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板書第一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從禪讓制到王位世襲2、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中央:國王;相、卿士;卜神權和王權相結合地方:侯、伯二、等級森嚴的分封制1、目的:鞏固統(tǒng)治2、內容:對象;權利和義務3、特點:層層分封;等級森嚴4、影響:積極;消極最高執(zhí)政集團尚未實現(xiàn)權力的高度集中三、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1、含義2、目的:維護秩序,解決矛盾3、內容和特點嫡長子繼承制(最大的特點,核心)大宗和小宗的關系4、作用四、宗法制和分封制
2、的關系政治表現(xiàn)宗法制分封制二者互為表里,是血緣關系和政關系的緊密結合實施的法則五、禮樂制度第二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一、從諸侯爭霸到秦朝統(tǒng)一1、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全國,秦朝建立;滅六國的順序:韓、趙、魏、楚、燕、齊2、統(tǒng)一的原因:A、人民渴望統(tǒng)一;B、地區(qū)融合的加強;客觀C、諸侯變法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加強各地經(jīng)濟聯(lián)系;D、秦國經(jīng)過商鞅變法,國力強盛,具備了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條件;E、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主觀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1、皇帝制度的
3、確立A皇帝稱號的由來:三皇五帝皇位世襲B特點皇帝獨尊皇權至上C本質:君主專制2、中央官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御史大夫(監(jiān)察百官)統(tǒng)率皇帝丞相(百官之首,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諸卿太尉(掌管全國軍務,虛設)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西漢:察舉制標準:孝廉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門第特點:選官權收歸中央隋:科舉制才學選官標準更科學和公平影響積極消極第四課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一、背景(原因)中國封建社會開始步入晚期,統(tǒng)治階級更
4、加腐朽,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目的是為了穩(wěn)定和鞏固封建統(tǒng)治。二、措施原因:歷史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廢丞相,權分六部(明太祖)影響:君權和相權矛盾最終解決明原因:廢丞相后,皇帝政務繁多形成過程:明太祖: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明成祖:內閣制正式形成內閣制明宣宗:授予閣臣票擬權(明成祖)明神宗:部權盡歸內閣(張居正)作用: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制約皇權宰相制和內閣制的比較原因:用兵西北,怕泄露機密;加強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