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對居民儲蓄影響的理論與實證分析[文獻綜述]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b></p><p>  題  目:社會保障對居民儲蓄影響的理論與實證分析——以浙江省為例</p><p><b>  一、引言</b></p><p>  根據(jù)現(xiàn)代消費函數(shù)理論,任何影響居民個人收入路徑和不確定性風險預期的宏觀經(jīng)濟政策都可能對居民的消費和儲蓄行為產(chǎn)生影響。

2、在宏觀經(jīng)濟中,社會總需求由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兩部分組成。在這同時,若將居民收入大致分為消費和儲蓄的話,居民的消費決策就會影響到其儲蓄策略,而私人儲蓄又構成了整個社會資本積累的絕大部分,進而便會影響到其儲蓄策略,而私人儲蓄又構成了整個社會資本積累的絕大部分,進而便會影響到社會的資本積累。社會保障以國家為主體,通過相應的立法程序,已繳費或稅收的形式從居民當期收入中征收社會保障費作為社會保障共同基金,將降低居民的當期可支配收入,但同時為居民提

3、供了在退休后只能繼續(xù)存活就可以不斷領取養(yǎng)老金收入,從而改變居民個人的收入路勁。社會保障是以政府強制性要求居民參加社會保險的,即在居民患病時提供醫(yī)療保險金,在居民暫時失業(yè)是提供失業(yè)保險金,在居民遭受工傷事故時提供工傷保險金等。因此,社會保障制度降低了居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風險預期,提高了社會成員應付未來意外事件發(fā)生的能力。所以社會保障對居民儲蓄行為的影響就成為宏觀經(jīng)濟分析和決策中的一個重要方面。</p><p>  

4、目前,浙江省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全局出發(fā),將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積極加以推。浙江省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現(xiàn)了由“政策調整”向“法律規(guī)范”轉變,由“單一突破”向“整體推進”轉變,由“城鎮(zhèn)保障”向“城鄉(xiāng)統(tǒng)籌”轉變,在全國率先初步建立覆蓋城鄉(xiāng)、多層次、功能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從浙江省儲蓄方面來看,在1985年以前,浙江省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額很少,1984年末全省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額還不到

5、50億元,1985年年末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也僅為67.73億元。但1985年后,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浙江省居民儲蓄存款迅速增長。但近些年浙江省居民消費需求的持續(xù)疲軟,消費需求不振導致投資機會減少,大量儲蓄無法轉化為投資,致使宏觀經(jīng)濟增長乏力。對此,政府和中央銀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擴大內需,其中包括連續(xù)降息、開征利息稅、努力增加中低層居民收入和增發(fā)國債以擴大政府支出等。但目前并沒有收到良好的預期效果,居民消

6、費需求疲軟仍未好轉。究其原因,視乎可以認為影響浙江省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有其深層次因素,其中包括浙江省社會保障制度的變遷對</p><p>  $ _! k4 j" n% t: n! R4 U. k! ^二、主體</p><p> ?。ㄒ唬﹪獾难芯縿討B(tài)</p><p>  國外對社會保障與居民儲蓄關系的研究中大多都是利用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或面板數(shù)據(jù)進行實證分析,

7、其主要觀點有以下幾點:</p><p>  1. 社會保障對儲蓄有抑制作用。Feldstein(1974)通過擴展的生命周期模型, 提出社會保障對儲蓄的影響存在雙重效應,即資產(chǎn)替代效應和退休效應。一方面勞動者在工作期間儲蓄以便在退休后維持一定的生活水平,養(yǎng)老保險計劃可以使得人們從公共養(yǎng)老金計劃中獲得養(yǎng)老金收益, 這就減少了為退休后消費而在工作期間積累儲蓄的需求, 我們稱這種由養(yǎng)老保險導致的儲蓄需求的減少為“資產(chǎn)替

8、代效應”。另一方面,養(yǎng)老保險制度使得人們減少了退休后的生活保障的后顧之憂, 這可能誘使人們提前退休, 這就意味著退休周期的延長和工作周期的縮短, 這就需要人們在工作期間保持較高的儲蓄以便供提前退休后使用。這種由養(yǎng)老保險引起的儲蓄需求的增加稱為“退休效應”。通常這兩種效應相互抵消后的凈效應是不確定的。如果資產(chǎn)替代效應大于退休效應,個人儲蓄就會減少,而如果退休效應強于資產(chǎn)替代效應,則個人儲蓄要增加。Felstein利用該理論對美國經(jīng)濟進行估

9、計,結論是在1929-1941年和1947-1971年這兩個時期,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減少了50%的個人儲蓄和38%的股本,即社會保障對私人儲蓄有擠出效應。同時,許多學者對預防性儲蓄動機與社</p><p>  除此之外,Todd Gormley, Hong Liu, Guofu Zhou(2006)都認為在沒有政府的安全網(wǎng),如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社會保障計劃的情況下,對于居民來說,理性的原則是盡量縮減消費支出,增

10、加儲蓄。然而H.Yigit Aydede(2007)則以土耳其為例,首先嘗試利用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展中國家社會保障對總體消費的影響。土耳其是OECD地區(qū)社會保障體系最完善的國家。為了量化社會保障變量,他使用土耳其的社會保障財富進行了獨立研究,該研究指出社會保障財富是土耳其家庭財富中最大的部分,對基于社會保障財富中有關消費進行敏感性測試,發(fā)現(xiàn)社會保障財富促進了消費,抑制了儲蓄。</p><p>  2. 社會保障對

11、儲蓄的影響不確定。Barro(1978)的代際轉移支付理論批駁了生命周期模型,以儲蓄為中介變量,認為社會保障有可能被個人代際轉移支付所補償,抵消一部分擠出效應。在存在遺產(chǎn)動機的情況下,公共養(yǎng)老體系對于個人儲蓄的擠出效應為零。Darby(1979)將貨幣供給和耐用品的相對價值包含到回歸方程中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在大部分情況下是負的影響,但是也有的情況下是正的影響。</p><p>  Melvin Stephens J

12、r(2005)通過英國的社會保障對消費影響的研究,他認為在標準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說下框架下,實際的社會保障待遇的提高能夠增加實際的消費支出而減少儲蓄,但與標準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說模型很難符合,當提前三個月宣布社會保障待遇要增加時,同時期的消費和儲蓄并未因社會保障待遇的增加而有所變化。</p><p>  3. 社會保障對消費有抑制作用。Phillip Cagan(1965)的研究發(fā)現(xiàn)那些擁有社保基金比那些

13、沒有的人擁有更高的個人儲蓄。他將這一出乎人們意料的結果解釋為“認知效應”:當一個人沒有參加養(yǎng)老保險時沒有意識到自己必須為自己年老以后儲蓄, 當他參加社保時是他意識到自己應該為年老進行儲蓄, 參加社保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進而改變這個人的效用函數(shù)。Kotlikoff(1981)則將生命周期儲蓄模型作為分析框架,其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退休效應僅僅是部分抵消了社會保障在資本存量上的替代效應,因此社會保障增加了私人儲蓄。</p><

14、;p>  從以上的研究來看,國外在研究社會保障對居民儲蓄的影響上尚無統(tǒng)一定論。</p><p>  (二)國內的研究動態(tài)</p><p>  國內有關社會保障對儲蓄的影響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這些研究基本是對社會保障制度眾多環(huán)節(jié)的綜合研究,對儲蓄影響的專題并不多。</p><p>  岳遠斌(1997)從人口結構與養(yǎng)老保險問題的角度通過養(yǎng)老保險基金對

15、儲蓄和投資的影響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籌資模式,即儲蓄、消費以及投資的不同的相互轉化問題。袁志剛、宋錚(2000)從人口年齡結構角度以養(yǎng)老保險制度為例對最優(yōu)儲蓄率問題進行了探討。針對當時中國城鎮(zhèn)居民的消費傾向出現(xiàn)了大幅度的下降現(xiàn)象構建一個包含養(yǎng)老保險的二期疊代模型,發(fā)現(xiàn)人口老齡化一般說來會激勵居民增加儲蓄,認為中國目前的儲蓄率并不是社會最優(yōu)儲蓄率的體現(xiàn)。萬春(2005)等從養(yǎng)老保險角度對我國城鎮(zhèn)居民儲蓄進行了分析,認為尚未建立完善的養(yǎng)老保險

16、制度是城鎮(zhèn)居民儲蓄率偏高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此提出一個有效的儲蓄分流途徑:讓更多的職工加入養(yǎng)老保險計劃,增進個人效用,促進社會整體福利的帕累托改進。何樟勇(2005)在社會養(yǎng)老保險籌資模型式研究中,對不同社會保障模式可能帶來的經(jīng)濟效應進行了分析,他認為只有包括現(xiàn)收現(xiàn)付的社會養(yǎng)老保險對于個人儲蓄的擠出效應在理論上還算是一個基本一致的結論。至于社會養(yǎng)老保險對于總儲蓄的影響,現(xiàn)在理論上還不是十分清晰。因此,試圖從養(yǎng)老金計劃和儲蓄之間的關系出發(fā)來

17、揭示它對經(jīng)濟增長的影響,似乎無法得出什么突破性的結論。</p><p>  賀菊煌等(2000)采用計算機動態(tài)模擬方法分析了現(xiàn)收現(xiàn)付制社會養(yǎng)老保險對資本積累和居民儲蓄率的影響。賀菊煌采用計算機動態(tài)模擬方法模擬典型消費者在其生命周期內的消費和儲蓄路徑,然后引入社會養(yǎng)老保險,以分析社會養(yǎng)老保險對典型消費者消費和儲蓄行為的影響,進而將這種影響擴展到整個社會的資本積累和居民儲蓄率。他通過模擬分析認為,當經(jīng)濟增長率為0時,

18、穩(wěn)態(tài)儲蓄率為0,社會養(yǎng)老保險對儲蓄率沒有影響,對穩(wěn)態(tài)資產(chǎn)水平和收入水平則有負影響;當經(jīng)濟增長率為正時,社會養(yǎng)老保險對儲蓄率有負影響,其影響程度與社會養(yǎng)老保險的保障程度有關,當養(yǎng)老金相當于退休前工資的70%時,相對于沒有社會養(yǎng)老保險,居民儲蓄率將降低大約15%一20%。</p><p>  孫永勇(2006)專題研究了社會保障對儲蓄的影響這一問題,他詳細的梳理了國外對此問題的研究。包括不同理論模型的分析,相關時間序

19、列的研究和橫截面研究,并利用國外實踐運行數(shù)據(jù)對社會保障的儲蓄效應進行了一些經(jīng)驗分析。他得出的結論是,社會保障對私人儲蓄的凈影響可能不顯著。因而,不能依據(jù)社會保障對儲蓄的影響問題批評現(xiàn)收現(xiàn)付制度。</p><p>  張繼海(2005)研究了社會保障對中國城鎮(zhèn)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的影響,他選取了2002年和2003年遼寧省城鎮(zhèn)居民家計調查數(shù)據(jù),利用現(xiàn)代計量經(jīng)濟學方法進行了實證分析,論文表明在不同參數(shù)假定下壽命周期假說

20、不能完全解釋居民的消費和儲蓄行為,即使不考慮醫(yī)療、教育等不確定性支出的預防性儲蓄動機和遺贈儲蓄動機,只是針對自身壽命不確定性的預防性儲蓄就會顯著增加居民儲蓄量。</p><p>  除此之外,龍志和、周皓明(2000),萬廣華、張茜、牛建高(2001)和申樸、劉康兵(2003)等運用預防性儲蓄理論對中國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也進行了實證研究,都得出中國居民具有較強的預防性儲蓄動機。因此在理論上,社會保障之所以會提高中

21、國居民消費需求主要是因為社會保障能夠影響到居民對未來的風險預期和對未來意外事件發(fā)生的處理能力,降低居民的預防性儲蓄動機。</p><p><b>  三、結論</b></p><p>  對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的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國外在研究社會保障對居民儲蓄的影響上尚無統(tǒng)一定論。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模型界定的差異以及樣本選擇和解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造成的差異;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不同國家

22、的社會保障體系差異造成的影響。國內學者對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研究也日趨深入,但大多是社會保障制度眾多環(huán)節(jié)的綜合研究,對儲蓄影響的專題并不多。雖然從理論上看,社會保障可以對儲蓄產(chǎn)生某些作用方向相反的效應,究竟凈效應是正是負,還要看實證分析的結果。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建立功能完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但是我省現(xiàn)正處于消費不振時期,是否能夠通過社會保障而減少儲蓄,增加消費,加快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因此,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23、p><p><b>  參考文獻</b></p><p>  [1] 岳遠斌. 養(yǎng)老保險基金對儲蓄和投資的影響分析[J].山西財經(jīng)學院學報,1997,(2).</p><p>  [2] 袁志剛,宋錚.人口年齡結構、養(yǎng)老保險制度與最優(yōu)儲蓄率[J]. 經(jīng)濟研究,2000,(11).</p><p>  [3] 萬春,邱長溶.

24、基于福利經(jīng)濟學的最優(yōu)自愿性儲蓄率分析 [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05,(12). </p><p>  [4]何樟勇,陳巍.兩種社會養(yǎng)老保險模式運作的內在機制探析[J].人口與經(jīng)濟,</p><p><b>  2004,(l).</b></p><p>  [5]賀菊煌.用基本的生命周期模型研究儲蓄率與收入增長率的關系[J].數(shù)量經(jīng)濟

25、技術經(jīng)濟研究,1998,(3).</p><p>  [6]賀菊煌.帶生命周期消費的經(jīng)濟動態(tài)模型[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3). </p><p>  [7]賀菊煌.資產(chǎn)收益率變動對儲蓄率的影響[J].汪同三主編: 數(shù)量經(jīng)濟學前沿,中國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p><p>  [8]孫永勇.社會保障對儲蓄的影響——西方主要理論思想與經(jīng)驗檢驗研究

26、[J],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2).</p><p>  [9]張繼海.社會保障影響居民消費和儲蓄行為的理論分析[J].大連干部學刊,2005,(3)</p><p>  [10]龍志和、周浩明(a).西方預防性儲蓄假說評述[J].經(jīng)濟學動態(tài),2000,(3).</p><p>  [11]龍志和、周浩明(b).中國城鎮(zhèn)居民預防性儲蓄實證研究[J].經(jīng)濟研究.

27、2000,(11).</p><p>  [12] 萬廣華、張茜、牛建高.流動性約束、不確定性與中國居民消費[J].經(jīng)濟研究,2001,(11).</p><p>  [13]申樸、劉康兵.中國城鎮(zhèn)居民消費行為過度敏感性的經(jīng)驗分析[J].兼論不確定性、流動性約束與利率.世界經(jīng)濟,2003年(1).</p><p>  [14] Martin Feldstein.So

28、cial Security,Induced Retirement 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4. 82(5), 905-926</p><p>  [15] Abel Andrew, Precautionary Saving and Accidental Bequests, American Economi

29、c Review, 1985.75,777-791</p><p>  [16] Hubbard, G, Jonathan Skinner, and Stephen Zeldes,Precautionary Saving and Social Insur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CIII, 1995.360-399</p><p>  [17]

30、 Samwick, A., New evidence on pensions,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timing of retirement,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98.70,207-236</p><p>  [18] Todd Gormley, Hong Liu, Guofu Zhou.Limited participation and

31、consumption saving puzzles: Asimp lexp lanation and the role of insurance [R]. working paper, 2006</p><p>  [19] H. Yigitayde Saving and social securitywealth:A case of turkey[M ]. Available at SSRN, 2007<

32、;/p><p>  [20] Barro, Robert J. The Impact of social security on Private Saving [M]. Washington, American Enterp rise Inst, 1978</p><p>  [21] Darby Michael, The Effects of Social Security on Incom

33、e and the Capital Stock Washington, D.C.: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1979</p><p>  [22] Melv In Stephens JR. The impact of the 1972 social security benefit increase on household consump tion [R ]. working

34、paper, 2005</p><p>  [23] Phillip Cagan. The Effect of Pension p lans on aggregate saving: evidencefrom a samp le survey.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M ]. New York: Columbia Univ. Press, 1965</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