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導游基礎知識、文史常識》試卷及答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東省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導游基礎知識、文史常識試卷廣東省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導游基礎知識、文史常識試卷(分值:(分值:240240分時間:分時間:9090分鐘)分鐘)考生注意事項考生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寫(涂)在試題本和答題卜的相應位置上。2、試題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作答,寫在試題本上的答案一律無效。3、在答題卡上涂寫答案時,一定要對準試題本上相應的題號,按要求將所選的英文代碼涂黑。4、修改答題卡上已

2、選的答案時,務必用橡皮擦干凈后再另行涂寫。5、答題卡嚴禁折疊,嚴禁在答題卡和試題本上作任何標記!6、嚴禁將試題本和答題片帶出考場!注:在考試時每張試卷分兩個部分進行(時事政策與旅游法規(guī)、職業(yè)道德與導游業(yè)務)本套試卷為加強考生的綜合做題能力,四科合并綜合模擬一、單項選擇題(以下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選出并填涂在答題卡上。第1~60題每小題2分共120分)1、()所書的《十二月貼》等筆勢奔放,一氣呵成,為草書中的圣鉆

3、。A、王羲之B、張芝C、王獻之D、孫過庭2、出句與對句在意思上并列,從不同角度表現(xiàn)主題的對聯(lián),稱為:()A、正對B、反對C、串對D、合掌3、旅游業(yè)是直接為旅游活動提供便利條件和服務的綜合性產業(yè)。_不屬于旅游業(yè)的特點。()A、綜合性B、服務性C、復合性D、勞動密集性4、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它是春節(jié)活動的高潮和結束。元宵賞燈起源于。()A、宋代B、唐代C、東漢D、西漢5、白族平壩區(qū)、山區(qū)、高寒地區(qū)住房形式各不相同。高寒地區(qū)是單間或兩間相連的

4、。()A、垛木房B、茅草房C、三房一照壁D、四合五天井6、土家族祖先為了抗擊外來侵略,提前吃年飯以出發(fā)迎戰(zhàn),這一習俗后來被稱為()A、吃新年B、回甲節(jié)C、趕年B、王勃作《滕王閣序》、王緒作《滕王閣賦》、王仲舒作《滕王閣記》C、王勃作《滕王閣賦》、王緒作《滕王閣序》、王仲舒作《滕王閣記》D、王勃作《滕王閣記》、王緒作《滕王閣賦》、王仲舒作《滕王閣序》16、北京故宮中的是皇帝宴請外蕃王公貴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外,清后期也是殿試的場所。()A、

5、太和殿B、中和殿C、保和殿D、養(yǎng)心殿17、蘇州寶帶橋位于蘇州吳縣境。橋沿運河岸,跨越澹臺河,為纖道橋。因此橋欄不設欄板是一座()A、敞肩石拱橋B、孔數(shù)最多的聯(lián)拱石橋C、現(xiàn)存最古老的聯(lián)拱石橋D、著名的梁式石橋18、在民俗的各類型中,民間節(jié)日風俗和民間傳統(tǒng)禮儀屬于()A、社會民俗B、物態(tài)民俗C、行為民俗D、精神民俗19、每年定期舉辦對歌比賽的“歌圩”會的民族是()A、納西族B、白族C、土家族D、壯族20、楊家將大戰(zhàn)洪州的動人故事是傳于()A

6、、泰山B、華山C、衡山D、恒山21、山地高度不大,石峰林立或孤峰突起,而且造型豐富是的基本特征。()A、巖溶景觀B、丹霞風光C、花崗巖名山D、砂巖峰林峽谷地貌22、在我國,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觀賞花卉,而且長期以來形成了一些卜分著名的樹木和花卉開的最佳觀賞地。是觀賞牡月的最佳地點。()A、洛陽、北京香山B、洛陽、開封C、洛陽、菏澤D、洛陽、杭州23、歷史上基督教有四傳中國之說。其中明清之際以天主教耶穌會士為首的西方傳教士在華展開廣泛而深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