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動物學名詞解釋答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普通動物學名詞解釋答案普通動物學名詞解釋答案第1頁共4頁1.1.物種:物種:具有一定形態(tài)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區(qū)的生物類群的總稱,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位于屬之下。一個物種中的個體不與其它種的個體交配或交配后產生的子代不育。2.2.孤雌生殖:孤雌生殖: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卵子不經(jīng)受精而直接發(fā)育成為子一代的現(xiàn)象。后代全為雌性的稱產雌孤雌生殖,如,輪蟲;后代全為雄性的稱為產雄孤雌生殖,如,蚜蟲。3.3.擔輪幼蟲:擔輪幼蟲:某些海產

2、無脊椎動物的幼體狀似陀螺,圓錐形,在赤道附近具兩圈纖毛環(huán),口前纖毛環(huán)和口后纖毛環(huán),口在其中,具頂纖毛束,肛門在后端,具原體腔,原腎管,不分節(jié),經(jīng)變態(tài)發(fā)育后形成真體腔,后腎管,真分節(jié)。很多在外觀和分類上不同的動物都可以通過它聯(lián)系起來。例如沙蠶的間接發(fā)育。4.4.世代交替:世代交替:動物在其生活史中,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輪流進行、有性世代和無性世代循環(huán)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例如,輪蟲的兩性生殖和孤雌生殖。5.5.外套膜:外套膜:軟體動物特有的一種結構。

3、發(fā)育過程中由背面皮膚形成褶皺擴大向下包圍而成,具保護、呼吸、分泌貝殼等功能,由兩層表皮中間夾一層結締組織構成,與內臟團之間形成的腔為外套腔,具排泄、消化、生殖開口及鰓,足等。其數(shù)量一般12個如烏賊、河蚌。6.6.馬氏管:某些馬氏管:某些陸生節(jié)肢動物(主要是昆蟲)的排泄器官,由其腸壁外突形成的一組盲管構成,通過其管壁的滲透作用從血腔里吸收代謝廢物,開口于消化道,并排出體外。如蝗蟲。7.7.刺細胞:刺細胞:腔腸動物特有的一種細胞,分布于體表

4、或內胚層皮肌細胞之間,以觸手上為多。刺細胞內有刺絲囊,囊內有毒液和一盤旋的絲狀管(刺絲):遇到刺激,囊內刺絲翻出,注射毒液或把外物纏卷,利于防御和捕食。根據(jù)放出的刺絲性質不同,可分為:穿刺刺絲囊;粘性刺絲囊和卷纏刺絲囊。例如水螅的刺細胞。8.8.胞飲作用:胞飲作用:原生動物的攝食方式之一,大分子有機化合物粘附于質膜表面,使膜發(fā)生反應,凹陷下去形成管道,然后內端斷下來,形成食物泡,并與溶酶體結合形成消化泡,后吸收有用物質。如大變形蟲。9.

5、9.吞噬作用:吞噬作用:原生動物或其它動物細胞吞食固體物質的過程。例如大變形蟲碰到食物時,伸出偽足包圍食物,與小量水一起脫離質膜進入細胞內部并與溶酶體結合形成食物泡,有用物質被吸收,殘渣通過排遺排出胞外。例如變形蟲的消化過程。10.10.生物發(fā)生律:生物發(fā)生律:生物發(fā)展史可分為兩個相互密切聯(lián)系的部分,即個體發(fā)育和系統(tǒng)發(fā)展。也就是個體的發(fā)育歷史和由同一起源所產生的生物群的發(fā)展歷史。個體發(fā)育是系統(tǒng)發(fā)育史的簡單而迅速的重演。例如青蛙的發(fā)育。1

6、1.11.接合生殖:接合生殖:原生動物的有性生殖方式之一,兩個個體臨時接合,細胞膜融合,胞質形成原生質橋,然后彼此互換小核的一部分。最終分開并各自進行細胞分裂。如草履蟲12.12.中間寄主:中間寄主: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寄主的寄生蟲,在無性世代或其幼蟲期所寄生的寄主稱為中間寄主。例如,釘螺為日本血吸蟲的中間寄主。13.13.終末寄主:終末寄主:具有兩個兩個以上以上寄主的寄生蟲,在有性世代或成蟲所寄生的寄主稱為終末寄主。例如,人為日本血吸蟲

7、的終末寄主。14.14.原腎管:原腎管:扁形動物或原腔動物等的一種排泄系統(tǒng)。其特點是一端開口(即有腎孔、無腎口),代謝廢物的收集靠焰細胞或管壁的滲透作用完成。例如渦蟲的排泄系統(tǒng)由焰細胞、毛細管、排泄管和排泄孔構成。15.15.后腎管:后腎管:環(huán)節(jié)動物等真體腔或混合體腔動物的排泄器官,比原腎管高級。來源于中胚普通動物學名詞解釋答案普通動物學名詞解釋答案第3頁共4頁受通過空氣傳導的聲波并將其放大、平衡鼓膜內外壓力。例如,青蛙的中耳。30.3

8、0.腦顱:腦顱:兩棲動物的頭骨組成部分,亦稱神經(jīng)顱,形成顱腔,容納腦,構成對腦及感覺器官的保護,由胚胎時期頭部的組織直接來源,多為軟骨化骨。青蛙31.31.咽顱:咽顱:兩棲動物的頭骨組成部分,亦稱臟顱或臟骨,由咽周圍的一系列與呼吸消化管前端有關的弓狀骨組成,主要構成對消化管,呼吸道前端的保護,及形成部分消化器官,由胚胎時期的鰓弓轉變而來,膜性硬骨很多。青蛙32.32.兩棲動物:兩棲動物:發(fā)育過程經(jīng)過顯著或不顯著的變態(tài),幼體用鰓呼吸,有側

9、線,無成對附肢,適應于水棲;成體一般用肺呼吸,側線消隱,有五肢型附肢,具有上述特征的一類脊椎動物特稱“兩棲動物”。例如:青蛙33.33.異型齒:異型齒:特指哺乳動物的牙齒,根據(jù)功能,自前往后依次分為牙齒分化為門牙(切碎事物),犬牙(撕咬食物),前臼齒和臼齒(咀嚼食物),它的排列方式和數(shù)量的表達式成為齒式。34.34.動物性營養(yǎng):動物性營養(yǎng):又稱異養(yǎng),原生動物的攝食方式之一。指動物體攝取自然環(huán)境中現(xiàn)成的有機物作為營養(yǎng),而自身不能進行光合作

10、用,比如草履蟲、變形蟲的營養(yǎng)方式。3535植物性營養(yǎng):植物性營養(yǎng):原生動物的攝食方式之一。指動物體內有色素體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自身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作為營養(yǎng),例如綠眼蟲的營養(yǎng)方式。36.36.皮肌囊:皮肌囊:指動物體中由表皮和肌肉所共同構成的體壁,稱皮膚肌肉囊簡稱皮肌囊,例如渦蟲的體壁是由單層柱狀上皮細胞和三層肌肉構成的。它的功能主要是保護和運動。37.37.五部腦:五部腦:特指脊椎動物腦部的構成,一般分為大腦、中腦、小腦、間

11、腦和延腦五部分,在不同的脊椎動物各部分腦的發(fā)達程度不同,高級中樞也不同,例如哺乳類的大腦是高級中樞。38.38.肩帶:肩帶:脊椎動物前肢的構成部分之一,它只要起連接前肢和軀干、支持肢骨的作用,主要構成骨骼有肩胛骨、烏喙骨和鎖骨,在不同脊椎動物,它的結構和構成骨塊有所不同。39.39.腰帶:腰帶:脊椎動物后肢的構成部分之一,它只要起連接后肢和軀干、支持肢骨的作用,主要構成骨骼有坐骨、恥骨和髂骨,在不同脊椎動物,它的結構和構成骨塊有所不同。

12、4040羊膜卵:羊膜卵:指羊膜動物所產的卵。其典型構造包括卵殼、絨毛膜、羊膜、尿囊和卵黃囊,其各部構造各有其不同功能。它出現(xiàn)的意義是動物的繁殖不用在水中進行,而是在自身創(chuàng)造的羊膜腔內的羊水中進行,擺脫了繁殖時對水環(huán)境的依賴,有利于動物拓展生存空間。41.41.胸廓:胸廓:某些脊椎動物所具有的骨骼構造。它由胸骨、肋骨和胸椎借關節(jié)、軟骨連接而成,一般圍成一個閉合的骨結構,主要功能是保護內臟器官,在哺乳類還有輔助呼吸作用。42.42.浮浪幼蟲

13、:浮浪幼蟲:它是指腔腸動物的幼蟲,當胚胎發(fā)育至原腸胚時,原腸變成實心的,胚胎表面布滿了纖毛,有運動能力。浮浪幼蟲游泳以后,固著于其他物體上,生出口和觸手等而發(fā)育成小型螅形體,即水螅幼蟲,繼而向水螅體發(fā)育。例如藪枝螅的幼蟲。43.43.鏈狀神經(jīng):鏈狀神經(jīng):某些無脊椎動物的一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類型。通常前端具有“腦”神經(jīng)節(jié),并由腦發(fā)出兩股神經(jīng)纖維束,神經(jīng)纖維束的局部神經(jīng)細胞聚集成若干個神經(jīng)節(jié),上述結構很像一條鏈鎖,因而稱為鏈狀神經(jīng)。例如環(huán)節(jié)動物和節(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