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草莓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主要內(nèi)容,一、草莓的品種二、草莓生物學特性三、草莓栽培管理技術(shù)四、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一、草莓的品種,1、國外引進品種 魯旺、全明星、卡麥羅莎、托泰姆、達賽萊克特、三星、美香莎、香緋、大將軍、草莓王子、弗杰尼亞、甜查理、豐香、鬼怒甘、寶交早生、長姬、紅頰、櫟乙女、幸之鄉(xiāng);2、國內(nèi)品種 紅實美、公四苺1號、紅豐、童子1號、明晶、春星;3、南京主栽品種 紅頰、豐香、章姬等;,

2、紅頰,日本新品種。休眠淺,極大株型品種,匍匐莖發(fā)生量多,繁殖能力強;果型大,長圓錐形,畸形果極少,果肉白色,果實比豐香硬,較耐儲運;中晚熟品種,不耐高溫,較抗白粉病,易感灰霉病和炭疽??;一般每畝栽苗6000株左右。,豐香,日本品種。休眠淺,繁殖力中等,坐果率極高;圓錐形,畸形果極少,種子微凹于表面,果肉白色,肉質(zhì)細且較硬,較耐運輸。早熟品種,抗白粉病能力弱,抗黃萎病能力中等;一般每畝栽苗9000株左右。,章姬,日本品種。休眠

3、期短,座果整齊,畸形果少,果柄特長;果較大,外觀美,短圓錐形,品質(zhì)極佳,果肉淡紅色,髓心白色,含糖量高,果實較軟,不耐運輸;早熟,抗病性中等,較易感染白粉??;一般每畝栽苗6000-7000株。,二、草莓生物學特性,1、植物學特性2、草莓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3、草莓生長發(fā)育周期,1、植物學特性,根葉莖花果實,根,草莓根系屬莖源根系,由短縮莖上發(fā)生的初生根及初生根上發(fā)出的側(cè)生根組成,初生根一般20~50根; 根系分布淺,主要

4、集中在20cm以內(nèi)的土層中,隨植株生長,發(fā)根部位上移; 根系生長高峰一般有4~6月、7月上旬、9~10月。,葉,葉為三出復葉,葉柄細長,單葉壽命一般為60~80天,有效葉齡30~60天;一年可長出20~30個復葉,生長期間,每株草莓有6~8片功能葉; 晚秋隨氣溫降低,新發(fā)葉葉柄變短,植株呈蓮座狀,是行將進入休眠的象征。,草莓的葉片,莖,地下莖,,新莖,根狀莖,匍匐莖,草莓當年萌發(fā)的短縮莖(植株中心生長軸)叫新莖,是草莓的結(jié)果枝。,

5、第二年,當新莖上的葉全部枯死脫落后變成形似根的根狀莖,是貯藏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器官。,由新莖腋芽萌發(fā)形成的特殊地上莖,是草莓主要的繁殖器官。,地上莖,,新莖,,根狀莖,,匍匐莖,莖,新莖,頂芽,葉柄,新莖,新莖是草莓發(fā)葉、生根、長莖和形成花序的重要器官。葉片密集輪生于新莖上。不定根產(chǎn)生于新莖基部。新莖的腋芽溫度高時萌發(fā)成匍匐莖,溫度低時萌發(fā)成新莖分枝。新莖的弓背處抽生出花序,頂芽分化混合花芽抽生花序。,根狀莖,根狀莖由新莖轉(zhuǎn)化而來,生長

6、于土層中。根狀莖上有節(jié)和輪紋,是營養(yǎng)貯藏器官。根狀莖越老,地上部及根系生長越差。,匍匐莖,葡匐莖是由新莖腋芽萌發(fā)抽生的地上莖,是草莓的主要繁殖器官。 葡匐莖發(fā)生需要高溫長日照(12-15h,18 ℃ 以上)。 匍匐莖具有繁殖能力,其偶數(shù)節(jié)上能形成匍匐莖苗。,奇數(shù)節(jié),偶數(shù)節(jié),花,花為多為兩性花,白色,有5~8個花瓣。 雄蕊30~40個,雌蕊離生,200~400個,螺旋狀排列在花托上,能自花結(jié)實。,雌蕊,雄蕊,花序,草莓二歧聚傘花

7、序結(jié)構(gòu)示意圖 (1,2,4,8),二歧聚傘花序,一般著生7~15朵花。 花序由不同級序花組成,第一級序花先開,坐果大,第四級序以上花則坐果小。,果實,果肉(皮層),瘦果,萼,小果柄,,花床,維管束,髓,中心柱,草莓的果實是由花托膨大形成的,叫聚合果或漿果; 成熟的草莓果實由橙紅到深紅,果肉顏色多為白色、橙紅色或紅色; 果實形狀一般為圓錐形、扁球形、球型等等;,開花后15天內(nèi)果實生長緩慢,15~25天急劇生長,再次生長緩慢,直至開

8、花后的32天開始進入成熟期。,級序果,級序果:不同級序果由對應的不同級序花發(fā)育而成,第一級序果最大,第二級序果次之,級序越高果實越小。草莓果實大小一般以第一級序果為準。,,,第一級序果,,,,,第二級序果,,,,,第三級序果,,,,第四級序果,2、草莓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溫度 光照 水分 土壤,溫度,對溫度適應性較強,喜溫暖,不抗高溫,有一定的耐寒性;根系>2℃開始活動,10℃生長形成新根,最適溫15~ 20℃, -8℃以下受到危

9、害; 植株>5℃開始萌芽,適溫20~26℃,-1℃以下低溫和30℃以上高溫生長受抑制; 花芽分化適溫為10-24℃ ,開花期0℃以下低溫和40℃以上高溫阻礙授粉,果實膨大期18-20 ℃最佳。,光照,喜光照,較耐蔭,對日照長度要求較嚴格;開花結(jié)果期和葡萄莖抽生期需12~15h的長日照;花芽分化期要求10~12的短日照和較低溫(10-24℃ );休眠期要求短日照和低溫(需5 ℃以下低溫幾十到數(shù)百小時 )。,水分,喜潮濕,但又怕澇

10、;苗期和匍匐莖生長期需水量大,要保證充分供水;開花期水分適中,田間持水量70%左右為宜;花芽分化和漿果成熟期適當控水,田間持水量60%為宜;果實膨大期需水較多,田間持水量80%左右為宜;水分不能過多,易形成澇地,造成土溫低、通氣差,根系生長不良,果實著色差,品質(zhì)低,且易爛果。,土壤,喜疏松、肥沃、透氣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的沙壤土;中性或微酸性(PH為5.5—6.5);土層深度一般30cm左右。,3、草莓生長發(fā)育周期,萌芽生

11、長期:春季地溫穩(wěn)定在2-5℃時,草莓根系開始生長,越冬葉開始進行光合作用,隨后新葉出現(xiàn),越冬葉枯死。開花和結(jié)果期:開花期即當新莖展開3-4片葉時,花序在第4片葉的托葉鞘內(nèi)長出來;花蕾出現(xiàn)至第1朵花開約15天,花期約20天;果實一般從開花到成熟需30-35天。匍匐莖發(fā)生期:開花期間匍匐莖少量發(fā)生;果實采后匍匐莖大量抽生?;ㄑ糠只冢涸诘蜏睾投倘照諚l件下開始花芽分化;以日照8-9h,溫度14-17℃最適宜;花芽開始分化后9-16天即可

12、形成花芽。休眠期:晚秋氣溫降低、日照變短,草莓進入休眠狀態(tài)。此時新葉變小,葉柄變短,新莖和匍匐莖停止生長,整個植株矮化呈蓮座形。,三、草莓栽培管理技術(shù),1、育 苗 2、栽培模式3、田間栽培與管理,1、育苗,草莓的繁殖有匍匐莖繁殖、新莖分株繁殖、微繁殖和種子繁殖,前三種為無性繁殖;匍匐莖的偶數(shù)節(jié)位具有上部長葉簇,下部生根的特點;匍匐莖繁殖是目前生產(chǎn)中主要的育苗方法。,匍匐莖繁殖法簡介,建立專用育苗圃選好母苗適時合理定植苗

13、期田間管理,建立專用育苗圃,避免連作,應選擇2-3年未種植草莓的田塊;土壤疏松肥沃,地勢高,排灌條件好,背風向陽;育苗畦整理:每畝施入2000~3000kg優(yōu)質(zhì)圈糞和磷酸二銨30~40kg,深翻整地做成2米寬的平畦;對自繁或購買的母株精心挑選至3~4月栽培于育苗圃;或于采收后期5~6月初,從栽培田中選擇母株繁殖;,選好母苗,3-4月份或5~6月份選用未結(jié)果的植株,2~3片復葉的匍匐莖苗作母株,母株要純正,植株健壯,無病蟲害和病毒病

14、。適時合理定植南方地區(qū)一般在4月份進行定植,母株苗定植于畦中間,2米寬平畦,每畦定植3行草莓,行距株距50厘米之內(nèi),1.5米寬平畦,則定植兩行。,苗期田間管理,①肥水管理:定植后澆一遍透水,之后保證充足水分使土壤濕潤,5~7天一次,澆后淺中耕;生長旺盛時,施1次復合肥,匍匐莖發(fā)生后,葉面噴施0.5%尿素1次,以后每隔15天葉面噴施1次0.5%磷酸二氫鉀,一般不大量追肥;②防控雜草:人工清除雜草,或采用采用丁草胺防控雜草。③激素調(diào)

15、節(jié):育苗初期50mg/L赤霉素噴霧促匍匐莖抽發(fā)。育苗后期噴15%多效唑300mg/L抑制匍匐莖抽發(fā)而促進花芽分化。④匐莖壓蔓和梳理:匍匐莖大量抽生后,合理分步生長空間,將匍匐莖的葉叢基部就地埋土,使其生根。⑤遮光降溫:育苗后期采用遮陽網(wǎng)遮光,縮短日照至10h左右,降低苗期溫度促進花芽分化。⑥苗期病蟲害防治:易發(fā)生炭疽病、葉斑病,預防蚜蟲(傳播病毒?。┑?。,2、栽培模式,栽培模式,,設施栽培,露地栽培,,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冷藏抑

16、制栽培,11~12月始收,2~3月始收,可周年上市,4~5月始收,促成栽培,促成栽培就是選用休眠較淺的品種,通過各種育苗方法促進花芽分化,定植后直接保溫,防止植株進入休眠狀態(tài),促使植株生長發(fā)育和開花結(jié)果。這種栽培方式的關(guān)鍵在于選用休眠淺的品種,采取促進花芽提早分化的育苗方法,以及確保設施的保溫性能,一般用溫室或塑料大棚保溫栽培。,半促成栽培,設施促成栽培,滿足草莓的低溫需求量,使其通過自然休眠,或中途人為打破其休眠。一般采用小拱棚+地

17、膜保溫。,3、田間栽培與管理(促成栽培),建園定植田間管理,建園,園址選擇背風向陽、疏松肥沃、灌排水便利、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不可連作或與茄果類和馬鈴薯輪作,蚜蟲發(fā)生嚴重的地方不宜種植草莓。土壤消毒及整地作畦土壤太陽熱消毒:7、8月份進行,至少40天。翻耕作畦:全園深翻30cm,做成高畦、高壟。施足基肥:一般每畝草莓地施腐熟有機肥5000kg、磷酸二胺50kg、氮磷鉀復合肥50kg、硫酸鉀15kg等。鋪微灌帶,,,,,,

18、,溝寬30厘米,,,,,,,壟寬50厘米,壟高25厘米,,,畦寬1.2-1.5米,定植,定植時間南方地區(qū)一般為8~9月,最好選擇在陰天或毛毛雨天。定植密度每壟兩行,行距25~35cm左右,株距15~20cm左右,畝栽6600~1000株。,25cm,15cm,60cm,80cm,定植,定植要點苗的處理:摘除老葉,疏除壞死根,澆透水帶土移苗;深度:苗心與土面一樣平(深不埋心,淺不露根);方向:將苗木弓背方向朝外;澆足定植水:

19、一次性澆足,有利于盡快緩苗;,適宜的定植深度,定植方向,田間管理,及時補苗定植后及時檢查,保證苗全苗齊。鋪地膜現(xiàn)蕾時畦面覆蓋地膜,覆蓋時破洞提苗。適時扣棚 一般在11月后,氣溫有明顯下降(≦15℃)要及時扣棚。,及時覆蓋棚膜,及時覆蓋地膜,溫濕度管理溫度管理:揭膜調(diào)節(jié),加溫設備。初期——白天28~30℃,夜溫12~15℃。現(xiàn)蕾期——白天25~28℃,夜溫10℃。開花期——溫度為23~25℃,夜溫8~10℃。果實膨大期

20、——白天20~25℃,夜溫6~8℃。果實采收期——白天20~23℃,夜溫5~7℃。,田間管理,濕度管理:降低棚內(nèi)濕度選用優(yōu)質(zhì)棚膜:無滴膜。揭膜調(diào)節(jié):白天棚內(nèi)高于10℃時要適當揭膜降濕,夜間密閉;晴天早揭遲蓋,陰天遲揭早蓋。地膜覆蓋:畦面和溝都要覆蓋。澆水方法:膜下滴灌,科學適量澆水,澆水后及時通風降濕。,田間管理,,畦溝內(nèi)覆蓋稻草降濕,覆膜結(jié)合滴灌降濕,覆膜結(jié)合滴灌降濕,大棚溫濕度的測定,肥水管理水分管理 :定植后10天:

21、灌水一次,直至開花前不澆水。 開花至果實成熟:水分均勻充足供應,保持土壤濕潤。缺水的判斷方法:土壤是否濕潤,葉片邊緣是否有吐水現(xiàn)象。追肥:少量多次覆膜前、植株頂花序顯蕾時:促進頂花序生長。覆膜后、頂花序果實開始轉(zhuǎn)白膨大時:施量適當加大,以磷鉀肥為主。頂花序果實采收前:以磷鉀肥為主,促進果實膨大、轉(zhuǎn)色。頂花序果實采收后:及時追肥彌補養(yǎng)分虧缺。以后每隔15~20天追肥一次,每次每畝施入磷酸二銨20kg,或沖施肥、生物菌肥等

22、,促進生長,防治早衰。,田間管理,植株管理摘除枯老病葉:基部葉片水平著生并已變黃要及時摘除。摘除匍匐莖:及時摘除會減少營養(yǎng)消耗。輔助授粉:蜜蜂傳粉或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激素處理:蕾期噴赤霉素10-15mg/L,促進開花座果;轉(zhuǎn)色期噴乙烯利1000mg/L,促進果實提早上市。疏花疏果:一般保留2-3個花序,蕾期摘除過高級序花;坐果期摘除病蟲果、畸形果、過小的果。一般每株留果約10-15個為宜。,田間管理,,摘除老葉、黃葉,老葉

23、、黃葉、水平生長的葉,放蜂輔助授粉,,,,,,,及時疏花,及時疏果,,,,,,,,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灰霉病 、白粉病、炭疽病、葉斑病主要蟲害:二斑葉螨、紅蜘蛛、蚜蟲、溫室白粉虱,田間管理,四、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灰霉病南方露地多發(fā)生在春季多雨季節(jié),常造成花及果實腐爛;花期侵染,主要為害花、葉和果實,也侵害葉片和葉柄,感病品種的病果率在 30%左右,嚴重的可達 60%以上;葉片感染,病菌先從葉片邊緣侵染,呈小型的V字形病斑

24、逐漸向葉片深處擴展;開花后,病菌從雌蕊侵入,花柄先發(fā)病呈淺褐色,之后花瓣腐爛,花序花藥變黑,幼莓呈灰白色,軟腐,后期干枯、變褐、腐爛,大量長出灰色霉菌層;,,,防治方法,生態(tài)防治:保護地棚室或露地要高壟覆地膜栽培,地膜下滲澆小水;考慮采用滴灌措施,節(jié)水控濕;清晨盡可能的放風,盡快降濕;及時清理病殘體、集中處理和深埋;合理密植、高壟栽培、控制濕度是關(guān)鍵;育苗時苗床土壤注意消毒及藥劑處理。藥劑救治:重點對草莓花期、幼果期噴施防治,可

25、選用50%和瑞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或2.5%適樂時懸浮劑800倍液,25%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倍液,50%乙霉威800倍液,50%多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白粉病,全生育期均可以感?。恢饕腥救~片、果實;葉片背面長有白色霉層,逐漸葉面霉層變厚形成濃密的白色圓斑;發(fā)病重時感染葉柄、枝蔓;果實感病,會在果面附著一層白色粉狀物或有大小不均的白色粉斑;嚴重感染后植株、果實會普遍覆蓋白色霉層。,,,生態(tài)防治:1.引用抗白粉

26、病的優(yōu)良品種,一般引進的品種有甜查理、女峰、甜玫瑰等;2.適當增施生物菌肥和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降低濕度,增強通風透光;3.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并進行土壤消毒。棚室應及時進行硫磺熏蒸滅菌和地表藥劑處理。藥劑防治:采用25%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倍液預防會有非常好的效果。也可采用75%達科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0%大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信生可濕性粉劑6000~8000倍液等。,防治方法,炭疽病,是典型的高溫高濕型

27、病菌。主要發(fā)生在育苗期(匍匐莖抽生期)和定植初期,結(jié)果期很少發(fā)生。主要危害匍匐莖、葉柄、葉片、托葉、花瓣、花萼和果實。染病后的明顯特征是草莓株葉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匍匐莖、葉柄、葉片染病,初始產(chǎn)生直徑3~7毫米的黑色紡錘形或橢圓形潰瘍狀病斑,稍凹陷;當匍匐莖和葉柄上的病斑擴展成為環(huán)形圈時,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濕度高時病部可見肉紅色黏質(zhì)孢子堆。漿果受害,產(chǎn)生近圓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軟腐狀并凹陷,后期也可長出肉紅

28、色黏質(zhì)孢子堆。,,,生態(tài)防治:①選用抗病品種,如新明星、寶交早生、早豐86等。②育苗地要嚴格進行土壤消毒,避免苗圃地多年連作。③控制苗地繁育密度,氮肥不宜過量,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④及時清除病殘體。⑤對易感病品種可采用搭棚避雨育苗,或夏季高溫季節(jié)育苗地遮蓋遮陽網(wǎng)等。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選擇噴灑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60%福·福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25%溴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抗霉菌素、2%武夷菌素水劑2

29、00倍液等,隔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藥。,防治方法,葉斑病,發(fā)生在草莓生長中后期,主要為害葉片;染病初期葉片呈水漬狀深褐色小斑點,病斑中央呈淺褐色亮斑;感病葉片從下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蔓延;病斑紫紅色輪紋和淺褐色中心斑點,以及病斑從下向上發(fā)展的順序是診斷葉斑病的主要依據(jù)。,,,生態(tài)防治:1.選用優(yōu)良品種,如女峰、章妃、甜查理、日本99等;2.地膜覆蓋方式栽培可有效減少初侵染源;3.清除病殘體及落葉;4

30、.適量澆水,雨后及時排水;5.移栽前藥劑處理幼苗,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浸洗處理5~10min,晾干后可定植。藥劑防治:病害有潛伏期,防治應盡早進行。采用25%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倍液預防會有非常好的效果,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6%阿米多彩懸浮劑800倍液,或70%品潤干懸浮劑600倍液等,防治方法,二斑葉螨,體色淡綠色或黃色,密度大時,體色為橙黃色,身體兩側(cè)各有1個倒“山”字的黑斑,形態(tài)與紅蜘蛛相似。

31、主要群聚在草莓葉片背面,少數(shù)在葉片正面吸取汁液,受害后葉片呈現(xiàn)灰白色或枯黃色細小的失綠斑點,進而葉片焦枯,嚴重時葉片脫落,甚至造成植株死亡。,抗藥性強,應在發(fā)生早期進行防治,在田間大發(fā)生前可選擇15%噠螨酮乳油3000倍液,5%唑螨酯懸浮劑3000倍液,10%溴蟲腈乳油3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液等。,防治方法,朱砂葉螨,雌蟲體長0.41~0.55mm,寬0.25~0.33mm,在身體兩側(cè)各具一倒“山”字形黑斑,成、幼

32、蟲集中在幼嫩的部位刺吸汁液,尤其還未展開的芽、幼葉、花蕾是主要為害部位,使草莓生長點受害不能正常生長。被刺吸葉片則呈現(xiàn)沙狀失綠,重癥時生長部位被吸干枯死。,防治方法,鏟除越冬棚室內(nèi)周圍的雜草,徹底清除枯枝落葉??蛇x擇1.8%蟲螨克星水劑2000~300倍液,或20%噠螨靈乳油1500倍液,或40%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75%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40%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噴施。,溫室白粉虱,溫室白粉虱以成蟲和若蟲吸食草莓葉片汁液,

33、被害葉片褪綠、變黃、萎蔫,直至全株死亡、此外,還會分泌大量蜜露,污染葉片和果實,導致煤污病的發(fā)生,白粉虱亦可傳播病毒病。,設置黃板:黃色對白粉虱成蟲有強烈誘集作用,每畝30塊左右,誘殺成蟲效果顯著。藥劑防治:可選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10%撲虱靈乳油1000倍液,2.4%威力特微乳劑1500~2000倍液,10%蚜虱凈可濕性粉劑4000~5000倍液,15%噠螨靈乳油2500~3500倍液,4.5%高效氯氟氰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