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閱讀《抗戰(zhàn)時期的林徽因》,完成21—23題。(共9分)抗戰(zhàn)時期的林徽因○1王宇①“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音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林徽因i留給世人的印象,正如她筆下的這首小詩,美麗、浪漫,富有才情??墒怯钟卸嗌偃酥浪兴洑v的艱辛與苦難,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曾在給好友的信中寫道:“為這可愛的國家?guī)е钪?,流著血或不流血地死去,都覺得榮耀!”②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狼煙突起,日本發(fā)動了全
2、面的侵華戰(zhàn)爭。恰恰也在這一天,林徽因和她的丈夫梁思成在五臺山發(fā)現了中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筑——唐代佛光寺大殿,這也是他們一生古建筑考察中最偉大的一次發(fā)現,對中國建筑史意義重大。五臺山外烽火連天,而五臺山中的他們卻對局勢一無所知。他們回到北平,不久即收到一份日本軍部的請柬,邀請梁思成加入“東亞共榮協會”。離開北平已刻不容緩。他們匆匆處置了大批凝聚著多年心血研究的資料、文獻,草草收拾行裝,帶著年幼的兒女,倉皇上路,流亡西南。③在長沙,空襲警
3、報響起,林徽因夫婦兩人本能地一人抓起一個孩子,奔到屋外,一剎那,身后的房屋轟然倒塌。又一枚炸彈從頭頂上方落下。林徽因想,這下逃不掉了,那就一家人死在一起吧。但這一枚炸彈竟然沒有響,死神大度地與他們擦肩而過。④去往昆明的路上,常找不到交通工具,一家人不得不在土匪橫行、野獸出沒的湘黔邊界中徒步穿行。在貴州偏僻的小縣城,林徽因突發(fā)肺炎,高燒不退。更糟糕的是,夜幕降臨,風雨滂沱,根本找不到一個落腳的地方。一家人在黑暗和泥濘的道路上掙扎。就在此時
4、,奇跡般傳來一陣悠揚的小提琴聲,循著暗夜里的琴聲,他們找到了八個空軍航校學員的住宿地。小伙子們大方地騰出一塊地方讓他們一家容身。林徽因整整躺了兩個星期才退燒。從此這一家和八個年輕人結下深厚的情誼,林徽因將他們視作自己的弟弟。正好她弟弟林恒與他們年齡相仿,而且也是空軍航校的學員。到達昆明之后,他們經常來往。這八個年輕人的父母都在淪陷區(qū),梁林夫婦成了他們的代家長,還出席他們的畢業(yè)典禮。不久,這八個熱血青年先后為國捐軀,遺物被陸續(xù)寄給梁林夫婦
5、,每一次收到遺物,林徽因都悲痛不已。從此每到七月七日中午十二點,一家人都要為這些青年英烈肅立默哀。更讓她悲痛欲絕的是她親愛的弟弟林恒也血灑長空,年僅25歲。三年后林徽因寫下《哭三弟恒》一詩,悲悼親人。戰(zhàn)事最危急的時刻,孩子曾問過媽媽:“如果日軍攻入四川怎么辦?”林徽因冷靜地回答:“中國的念書人總還有一條后路,我們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⑤到昆明后,他們已經捉襟見肘。林徽因不得不每天爬四次山坡,走很遠的土路到云南大學做兼職英語老師。194
6、1年11月,為了躲避轟炸,梁思成、林徽因和他們所屬的中國營造學社跟隨中研院史語所遷往四川李莊,從此開始了他們生命中最為艱難的五年時光。初到李莊,林徽因常常為一家人的生計發(fā)愁,她就像貧苦的農婦那樣,整天都在縫補那些幾乎補不了的內衣和襪子,直到實在補不下去。生活的輾轉艱辛加之長期的營養(yǎng)不良,使23.選取文中的某一處語句,提出一個問題,引發(fā)同學們對林徽因更深入的認識,并寫出你的解答。(3分)語句:問題:解答:(二)(共9分)21.答案要點:①
7、遭受炮火襲擊,與死神擦肩而過;②找不到交通工具,途中高燒不退;③物質的極端貧乏(或者“生活已經是捉襟見肘”),飽受親人離世之苦。(共3分,每個要點1分)22.答案示例一:選【甲】處作用:在這段書信中,林徽因表達了對研究中斷和不能繼續(xù)的惋惜和焦慮,表現了她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照應了前文“最讓她不能承受的是思想與精神的困頓”,同時引出下文她在病榻之中完成了大量工作的內容;在行文中引用書信內容更為真實可信。答案示例二:選【乙】處作用:在這段書信
8、中,林徽因生動地描繪了逃難途中景色,將山澗、紅葉、茅草等事物生動再現,表現了她對美好事物的捕捉與贊美;照應了上文“即便在最艱難的戰(zhàn)亂困厄中,林徽因依然保有對生命、對藝術、對美的一份感悟與沉醉?!庇滞怀鱿挛摹懊鎸嚯y與死亡的從容承受與超越,便是生命的高貴與尊嚴”;在行文中引用書信內容更為真實可信。(共3分,書信內容1分,分析作用2分)23.答案示例:語句:林徽因冷靜地回答:“中國的念書人總還有一條后路,我們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問題: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抗戰(zhàn)時期悲劇創(chuàng)作研究
- 抗戰(zhàn)時期的孫陵研究
- 抗戰(zhàn)時期鄉(xiāng)愁浸潤下的王西彥小說研究
- 抗戰(zhàn)時期的全國寒衣總會
- 抗戰(zhàn)時期的紅色體育研究
- 抗戰(zhàn)時期的豐子愷散文研究
- 抗戰(zhàn)時期湖南銀行研究.pdf
- 重慶抗戰(zhàn)時期建筑研究.pdf
- 抗戰(zhàn)時期武漢地區(qū)婦女抗戰(zhàn)團體研究
- 抗戰(zhàn)時期貴州城市發(fā)展特點
- 抗戰(zhàn)時期湖南郵政研究.pdf
- 抗戰(zhàn)時期老舍詩歌研究.pdf
- 抗戰(zhàn)時期成都警政研究.pdf
- 抗戰(zhàn)時期郭沫若演講研究.pdf
- 抗戰(zhàn)時期的中美關系.pdf
- 抗戰(zhàn)時期江西的難民墾殖.pdf
- 抗戰(zhàn)時期的華僑教育研究.pdf
- 抗戰(zhàn)時期成都報業(yè)的發(fā)展.pdf
- 抗戰(zhàn)時期的錢穆史學.pdf
- 綏遠抗戰(zhàn)時期的綏遠日報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