本規(guī)律,能求解有關簡諧振動方程,。</p><p> 2. 掌握波的傳播規(guī)律,理解波動方程的物理意義,掌握波的干涉現(xiàn)象和規(guī)律,了解駐波
105、的形成及規(guī)律。</p><p> 3. 了解聲學的基本概念,理解聲強級和響度級,掌握多普勒效應及其規(guī)律,理解超聲破的特性及其在醫(yī)學中的應用。</p><p><b> 【教學內(nèi)容】</b></p><p> 1. 簡諧振動方程、簡諧振動的特征量、簡諧振動的矢量圖示法、簡諧振動的能量。</p><p> 2.
106、 機械波的產(chǎn)生、波面和波前。</p><p> 3. 波度、波長、波的周期和頻率。</p><p> 4. 波動方程、波動能量、波的強度、波的衰減。</p><p> 5. 惠更斯原理、波的疊加原理、波的干涉。 </p><p> 6. 聲波、聲強級、響度</p><p> 7. 多普勒效應。<
107、;/p><p> 8. 超聲波的特性以及超聲波在醫(yī)學中的應用。</p><p><b> 【教學方法】</b></p><p> 課堂講授及提問相結合</p><p> 第四章 波動光學(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
108、<p> 1. 掌握楊氏雙縫干涉、夫瑯禾費單縫衍射、光柵衍射的基本原理和公式。</p><p> 2. 理解光程、光程差、半波損失等概念。</p><p> 3. 理解薄膜干涉、劈尖干涉的原理和公式。</p><p><b> 【教學內(nèi)容】</b></p><p> 1. 光的相干性、光程和
109、光程差。</p><p> 2. 楊氏雙縫干涉實驗、洛埃鏡實驗。</p><p> 3. 薄膜干涉、等厚干涉、牛頓環(huán)。</p><p> 4. 單縫衍射、圓孔衍射、光柵衍射。</p><p><b> 【教學方法】</b></p><p><b> 課堂講授</b&
110、gt;</p><p> 第五章 量子力學基礎?。ǎ笇W時)</p><p><b> 【教學要求】</b></p><p> 1. 掌握黑體輻射規(guī)律、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說、愛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論、波爾理論與類氫原子光譜理論。</p><p> 2. 掌握描述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德布羅意物質(zhì)波假設、不確定關系、
111、波函數(shù)和薛定諤方程等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p><p> 3. 理解原子結構的量子力學描述。</p><p> 4. 了解薛定諤方程的應用的特點。</p><p><b> 【教學內(nèi)容】</b></p><p> 1. 黑體輻射、斯特藩-玻爾茲曼定律、維恩定律、普朗克公式與普朗克量子假說。</p>
112、<p> 2. 光電效應、愛因斯坦光子假設、康普頓效應。</p><p> 3. 波爾理論、原子的能量、半徑量子化。</p><p> 4. 德布羅意的物質(zhì)波假設、電子衍射、不確定關系及其應用。</p><p> 5. 薛定諤方程與波函數(shù)的統(tǒng)計意義。</p><p> 6. 薛定諤方程的應用、一維無限深勢阱、
113、能量動量量子化。</p><p><b> 【教學方法】</b></p><p> 課堂講授及提問相結合</p><p> 第六章 激光物理(2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1. 掌握物質(zhì)發(fā)光的三種基本過程、激光的基本
114、原理與特性。</p><p> 2. 理解激光器的基本構造</p><p> 3. 理解激光的基本性質(zhì)及其生物效應。</p><p> 4. 了解激光在醫(yī)學中的應用及其防護知識</p><p><b> 【教學內(nèi)容】</b></p><p> 1. 粒子的能級、輻射躍遷、物質(zhì)發(fā)光
115、的三種基本過程。</p><p> 2. 激光的產(chǎn)生條件。</p><p> 3. 亞穩(wěn)態(tài)、粒子數(shù)反轉、光學諧振腔、激光器與激光束。</p><p> 4. 激光的基本特性。</p><p> 5. 激光的醫(yī)學應用。</p><p><b> 【教學方法】</b></p&g
116、t;<p> 課堂講授及提問相結合</p><p> 第七章 X射線(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1. 掌握X射線的產(chǎn)生條件與X射線的產(chǎn)生裝置</p><p> 2. 掌握X射線強度和硬度的概念及其在醫(yī)學上的意義。</p><
117、;p> 3. 掌握X射線譜及X射線產(chǎn)生的微觀機制、短波極限公式的應用。</p><p> 4. 理解X射線的基本性質(zhì)。</p><p> 5. 理解X射線的衰減規(guī)律及應用。</p><p> 6. 了解X射線的基本組成部分、X射線在醫(yī)學上的應用。</p><p><b> 【教學內(nèi)容】</b>&l
118、t;/p><p> 1. X射線的產(chǎn)生。</p><p> 2. X射線的強度和硬度、X射線譜與特征譜線。</p><p> 3. X射線的基本性質(zhì)、X射線的衰減。</p><p> 4. X射線的醫(yī)學應用。</p><p><b> 【教學方法】</b></p>&l
119、t;p> 課堂講授及提問相結合</p><p> 《健康與社會》教學大綱</p><p> 緒論:醫(yī)學目的、任務與醫(yī)學教育政策(2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了解醫(yī)學的根本目的,在了解醫(yī)學目的的前提下,知道醫(yī)學面臨的任務,及迫切需要解決的醫(yī)學問題,了解目前我
120、國醫(yī)學教育政策。</p><p><b> 【教學內(nèi)容】</b></p><p><b> 1.醫(yī)學的根本目的</b></p><p> 2.醫(yī)學面臨的任務與挑戰(zhàn),</p><p> 3.醫(yī)學急需解決的問題</p><p> 4.我國醫(yī)學教育政策 </p>
121、;<p><b> 【教學方法】</b></p><p> 多媒體,結合實例講解。</p><p> 第一部分 現(xiàn)代社會的公眾健康問題 (社會發(fā)展與公眾健康)(54學時)</p><p> 1.1 現(xiàn)代健康觀(2學時)</p><p><b> 【教學要求】</b></
122、p><p> 了解健康概念的演變,掌握現(xiàn)代健康定義以及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在了解影響健康主要因素的前提下,掌握確保健康的衛(wèi)生措施,并掌握疾病的三級預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p><p><b> 【教學內(nèi)容】</b></p><p> 1.健康概念的演變和現(xiàn)代健康定義</p><p> 2.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
123、/p><p> 3.確保健康的衛(wèi)生措施</p><p><b> 4.疾病的三級預防</b></p><p><b> 【教學方法】</b></p><p> 多媒體,結合實例講解。</p><p> 1.2 社會與健康——社會政治經(jīng)濟變革對健康的影響(2學時)<
124、/p><p><b> 【教學要求】</b></p><p> 1.掌握健康與亞健康的定義及內(nèi)涵、健康與社會經(jīng)濟、生活方式的關系。掌握什么樣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日常生活方式以便宣傳群眾。</p><p> 2.熟悉健康與社會緊張∕壓力的關系。</p><p> 3.了解健康與社會環(huán)境、社會變革的關系。</p&g
125、t;<p><b> 【教學內(nèi)容】</b></p><p><b> 1.健康的定義</b></p><p> 2.亞健康與醫(yī)學模式的改變</p><p><b> 3.健康人的標準</b></p><p><b> 4.健康的指標</b
126、></p><p> 5.健康的日常生活方式</p><p> 6.健康的相關因素:社會經(jīng)濟、生活方式、社會緊張∕壓力、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變革</p><p> 7.改善全球健康的十大技術</p><p> 重點是健康與亞健康的定義及內(nèi)涵、健康與社會經(jīng)濟、生活方式的關系。難點是如何堅持日常生活方式,擯棄不良生活習慣和嗜好。</
127、p><p><b> 【教學方法】</b></p><p> 多媒體,結合實例講解;流程圖及圖表,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掌握概念及專業(yè)英文,弄懂重點及難點,提出問題,層層遞進,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教會學生總結學到的知識,并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以問答或自由發(fā)言方式進行。課堂總結時留下問題培養(yǎng)學生課后思考的習慣。</p><p&g
128、t; 1.3 現(xiàn)代疾病的綜合性特征(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1.掌握流行病學的定義、演變:從傳統(tǒng)的狹義到現(xiàn)代的廣義、現(xiàn)代病譜與以前流行性疾病的比較、現(xiàn)代流行病學和流行性疾病的特點。掌握現(xiàn)代疾病的復雜性(以冠心病的現(xiàn)代流行特點為例)</p><p> 2.熟悉目前人類健康十大威脅及全球疾
129、病走向、中國人當今的疾病負擔(傳染病、心腦血管病、腫瘤、精神/心理健康和代謝性疾病等)</p><p> 3.了解流行病學研究的四個重要變量、現(xiàn)代醫(yī)療保健的趨勢(預防為主及醫(yī)療保健一體化服務體系)和社區(qū)醫(yī)療服務(結合參觀附二院的社區(qū)醫(yī)療服務科)。</p><p><b> 【教學內(nèi)容】</b></p><p> 1.流行病學的演變:從傳統(tǒng)
130、狹義的流行病學到現(xiàn)代廣義的流行病學</p><p> 2.現(xiàn)代流行性疾病病譜及其特點:4個重要變量——年齡、性別、種族、社會階層/社會經(jīng)濟地位</p><p> 3.現(xiàn)代中國人的一天、中國人的疾病負擔</p><p> 4.現(xiàn)代疾病的復雜性:冠心病與代謝綜合征的現(xiàn)代流行特點</p><p> 5.醫(yī)療保健一體化服務體系</p&g
131、t;<p> 6.預防醫(yī)學與健康促進</p><p><b> 7.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b></p><p> 其中重點是傳統(tǒng)狹義的流行病學與現(xiàn)代廣義的流行病學的異同、現(xiàn)代流行性疾病病譜及其特點,難點是以冠心病、代謝綜合征為例子的現(xiàn)代疾病的復雜性。</p><p><b> 【教學方法】</b></
132、p><p> 多媒體,結合實例講解;流程圖及圖表,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掌握概念及專業(yè)英文,弄懂重點及難點,提出問題,層層遞進,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教會學生總結學到的知識,并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以問答或自由發(fā)言方式進行。課堂總結時留下問題培養(yǎng)學生課后思考的習慣。</p><p> 1.4 影響健康的心理和行為因素(20學時)</p><p>
133、 1)識別、記憶理解、個性(講授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 1.掌握感知覺、記憶、思維、情緒、意志和個性的定義,人格的理論</p><p><b> 2.熟悉學習的理論</b></p><p><b> 【教學內(nèi)容】</b>
134、;</p><p><b> 1.感覺與知覺</b></p><p><b> 2.記憶與想象</b></p><p><b> 3.思維</b></p><p><b> 4.注意</b></p><p><b>
135、; 5.情緒</b></p><p><b> 6.意志</b></p><p><b> 7.人格定義</b></p><p><b> 8.氣質(zhì)、性格等</b></p><p><b> 9.人格理論</b></p>
136、<p><b> 【教學方法】</b></p><p><b> 課堂講授</b></p><p> 2) 應激及對健康的影響(講授4學時)</p><p><b> 【教學要求】</b></p><p><b> 1.掌握應激的概念</b
137、></p><p> 2.熟悉應激的中介機制</p><p><b> 【教學內(nèi)容】</b></p><p><b> 1.概述</b></p><p> 2.應激的概念及應激源</p><p><b> 3.中介機制</b></p
138、><p> 4.應激反應和應對機制</p><p><b> 【教學方法】</b></p><p><b> 課堂講授</b></p><p> 3) 心理健康及保?。ㄖv授2學時)</p><p><b> 【教學要求】</b></p>
139、<p> 1.掌握健康的概念及心理健康的主要指征</p><p> 2.熟悉不同年齡階段人群的心理衛(wèi)生特點</p><p><b> 3.了解應對方式</b></p><p><b> 【教學內(nèi)容】</b></p><p><b> 1.健康的概念</b>
140、;</p><p> 2.心理健康的主要指征</p><p> 3.嬰幼兒心理健康主要特征</p><p> 4.兒童心理健康主要特征</p><p> 5.青中年心理健康主要特征</p><p> 6.中年人心理健康主要特征</p><p> 7.更年期心理健康主要特征</p
141、><p> 8.老年人心理健康主要特征</p><p><b> 9.應付方式</b></p><p><b> 【教學方法】</b></p><p><b> 課堂講授</b></p><p> 4)心理評估(講授2學時,實踐2學時)</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試卷命題基本程序-南方醫(yī)科大學教務處
- 南方醫(yī)科大學普通高考招生宣傳報名表-南方醫(yī)科大學教務處
- 南方醫(yī)科大學
- 南方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南方醫(yī)科大學綜合信息門戶
- 南方醫(yī)科大學考點
-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教務處招考聘用模擬卷
-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教務處招考聘用模擬卷
- 歡迎加入南方醫(yī)科大學
- 南方醫(yī)科大學教職工基礎信息采集工作培訓-南方醫(yī)科大學綜合信息門戶
-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教務處招考聘用模擬卷_4
-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教務處招考聘用模擬卷_4
- 南方醫(yī)科大學赴南京醫(yī)科大學交流學習心得
- 安徽醫(yī)科大學-安徽醫(yī)科大學
- 天津醫(yī)科大學-天津醫(yī)科大學
- 南方醫(yī)科大學進修審查表
- 南方醫(yī)科大學自學考試
- 南方醫(yī)科大學循環(huán)系統(tǒng)
- 南方醫(yī)科大學兒科學
- 南方醫(yī)科大學自學考試
- 南方醫(yī)科大學自學考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