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4個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和行政中心分別是:北京市京北京上海市滬上海天津市津天津重慶市渝重慶黑龍江省黑哈爾濱吉林省吉長春遼寧省遼沈陽內(nèi)蒙古蒙呼和浩特河北省冀石家莊新疆新烏魯木齊甘肅省甘蘭州青海省青西寧陜西省陜西安寧夏寧銀川河南省豫鄭州山東省魯濟南山西省晉太原安徽省皖合肥湖北省鄂武漢湖南省湘長沙江蘇省蘇南京四川省川成都貴州省黔貴陽云南省滇昆明廣西省桂南寧西藏藏拉薩浙江省浙杭州江西省贛南昌廣東省粵廣州福建省閩福州臺灣省臺臺北海南省瓊??谙愀鄹巯?/p>
2、港澳門澳澳門湖南省位于長江中游南岸;地處10847′~11415′E,2439′~3008′N之間;面積21萬Km2。春秋戰(zhàn)國時屬楚國,秦分二郡,漢屬荊州。唐分歸兩道,因地居洞庭湖以南,始稱湖南。宋為兩路,元、明設湖廣行省,清置湖南省。因湘江縱貫省境,故簡稱湘。省會長沙。湖北省位于長江中游北岸;地處10821′~11607′E,2905′~3320′N之間;面積18.6萬Km2。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楚國之地。秦統(tǒng)一后,楚地為避秦始皇父親名“
3、子楚”諱,遂以荊山之“荊”改稱之。后湖北多稱荊,有時合稱荊楚。漢屬荊州。北宋置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因地處洞庭湖以北,始稱湖北。元代屬江西省位于長江中游南岸;地處11334′~11828′E,2429′~3005′N之間;面積16萬多Km2。春秋戰(zhàn)國為楚國地,秦屬九江郡,漢為揚州地。唐屬江南西道,簡稱江西道,為政區(qū)原始名。宋為江南西、江南東兩路,元為江西行省。明置江西布政使司,清為江西省。因境內(nèi)大河以贛江為最,故簡稱贛。省會南昌。浙江省
4、位于東海的近鄰;地處11801′~12308′E,2701′~3110′N之間;面積10.18萬Km2。春秋為越國地,戰(zhàn)國為楚國地。漢置多郡,唐始置浙江西、東道(因錢塘江流向曲折——因折與浙同音,又稱浙江,漸成地名),宋置兩路,元屬江浙行省,明為浙江布政司,清設浙江省。省會杭州。黑龍江省位于東北北部;地處12113′~13506′E,4326′~5334′N之間;面積46.9萬Km2。古時為肅慎地,漢為挹婁、夫余地。唐屬渤海國,遼金為東
5、京、上京二道(路),元歸遼陽行省,明屬女真奴兒干都司。清1671年沿黑龍江岸筑城,名黑龍江城,后置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位于中國西北邊陲;地處3422′~4933′E,7341′~9618′N之間;面積160萬Km2,占全國16,是最大的省級行政區(qū)。古稱西域,漢置西域都護府,唐置安西、北庭兩都護府,宋為西遼地,元設兩行省。清屬伊犁將軍府,被稱新疆,1884年建新疆省。1955年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首府烏魯木齊。遼寧省位
6、于東北南部;地處11853′~12546′E,3843′~4326′N之間;面積14.59萬Km2。戰(zhàn)國屬燕國,秦歸遼東、遼西兩郡,漢為幽州,唐置安東都護府及河北道,遼金分屬三道(路),元置中書省,明設都指揮使司,清初建都稱盛京,清末改奉天省。1929年取“遼河流域永久安寧之意“改稱遼寧省。省會沈陽。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位于10417′~10740′E,3514′~3922′N之間;面積6.6萬Km2。春秋戰(zhàn)國為羌戎、匈奴族散居地,秦屬北地郡
7、,漢、魏分屬郡州。唐、宋分歸兩道(路)。元稱寧夏行省(取“夏地安寧“義得省名),明設寧夏衛(wèi),屬陜西布政使司,清屬甘肅省。1928年設寧夏省。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成立。首府銀川。青海省位于西北中部;地處8935′~10303′E,314′~3919′N之間;面積72.4萬Km2。古為西羌居地,漢設郡,隋設二郡,唐、宋屬吐蕃。元多屬,明為西番地,清多屬。1928年置青海省,因境內(nèi)青海湖得名,簡稱青。省會西寧。陜西省位于位于黃河中游,西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記憶口訣
- 34個省級行政區(qū)圖
- 個省級行政區(qū)
- 【初二地理】如何快速記住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和省會
-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輪廓圖(練習)
-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及其輪廓圖
- 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形狀及類比圖形
- 中國省級行政區(qū)輪廓圖
- 中國34個級行政區(qū)劃教學設計
- 我國省級行政區(qū)FDI吸收能力影響因素的研究.pdf
- 中國主要地形空白圖(省級行政區(qū)及山脈)
- 中國主要地形空白圖(省級行政區(qū)及山脈)
- 省級行政區(qū)劃改革問題研究.pdf
- 現(xiàn)行省級行政區(qū)劃改革研究.pdf
-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
- 鄉(xiāng)鎮(zhèn)行政區(qū)界線檢查方案
-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律師事務所
- 我國省級行政區(qū)劃改革經(jīng)分析.pdf
- 跨行政區(qū)水污染治理研究
- 所在行政區(qū)環(huán)評編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