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項目名稱:白堊紀地球表層系統(tǒng)重大地質事件與溫白堊紀地球表層系統(tǒng)重大地質事件與溫室氣候變化室氣候變化首席科學家:王成善王成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起止年限:2006.12006.1至2010.122010.12依托部門:教育部教育部大洋富氧作用和缺氧事件的化學、物理和生物控制因素及成因機制:大洋富氧作用和缺氧事件的化學、物理和生物控制因素及成因機制:通過多學科研究和新方法、新技術的運用(如化石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硼同位素
2、等),探討當時古海洋環(huán)境參數,包括化學參數(溶解氧含量、氧化還原條件等)、物理參數(洋流、溫度、海平面、鹽度等)、生物參數(如原始生物生產力、生物古生態(tài)等);結合全球氣候變化、大火成巖省形成、古地理變遷、古海洋演化等特征,探討大洋缺氧事件和大洋富氧作用的控制因素;從全球范圍和地球系統(tǒng)科學框架內,探討蘊涵在這一重大轉變之后的古海洋、古氣候條件的變化及其與碳循環(huán)之間的關系。2.白堊紀重大地質事件的陸相記錄及其與氣候變化的關系陸相與海相白堊系
3、的相與海相白堊系的對比:比:由于陸相生物與海相生物的不可比性,常規(guī)的生物地層學對比研究難以開展,而地質事件研究只能在同一尺度的限定下進行,使得中國陸相白堊系的全球對比工作成為本項目的難點。本項目擬充分依靠松遼盆地白堊系科學鉆探,結合陸地剖面,采用磁性地層學、穩(wěn)定同位素地層學、同位素年代學、層序地層學、湖海溝通沉積記錄對比、元素地球化學以及生物類群更替與定量古生物學等方法進行海陸相白堊系的對比研究。陸相生物相生物類群更替與氣候群更替與氣候
4、變化的關系:化的關系:白堊紀重大地質事件與生物群絕滅和復蘇在時間上緊密相關。對白堊紀熱河生物群、阜新生物群和松花江生物群形成、演替及其環(huán)境變化驅動機制開展研究,從深層次、多角度理解和發(fā)現鮮為人知的若干陸相生物類群更替與氣候變化關系。以東北地區(qū)白堊紀陸相地層為重點,以脊椎動物、昆蟲、植物及伴生化石為典型門類,輔以構造、古生態(tài)、沉積、火山巖、同位素測年等手段,全面了解白堊紀生物群的組成和時空分布規(guī)律。在研究鳥類、哺乳類、喜花昆蟲和被子植物的
5、起源和早期演化等問題基礎上,重點探討生物群演替(絕滅與復蘇)與氣候變化的關系。重大地重大地質事件的事件的陸地響地響應與氣候與氣候變化的關系:化的關系:以我國獨具特色的大型陸相白堊紀湖盆為研究基地,重點研究松遼盆地登婁庫組中部、青山口組上部和嫩江組三次黑色頁巖沉積和相間的三套紅色碎屑沉積之間轉變的機制,通過生物、地球化學、同位素等指標,識別中國大陸環(huán)境白堊紀溫室氣候變化規(guī)律,探討白堊紀大洋缺氧事件、大洋富氧作用等重大地質事件在陸地的響應,
6、在此基礎上探討重大地質事件與氣候變化的關系。3.白堊紀陸相大規(guī)模烴源巖形成與古氣候變化的耦合關系古湖泊表古湖泊表層溫度的沉溫度的沉積有機有機質指標:通過研究沉積物中特殊生物化合物的比值及其剖面變化研究沉積水體的古溫度及其變化,探討有機質大量堆積和紅層發(fā)育時期水體古溫度的差異。缺氧事件與富氧作用的分子有機地球化學響缺氧事件與富氧作用的分子有機地球化學響應:通過研究具有陸相物源區(qū)古氣候環(huán)境和生態(tài)意義的有機地球化學指標,如有機質碳同位素、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4章地球圈層與地球表層系統(tǒng)
- 64813.中國白堊紀沙漠及其古氣候
- 1.第一篇自然地理學與地球表層系統(tǒng)
- 63400.白堊紀以來地球磁場古強度的測定
- 37628.川西雅安地區(qū)白堊紀古環(huán)境古氣候研究
- 膠萊盆地白堊紀地層劃分與對比.pdf
- 回到白堊紀——優(yōu)秀想象作文1000字
- 互聯網金融恐龍遭遇白堊紀
- 基于陸相特殊沉積的中國白堊紀晚期古氣候研究.pdf
- 53939.長沙盆地白堊紀軟巖強度特征及其地質環(huán)境分析
- 62769.延吉盆地白堊紀地層充填序列研究
- 2012cb416600-g華北克拉通前寒武紀重大地質事件與成礦
- 55115.白堊紀大洋紅層的時空演化
- 氣候變化與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 全球氣候變化
- 全球氣候變化
- 氣候變化下西南地區(qū)旱澇事件變化規(guī)律研究.pdf
- 六盤山白堊紀盆地沉積演化.pdf
- 《區(qū)域氣候變化預估技術導則 氣候變化預估》
- 豫西白堊紀盆地遺跡化石及沉積環(huán)境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