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求真 引書證史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務實求真 引書證史</p><p>  尊重成都歷史文化,認真介紹成都歷史文化,對讀者,特別是中青年讀者負責,文章必須實事求是,言簡意賅,以圖輔文,便于理解,不生疑義。這樣才有利于今天推進文化的發(fā)展。但有時報刊文章也未必盡如人意,值得商榷。例如張義奇先生在某報連載的“成都古橋”系列文章中就有些應該明確的問題,為此筆者特逐項提出商榷補正。 </p><p>  《二

2、江七橋今安在》的誤導 </p><p>  一、張義奇先生文章中說:今天的錦江像玉帶環(huán)繞成都市區(qū)是晚唐才形成的。之前二江在城西并流而行,靠近城的一條叫郫江、內江等等,這是府河的前身。與郫江并流的叫檢江,……是南河的前身。 </p><p>  此處的“府河前身”所指不明,畫蛇添足,易致誤解。今天的中青年讀者眼見步及的由成都西北向東行的府河,已非秦代郫江原道。四川省文史研究館主編的《成都城坊

3、古跡考》(成都時代出版社,2006年)第109頁記載: </p><p>  晚唐(875年)高駢擴建羅城,則舊有之郫江水道,逐漸斷流,新的郫江移往城北城東,古老之二江實無外內之分。 </p><p>  宋歐陽忞《輿地廣記》卷二十九稱:“唐乾符中,高駢筑羅城,遂作縻棗堰(堤),轉內江(即郫江)水從城北流,又屈而南,與外江(即流江)合。故今子城(即老城區(qū))之南,不復成江。 </p&g

4、t;<p>  如果采用許蓉生研究員所言“城南郫江(內江故道)和檢江(現(xiàn)在的南河)”(見(2011年12月30日《華西都市報》),就言簡意賅,合情合理,而且不生歧義。 </p><p>  二、張先生說:“2012年,我專門騎著自行車去這些地點尋訪……古橋消失已經(jīng)一千多年了?!?</p><p>  花掉百多字,卻忘記要點,不如引用《成都城坊古跡考》第113頁以街名為證: &

5、lt;/p><p>  清劉沅《成都石犀記》云:“今之所謂上蓮池、中蓮池、下蓮池者,即昔日之江流也。城既南擴,江流淤而不盡,留為潴澤,后人種蓮其中,遂有是名。” </p><p>  三、張先生說:李冰接任蜀郡守之后,……按《成都通史》卷二的歸納是:“疏通成都‘二江’,建‘二江’‘七橋’,開石犀溪,把成都‘市’南移于郊外‘二江’之間及檢江南岸,形成了成都城600余年‘二江’珥市的布局。” &l

6、t;/p><p>  張先生行文粗疏,所寫的“市”,易與“城市”混淆。請看《成都城坊古跡考》第106頁的表述: </p><p>  揚雄《蜀都賦》:“兩江珥其市,九橋帶其流?!薄扮怼笔嵌h(huán)。意為二江在成都城南商貿集市之兩側。反言之,二江實夾集市而基本平行。 </p><p>  《成都城坊古跡考》第22頁載: </p><p>  成都少城南部

7、本為商業(yè)區(qū),其后發(fā)展到城外郫江之南,故城門曰市橋門,橋曰市橋。橋南為南市,在少城西南。開辟西南后,商業(yè)繁榮人口增加,因而漸向城外西南兩江發(fā)展,成為南市,與外江兩岸的錦官城、車官城隔江相望。 </p><p>  那“市”本是“商貿集市”、“商業(yè)場”、“南市”,如果作者引用時不加括號隨注,容易誤導讀者以為與“城市”同義。真要“成都市”南移,豈非風吹井過籬笆嗎? </p><p>  四、張文

8、說“‘二江’之間及檢江南岸”。 </p><p>  這句話,讀者如何理解?檢江是內江還是外江?檢江原本在南,怎么又移位在北?張先生可能是照抄書本,而不假思索。筆者手頭無該書可查,只得存疑,期待識者指點。 </p><p>  《成都城坊古跡考》第108頁載: </p><p>  離城中心最近者為郫江,故郫江自古即有內江之城。……流江顯然較遠,稱為外江比較恰當。

9、</p><p>  按,張文前面所說“檢江”即“流江”?!澳鲜小痹诙g,必然在“檢江北岸”,張文誤寫為“南”! </p><p>  五、張先生所提供的清末民國時期的幾張圖片與“先秦”“二江七橋”直接關系不大。讀者看后對“二江七橋”仍無明確印象,何如借用前賢集體研究的成果,選載《成都城坊古跡考》第109頁附圖20秦國成都城形制推測示意圖?圖上“二江”、“七橋”一目了然,少少許勝過多多

10、許。 </p><p>  《最后遠去的古橋》的誤導 </p><p>  六、在《安順橋、九眼橋 最后遠去的成都古橋》中,張先生先細細演說張獻忠: </p><p>  有一天登上回瀾塔,舉目一望,他的皇宮承天殿盡收眼底;再看腳下這座氣勢宏偉,形似彎弓的鎖江,頓時使他抽了口涼氣:這橋如一張巨大的弓,這塔不是一支利箭嗎?這還了得!即刻把箭給朕拆了!彭遵泗《蜀碧》記載

11、了這則軼事:“成都鎖江橋畔,有回瀾塔,賊登其上,見內城宮殿,語從官云: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天殿,遂命毀之?!?</p><p>  張義奇先生先大講評書,復引清人筆記小說為證,似乎很認真。但觀其行文,令人生疑。手邊無書,遂上網(wǎng)查得“龍的天空”上傳的《蜀碧》文字: </p><p>  初,成都東門外沿江十里,有鎖江橋,橋畔有迴瀾塔,萬曆中布政使余一龍所建。獻登其上,見內城宮殿,語從官

12、云: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天殿,遽命毀之,就其地修築將臺,穿空取磚,至四丈餘,得一古碑,上有篆文云:修塔余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炎興元年諸葛孔明記。至肅王督師攻獻於西充射殺之,迺知吹簫不用竹,蓋肅字也。(清趙吉士《寄園寄所寄》卷十二及孺?!冻繘雎洝纷⑨專?3)所載文字相同) </p><p>  對比可見張君引文,多加刪節(jié),卻不加省略號。特

13、別是根本不錄后半段,莫名其妙!再說張君亂改“遽”(突然、立即、急忙)為“遂”(就),變動字義,削弱氣勢。 </p><p>  最不可理解的是張先生不引用《蜀碧》后半部分原文,卻又自撰以下文字: </p><p>  故事結局有些荒誕,說在拆塔的時候,挖出一通諸葛亮留下的古碑,上有篆文云“修塔余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滿地紅。好運終川北,毒氣播全川。吹簫不用竹,一劍貫當胸”?!?/p>

14、 </p><p>  對比可見,張君的“歲逢甲乙丙,此地滿地紅。好運終川北,毒氣播全川”,出了大問題:一,“此地滿地紅”如何解?用字重復,意思不明。語文常識出了問題。二,“毒氣播全川”,范圍是擴大了,但如何押韻?哪個讀過《聲律啟蒙》的幼童會用“一先”的“川”去頂替“一東”的“東”,使全文無法“順口溜”呢?張君舍正確引文不用,而信手雌黃,其意圖殊不可理解!   《城中與橋有關的地名》的誤導 </p>

15、<p>  七、張文曾經(jīng)提到:“據(jù)《成都城坊古跡考》所列橋名,金河古橋有26座。” </p><p>  此言似乎尊重他人(幾十位館員花費五十多年編著)的著述,但行文卻架空該書,自說自話。例如張文說:“金河再東至鹽市口有錦江橋、臥龍橋、青石橋以及下游的太平橋、一洞橋、余慶橋、老臥龍橋、板板橋、景云橋、金津橋、拱背橋(又名金水橋)、鐵板橋、普賢橋、清安橋、大安橋,然后回到清遠江,即郫江?!?</

16、p><p>  筆者小時在清安街居住,只見過造幣廠設在東邊城墻水洞的鐵網(wǎng),或即所謂“鐵板橋”。1958年拆開拱背橋東兩岸為人行道,抵大城墻根,仍須鉆水洞出城到清安街。也只知清安街與珠市街各有一橋。因此懷疑張文所言失實。 </p><p>  經(jīng)查《成都城坊古跡考》記載為:“普賢橋,治東五里清安街……”“過此,金水河再東經(jīng)大安橋(珠市街),最后入府河?!?</p><p>

17、;  兩相對比,張文多出的“清安橋”其實即“普賢橋”。一橋二名,兩次出現(xiàn),只是失察嗎? </p><p>  八、張文說:“清初,……御河上修建起一系列橋梁:今留下名稱的有興隆橋、……青龍橋(三座)、通順橋、玉帶橋、梓潼橋、雙慶橋、桂王橋。” </p><p>  聽話者稍用腦筋想想,定會懷疑:御河到底范圍多大? </p><p>  《成都城坊古跡考》記載引《成都

18、縣志》和《華陽縣志》曰:“通順橋在通順街,跨北官渠。玉帶橋在線香街口?!薄拌麂鼧蛟诠盆麂帧kp慶橋在慶云庵左。桂王橋在治東城內?!?</p><p>  是嘛,御河東岸有東華門街至大紅土地廟街一帶,再東還有順城街一帶,御河能夠跨越這么遠,流入當年的華陽縣境內去嗎?如此信口開河,當然是春官跟著錫匠走——打壺亂說! </p><p>  九、張文說:“犀角河(亦稱洗腳河)有一座浣花廊橋……另一

19、座是十二橋?!?</p><p>  《成都城坊古跡考》記載為: </p><p>  郫江原段本為城區(qū)西面水道,自晚唐時改道,乃改為西濠以衛(wèi)城垣?!渡裣筛杏鲇洝罚骸皬烷_西北濠,自閶門之南,至甘亭廟(即今寶云庵附近,西濠即西郊河)前與大江合?!?</p><p>  茶店子附近有犀角河,至西門口附近流入西濠,今稱西郊河。 </p><p> 

20、 犀角河,俗呼“洗腳河”,但其后匯入西濠稱“西郊”。浣花廊橋和十二橋,在西郊河上,不在西門外的犀角河上。張先生們可能因耳治失察,從而誤導讀者。 </p><p>  十、張文說:“皇城變身貢院,三橋對應的也不再是象征皇權的城門洞,而是一道三開的‘為國求賢’大石牌坊?!?</p><p>  “皇城變身貢院”后真的沒有“城門洞”嗎?不!《成都城坊古跡考》記載為:“貢院街北為貢院院墻之大門,三

21、門并列(1969年建省展覽館時拆除)。” </p><p>  李劼人先生在《大波》中解說:直到康熙十幾年,四川省會由保寧遷還成都,才披荊斬棘,把這片荒場劃出前面一部分,改為三年一考試的貢院,將就藩王府正殿殿基修成規(guī)模不小的至公堂。又將就前殿殿基修成一座頗為崇宏的明遠樓。(按,20世紀50年代,至公堂前仍然保留了上刻“旁求俊乂”的雕花牌坊。明遠樓作為節(jié)日聚會和文娛活動場所。)所以皇城壩街又稱為貢院街。 </

22、p><p>  嘉慶甲子年(1804)刊六對山人錦城竹枝詞云:“鎖院書傳冀應熊,天開文運額當中”。明朝蜀王府,張獻忠曾以為朝廷,后毀之。清代重建為貢院,康熙間,冀應熊知府特書四個直徑丈余的大字“天開文運”制匾額于皇城前門,希望廣出人才(作者巧借知府的姓名,說明希冀旁求俊乂,得符文王夜夢飛熊求得賢才太公望之吉兆),正好與街中三架頭形式、橫刻“為國求賢”的牌坊(東邊一道牌坊,正對東華門,上刻“騰蛟”;西邊牌坊,正對西華門

23、,上刻“起鳳”)兩相呼應。 </p><p>  又有竹枝詞云:“后寶川局前舉場,摩訶池上故宮墻。石獅雙坐三橋首,日看牛羊下夕陽。”寶川局即鑄錢局,在皇城內西北部分。后兩句借三橋橋頭石獅子的眼睛觀看景色,構思奇巧。當時回民聚居皇城壩,故于荒地放牧牛羊。末句化用《詩經(jīng)》“日之夕矣,牛羊下來”,頗饒風趣。清咸豐乙卯年(1855)刊印吳好山竹枝詞,借一位小媳婦的口,訴說當時成都人的出游休閑情況:“安順橋頭看畫船,武侯祠

24、里問靈簽。呼郎伴妾三橋去,橋底中間望‘四川’?!卑岔槝蛳掠胃优c錦江(南河)匯合,合江亭在焉;水流增大,遠航船特多。武侯祠原有道士看管,例有燒香、求簽。逛皇城壩也是樂事,皇城城墻開三個門洞,從三橋以南(三橋南街)遠看城墻恰似“四”字;三橋并列,宛若“川”字。 </p><p>  按張先生說的貢院真的沒有“城門洞”,“文革”中間那些大標語和巨型“忠”字又書寫于何處?須知,皇城那三道門的城墻一直到1968年都存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